第二十五章 除夕守歲夜,餃子鞭炮悟大道

字數:5884   加入書籤

A+A-


    除夕的雪下得溫柔,苟活宗的院子裏紅燈籠高掛,春聯映著白雪,連空氣裏都混著煮玉米粥的甜香和炒花生的焦香。魏所係著圍裙站在廚房中央,手裏攥著麵團,對著圍了一圈的 “大徒弟們” 幹脆吩咐:“包餃子就三步:和麵要軟硬適中,擀皮別太薄太厚,包餡別太多不然漏,記牢了?”
    王道長捧著個玉碗,裏麵盛著 “靈泉水和麵” 的麵團,聽得比練核心劍招還專注,指尖在麵團上輕輕捏揉,嘴裏默念:“軟硬適中對應‘中庸之道’,擀皮厚薄均勻是‘平衡之理’,包餡不溢乃‘守道不逾’,前輩果然把大道藏進了凡俗瑣事裏!”
    天啟捏著一片擀好的餃子皮,對著燈光反複端詳:“這麵皮透光卻不破,藏著‘柔中帶剛’的至理!晚輩要把麵皮的厚度、韌性全記下來,回去刻進防禦法陣的符文裏。”
    洛千雪推著小推車湊到案板邊,上麵擺著濕度計、測力計,語氣認真:“檢測到麵團濕度百分之六十二,符合‘萬物生長之數’;擀皮力度需控在三斤,對應‘三生萬物’,這數據必須精準記錄,助力天機城參悟‘團圓大道’。”
    魏所翻了個白眼,沒搭話,拿起麵團揉勻搓成長條,切成均勻的小塊:“狗蛋,過來學擀皮,別跟著他們瞎琢磨。”
    狗蛋抱著小白狐跑過來,小家夥縮在他懷裏,好奇地盯著案板上的五花肉白菜餡 —— 是魏所上午細細剁的,加了蔥薑調味,香得大黑在旁邊直搖尾巴,時不時用爪子輕扒狗蛋的褲腿。
    “魏大叔,我擀的皮會不會破呀?” 狗蛋拿起小擀麵杖,小心翼翼地推著麵團,擀出來的皮歪歪扭扭,厚薄不一。
    “沒事,包起來能煮就成。” 魏所笑著拿起一塊歪扭的麵皮,舀了勺肉餡放進去,手指輕輕一捏,一個胖乎乎的餃子就成型了,“你看,這樣就好,不用追著好看,能吃最實在。”
    這一幕落在修仙者們眼裏,瞬間炸開 “悟道火花”——
    王道長猛地一拍大腿:“晚輩懂了!前輩包的餃子‘形態不拘’,正是‘大道無形’的真諦!好看與否不重要,‘能吃’才是核心,對應‘苟活之道’的‘實用為上’!”
    他立刻學著魏所的樣子,捏了個歪歪扭扭的餃子,鄭重地放在鋪著油紙的玉盤裏:“此餃藏‘不拘一格’的大道,得單獨存放,供弟子們參悟。”
    天啟舀肉餡時,特意用靈力控著分量,不多不少剛好一勺:“前輩說‘包餡別太多’,這是‘知足不逾’的道心體現!肉餡多則溢,欲望盛則亂,這‘餃子餡之道’,就是‘克製守心’的法門!”
    洛千雪用測力計測了測捏餃子的力度,眼睛一亮:“捏合餃子需五斤力道,對應‘五行相生’;褶皺捏七道,暗合‘七星拱月’,這力度和褶皺數,正是‘團圓大道’的具象化!”
    一群修仙大佬圍著案板忙乎,包出來的餃子形態各異 —— 王道長的 “祭壇餃” 方正肅穆,天啟的 “靈韻餃” 嵌著碎冰晶,洛千雪的 “精密餃” 褶皺分毫不差,隻有魏所和狗蛋包的餃子,胖乎乎、歪扭扭,滿是煙火氣。
    “魏大叔,小白狐好像想吃肉餡!” 狗蛋突然指著懷裏的小白狐,小家夥正伸出小舌頭,舔著案板上沾著的肉餡碎屑。
    魏所笑著舀了一小勺肉餡放在手心:“給它嚐嚐,別多吃,生肉餡吃了會鬧肚子。”
    小白狐湊過來,小心翼翼地舔著肉餡,吃完後對著魏所搖了搖尾巴,又縮回狗蛋懷裏閉眼打盹。
    “前輩高見!” 王道長立刻接話,“以生肉餡喂狐,是‘以凡俗之物養靈,不刻意、不強求’的大道!小白狐吃後溫順,正是‘順應天性’的體現!”
    天啟連忙掏出玉簡記錄:“除夕悟道第一義:餃子餡養靈,順應天性,對應‘苟活之道’的‘和光同塵’。”
    魏所沒理會他們的腦補,把包好的餃子倒進沸水鍋 —— 水開後,白胖的餃子浮在水麵上,像一個個小元寶,香氣隨著蒸汽飄滿整個院子。大黑蹲在灶台邊,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鍋,尾巴搖得幾乎要掀起風。
    “出鍋咯!” 魏所端著滿滿一盆餃子,放在院子裏的桌上,“都別悟了,吃餃子!”
    一群修仙者立刻圍上來,卻沒人敢先動筷 —— 王道長捧著筷子,對著餃子輕鞠三下:“晚輩恭請‘團圓道果’入腹,願借前輩大道,感悟團圓之理。”
    天啟夾起一個餃子,先放在鼻尖輕嗅:“此餃含‘五穀之香、氣血之味、蔥薑之韻’,三味合一,正是‘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大道體現!”
    洛千雪用儀器對著餃子掃了掃,驚呼道:“餃子煮熟後,靈氣波動呈團圓狀,這是‘大道圓滿’的極致!天機城必須把‘煮餃火候’記下來,用於法陣升級!”
    魏所懶得等他們,拿起筷子夾了個餃子,吹涼後遞到狗蛋嘴邊:“快吃,熱乎的,小心燙。”
    狗蛋咬了一口,鮮美的湯汁溢出來,笑得眯起眼:“魏大叔,好吃!比張大媽包的還香!”
    小白狐聞到香味,從狗蛋懷裏探出頭,對著魏所 “嗷嗚” 叫了一聲,魏所笑著夾了個沒放蔥薑的餃子,剝了皮喂給它:“給你,沒放調料,放心吃。”
    一群修仙者見此,才敢小心翼翼地夾起餃子,吃得格外鄭重 —— 每咬一口都要閉眼感悟,嘴裏還念念有詞,仿佛吃的不是餃子,是能精進道行的仙丹。
    吃過餃子,天徹底黑透,院子裏的紅燈籠更顯明亮。魏所搬出一掛鞭炮,放在院中央空地上 —— 是從鎮上買的凡俗鞭炮,劈裏啪啦響的那種,老輩人說能驅年獸。
    “魏大叔,要放鞭炮啦!” 狗蛋捂著耳朵,躲在魏所身後,隻露出一雙眼睛,滿是期待。
    “嗯,放了鞭炮,年獸就不敢來了。” 魏所拿起打火機,正準備點引線,被王道長急忙攔住。
    “前輩且慢!” 王道長神色凝重,“此‘驅邪聖物’蘊含‘火與雷’的大道之力,燃放需循‘天時地利人和’,晚輩已算好,亥時三刻燃放,能最大化引動天地正氣,驅邪效果最佳!”
    天啟立刻掏出星盤核對時間:“前輩,亥時三刻已到,此刻燃放,日月星辰位置與鞭炮‘雷火之力’相呼應,正是‘借天地之力驅邪’的最好時機!”
    洛千雪推著檢測儀繞鞭炮走了一圈:“檢測到鞭炮的‘雷火波動’與苟活宗‘護道電網’相契合,燃放後能形成‘雷火電網’,雙重驅邪,萬無一失!”
    魏所看著他們一本正經的樣子,忍不住笑了:“放個鞭炮而已,哪來這麽多講究?再等下去,年都過完了。”
    他沒等眾人再開口,拿起打火機點燃引線 ——“劈裏啪啦!” 鞭炮瞬間炸開,紅色紙屑飛得到處都是,震耳響聲在雪夜裏回蕩,嚇得小白狐縮進狗蛋懷裏,大黑也往後退了兩步,卻仍好奇地探著頭看。
    修仙者們瞬間屏住呼吸,閉眼感受著鞭炮的響聲和火光 ——
    王道長渾身一震,激動地喊道:“晚輩悟了!這鞭炮聲看似雜亂,實則藏‘雷火震蕩’的大道!每一聲響,都是‘驅邪破晦’的警示;每一片紙屑,都是‘辭舊迎新’的道符!”
    天啟睜開眼,眼裏滿是光芒:“這火光一閃而逝,卻能照亮黑暗,是‘刹那光輝,永恒道心’的體現!前輩是在暗示我們,‘驅邪無需長久,隻要道心堅定’!”
    洛千雪看著檢測儀上跳動的峰值,驚呼道:“鞭炮燃放時,周圍靈氣形成‘團圓狀’波動!這是‘雷火引靈,團圓聚力’的大道,天機城必須立刻複刻這‘鞭炮法陣’!”
    鞭炮放完,院子裏落了一層紅紙屑,像鋪了層紅地毯。狗蛋鬆開捂著耳朵的手,興奮地跑去撿紙屑:“魏大叔,這紅紙片真好看,能貼在窗戶上嗎?”
    “當然能。” 魏所笑著點頭,看著狗蛋和小白狐在紅紙屑裏打鬧,心裏暖洋洋的 —— 這才是除夕該有的樣子,熱熱鬧鬧,團團圓圓。
    接下來便是守歲 —— 魏所搬了張桌子放在院子裏,擺上炒花生、瓜子、糖球,還有煮好的玉米,一群人圍坐在一起,聽魏所講他小時候過年的趣事。
    “我小時候過年,最盼著放鞭炮、吃餃子,” 魏所剝著花生,慢悠悠地說,“我媽會給我買新衣服,我爸會帶我去給鄰居拜年,拿紅包,雖然錢不多,但心裏特別高興。”
    狗蛋托著下巴聽得入神:“魏大叔,紅包是什麽呀?”
    “紅包就是裝著錢的小紅包,長輩給晚輩的,寓意平安吉祥。” 魏所笑著摸他的頭,“等明天初一,我給你包個紅包。”
    “謝謝魏大叔!” 狗蛋眼睛一亮,笑得格外開心。
    修仙者們則把魏所的每句話都當 “大道箴言”——
    王道長記錄:“前輩曰‘盼鞭炮、吃餃子’,是‘初心不改,道心本真’的體現,修行者當如孩童盼年,始終保持對大道的向往。”
    天啟補充:“紅包寓意‘平安吉祥’,是以凡俗之物承載大道祝福,與‘苟活之道’的‘保命為上’契合。”
    洛千雪點頭:“守歲熬夜,是‘與時光同行,感悟歲月流轉’,乃‘長生之道’的基礎 —— 前輩果然以凡俗方式,傳授長生至理!”
    夜深了,雪還在下,院子裏的炭火盆燒得正旺,映著每個人的臉。狗蛋靠在魏所懷裏打哈欠,眼皮越來越沉,小白狐縮在他手邊也閉了眼;大黑趴在旁邊,把頭枕在爪子上,時不時舔一口魏所扔的花生。
    魏所輕輕拍著狗蛋的背,看著眼前的一切 —— 王道長在低聲給弟子講 “守歲悟道心得”,天啟在玉簡上記錄,洛千雪在調試檢測儀,連黑風寨的大當家,都帶著幾個嘍囉守在院門外,說是 “為前輩護法,不讓宵小打擾守歲大道”。
    雖然這群修仙者依舊 “不按常理出牌”,但魏所心裏格外踏實 —— 這是他來這個世界後,過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年,有家人般的陪伴,有熱乎的餃子,有熱鬧的鞭炮,有溫暖的守歲夜。
    他抬頭看天空,雪花在紅燈籠光線下像飛舞的小精靈,心裏琢磨:明天初一,要給狗蛋發紅包,去給張大媽拜年,還要教這群修仙者什麽是 “拜年禮”—— 不用行大禮,說句 “新年快樂” 就好,簡單真誠,比什麽大道都管用。
    而他不知道,“除夕悟道” 已徹底刻進修仙界骨子裏 —— 萬劍山弟子把鞭炮當 “驅邪聖物”,每年除夕必放;淩雲閣長老把守歲當 “感悟時光之道”,熬夜打坐;天機城複刻了 “餃子法陣”,說能 “凝聚團圓靈氣”;連清虛宗的秦長老,都在自己房間偷偷放了一掛鞭炮,雖被響聲嚇了跳,卻在心裏嘀咕:“好像…… 真有驅邪的感覺?”
    雪越下越柔,院子裏的炭火盆依舊旺著,守歲的人還沒睡,團圓的暖意,在寒風裏、笑聲裏、每個人心裏,悄悄蔓延。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