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光明之歌

字數:3989   加入書籤

A+A-


    河水在簡易木閘門的約束下,變得溫順而有力,沿著新開挖的引水渠奔騰而下,衝向那台由廢舊卡車零件和手工打造葉片組成的“土法”水輪機。
    巨大的衝擊力讓水輪機發出沉悶而有力的轟鳴,開始緩緩轉動起來。
    通過那套用變速箱和傳動軸改造的增速機構,轉速被不斷提升,最終帶動著那台修複好的舊發電機轉子,開始穩定地旋轉。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住發電機輸出端連接的那個臨時架設的、功率最大的白熾燈泡。
    趙四站在發電機旁,手搭在粗糙的機殼上,能感受到內部線圈切割磁感線帶來的細微震動和逐漸升高的溫度。
    馮衛國緊握雙拳,指甲幾乎要掐進掌心。
    王永革和參與建設的工人們,更是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變得粘稠而緩慢。隻有水流的咆哮、水輪機的轟鳴和發電機均勻的嗡嗡聲充斥在河穀裏。
    一秒,兩秒,三秒……
    突然,那顆孤零零的燈泡,燈絲先是泛起一絲微不可見的暗紅色,隨即,這紅色迅速變得明亮、耀眼!
    “亮了!亮了!”
    一個年輕工人第一個喊出了聲,聲音因為激動而變了調。
    仿佛一顆火星掉進了油鍋,寂靜的河穀瞬間被點燃了!
    “真亮了!我們的電燈亮了!”
    “成功了!水電站發電了!”
    歡呼聲、呐喊聲、掌聲如同山崩海嘯般爆發出來,瞬間壓過了水聲和機器聲。
    工人們激動地跳著,互相捶打著肩膀,有些人甚至喜極而泣,用粗糙的手掌抹去眼角的淚水。
    十天建成車間的奇跡讓他們自豪,但眼前這從無到有、利用山水創造出的“光明”,更讓他們感到一種近乎神跡般的震撼和喜悅!
    馮衛國猛地轉過身,一雙大手緊緊抓住趙四的肩膀,用力搖晃著,嗓門吼得比發電機還響。
    “趙專家!成了!我們他娘的真的成了!這山溝溝裏,也有我們自己發的電了!”
    他眼眶泛紅,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
    這個在槍林彈雨裏都沒皺過眉頭的硬漢,此刻卻被這盞燈泡的光芒感動得難以自持。
    趙四臉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心中一塊大石終於落地。
    他拍了拍馮衛國激動的手背,目光掃過那一張張因興奮而漲紅的臉龐,大聲道。
    :“同誌們,這隻是開始!現在,讓我們把電送進車間!”
    早已架設好的、用廢舊電線甚至部分剝出來的銅芯臨時湊合的電線,成為了連接河穀與廠區的光明紐帶。
    當合上那個簡陋的閘刀開關,電流順著線路湧向十天前建成的動力車間時,所有人都跟著跑了過去。
    車間裏,預先安裝好的幾排電燈,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次第亮起!
    柔和而穩定的白光,瞬間驅散了車間內僅靠門窗透進的昏暗光線,將每一個角落都照得亮堂堂。
    鋼鐵的立柱、平整的地麵、預留的機床基礎,所有的一切在這人造光明的照耀下,都顯得那麽清晰、規整,充滿了現代化的工業力量感。
    “太好了!這下晚上也能幹活了!”
    “再也不用聞那柴油機的臭味,聽那吵死人的噪音了!”
    工人們在明亮的車間裏奔走相告,用手撫摸著冰冷的鋼鐵構件,仿佛在觸摸一個觸手可及的未來。
    趙四站在車間中央,抬頭望著那些散發著光和熱的燈泡,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這光亮,不僅僅意味著能源瓶頸的突破,更象征著希望和信心。它照亮的不隻是車間,更是這片艱苦山區裏所有建設者的心。
    他趁著眾人沉浸在喜悅中,意識微微一動。
    “簽到。”
    【叮!檢測到宿主成功主導建成首座山區小型自備水電站,穩定解決局部能源需求,極大鼓舞建設士氣,觸發特殊獎勵:小型水電站優化設計與微型電網搭建指南(進階版)。相關知識已傳輸。】
    一股比之前更為詳盡、深入的信息流融入趙四的腦海,不僅包含了更高效的水輪機設計、不同地質條件下的壩體構築技巧,還擴展到了如何構建一個小型的、穩定的局部電網,包括簡單的繼電保護、電壓調節和線路損耗控製等實用知識。
    這對他接下來要將這種模式推廣到整個三線建設區域,無疑是雪中送炭。
    “趙專家,這電穩當嗎?能帶動機床不?”
    馮衛國看著明亮的燈光,問出了最關心的問題。
    趙四收斂心神,自信地回答:“馮主任,放心。”
    “我們這台發電機功率雖然不算很大,但供應目前車間的照明和部分小型工具用電綽綽有餘。”
    “而且水電穩定,比柴油機可靠得多。”
    “等後續機器設備安裝到位,我們可以根據實際負荷,再考慮增容或者建設新的電站。”
    “這條河的水力資源,還大有潛力可挖!”
    “好!好啊!”
    馮衛國連連點頭,看著趙四的眼神充滿了信賴。
    “有了電,咱們906廠就算是真正活過來了!我這就向指揮部報告這個天大的好消息!”
    水電站成功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整個906廠乃至周邊的建設工地。
    其他還在為電力發愁的廠區負責人紛紛跑來參觀取經,當他們看到那台“拚湊”起來的水輪機穩定運轉,看到車間裏明亮的電燈時,無不嘖嘖稱奇,眼中充滿了羨慕和渴望。
    趙四沒有藏私,他趁著這個機會,將剛剛從係統獲得的進階版知識,結合這次建設的實際經驗,開始向馮衛國和王永革等人講解更優化的水電站設計和微型電網的搭建要點。
    “你看,我們現在的輸電線路損耗比較大,是因為用的線材不規範。”
    “下一步,如果條件允許,應該爭取弄到標準規格的電線。”
    “還有,可以在電站出口這裏,增加一個簡單的穩壓裝置……”
    趙四蹲在地上,用石塊畫著示意圖,周圍圍了一圈虛心學習的幹部和技術骨幹。
    光明帶來了希望,也催生了更大的幹勁。
    動力車間裏,工人們開始趁著有電,連夜進行內部設備的安裝準備工作。
    以往天黑後就陷入沉寂的山穀,如今燈火通明,人影綽綽,機器的調試聲、工具的敲擊聲與河水的奔流聲交織成一曲蓬勃的建設交響樂。
    明亮的燈光穿透山區的夜色,如同星星之火,在這片戰略後方頑強地閃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