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幼弟漸解心中結,賜婚風波引暗流
字數:6247 加入書籤
柳氏行刑後的第七日,恰逢蘇夫人的忌辰。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淩燕便帶著淩軒來到城郊的靜雲寺,為母親焚香祈福。寺廟後院的海棠樹已抽出新芽,淡粉色的花苞綴滿枝頭,一如蘇夫人在世時,每年此時親手栽種的模樣。
淩軒捧著一束白色的雛菊,小心翼翼地放在蘇夫人的牌位前,小臉上沒有了往日的茫然,多了幾分沉靜。他對著牌位深深鞠躬,輕聲道:“外祖母,對不起,以前我被壞人騙了,誤會了姐姐,還惹姐姐生氣。以後我會好好聽姐姐的話,保護姐姐,不讓任何人欺負她。”
淩燕站在一旁,看著弟弟稚嫩卻堅定的模樣,眼眶微微發熱。這幾日,她每日都會抽出時間陪淩軒讀書、練字,偶爾還會講些母親生前的趣事,告訴他蘇夫人是如何溫柔善良,如何為侯府操勞。起初,淩軒還會沉默落淚,漸漸地,他開始主動詢問母親的過往,眼中的隔閡也一點點消散。
“軒兒長大了。” 淩燕走上前,輕輕撫摸著他的頭,語氣溫柔,“外祖母看到你這樣,一定會很開心的。”
淩軒抬起頭,看著淩燕,認真地說:“姐姐,我以後要像舅舅和七皇子殿下一樣,做個有本事的人,幫姐姐分擔侯府的事情,不讓姐姐一個人辛苦。”
淩燕心中一暖,剛想開口,寺內的小沙彌卻匆匆走來,恭敬地說:“淩大小姐,淩小公子,山下有侯府的人來報,說宮裏派了太監來侯府傳旨,讓您二位盡快回去。”
淩燕心中一動 —— 宮裏突然傳旨,會是什麽事?她連忙帶著淩軒下山,坐上馬車朝著侯府趕去。一路上,她反複思索,二皇子黨羽已清,柳家殘餘勢力也被鏟除,侯府近期並無大事牽扯朝堂,皇帝此時傳旨,或許與之前圍獵場的功勞有關,卻又隱隱覺得不安。
回到侯府時,正廳內已擠滿了人。傳旨太監身著明黃色的宮服,端坐在主位上,永寧侯和沈從安站在一旁,神色凝重。看到淩燕進來,太監立刻起身,臉上堆起笑容:“淩大小姐可算回來了,咱家等你好一會兒了。陛下有旨,還請淩大小姐接旨。”
淩燕連忙拉著淩軒跪下,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隻聽太監展開聖旨,尖細的聲音在廳內回蕩:“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永寧侯府嫡女淩燕,聰慧果敢,深明大義,圍獵場助擒逆黨,有功於社稷。今五皇子景瑞已至適婚之年,品性端正,朕決意賜婚,將淩燕指婚於五皇子,擇吉日完婚。望二人婚後相敬如賓,共輔皇室,欽此!”
“什麽?” 淩燕猛地抬頭,眼中滿是震驚。她從未想過自己會被卷入皇子的婚事,更何況是素來與蕭景珩不對付的五皇子!一旁的沈從安也皺緊眉頭,顯然對這道賜婚聖旨始料未及。
太監將聖旨遞到淩燕麵前,笑容依舊,語氣卻帶著幾分催促:“淩大小姐,快接旨吧。能得陛下賜婚,嫁與五皇子殿下,這可是天大的福氣啊。”
淩燕握著聖旨的指尖微微發白,腦海中飛速思索 —— 皇帝突然賜婚,絕非單純的賞賜。二皇子倒台後,儲位之爭隻剩下五皇子和蕭景珩,皇帝此舉,分明是想通過聯姻拉攏永寧侯府,平衡兩位皇子的勢力。可她與蕭景珩早已達成同盟,若是嫁與五皇子,不僅會破壞與蕭景珩的合作,侯府也會徹底卷入儲位之爭的漩渦。
“公公,恕臣女鬥膽,此婚事關重大,臣女……” 淩燕深吸一口氣,正想以 “需與父親商議” 為由拖延,卻被永寧侯打斷。
“臣接旨!謝陛下恩典!” 永寧侯上前一步,接過聖旨,對著太監拱手道,“勞煩公公跑一趟,侯府定會備好薄禮,送公公回宮。”
太監滿意地點點頭,又說了幾句吉祥話,便帶著隨從離開了。待太監走後,淩燕立刻看向永寧侯,語氣急切:“父親,您為何要接旨?您明知道,我與五皇子素無往來,而且……”
“我知道你想說什麽。” 永寧侯打斷她的話,神色沉重,“可這是陛下的聖旨,君無戲言,我們若是抗旨,便是欺君之罪,侯府會因此陷入滅頂之災。”
沈從安也走上前,低聲道:“婉兒,你父親說得對。陛下此舉,明顯是想借侯府的勢力製衡五皇子和七皇子。你若是抗旨,不僅會惹怒陛下,還會讓五皇子記恨侯府,屆時我們腹背受敵,處境會更加艱難。”
淩燕沉默了。她知道父親和舅舅說得有理,可一想到要嫁給素未謀麵的五皇子,還要與蕭景珩為敵,她便滿心抗拒。正當她一籌莫展時,青黛匆匆走進來,壓低聲音說:“小姐,七皇子殿下派人來了,說有要事在府外的茶館等候,讓您務必去一趟。”
淩燕心中一喜 —— 蕭景珩此時派人來,定是為了賜婚的事情。她連忙對永寧侯說:“父親,舅舅,我去去就回,或許七皇子有辦法解決此事。”
不等二人回應,淩燕便帶著青黛快步離開侯府,朝著府外的茶館走去。茶館二樓的雅間內,蕭景珩早已等候在那裏,桌上放著一壺剛泡好的雨前龍井,氤氳的熱氣模糊了他的神色。
“淩大小姐,坐。” 蕭景珩抬眸,眼中帶著幾分複雜,“賜婚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陛下此舉,是想借聯姻將侯府綁在五皇子的船上,削弱我這邊的勢力。”
“殿下可有辦法?” 淩燕坐下,語氣急切,“我絕不能嫁給五皇子,否則不僅會破壞我們的同盟,侯府也會淪為朝堂博弈的棋子。”
蕭景珩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緩緩道:“辦法不是沒有,隻是需要冒險。五皇子雖表麵沉穩,實則心胸狹隘,且極好麵子。他近日正為了拉攏兵部尚書,想娶其女為側妃,若是此事被陛下知道,陛下或許會重新考慮賜婚。”
淩燕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殿下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將五皇子想娶兵部尚書之女的事情透露給陛下?可此事若是沒有證據,陛下未必會相信,反而會認為我們故意挑撥。”
“證據自然有。” 蕭景珩從袖中取出一封信,遞給淩燕,“這是五皇子寫給兵部尚書的信,信中不僅表達了想娶其女的意願,還承諾若是他日登上儲位,定會提拔兵部尚書。此信是我安插在五皇子府中的人找到的,絕對真實可信。”
淩燕接過信,仔細翻看,信上的字跡與五皇子平日的筆跡一致,落款日期就在三日前。她心中一鬆,抬頭看向蕭景珩:“有了這封信,陛下定會知曉五皇子的心思。可此事若是由我們揭發,未免太過明顯,恐會引起陛下的懷疑。”
“你說得對。” 蕭景珩點頭,“此事不能由你我出麵,最好是讓第三方將信呈給陛下。我已安排好了,今晚便會有人將信送到禦史台,讓禦史彈劾五皇子‘私議婚事,罔顧君恩’,屆時陛下自然會重新考量賜婚之事。”
淩燕心中感激,起身對著蕭景珩拱手道:“多謝殿下出手相助,此恩淩燕定當銘記在心。”
“你我是盟友,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蕭景珩看著她,眼中閃過一絲溫柔,“隻是淩大小姐,你需明白,此次賜婚隻是陛下的第一步試探。日後,類似的博弈還會更多,你和侯府想要置身事外,恐怕很難。”
淩燕點點頭,神色凝重:“殿下放心,淩燕明白其中的利害。日後朝堂之上,我定會與殿下緊密合作,共同應對危機。”
離開茶館時,天色已暗。淩燕坐在馬車上,看著窗外的燈火,心中思緒萬千。她知道,此次賜婚風波雖能化解,但儲位之爭的暗流已愈發洶湧,她和侯府已被卷入這場漩渦的中心,再也無法回頭。
回到侯府後,淩燕將蕭景珩的計劃告訴了永寧侯和沈從安。二人聽後,都鬆了一口氣。沈從安欣慰地說:“婉兒,幸好有七皇子相助,否則此次賜婚之事,還真不知該如何解決。隻是日後,你與七皇子合作,定要多加小心,不可太過依賴。”
“舅舅放心,我明白。” 淩燕應下,“對了父親,軒兒今日在靜雲寺,主動向母親的牌位道歉,還說以後要保護我,看來他已經慢慢走出陰影了。”
永寧侯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軒兒能想通就好。你母親若是泉下有知,看到你們姐弟和睦,定會很高興的。”
接下來的幾日,淩燕一邊關注著禦史台的動靜,一邊著手處理侯府的內務。柳氏死後,侯府的內宅需要重新整頓,她將柳氏的心腹全部遣散,提拔了一批可靠的下人,還重新製定了內宅的規矩,確保侯府的日常運轉井然有序。
第三日清晨,宮中再次傳來消息 —— 禦史彈劾五皇子 “私議婚事” 的奏折被陛下駁回,但皇帝卻下旨暫緩了淩燕與五皇子的婚事,理由是 “五皇子需先反省己身,待品性端正後再議婚事”。
淩燕得知消息後,心中鬆了一口氣。她知道,這是皇帝有意緩和局勢,既沒有駁了五皇子的麵子,也給了侯府一個台階下。沈從安也匆匆趕來,笑著說:“婉兒,此次風波總算是化解了。隻是五皇子吃了這個虧,定會記恨我們,日後你出門,定要多加小心,避免與他正麵衝突。”
“舅舅放心,我會的。” 淩燕點頭,“對了舅舅,二皇子的案子,陛下有最新的判決嗎?我聽說二皇子在天牢中,還在試圖拉攏其他皇子,想要東山再起。”
沈從安臉色凝重:“陛下已下旨,將二皇子貶為庶人,終身監禁在天牢中,不準任何人探視。他的黨羽也全部被流放,想來日後不會再掀起什麽風浪了。隻是柳家的殘餘勢力,雖然大部分已被清剿,但仍有幾人逃脫,據說逃到了江南一帶,我們還需派人繼續追查。”
“嗯。” 淩燕應下,“我已讓護衛隊的人去江南調查,相信很快就能找到他們的下落。”
接下來的日子,侯府漸漸恢複了平靜。淩燕每日除了處理內宅事務,便是教導淩軒讀書寫字,偶爾還會與蕭景珩通過密信交流朝堂動向。淩軒也漸漸走出了柳氏之死的陰影,變得開朗起來,每日不僅認真讀書,還會主動跟著護衛隊的人學習騎射,說是要早日成為能保護姐姐的人。
這日午後,淩燕正在院子裏教導淩軒練字,青黛突然匆匆走來,手中拿著一封密信:“小姐,這是七皇子殿下派人送來的,說江南那邊有消息了。”
淩燕接過信,快速瀏覽一遍,臉色漸漸凝重。信中寫道,蕭景珩的人在江南的蘇州府,發現了柳家殘餘勢力的蹤跡。這些人不僅在蘇州府站穩了腳跟,還與當地的鹽商勾結,暗中販賣私鹽,積累錢財,似乎在準備卷土重來。
“柳家的人真是死性不改!” 淩燕將信遞給永寧侯,語氣憤怒,“他們在京城已無立足之地,竟然還想在江南興風作浪,若是不盡快將他們鏟除,日後必成大患。”
永寧侯看著信,眉頭緊鎖:“江南遠離京城,官府勢力錯綜複雜,若是我們貿然派人去清剿,恐怕很難成功。而且,柳家的人與鹽商勾結,背後說不定還有其他勢力支持,我們需謹慎行事。”
“父親說得對。” 淩燕點頭,“我覺得此事,還是需要與七皇子商議。他在江南也有勢力,若是能與他聯手,清剿柳家殘餘勢力的勝算會更大。”
永寧侯點點頭:“好,你盡快與七皇子聯係,製定詳細的計劃。江南之事,事關重大,絕不能掉以輕心。”
淩燕立刻讓人備好筆墨,給蕭景珩寫了一封密信,詳細說明了侯府的想法,希望能與他聯手清剿柳家殘餘勢力。信寫好後,她讓青黛交給蕭景珩的暗衛,務必盡快送到江南。
三日後,蕭景珩的回信傳來。他在信中表示,同意與侯府聯手,還製定了詳細的計劃:由蕭景珩的人負責調查柳家與鹽商勾結的證據,侯府則派人聯係江南的官府,待證據確鑿後,雙方同時動手,將柳家殘餘勢力和私鹽販子一網打盡。
淩燕看著信,心中安定了許多。她知道,隻要與蕭景珩緊密合作,江南的柳家殘餘勢力定能被順利清剿,侯府也能徹底擺脫柳家的威脅。
這日傍晚,淩燕帶著淩軒在侯府的花園裏散步。夕陽的餘暉灑在花園裏,將海棠花映照得格外嬌豔。淩軒拉著淩燕的手,指著遠處的假山說:“姐姐,你看,那裏有隻小兔子!我們去看看好不好?”
淩燕笑著點頭:“好啊。”
看著弟弟歡快的背影,淩燕心中滿是欣慰。她知道,雖然未來的路依舊充滿挑戰,但隻要有家人的陪伴,有蕭景珩這樣可靠的盟友,她定能克服一切困難,守護好侯府,讓母親的在天之靈得以安息。
隻是她沒有想到,江南的柳家殘餘勢力背後,竟還隱藏著更大的陰謀。這場清剿行動,不僅沒有徹底解決柳家的威脅,反而將她和侯府卷入了一場更加危險的風波之中。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