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聯蜀議
字數:16815 加入書籤
第一幕 蜀道難
竟陵城頭的慕容鎮帥旗,迎風招展,給城中軍民帶來了,久違的信心。
但冉閔心中清楚,這僅僅是,暫時的喘息。
東晉朝廷態度曖昧,桓衝大軍雖西援對抗成漢,但隨時可能回師。
江北的慕容鎮,雖遭重創,仍在重整旗鼓。
而軍中瘟疫雖得控製,但兵力折損嚴重,糧草補給更是捉襟見肘。
“必須盡快打開局麵。”冉閔在軍議上神色凝重。
“為今之計,聯蜀之議需加快進行。墨離,你親自走一趟成都。”
帳中諸將皆驚,墨離作為冉閔的首席謀士,身份特殊,親自赴險地未免太過冒險。
“天王三思!”李農勸阻,“成都路途遙遠,且需經過東晉和控製區,危險重重。”
“墨離先生,若有閃失,我軍如失一臂啊!”
董猙也道:“不如派其他使者前去,墨離先生可在後方,運籌帷幄。”
冉閔搖頭:“聯蜀之事關係重大,非墨離親自前往,不能探明虛實、隨機應變。”
“尋常使者,難以應對李勢那樣的暴君及其奸佞。”
墨離自己卻淡然一笑:“天王所言極是。”
“李勢多疑殘暴,麾下群臣各懷鬼胎,非親往不能窺其虛實,某願往成都一行。”
慕容昭輕聲道:“先生若去,需萬分小心。我準備些藥物,或可防身。”
她知道墨離這一去,凶險異常。
計議已定,墨離精心準備使團,為避免引人注目,使團規模不大,僅十餘人。
扮作商隊模樣,但個個都是精銳好手,精通護衛和情報收集。
攜帶的禮物,也經過精心挑選,江北特產的名貴藥材、精工打造的兵器。
還有一些稀世珍寶,都是投李氏及其寵臣所好。
臨行前夜,冉閔與墨離密談至深夜,“此行有三要。”冉閔鄭重交代。
“一要探明李勢真實意圖,他是真想東出,還是隻想利用我們。”
“二要結交成漢朝中有影響力的人物,特別是與權臣解思明、王嘏有矛盾者。”
“三要全身而退,平安歸來。”
墨離頷首:“天王放心,某自有分寸。”
“此外,某還會留意蜀中地形、兵力布防等情況,以為日後之用。”
冉閔緊握墨離的手:“先生務必小心,若事不可為,速返為上。”
次日黎明,使團悄然離開竟陵,向西行進。從荊襄到成都,路途遙遠且艱難。
既要避開東晉的關卡盤查,又要經過諸多地方勢力的地盤,還要應對土匪的威脅。
墨離選擇了一條,較為隱秘的路線,先向南繞道,避開東晉重兵布防的區域。
再向西進入蜀地,這條路雖然崎嶇難行,但相對安全。
一路上,使團曆經艱險,有一次險些與東晉巡邏隊遭遇。
靠墨離的機智偽裝成,販運喪葬用品的商隊,才蒙混過關。
還有一次遭遇山賊打劫,護衛展露身手,反而收服了那夥山賊,得其指引捷徑。
越往西行,地勢越險峻。蜀道之難,遠超北方將士的想象。
懸崖峭壁,深穀急流,讓人望而生畏。
“難怪蜀地能偏安一隅,這等天險,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墨離感歎道。
他細心觀察沿途地形,默默記下關隘要道和兵力布防情況。
經過近一個月的艱難跋涉,使團終於進入成都平原。
與路途的艱險,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裏的富庶繁華令人驚歎。
成都城外,稻田連綿,村落密集,市集熱鬧非凡。
比起戰火紛飛的北方,這裏宛如世外桃源。
但仔細觀察,可見這繁華下的暗流湧動,巡邏士兵橫行霸道,百姓麵有懼色。
市集中可見公開的奴隸交易,被販賣的多是戰俘和欠債的平民。
甚至還有公開售賣“人肉”的攤販,令人毛骨悚然。
“難怪天王稱李勢為暴君。”一個年輕護衛低聲道,語氣中帶著憤怒。
墨離警告地看他一眼:“慎言,記住我們的身份和任務。”
使團抵達,成都城門,被守軍攔下盤查。
墨離表明身份和來意後,守軍將領既驚訝又警惕。
一麵派人急報朝廷,一麵“護送”使團到驛館安置,實為軟禁。
成都的驛館頗為奢華,與北方的簡陋形成鮮明對比。
但館外重兵把守,禁止使團人員,隨意出入。
墨離不慌不忙,安排使團成員休息,自己則在房中靜坐,思考下一步行動。
他深知,麵對李勢這樣的暴君,直接呈上國書和要求,並非上策。
必須先行試探,了解成漢朝廷內部的,力量對比和矛盾所在。
機會很快到來。當晚,一個神秘訪客,悄然來到驛館。
第二幕 成都迷
來者是個中年文士,自稱姓費,是成漢尚書郎費黑的族弟。
他表麵上,是來“探望北方同鄉”,實則帶有試探之意。
墨離熱情接待,擺上帶來的北方特產,與之暢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費先生看似隨意地,詢問北方局勢,特別是冉閔軍的情況。
墨離半真半假地回答,既顯示冉閔軍的實力,又不暴露真實困境。
“久聞冉天王英勇無敵,大破慕容鮮卑,真是我漢家英豪啊!”費先生恭維道。
墨離謙遜回應:“天王確實英勇,但北方胡虜勢大,獨木難支。”
“故派在下前來,欲與成漢結盟,共圖大業。”
費先生眼中閃過精光:“卻不知冉天王,欲如何結盟?”
墨離不直接回答,反而問道:“費先生可知,東晉近日動態?”
“其派大軍西進,似有圖蜀之意。”
這是墨離的試探,他知道成漢與東晉素有積怨,故意挑起這個話題。
費先生果然麵色一沉:“江東懦夫,安敢圖我西蜀!”
“我大成,兵精糧足,必叫他,有來無回!”
墨離順勢道:“正是,所以我主冉天王提議,兩家聯手,東西夾擊。”
“冉軍東出荊襄,成軍東下巴蜀,共分江東之地,豈不美哉?”
費先生明顯心動,但仍保持謹慎:“此事關係重大,需從長計議。”
“朝中意見不一,恐難達成共識。”
墨離聽出弦外之音:“哦?卻不知朝中各位大人,都是何意見?”
費先生壓低聲音:“不瞞先生,朝中分為三派。”
“宰相解思明主張謹慎,認為當固守蜀地,不宜輕出。”
“中書令王嘏,則主張聯合北方的慕容氏,而非冉天王。”
“至於我家兄長費黑等人,則認為當與冉天王合作。”
墨離心中暗喜,表麵卻不動聲色:“卻不知費尚書,為何支持與我主合作?”
費先生道:“我家兄長認為,慕容氏畢竟是胡虜,不可深信。”
“冉天王雖是北傖,終究是漢家血脈。”
“且其勇武,若得蜀中支持,必能成就大業。”
墨離點頭:“費尚書高見。卻不知陛下聖意如何?”
費先生苦笑:“陛下...陛下近日沉迷酒色,朝政多由解相和王中書把持。除非...”
“除非什麽?”
費先生聲音更低:“除非有能打動,陛下的...特殊禮物。”
墨離心領神會,他早聽說李氏荒淫殘暴,尤喜珍奇異寶和美女。
使團帶來的禮物中,正有幾件稀世珍寶。
送走費先生後,墨離沉思良久。成漢朝廷的情況,比他預想的還要複雜。
解思明謹慎,王嘏可能表麵親慕容,可私下的謀劃什麽,誰也說不清楚。
費黑等人雖傾向合作,但勢力不足,而李勢本人則昏庸無常。
“必須找到,突破口。”墨離自語道。
次日,成漢朝廷正式接待冉閔使團,朝會之上,墨離得以一睹成漢君臣真容。
李勢坐在龍椅上,麵色蒼白浮腫,眼神渙散,顯然縱欲過度。
左右各有一人,左邊是宰相解思明,五十餘歲,麵容清臒,目光銳利。
右邊是中書令王嘏,四十出頭,麵色紅潤,神態傲慢。
墨離呈上冉閔國書和禮單,言辭恭敬但不失尊嚴。
李勢漫不經心地聽著,直到聽到禮單上的幾件珍寶名稱時,才稍稍提起興趣。
“哦?北海夜明珠?西域血玉?拿來朕看看。”
內侍呈上禮物,李勢把玩著夜明珠,麵露喜色。
“冉天王有心了,卻不知他想要朕如何相助?”
墨離道:“我主願與陛下結盟,東西夾擊東晉。”
“事成之後,以江為界,平分江南。”
王嘏突然冷笑:“冉閔如今困守竟陵,自身難保,有何資格與我朝談平分江南?”
墨離從容應對:“王中書有所不知,我主雖暫居竟陵,但江北根基仍在。”
“將士用命,百姓歸心,更兼大破慕容鎮,威震中原。”
“東晉之所以,不敢全力相逼,正是忌憚我主北上,恢複中原之力。”
解思明插話道:“然我聽說冉軍軍中瘟疫蔓延,糧草不濟,可是屬實?”
墨離心中一驚,表麵卻笑道:“解相消息靈通,確有小疫,但已得控製。”
“至於糧草,江北百姓簞食壺漿,何愁不濟?”
“倒是東晉大軍西進,似有圖蜀之意,真相可知?”
這話巧妙轉移了話題,又擊中了,成漢君臣的痛處。
李勢果然關心起來:“東晉真要圖蜀?”
墨離道:“若非東晉西進,我主何必派在下前來求盟?”
“桓衝五萬大軍,已抵巴東,其意圖不言自明。”
朝堂上一片嘩然,巴東距成都已不遠,東晉大軍壓境,確實令人擔憂。
王嘏卻道:“縱然東晉來犯,我大成自有雄兵可禦,何需借助外人?”
墨離微微一笑:“王中書可知慕容恪已病重?慕容燕國內亂,無力南顧。”
“東晉若在西取巴蜀,北收中原,兩者之間選擇,這個目標會是誰?”
這話點明了,形勢的嚴峻性,如果沒有北方牽製,東晉確實可能全力西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朝會沒有立即做出決定,李勢宣布退朝,容後再議。
墨離知道,這隻是開始,真正的較量在朝堂之外。
當晚,王嘏竟然私下派人,邀請墨離過府一敘。
墨離心知,這必是場鴻門宴,但仍決定前往。
王嘏府邸奢華無比,甚至超過皇宮。宴席上山珍海味,歌舞升平,極盡奢靡。
“墨離先生遠道而來,王某特備薄酒,為先生接風。”王嘏舉杯笑道。
墨離謙謝:“王中書太客氣了,在下人微言輕,豈敢勞中書大人如此厚待。”
酒過三巡,王嘏漸入正題:“先生可知,如今成漢朝中,誰人說話算數?”
墨離故作不知:“自然是陛下聖心獨斷。”
王嘏道:“先生何必裝糊塗,陛下日理萬機,朝政瑣事,多由解相與王某處理。”
他特意將“王某”放在後麵,暗示自己權力,甚至在解思明之上。
“卻不知王中書,對兩國結盟之事有何高見?”墨離順勢問道。
王嘏眯起眼睛:“結盟可以,但需有條件。”
“第一,冉閔需先行出兵,吸引東晉主力。”
“第二,事成之後,荊襄七郡歸我,冉閔隻得三郡;第三...”
他壓低聲音,“冉閔需送來質子,以示誠意。”
這條件,比之前通過費先生傳達的,更加苛刻。
墨離心中冷笑,表麵卻道:“王中書的條件,在下會轉告我主。”
“卻不知,這是陛下的意思,還是...”
王嘏傲然道:“陛下的意思,就是王某的意思。”
宴席結束後,墨離回到驛館,沉思良久。
王嘏的傲慢和貪婪超出預期,看來他是鐵了心要從中作梗。
就在這時,又一個神秘訪客到來,這次來的,竟是宰相解思明的密使!
第三幕 暗潮洶
解思明的密使,帶來完全不同的信息。
“解相命我轉告先生,王嘏的條件絕非陛下本意,也非解相之意。”密使低聲道。
“王嘏之所以阻撓聯盟,實因他暗中與慕容氏有勾結,收受重賄。”
墨離心中震動,表麵平靜:“哦?卻不知解相有何高見?”
密使道:“解相認為,與冉天王結盟確有利於成漢,但需穩妥進行,不可冒進。”
“解相提議,我可先提供部分糧草援助,冉軍則需展示誠意。”
“先行東出與東晉作戰,若戰果可觀,再進一步合作。”
這比王嘏的條件合理得多,但依然是將冉閔軍當槍使。
墨離道:“感謝解相美意,但我主若東出,成漢如何保證,不會坐視不管?”
密使道:“解相可承諾,若冉軍東出,成漢必在西方施壓,牽製部分東晉兵力。”
“此外,還可開放邊境貿易,提供糧草兵器。”
談話間,墨離逐漸摸清了,解思明的算盤。
這位宰相,既想利用冉閔牽製東晉,又不想付出太大代價。
既想壓製王嘏的勢力,又不敢公然與之決裂。
送走密使後,墨離綜合各方信息,對成漢朝廷的局勢,有了清晰認識。
李勢昏庸,大權旁落,解思明與王嘏明爭暗鬥,費黑等次要官員則各自站隊。
“要想破局,必須找到突破口。”墨離自語道。
他想起一個人:成漢將軍李奕。
據費先生透露,李奕是李勢的族弟,手握兵權,對王嘏專權不滿,且與費黑交好。
墨離決定冒險接觸李奕,通過費黑安排,墨離與李奕在一處,隱秘的茶樓會麵。
李奕四十餘歲,行伍出身,舉止直率,與那些文官截然不同。
“墨離先生找李某,不知所為何事?”李奕開門見山。
墨離也不繞彎子:“為將軍的前程,也為成漢的未來。”
李奕挑眉:“先生何出此言?”
墨離道:“將軍可知,王嘏正與慕容氏暗中勾結?”
“若其得勢,必引狼入室,屆時成漢恐將不保。”
李奕麵色凝重:“先生可有證據?”
墨離從袖中,取出一封信:“此乃我軍截獲的,慕容氏與王嘏的通信副本。”
“王嘏承諾,若慕容氏助其奪取相位,成漢將割讓三郡與慕容氏。”
這信自然是,墨離偽造的,但足以以假亂真。
李奕閱信後大怒:“奸賊!安敢賣國求榮!”
墨離趁熱打鐵:“不僅如此,我還得知…”
“王嘏計劃鏟除異己,名單上就有將軍和丞相的大名。”
李奕霍然起身:“先生此言當真?”
墨離歎息:“若非如此,我何必冒險告知將軍?”
“王嘏勢大,若其得逞,成漢將萬劫不複。”
“為今之計,唯有聯合解相,先發製人。”
李奕沉思良久,緩緩坐下:“先生想要什麽?”
墨離道:“隻求成漢與冉天王真誠合作,共抗東晉。”
“事成之後,各取所需,互不相負。”
李奕直視墨離:“若我助先生達成目的,先生能保證冉天王將來不反噬成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墨離迎上他的目光:“將軍可知我主,為何以‘殺胡’為號?”
“因為他心中隻有華夏,隻有漢室。成漢雖偏安一隅,終究是漢家江山。”
“我主寧可戰死沙場,也絕不會做危害漢家之事。”
這番話打動了李奕,他最終承諾,將聯合解思明等人,推動與冉閔的結盟。
就在墨離以為事情,有了轉機時,突然發生了一件意外。
費黑被王嘏以“通敵”罪名,逮捕下獄!
原來,王嘏察覺費黑與墨離往來密切,先下手為強。
墨離陷入危機,費黑若在嚴刑下招供,使團將麵臨滅頂之災。
危急關頭,墨離決定兵行險著,他通過李奕向解思明,傳遞一個消息。
王嘏下一步目標,就是解相本人,費黑隻是開始。
同時,墨離派人散播謠言,稱王嘏與東晉勾結,計劃獻城投降。
一時間,成都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王嘏大怒,下令全城搜捕“造謠者”,並派兵包圍驛館,要捉拿墨離。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李奕率兵趕到,與王嘏的部隊對峙。
“李奕,你敢違抗,我的命令?”王嘏厲聲喝道。
李奕昂然道:“王中書無憑無據,擅自捉拿友邦使者,恐傷陛下聖德。
“若要拿人,請出示陛下手諭!”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就在這時,宮中有旨,李氏召王嘏、解思明、李奕和墨離即刻入宮!
第四幕 蜀帝貪
皇宮內,氣氛緊張。李勢高坐龍椅,麵色陰沉。
左右兩側,王嘏和解思明分別站立,彼此怒目而視。李奕和墨離跪在殿下。
“成何體統!”李勢怒道,“朝堂重臣,當街對峙,如同市井之徒!”
“還有你,”他指向墨離,“一個外邦使者,竟敢在我成都撒野!”
墨離從容叩首:“陛下息怒,在下奉冉天王之命,前來結盟。”
“以禮求見,從未有不敬之舉,至於城中流言,實與在下無關。”
王嘏立即反駁:“陛下明鑒!正是此人,在城中散布謠言。”
“勾結朝臣,圖謀不軌!臣請立即將其下獄嚴審!”
解思明卻道:“陛下,墨離先生乃友邦使者,若無實證,不可輕辱。”
“倒是朝中有人,與外邦勾結,賣國求榮,陛下不可不察!”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李勢被吵得頭疼,一拍龍椅:“都給朕閉嘴!”
他看向墨離:“冉閔想要聯盟,可以。但需答應朕三個條件。”
“第一,立即送來黃金萬兩,駿馬千匹;第二,其冉家子侄需來成都為質。”
“第三,聯軍東出後,所得土地城池,七成歸朕!”
這條件比王嘏提出的,還要貪婪苛刻!
墨離心中冷笑,表麵卻恭敬道:“陛下條件,在下會轉告我主。”
“但兵貴神速,若等往來商議,恐錯失良機。”
“在下臨行前,我主授權,若成漢願立即出兵,我主願讓出荊襄三城為謝禮。”
這是墨離的緩兵之計,先許以重利,誘使李勢立即行動。
至於後續承諾,可慢慢周旋。
李勢果然心動:“荊襄三城?哪三城?”
墨離道:“竟陵、江陵、襄陽。此三城乃荊襄重鎮,物產豐饒,人口眾多。”
王嘏急忙勸阻:“陛下不可輕信!冉閔困守竟陵…”
“自身難保,何來三城相讓?此乃空頭許諾!”
解思明卻道:“陛下,若冉閔得我成漢支持,取此三城如探囊取物。”
“屆時三城歸陛下的,豈不美哉?”
李勢貪婪之心已被勾起,沉吟道:“卻不知冉閔,要朕如何策應?”
墨離道:“請陛下立即出兵巴東,牽製桓衝部隊。”
“我主則東出荊襄,直逼建康。待東晉震動,必調桓衝回援。”
“屆時成漢軍,可乘勢東進,輕而易舉。”
李勢眼中放光,仿佛已看到,自己版圖東擴的景象。
王嘏欲擒故縱,還想勸阻,但李勢已下決心:“好!朕就信冉天王一次。”
“解思明,李奕,命你二人,即刻籌備東征事宜!”
解思明和李奕領旨,暗中向墨離,投去會意的目光。
王嘏麵色鐵青,卻不敢再反對,其實內心,早已心花怒放。
退朝後,墨離正準備返回驛館,突然被宮中內侍叫住:“墨離先生,陛下有請。”
墨離心生警惕,但不得不從。在內殿,李勢屏退左右,單獨會見墨離。
此時的李勢,與朝堂上判若兩人,眼神中透著狡黠和算計。
“墨離先生,方才朝堂之上,朕的條件你可聽清了?”李勢問道。
墨離恭敬道:“在下聽清了。黃金萬兩,駿馬千匹,質子一名,土地七成。”
李勢輕笑:“那些是給朝臣聽的,朕還有一個...私人條件。”
墨離心生警惕:“陛下請講。”
李勢低聲道:“朕聽說,冉天王身邊有一位慕容昭姑娘,精通醫術,容貌傾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眼中閃過淫邪之光,“若冉天王願將此女送來,朕可再減三成條件。”
墨離心中大怒,表麵卻不動聲色:“在下會轉告我主。”
“但慕容姑娘,並非物品,恐難...”
李勢擺手打斷:“朕知道。隻是傳達朕的意思罷了。”
“若成,最好;若不成,也無妨。”
離開皇宮後,墨離心中沉重。
李勢的荒淫貪婪超出想象,與這樣的人結盟,無異與虎謀皮。
然而眼下形勢,又不得不借助,成漢之力。
回到驛館,墨離立即修書兩封,一封明信,措辭恭敬。
向李勢表示,冉閔原則上同意結盟條件,請成漢盡快出兵。
一封密信,通過特殊渠道送往竟陵,向冉閔說明成都真實情況和李勢的貪婪要求。
在等待回信期間,墨離繼續在,成都周旋。
他通過李奕和解思明,逐漸擴大在成漢朝廷中的影響力。
同時暗中收集情報,了解成漢的兵力部署和內部矛盾。
幾天後,竟陵回信送達。冉閔在密信中指示,可答應李氏的大部分條件。
但慕容昭之事絕無可能,同時要求成漢,立即提供一批糧草作為“定金”。
墨離心中有數,再次求見李勢。
這次會見更加直接,墨離代表冉閔原則上接受條件。
但提出由於戰事緊急,請成漢先提供十萬石糧草作為支援,冉軍收到後立即東出。
李勢雖然貪婪,但並不傻:“十萬石糧草?冉天王好大的胃口!”
“若朕給了糧草,他卻不出兵,如何奈何?”
墨離道:“陛下可派監軍,隨糧隊同行,若我主違約,監軍可立即回報。”
李勢沉吟良久,最終同意:“好!朕就信冉天王一次,但若敢欺騙朕...”
他眼中閃過凶光,“朕必讓你們,付出代價!”
協議達成,墨離終於鬆了一口氣。雖然過程曲折,代價巨大。
但總算為冉閔軍,爭取到了喘息之機和戰略支持。
臨行前夜,解思明秘密來訪。“先生此行,可謂成功。”解思明道。
“但先生可知,王嘏不會善罷甘休?他已在途中布下殺手,欲除先生而後快。”
墨離並不意外:“多謝解相提醒,在下自有準備。”
解思明沉吟道:“還有一事...陛下對慕容昭姑娘,似乎誌在必得。”
“先生回去後,還需早作打算。”
墨離鄭重道:“此事絕無可能,我主寧可放棄結盟,也不會交出慕容姑娘。”
解思明歎息:“但願冉天王能抗住壓力。好了,先生保重,一路小心。”
次日,墨離使團,離開成都。
正如解思明所料,途中果然遭遇數次刺殺,但都被墨離預先安排的保護力量化解。
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行程,使團安全返回竟陵。
當墨離將成都之行的詳細情況匯報後,冉閔沉默良久。
“代價巨大,但值得。”最終,冉閔做出判斷。
“隻要成漢出兵牽製,我軍就有機會打開局麵。”
他看向墨離:“先生辛苦了。接下來,我們要好好‘回報’李勢的‘厚意’。”
聯蜀之議達成,但真正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冉閔軍與成漢的關係,將走向何方?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隨著成漢的介入…
江南地區的局勢將更加複雜,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本章完)
喜歡漢障不臣土請大家收藏:()漢障不臣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