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三雄逐
字數:8520 加入書籤
第一幕:礪爪牙
江夏城頭,已然更換成了,大魏的旗幟。
那玄黑色的旗幟,在長江吹來的濕潤風中,獵獵作響。
旗幟上,簡陋卻猙獰的“魏”字,宣告著,一個流亡政權的,暫時落腳。
然而,城池易主,並不意味著安寧。
城內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和焦糊氣。
雖經簡單清理,但街角巷尾,仍可見激戰留下的痕跡。
魏軍士兵們,如同闖入寶山的餓匪。
在短暫的,劫掠狂歡後,陷入了一種,更深的疲憊與迷茫。
他們占據了糧倉,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糧食和軍械。
甚至擁有了,停泊在水寨中的大小船隻,但隨之而來的,是四麵楚歌的絕境。
冉閔立於,原江夏太守府的望樓之上,憑欄遠眺。
眼前是煙波浩渺的長江,江對麵,是隱約可見的、屬於東晉的富庶土地。
他的目光銳利如昔,但眼窩深陷,眉宇間刻滿疲憊。
昭示著連日征戰,以及巨大壓力帶來的消耗。
戰馬在一旁不安地打著響鼻,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心中的沉重。
李農拖著疲憊的身軀,登上望樓,聲音沙啞。
“陛下,城內已初步肅清,繳獲清點完畢。糧草頗豐,足以支撐我軍數月之用。”
“武庫軍械亦足,水寨中有樓船一艘,艨艟二十餘艘,走舸數十,皆可堪用。”
這是好消息,是他們在絕境中,搏出的生機,但壞消息緊隨其後。
衛錙銖也跟了上來,臉色依舊蒼白,但眼神中,多了幾分實務的專注。
“陛下,我軍目前能戰之兵,僅剩九千餘人,且大半帶傷,亟需休整。”
“更棘手的是,據各方探報,桓衝水軍已至三江口,距此不足一日水程。”
“謝玄的北府兵先鋒,也已抵達江夏對岸,陸路距此不過兩三日路程。”
“我軍……已被三麵合圍。”
三麵合圍,背靠長江,這就是冉閔奇謀成功後,麵臨的殘酷現實。
他砸開了一個缺口,卻發現自己,跳進了一個更大的、正在不斷縮緊的包圍圈。
董猙戴著,新換的狼首麵具,悶聲請戰。
“陛下,給末將一支人馬,趁謝玄立足未穩,先衝殺一陣,挫其銳氣!”
冉閔緩緩搖頭,目光依舊盯著,長江下遊。
“不可,謝玄乃謝安之侄,北府兵是新銳之師,以逸待勞。”
“我軍疲敝,野戰雖不懼,但若被纏住,桓衝水軍,斷我後路,則萬事皆休。”
他轉過身,看向麾下幾位,核心將領和謀士,沉聲道。
“江夏雖得,然絕非久留之地,我等如坐火山口,東晉必傾力來奪。”
“為今之計,唯有……繼續向前!”
“向前?”李農一怔,“陛下之意是?”
冉閔的手指,重重地點在望樓欄杆上,指向長江下遊:“沿江東下!直逼建康!”
語驚四座!就連一向冷靜的墨離,黑袍也微微一動。慕容昭更是掩口輕呼。
“陛下三思!”李農急道,“我軍不善水戰……”
“雖有船隻,焉能與桓衝,多年經營的水師抗衡?”
“且建康乃東晉國都,城高池深,守備森嚴,豈是江夏可比?”
“此去……無異於,以卵擊石!”
冉閔的臉上,卻露出一種,近乎瘋狂的決絕。
“正因為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我們才要去做!”
“留在江夏是坐以待斃,西歸或北上皆無路可走,唯有東下,置之死地而後生!”
“桓衝水軍雖強,但其主力,被牽製在此,下遊必然空虛。”
“我等順流而下,速度極快,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
他目光掃過眾人,聲音低沉,而充滿感染力。
“江東承平日久,武備廢弛,我軍的凶名,便是最好的武器!”
“若能兵臨建康城下,哪怕不攻城,也足以震動江東,令東晉朝廷,肝膽俱裂!”
“屆時,或可逼其和談,或可尋隙破敵,總好過困守孤城,被慢慢耗死!”
他看向墨離和慕容昭:“墨離,你籌劃東下路線,並散布謠言,惑亂建康民心。”
“阿檀,全力救治傷員,盡量讓更多兄弟,能隨朕東征!”
這是一場,比奇襲江夏,更加瘋狂、更加絕望的賭博。
但冉閔,這個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修羅。
他的字典裏,似乎從來沒有,“不可能”三個字。
困於江夏的蒼龍,將目光投向了,更遙遠的東方,那片象征著,東晉心髒的滄海。
第二幕:揚旌旗
長江北岸,江夏以西,北府兵大營,連綿不絕,軍容鼎盛。
與江夏魏軍的疲憊殘破,形成鮮明對比。
這裏旌旗鮮明,甲胄閃亮,士兵們士氣高昂,充滿了新銳之師的蓬勃朝氣。
中軍大帳內,謝玄一身亮銀甲,英姿勃發,正與麾下將領,研討軍情。
他年輕的麵龐上,既有初次獨當一麵的興奮,也有一絲,難以掩飾的焦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叔父謝安,將如此重任交給他,朝中無數眼睛盯著。
王國寶等人,更是等著看他的笑話,此戰,他隻能勝,不能敗!
“探馬確認,冉閔確在江夏,其部眾約萬人,雖得糧械,然疲態盡顯。”
副將劉牢之,指著地圖稟報,“桓車騎水軍,已扼守三江口,阻其西歸水路。”
“我軍當速進,與桓車騎水陸夾擊,畢其功於一役!”
另一將領卻持重道:“將軍,冉閔驍勇,其軍雖疲,凶悍未減。”
“且其據江夏城,若一味強攻,恐傷亡甚大。”
“不若圍而不攻,斷其糧道,待其自潰。”
謝玄沉吟不語。他何嚐不想穩妥?
但建康朝局波譎雲詭,陛下和叔父都承受著巨大壓力,他必須盡快拿出戰果。
而且,他內心深處,也渴望與冉閔這等名將一戰。
證明北府兵的實力,證明謝家,後繼有人!
“圍困耗時日久,恐生變故。”謝玄最終下定決心,目光銳利。
“冉閔孤軍深入,利在速戰。”
“我軍新銳,正當趁其,立足未穩,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破之!”
“傳令全軍,明日拂曉,拔營進軍,兵發江夏!”
“同時,快馬告知桓車騎,請其水軍配合,封鎖江麵,勿使一船東下!”
他的決定,充滿了,年輕人的銳氣與擔當,但也帶著一絲冒險。
他要的,不是困死冉閔,而是堂堂正正地擊敗他。
用一場輝煌的勝利,來穩固叔父的地位,震懾朝中的宵小。
北府兵,這支由謝安精心打造、寄予厚望的利劍。
在年輕統帥的帶領下,終於要出鞘飲血。
謝玄,這隻初出茅廬的幼虎,將對上北方來的修羅。
荊襄的戰局,因為北府兵的加入,陡然變得,更加激烈和充滿懸念。
第三幕:扼江流
三江口,長江與漢水、富水交匯之處,水域開闊,波濤洶湧。
荊州刺史桓衝的水軍主力艦隻,便錨泊於此。
大大小小的戰艦桅杆如林,遮天蔽日。樓船之上,“桓”字大旗迎風招展。
桓衝站在主艦船頭,望著下遊江夏方向,眉頭緊鎖,麵色凝重。
他年事已高,經曆的風浪多了,反而比年輕人更加謹慎。
江夏失守,他責任重大,心中懊悔與憤怒交織。但更讓他擔憂的,是眼前的局勢。
“謝幼度年輕氣盛,欲與冉閔爭鋒,隻怕……會中了那廝的詭計。”
桓衝對身邊的兒子桓伊歎道,他深知冉閔的厲害。
那是在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戰神,絕非易與之輩。
謝玄雖有才具,但缺乏這種,與頂尖對手生死相搏的經驗。
“父親,那我軍該如何應對?若按兵不動,隻怕建康那邊……”桓伊擔憂地說。
桓衝深吸一口氣:“謝玄是主帥,既然他已決定陸路進攻,我水軍自當配合。”
“傳令各船,嚴密監視江麵,尤其是下遊方向!”
“冉閔此人,不能用常理度之,他若棄城東竄,順流而下,其速極快,危害更大!”
他的戰略重心,悄然發生了變化,從奪回江夏,轉向了防止冉閔流竄。
尤其是東竄威脅建康,這是老成持重之見,
但也意味著,他可能不會全力配合謝玄的攻城計劃,而是將精力放在封鎖江麵上。
“另外,”桓衝壓低聲音,“派可靠之人,秘密聯係江夏城中……”
“或許,有不願隨冉閔殉葬的將士……” 他眼中閃過一絲,老辣的光芒。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若能從內部瓦解魏軍,或許能免去一場慘烈的攻城戰,也能減少荊州水師的損失。
桓衝的部署,體現了一位,老將的穩健與算計。
他的水軍,如同一條沉默的巨蟒,盤踞在長江咽喉。
既是對冉閔的致命威脅,也隱隱與謝玄的北府兵,形成了某種微妙的競爭與製衡。
三雄逐鹿,各懷心思,荊襄的江水之下,暗流洶湧。
第四幕:弈天下
北方龍城,燕王宮偏殿。慕容恪麵前的沙盤上,荊襄地區的形勢,已被精細標注。
代表冉閔的赤旗,被困於江夏,代表謝玄的青色旗標,從西北方向壓來。
代表桓衝的藍色水師旗,扼守三江口。
而代表慕容泓的黑色箭頭,則在淮北地區蠢蠢欲動。
幽影剛剛稟報了最新情報,謝玄北府兵,開始向江夏移動。
桓衝水軍重點轉向封鎖下遊,而江夏城內,似乎有調集船隻的跡象。
“冉閔……果然不甘困守。”慕容恪的冰晶義眼,閃爍著幽光。
“東下建康?真是……瘋子般的想法。” 他的語氣中,聽不出是嘲諷還是讚歎。
“王爺,若冉閔真的順流東下,建康危矣,東晉或有大變。”
“我軍是否,應提前做好準備?”幽影詢問道。
慕容恪緩緩搖頭:“不必,冉閔東下,是自尋死路。”
“建康城非江夏可比,江東水網,亦非其騎兵所能馳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安絕不會,坐視國都告急,必調集一切力量圍堵。”
“冉閔此舉,不過是把死亡的地點,從江夏換到了,建康城外而已。”
“或許……會死得,更快一些。”
他更關心的是另一件事,“慕容泓在淮北的動靜,建康方麵反應如何?”
“東晉已緊急抽調,部分江北守軍增援曆陽、姑孰等地,防備我軍南下。”
“建康城內,遷都之議再起,王國寶等人活動頻繁。”
“很好。”慕容恪嘴角,勾起一抹冷意。
“讓慕容泓再逼得緊一些,告訴皇甫真,可以在建康放出風聲,就說……”
“我大燕願與江東‘有識之士’,共保江南安寧,前提是……謝安必須去位。”
這是一招,極其毒辣的離間計,直接將謝安定為,阻礙“和平”的障礙。
既能加劇,東晉內鬥,也能試探,各方反應。
“那……西邊?”幽影意指長安的苻秦。
“苻堅和王猛?”慕容恪沉吟片刻,“他們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傳令並州方向,加強戒備,或許……”
“可以‘不小心’,讓苻秦的探子知道,我軍主力,確有南下圖謀。”
他這是要借力打力,讓苻秦也產生誤判。
或許會趁機,在西北方向搞些動作,進一步牽製,可能出現的變數。
布置完一切,慕容恪再次將目光,投向沙盤上的荊襄。
那裏,三方勢力,即將展開一場,決定性的碰撞。
而他,這個北方的弈者,隻需穩坐龍城,冷眼旁觀。
偶爾落下一子,攪動風雲,然後靜靜地等待著,那最終收網的時刻。
風雷激蕩於荊襄,而真正的獵手,卻在千裏之外的幽燕之地。
他磨礪著爪牙,等待著,屬於他的時機。
本章完)
喜歡漢障不臣土請大家收藏:()漢障不臣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