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蛋雞營養強化飼料

字數:4262   加入書籤

A+A-


    晚上,她躺在床上,聽著身邊小荷姐壓抑的抽泣聲,大腦飛速運轉。
    超市裏的東西不能直接賣,太紮眼。
    但是,利用裏麵的資源做點什麽呢?
    老黃家土坯房裏,此起彼伏的鼾聲昭示著白日的疲憊。
    唯有黃小麥睜著一雙清亮的眼睛,毫無睡意。
    身旁,黃小荷在睡夢中偶爾還會抽噎一下,手腕上的青紫在朦朧月色下依然隱約可見。
    那傷痕像一根刺,紮在黃小麥心上,讓她更堅定了必須盡快找到財路的決心。
    光靠老神仙偶爾的饋贈,隻能解一時之渴,卻無法改變家人被欺淩、被貧苦束縛的命運。
    前幾天去公社趕集的場景在她腦中反複回放。
    那些為幾分錢爭得麵紅耳赤的臉,那些渴望又囊中羞澀的眼神,那些隱藏在集市邊緣的、小心翼翼的“投機”……
    這是一個物資貧瘠到骨髓的時代,也是一個膽大心細者或許能覓得一線生機的時代。
    回想起她奶的那一筐受人喜歡的雞蛋,當時賣雞蛋的人不少,但是她奶的雞蛋是賣的最快最受歡迎的。
    這年頭,農村人可以養雞生雞蛋,鎮上縣城裏能養雞的人家可太少了。
    她們想吃雞蛋除了一大早拿著票和錢去供銷社排隊搶著買,另一條路就是偷摸去黑市或者趕集的時候碰到機會買。
    反正能買雞蛋的都是不缺錢的。
    她發現,雞蛋永遠是硬通貨,但家裏那幾隻雞下蛋不勤快。
    “雞蛋……”
    黃小麥無聲地咀嚼著這兩個字。
    這是目前看來最穩妥、最不易引人懷疑的切入點。
    家家戶戶都養雞,雞蛋是常見的交換物。
    如果能提高雞蛋的產量和品質,就能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可以拿來交換或售賣的資源。
    怎麽提高?
    靠家裏那幾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老母雞肯定不行。
    得靠“科學”喂養,來自現代超市的科學。
    她心神沉入那片意識中的“超市”,直接走向寵物糧食區。
    目光掠過各種貓糧狗糧,最終落在一大袋“蛋雞營養強化飼料”上。
    包裝是樸素的牛皮紙袋,上麵印著簡單的字,沒有花哨的圖案。
    她小心地將裏麵顆粒狀的飼料換到一個看起來土裏土氣、像是用舊布料縫成的袋子裏。
    第二天喂雞時,黃小麥搶在了她媽馬桂枝前麵。
    “媽,我來喂!”她拎起那個舊布袋,將裏麵摻雜了少量“營養飼料”的穀糠撒進雞食槽。
    那幾隻原本蔫頭耷腦的母雞像是聞到了什麽珍饈美味,瞬間撲騰著翅膀圍攏過來,啄食得格外起勁。
    馬桂枝在一旁看著,笑道:“今兒這雞咋這麽歡實?看來老神仙不光顧人,也顧咱家的雞了?”
    黃小麥心裏一跳,麵上卻裝作天真:“可能今天穀糠特別香吧!”
    這隻是第一步。
    她還從超市弄了一小點微量元素預混料,碾碎了混在雞喝的水裏。
    她不敢用多,生怕效果太驚人。
    幾天後的傍晚,馬桂枝驚喜的聲音從雞窩那邊傳來:“娘!娘!你快來看!咱家雞今天下了四個蛋!個個都這麽大!”
    王秀英聞聲趕去,拿起還帶著母雞體溫的雞蛋,果然,個頭比往常大了不少,蛋殼也顯得更光滑紅潤。
    她臉上笑開了花:“哎呦!真是老神仙保佑!連雞都開竅了!”
    黃小麥在一旁默默看著,心裏有了底。
    這“科學”喂養,初見成效。
    雖然不敢保證天天如此,但隻要比別家雞下蛋多、品相好,積少成多,就是一筆小小的財富。
    她打算,等雞蛋攢多了,除了家裏吃和換日常用品,或許可以讓奶奶嚐試著拿去更遠一點的、價格可能稍高的集市賣掉,換回真正的錢。
    哪怕一次隻能攢下幾毛錢,也是資本的原始積累。
    而另一邊,王秀英派去打聽消息的黃建國也帶回了關於黃小草丈夫的消息。
    那混賬最近似乎和鄰村一個寡婦走得近,經常夜不歸宿,喝酒打牌,欠了點小債。
    “混賬東西!”
    王秀英氣得咬牙,“自己屁股不幹淨,還敢打我孫女!”
    她眼裏閃過一絲厲色,“等哪天他敢找來,看我不把他那點破事都抖摟出來!”
    家暴、債務、男女關係不清……
    這些在這個注重名聲的年代,都是能拿捏人的把柄。
    王秀英顯然深諳此道。
    黃小麥聽著,覺得奶奶或許真能暫時鎮住那個家暴男,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要想讓小草姐徹底擺脫,要麽她自己立起來,要麽……娘家人足夠硬氣,硬氣到讓對方不敢招惹。
    這都需要經濟基礎。
    夜色再次降臨。
    黃小麥躺在炕上,聽著均勻的呼吸聲,心裏規劃著下一步。
    雞蛋計劃穩步推進。
    而另一邊,王秀英也沒閑著。
    她把黃建國叫到一邊,低聲囑咐:“明天你去小草他們村打聽打聽,看看那混賬最近又鬧什麽幺蛾子!順便……看看能不能找到他點錯處!”
    王秀英眼裏閃過一絲狠色,為了孫女,她也不介意用點非常手段。
    日子像村頭的老水車,吱吱呀呀地轉著。
    地裏的麥苗竄高了一截,棉花也結出了青澀的桃。
    老黃家的男人們依舊日出而作,揮灑著汗水掙取那點維係生存的工分。
    女人們除了下地,家裏永遠有忙不完的活計。
    黃小麥的“加餐”行動在謹慎地進行著。
    今天是一塊隱藏在鹹菜裏的鹵豆腐幹,明天是混在野菜湯裏的幾片薄如蟬翼的臘肉。
    她用超市裏不起眼的食材,巧妙地提升著飯菜的滋味,讓家人幹涸的腸胃得到撫慰,卻又盡量不引起過分的注意。
    王秀英和馬桂芝等人隻當是老神仙體恤他們勞作辛苦,越發的虔誠。
    黃小草本來就是個勤快的姑娘,更別提在婆家受了幾年罪,現在更是能幹。
    她畢竟嫁出去了,現在算是外村人,婦女隊裏的活計還有生產隊的工分她是掙不到的。
    所以小草索性就留在家裏幹活做飯。
    拾柴火燒火做飯,洗衣服掃地鋤地,能幹的不該幹的她都幹了。
    家裏吃的好,她人也圓潤了一圈,但是和正常人比還是瘦的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