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進攻扶桑
字數:6414 加入書籤
一旦唐軍攻下熊本,在北九州的扶桑軍將會腹背受敵,所以北九州守將決定派兵兩萬,援助熊本的一萬守軍。
田弘正和嚴秦等的就是這一時刻,正麵牽製的平東軍,立即到北九州附近,對著城池就是一陣猛轟。黑壓壓的戰船,對著城池一直轟擊,但是不再派人登陸,搞得扶桑軍高度緊張,不敢大意,唯恐唐軍主力突然登陸。
嚴秦按照原來的計劃,首先奪取壹岐島,而後從壹岐島向南直撲唐津,興中軍主力從唐津以西海岸登陸。這裏的扶桑軍猝不及防,本想前出阻止唐軍登陸,但是在幾萬唐軍主力麵前根本不夠打,隻能退回城內。
唐軍完成登陸後,船上的火炮對著唐津城就是一頓猛轟,不多久這個小城就被轟的搖搖欲墜。興中軍發起集團衝擊,不到一天時間,拿下唐津,而後沿著海岸線向東攻向北九州。
興中軍向東進發了兩天,來到了福岡城,這個城池也很重要,扶桑人派了兩萬多人在這裏防守。嚴秦算了一下,整個個九州島,已知的四個城就有9萬多人,都是扶桑的精銳,難怪覺得扶桑人不好對付。
來都來了,肯定要把福岡打下來,扶桑軍在福岡城隻有兩萬多人,興中軍全部加上一半平東軍有四萬多人,唐軍具有兵力火力優勢,嚴秦決定大幹一場。
嚴秦知道扶桑人不會輕易投降,所以也不客氣,水陸兩個方向對著福岡城就是一頓猛轟,待城牆被多處被炸塌,唐軍步兵才緩慢向城池推進。
唐軍發揮火力優勢,在較遠距離對著扶桑軍射擊,扶桑軍無計可施,隻能在城牆後麵躲避。但是扶桑軍確實死硬,準備在唐軍攻城時,利用近戰殺傷唐軍。
唐軍豈會再給扶桑軍近戰的機會,集中炮火對著福岡西門附近猛轟,完全炸垮了一段城牆,唐軍才帶著盾牌結隊靠近。
嚴秦在西門外的一個小高地上指揮,看到哪裏的扶桑軍密集,就讓炮火射擊過去,打的扶桑軍隻能分散躲避,無法聚集大股兵力。
唐軍的火槍兵越過垮塌的城牆向城內攻擊,一些躲在房屋後麵的扶桑軍,衝出來拿刀砍向唐軍。
唐軍根本不給他們衝過來的機會,隻要扶桑軍一出現,幾十杆火槍就射擊過去,立馬打成了篩子。扶桑軍前後衝了好幾撥,根本無法阻止唐軍的攻勢,隻能向城內步步後退。
經過前後三天的攻擊,兩萬多扶桑軍死傷過半,剩下的一萬人龜縮在城市的東北角,還想作最後的頑抗。
嚴秦隻是想占地方,也不想趕盡殺絕,就派人過去勸降,承諾隻要投降,可以保留剩下扶桑軍的性命。福岡的扶桑軍眼看再不投降,就要全軍覆沒,隻能無奈的同意投降。
嚴秦命令投降的扶桑軍放下武器,走出來受降,沒想到隻走出來一個拿刀的扶桑將領。
隻見此人拿著刀,緩緩走到唐軍與扶桑軍之間的一片小空地上,然後跪下來,解開上衣,雙手握刀,刀尖對準腹部,隻聽他大聲烏拉烏拉地喊了一句話,然後就用刀猛刺腹部,居然破腹自殺了。
嚴秦被雷了一下,以前聽說扶桑人有戰敗自殺的習慣還不信,今日一睹,徹底信了。都承諾不殺投降的扶桑軍,其頭領還是要自殺謝罪,看來扶桑人真是看重榮譽。
首領死了以後,其他的扶桑軍倒是很老實,一起悲戚戚的走出來,扔下刀箭,走到唐軍指定的地方抱頭投降。
嚴秦想,如果一開始打福岡也不會那麽難,沒想到打的是最難的北九州,也該田弘正倒黴。興中軍在福岡簡單休整一下,留下一部分人馬看守俘虜,守衛城池,嚴秦帶領主力東進,進攻北九州。
留在北九州的三萬扶桑軍被田弘正帶軍牽製著,動彈不得,十來天一直是挨炮彈,城牆被炸的千瘡百孔,望洋興歎。後麵聽說唐軍攻下了福岡,扶桑軍才知道中了唐軍聲東擊西的詭計,北九州守將山岡正成氣的直跺腳,決心死守扶桑在西部的門戶。
田弘正嘿嘿一笑,扶桑人要死守,就讓他好好死守,唐軍會師以後,繼續從水陸兩個方向對著北九州猛轟,炸的城牆上的扶桑軍死傷慘重,紛紛躲避。
嚴秦決定繼續使用福岡的戰法,集中炮火突擊北九州的西門一段城牆,待城牆垮塌以後,再由步兵帶著盾牌結隊越牆攻擊。
北九州的守軍重複了福岡守軍的命運,前麵還拚死抵抗,對著唐軍衝鋒,但是在唐軍密集火力的殺傷下,就像飛蛾撲火,徒增傷亡。隨著唐軍從西向東擠壓,扶桑軍逐漸支撐不住,要麽被殺,要麽投降,其餘人員紛紛向東北方向潰逃。
北九州北麵是港口,乘船既可以向西駛向新羅,也可以向北到扶桑主島本州島。本州島最西端下關,與北九州隻隔著一個很窄的海峽,乘船可以很快過去。
北九州的守軍看到了這點希望,一部分人快速登船,向下關駛去。海上的平東軍船隊,看到幾十艘小船駛出來,急忙追擊。
平東軍船上的大炮,對著扶桑軍小船就是一頓猛轟,但是小船比較靈活,隻有部分船隻被擊中沉沒,其他的繼續拚命駕船向北逃竄。
經過一番海戰,大部分小船被唐軍擊沉或擊傷俘虜,隻有五六隻小船得以逃脫,其中一個船上就坐著北九州守將山岡正成。嚴秦想,看來扶桑軍也不都是視死如歸,大部分人還是想活下去,帶頭的守將都跑了。
守將山岡正成逃走,其餘扶桑軍也不願意繼續作無謂的抵抗,先後放下刀箭投降。田弘正和嚴秦解救了前段被俘的唐軍,率軍在北九州短暫進行休整,並派人打探平海軍的進展情況。
李元奕帶領平海軍進攻熊本城時,就估計扶桑軍會有支援,所以來了個圍點打援,派出部分兵力牽製熊本城的守軍,主力在城北設伏。
待2萬扶桑援軍趕來以後,被平海軍的部隊伏擊,現場簡直是一場不對稱的屠殺,大批的扶桑軍被射殺,對戰不到一個時辰,扶桑軍被迫向福岡逃竄,逃到半路,聽說福岡也被唐軍攻陷了,隻好向追來的平海軍投降。
扶桑援軍一滅,平海軍押著幾個被俘扶桑將領到熊本城勸降,熊本城的守軍開始動搖了,在平海軍連續幾天的攻擊下,熊本守軍最終也戰敗投降。
田弘正派來的人員向李元奕報告了北線的進展情況,並詢問平海軍的下步動向。
李元奕認為扶桑軍比較頑強,光是一個九州島就牽製了三個軍團,這樣步步進攻,要打到猴年馬月,所以考慮由平東軍和興中軍繼續由下關向本州島進攻,正麵牽製扶桑軍,自己帶著平海軍在側後攻擊,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派出的人員回去報告後,田弘正和嚴秦覺得李元奕的思路不錯,一前一後攻擊,和打北九州一樣,會發揮出人意料的效果,決定按照這個思路分兵出擊。
平東軍和興中軍在下關一帶登陸,下關隻有一萬多守軍,不經打,兩三天就拿下城池。兩軍依舊采取水陸並進的方式,沿著瀨戶內海向本州島東部進軍。
扶桑天皇藤原義孝聽說九州島被唐軍攻下後,異常恐慌,因為扶桑軍總兵力隻有二十萬,在九州就駐守了9萬多,本想在此擋住唐軍,沒想到居然被攻破了。
聽說唐軍攻占下關,並沿著瀨戶內海向本州東部攻擊,藤原義孝急命大將加藤康立率領五萬大軍從神戶向西增援。
唐軍在本州島西部攻下幾個城池後,穩步向東推進,終於在10月中旬在岡山與加藤康立的部隊遭遇。加藤康立深知唐軍的厲害,不敢主動出擊,決定死守岡山城,擋住唐軍的攻勢。
岡山是一個比較大的城池,原先駐守一萬人,加上援軍有6萬人,扶桑軍有了守城的底氣,決定再次殊死一戰。唐軍自然也不會退縮,決定拔下這個釘子,打開攻下扶桑都城的大門,兩軍在岡山死磕起來。
由於前麵有一定的損傷,還要留人守備九州,兩個軍團隻有五萬人,岡山守軍在人數上略占優勢,而且是據城守衛,又有地利優勢,雖然在武器上不能和唐軍比,但是還是決心擋住唐軍。
北九州守將山岡正成也逃到了岡山,加藤康立本想殺了這個敗軍之將,但是想到目前是用人之際,山岡正成也有與唐軍對戰的經驗,就決定留下他,參讚軍務。
在山岡正成的建議下,扶桑軍不敢和唐軍硬剛,但是利用夜戰近戰的機會消耗唐軍,岡山的扶桑軍雖然有一定的死傷,但是暫時擋住了唐軍的攻勢。
兩個軍團和扶桑軍在岡山糾纏,給了平海軍乘虛而入的機會,李元奕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帶著平海軍主力從薩摩以南,沿著海岸線一路向東,越過四國島,直接在大阪以南海岸線登陸。
大阪是扶桑的重鎮,也是其國都奈良的門戶,本有重兵防守,但是主力被抽調支援岡山,隻有一萬人守城。平海軍登陸以後,采取水陸並進的方式向大阪攻擊,大阪城池堅固,守軍拚死抵抗。
李元奕很清楚,扶桑軍的主力先後消耗在九州和岡山,大阪的守軍不多,這是自己進攻奈良的絕好機會,絕不能放棄。
平海軍毫不遲疑,對著大阪城就是猛轟,迅速炸塌大阪南門,李元奕設下重賞,平海軍勇猛突擊,越過垮塌的城牆就往城內衝。
扶桑軍在兵力和武器都存在劣勢,前麵還奮勇反擊,後麵有生力量逐步被消滅,傷亡大半,失去了繼續抵抗的決心,隻能投降。
平海軍不到三天拿下大阪,扶桑朝廷大為震驚,一麵糾集了兩萬人守衛奈良,一麵發出勤王的號召,要求各地的兵馬向奈良增援。
李元奕知道,平海軍就是要利用扶桑軍的空檔,以快製勝,拿下大阪後直接向東攻擊,在10月下旬抵達奈良。
到了奈良以後,李元奕留出部分兵力,放在奈良城北、城東扶桑軍可能增援的方向,用來阻擊援軍,主力則對奈良進行猛烈的炮擊。
扶桑天皇藤原義孝不甘心坐以待斃,命令大將山田一郎帶領五千敢死隊發動夜襲,突擊唐軍營地。都這個時候了,唐軍怎麽可能沒有準備,經過激烈對戰,夜襲的扶桑軍大敗而歸,逃回的不足兩千。
扶桑軍隻能在悲風戚雨中堅守,中間曾有幾股扶桑援軍試圖增援奈良,都被平海軍阻敵的部隊擊退。
在岡山的加藤康立心急如焚,本想派出部隊回援,結果是自身難保,一有兵力出城就被唐軍射殺,岡山城搖搖欲墜,陷落也是早晚的事情。
平海軍玩命的攻擊,每天槍炮齊鳴,對著奈良城猛打,打的城內的王族和大臣們心驚膽戰。眼看軍事力量無法硬抗,扶桑內部的投降派開始抬頭,主動找平海軍接洽。
為了誘使扶桑軍投降,李元奕開出了比較優厚的條件,天皇藤原義孝必須退位,其他願意投降的大臣可以保留官位,建立一個親唐的傀儡政權,統治扶桑。
李元奕知道自己的條件和李純的意見不符,李純的意見是盡占其地,沒說過可以扶持傀儡政權,但是已經入冬了,天氣越來越寒冷,繼續對峙,對於唐軍不利。
唐軍盡管在武器占優勢,畢竟人少,扶桑軍戰鬥意誌頑強,動不動就玩命,如果後續再來一些扶桑援軍,自己怕有些吃不消,先拿下奈良,立下大功再說,其他的後續再處理。
聽說了唐軍的條件後,很多投降派動心了,甚至還打算擁立藤原義孝的弟弟藤原義滿為新的天皇,成立親唐的傀儡政權。
藤原義孝認為,任憑唐軍這樣炸下去,奈良會全被毀掉,自己就是扶桑的罪人,與其硬抗,不如先妥協,反正是自己的弟弟繼續做天皇,先延續政權再說,權衡後決定投降,但是一個附加條件就是自己可以被軟禁,但是絕不去唐朝。
李元奕考慮後答應了,但是也給出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讓藤原義孝下令讓岡山的扶桑軍投降,各地的扶桑軍都要向唐軍投降。
藤原義孝也答應了,但是耍了個心眼,隻向岡山的加藤康立下令投降,對其他地方隻表明自己會退位,要求各地服從新天皇的統治。
岡山的扶桑軍,在唐軍的猛烈打擊下,已經損失慘重,估計不久就會陷落,此時天皇要求投降的詔書送達,加藤康立鬆了一口氣,順勢表示願意投降,但是要保留扶桑人的安全,原有人員的官職不變。
嚴秦和田弘正認為,這個要求不算過分,目前已經進入寒冬,已不適合繼續作戰,不願節外生枝,答應了扶桑軍的要求。
11月上旬,扶桑天皇藤原義孝正式向唐軍投降,由其弟藤原義滿接任新天皇,新天皇的政令必須接受唐軍的指導,一些大政方針必須得到唐軍的認可,重要官員的任免必須得到唐軍的同意。
扶桑新朝廷成為了唐朝的傀儡政權,藤原義孝被轉移到岡山,興中軍將其軟禁在城外的一個寺廟中,不得與外人接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