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新挑戰

字數:3830   加入書籤

A+A-


    第140章 京城來信與新的挑戰
    那台為手表廠誕生的“小母機”已經打包運走,角落空出一塊,隻剩下龐大的母機和仍在調試的五軸平台占據著空間。
    他走到五軸平台前,手指拂過微涼的金屬機身,腦海中那幅立體而清晰的知識圖譜悄然浮現。
    “精密製造”核心節點光芒穩定,延伸向“自動控製”的光帶卻仍顯黯淡,尤其是“微處理器”分支,依舊是一片亟待點亮的灰色。
    “光有強健的軀體還不夠,得盡快讓它擁有聰明的大腦。”
    趙四默默思忖。
    繼電器控製的哢噠聲和紙帶閱讀機的緩慢進度,始終是製約這台設備潛力發揮的瓶頸。
    正思索間,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通訊員送來一份蓋著部委機要章的牛皮紙信封,封皮上“急件”二字鮮紅刺眼。
    趙四拆開,是李副部長親筆簽名的通知,要求他次日一早前往部裏,詳細匯報“901工程”即五軸聯動機床項目的最新進展,並特別強調“需就控製係統之長遠解決方案提出切實構想”。
    通知措辭嚴謹,但字裏行間透出的緊迫感,趙四感受得到。
    他立刻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常規匯報。
    高層對與盤古計劃的項目進展時刻都在傾注著目光。
    很明顯,對於這台傾注了無數心血的設備,高層的期望遠不止於眼下能動的狀態。
    他們要的,是一個真正能穩定工作、發揮效能的完整係統,一個屬於中國自己的、能加工複雜零件的尖端裝備。
    壓力悄然降臨。
    數控係統牽扯微電子、計算機、軟件諸多領域,遠超當前國內技術基礎。
    知識圖譜清晰地標明了路徑依賴,沒有可靠的微處理器,真正的數控便是空中樓閣。
    但上級的限期不會等待技術條件完全成熟。
    他收起通知,沒有直接回辦公室,而是拐進了旁邊的技術圖書館,想再找找有沒有關於國外早期數控係統的隻言片語。
    直到夜幕降臨,圖書館管理員催促關門,他才抱著一摞泛黃的內部參考資料回到宿舍。
    宿舍裏燈光昏黃,趙四攤開資料和筆記本,試圖從中梳理出一點頭緒,眉頭卻越皺越緊。
    技術的鴻溝,不是靠熱情和意誌就能輕易跨越的。
    “咚咚咚。”輕輕的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沉思。
    是蘇婉清。她今天輪休,提著一個鋁製飯盒走了進來。
    “聽永革說你還沒去食堂,給你帶了點餃子,阿姨親手包的,豬肉白菜餡兒。”
    一股暖流驅散了趙四心頭的些許煩悶。
    他接過飯盒,還是溫熱的。“謝謝,正好餓了。”
    蘇婉清看到他桌上攤開的資料和寫滿演算公式的草稿,以及那份放在顯眼處的通知,輕聲問:“又有新任務了?看你愁眉不展的。”
    趙四歎了口氣,用筷子夾起一個餃子,邊吃邊說:“嗯,部裏催得緊,要我們給五軸平台找個‘大腦’,真正的數控係統。”
    “可這東西,談何容易。”他沒有深入談論技術細節,但語氣中的凝重是顯而易見的。
    蘇婉清在一旁安安靜靜地聽著,等他吃完幾個餃子,才緩緩開口。
    “我是不懂你說的那些高深的技術。”
    “不過在醫院,再麻煩的病症,也是一步一步來的。”
    “就像要解開一個複雜的謎題,總得從最基礎的線索開始。”
    “首先要進行全麵而細致的檢查,逐漸拚湊出病症的全貌。”
    “隻有在確定了病症的大致方向後,才能製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總不能因為病症複雜,就連最基本的檢查都不做了吧?”
    她的話像一把鑰匙,輕輕打開了趙四思維中的某個結。
    是啊,為什麽一定要盯著那遙不可及的最終目標呢?
    知識圖譜也提示了過渡路徑。
    完全體的數控係統是“複雜手術”,但在此之前,是否可以先搭建一個更穩定、更精準的“麻醉和支持係統”?
    用現有的、或者稍加努力就能掌握的技術,比如……
    那些剛剛起步的晶體管和邏輯電路,先實現一些基礎的運動控製和簡單的程序執行,哪怕隻是取代部分繁瑣的繼電器邏輯,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更能為未來積累寶貴的經驗。
    這個念頭一起,仿佛陰霾中透進一縷陽光。
    他不需要立刻變出完整的“大腦”,可以先打造一個更靈敏的“神經反射係統”。
    “婉清,你說得對!”趙四眼睛一亮,放下筷子,情緒明顯高漲起來,“是我鑽牛角尖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從最基礎、最可行的環節入手,穩紮穩打!”
    看到他的變化,蘇婉清抿嘴笑了:“你能想明白就好。快吃吧,餃子涼了就膩了。”
    那一晚,趙四睡得格外踏實。
    次日清晨,他站在宿舍窗前,望著泛白的天際線,心中默念:“簽到。”
    “叮!簽到成功!檢測到宿主選定技術發展方向:‘基於晶體管邏輯的硬線數控基礎’。”
    “恭喜宿主獲得【硬線數控係統核心邏輯電路設計原理詳解(附基礎指令集說明)】!”
    一股遠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係統、更具針對性的知識流湧入他的腦海。
    不再是模糊的概念或單一圖紙,而是從邏輯門電路構建、指令編碼原理、到如何設計驅動板卡控製步進電機進行簡單點位和直線插補的完整技術鏈條。
    這簡直是為他剛剛確定的思路量身定製的“施工圖”!
    信心瞬間充盈。
    趙四整理好著裝,拿起準備好的匯報提綱,大步向部委走去。
    提綱上,他已經重新調整了重點,不再空談遠景,而是聚焦於如何利用現有及近期可突破的技術,構建一個切實可行的、漸進式的控製係統升級方案。
    他知道,這次的匯報,將是一場硬仗,但他已經找到了突破口。
    而這一切,始於昨夜那盒溫熱的餃子,和一句看似平常卻充滿智慧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