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激勵能臣

字數:6516   加入書籤

A+A-


    劉禹錫和柳宗元聽了,覺得也是,當初自己跟著王叔文犯錯,後麵還是得到了提升,按理說,李純待他們不薄,齊聲說:
    “陛下沒有虧待我們,是我們做的不好。”
    李純接著說:
    “朕這些年都有在留意你們,你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幹得都不錯,兢兢業業、清正廉潔,深受百姓愛戴,這也是我這次要調用你們的原因。大唐的強盛,需要每個地方都發展起來,都應該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包括黔滇道和遼桓道,這兩個地方地處邊遠,少數民族聚集,沒有能幹的大臣,無法打開局麵。思來想去,隻有你們才能排除萬難,把這兩個地方治理好。朕對於你們寄予厚望,希望你們能夠幫朕分憂解難,把這兩個蠻荒之地,建設成為我們大唐的富饒之地,你們可願接受?”
    劉禹錫和柳宗元聽完李純言辭懇切的話,深受感動,覺得前麵自己有些誤會李純了,讀書人的終極使命,不就是治國平天下嗎?
    李純給了自己這麽個機會,士為知己者死,還有什麽推脫的,二人跪倒在地,說道:“我等願接受君命,一定要把這兩個地方治理好。”
    李純趕忙扶兩人起來,說道:
    “這兩個地方少數民族聚集,必須吸引漢人過去,你們可以找一些適合漢人開墾的荒地,招徠無地的漢人過去,漢人多了就好治理,安順府、新民府都要從頭建起來,朝廷會撥出專項經費支持你們的建設,另外要與內地溝通,修路很重要,特別是黔滇道很多都是山區,修路難度大,可以先修一條從川蜀道通往安順府的道路,後麵再往湘楚道、安桂道那邊修,路通了經濟就容易發展起來。另外兩個道的人事可由你們做主,你們推薦的官員朝廷都會任用,你們可以放開手腳大幹。”
    兩人聽了,來了勁頭,柳宗元說:
    “開始我還怕束手束腳,沒法幹,沒想到陛下給這麽大的支持,臣還有什麽話說,肯定大幹。”
    劉禹錫也說:
    “遼桓道有很多黑土地,非常適合耕種,臣要大量招徠漢人過去開墾,那裏資源豐富,肯定能夠建設起來。”
    李純完全支持:
    “這些地方都是大唐的土地,隻要你們認定是荒地,就可以招徠漢人去耕種,誰敢阻攔,你們就讓軍隊滅了他們,後麵平遼軍會調到新民府,平蠻軍已經調到了昆州,都可以幫你們攻打反叛的少數民族。另外朕還允許你們各自招募一萬人的道屬部隊,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可以配備軍團更換下來的火器。各州也可以招募一到兩千人的州屬部隊,有這三支部隊,完全可以鎮住少數民族。”
    兩人更興奮了,沒想到李純又送了他們一個禮物,李純道:
    “朝廷不僅支持經費幫你們修路建城,前三年你們兩個道上繳朝廷的賦稅也減半,剩餘一半可以留作內部建設,當然其他邊遠的道,朝廷也會酌情減免賦稅,但是對你們兩個道的減免幅度最大。”
    兩個人已經無話可說了,要求快速上任,準備大幹一番。
    李純給兩人的承諾,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籌謀已久。對外戰爭結束了,新都營建也差不多了,可以節約出大量經費,朝廷完全可以撥出經費支持邊疆地區的建設,隻要把大量的漢人吸引過去,修路、建城、墾荒、開礦,這些地方就可以成為大唐穩固的領土。
    不光是這兩個道,對於其他邊遠道也是一樣,隻要有荒蕪的土地,漢人都可以過去無償占有耕種,先到先得,男子可以占二十畝,女子可以占十畝,不允許多占。
    李純記得,在元和三年時,自己曾經承諾,開拓更多地方分給無地的漢人,當時裴垍還不相信,目前終於兌現這個承諾了。
    既然大唐征服那麽多地方,自然是要優先分給華夏民族,所有漢人都可以無償得到一些荒地,那些從戰敗國家王族、貴族沒收來的土地,也可以分給漢人,既是給他們一些產業,也擴大了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
    肅慎都護府那邊比較特殊,位於黑龍江流域,非常寒冷,離內地又遠,即使有人出榆關,估計也是去遼河流域,那邊有點夠嗆。
    各地都有那麽多犯人,凡是徒刑在三年以上的,全部發配過去,三到十年的可以去鬆花江以南區域,十到二十年的到鬆花江以北的嫩江流域,二十年以上的,到小興安嶺以東的黑龍江中下遊,也就是前世所謂的三江平原。
    這些流放犯,全部分配土地,自己耕種,上繳一定比例給官府,剩下都是自己的。所耕種的土地,在服刑完畢以後,可以分給他們作為私產,如果他們回到內地,必須交回土地。
    這樣,其實就是鼓勵這些流放犯在邊疆紮根,隻要他們在那裏生存繁衍下來,肅慎的漢人就會越來越多,以後肅慎就會成為漢人為主體的地方,加速當地少數民族的漢化。
    處理完其他事務,李純又考慮起軍隊來,十個軍團將領,兩個榮譽退休,兩個升為巡撫,一個改為都護,其他五個提為從三品的統領,又提升了五個新統領,算是給立功的將士有個交代。
    幾年內,李純不想再打仗,要把精力聚焦在搞經濟建設上,把新征服的土地消化掉。十個軍團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使命,以後的任務發生變化,名稱和駐地也該更換了。
    平蕃軍改為鎮西軍,全部騎兵,駐守肅州(酒泉),震懾西域,以後作為西征的先鋒。
    威西軍改為鎮蕃軍,駐守蘭州,全部騎兵,威懾吐蕃,以後作為西征的第二梯隊。
    平蠻軍改為鎮蠻軍,步兵為主,駐守昆州(昆明),震懾黔滇道的少數民族和西南各國,以後可以作為征服中南半島的陸上主力。
    平南軍改為鎮南軍,水陸結合,駐守交州東部(越南海防),震懾安桂的少數民族和南方各國,以後可以成為海上南征的主力。
    平海軍改為鎮海軍,駐守晉江府(泉州),全部為水軍,可協助地方維穩,以後可以成為遠征南洋、天竺的先頭主力。
    平東軍改為鎮東軍,駐守潤州(鎮江),全部為水軍,可協助地方維穩,以後可以成為遠征南洋、天竺的第二波主力。
    興中軍改為鎮桑軍,駐守扶桑東昌府(大阪),水陸結合,震懾扶桑,以後可以作為二線部隊。
    鎮北軍改為鎮羅軍,駐守仁和府(仁川),水陸結合,震懾新羅,以後可以作為二線部隊。
    平遼軍改為鎮遼軍,駐守新民府,步騎結合,震懾東北各族,以後可以作為二線部隊。
    平胡軍改為鎮胡軍,駐守雲州(大同),騎兵為主,震懾回鶻,以後可以作為西征的第二梯隊。
    由於各個作戰部隊基本配到了邊疆一帶,中心地帶稍顯空虛,李純決定把禦林軍由八千人擴充到一萬五千人,加上衛尉軍的一萬五千人,可以作為朝廷直接掌握的三萬精銳部隊。
    兩支部隊全部配上火器,駐紮在京畿道,其中衛尉軍既可以作為京師衛戍部隊,也可以成為機動打擊軍團,鎮壓國內的叛亂;禦林軍既可以作為皇家的保衛部隊,也可以在衛尉軍出動到其他地方作戰時,兼顧京師的保衛工作。
    因為禦林軍增加人數和職能,統領的級別也相應的從正五品提升為正四品,與衛尉軍平齊。平胡軍副將李正己,是皇室的遠支宗親,在作戰中表現勇敢,也很有主見,可以提拔為禦林軍統領。
    兩支部隊全部改為皇帝直轄,樞密院的廷衛司保留,作為兩支部隊的後勤部門,負責籌辦兩軍的經費、物資、糧草,廷衛司郎中仍為正五品。
    大的戰役結束了,每個軍團三萬人不變,武器更新的速度減慢,換掉的老火器可以裝備給地方部隊。
    黔滇道、安桂道、遼桓道、新羅道、扶桑道,少數民族較多,治理難度大,各配一萬人的地方部隊,肅慎都護可以在遼桓道的基礎上,另外建立一萬人的部隊,這六支部隊優先接收十個軍團更換下來的火器。其他各道,配備八千人的地方部隊,以冷兵器為主,維護地方穩定。
    少數民族為主的州,可以配備一到兩千人的漢人部隊,配備冷兵器,維護朝廷的統治。原來吳元濟招募的3萬新羅軍,直接拆分為扶桑各州的地方部隊,省的再招漢人部隊過去。
    考慮完行政區域的劃分和官員調配,又籌劃完部隊的調配,李純感覺累的夠嗆,召來李吉甫和武元衡,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圖抓落實,李吉甫負責地方上的事務,武元衡負責軍隊的調配。李純自己躲在皇宮裏休息了兩天,放鬆一下思維,不然真會累癱掉。
    李純剛休息兩天,就有人報告田弘正求見,李純想起來了,是他下旨讓田弘正在揚州處理完扶桑叛俘的事情後,來夏原覲見。
    田弘正進宮後,規規矩矩的向李純叩頭施禮,說道:“平東軍統領田弘正,特來覲見皇上。”
    李純道:“田愛卿起來吧,看座,朕已經讓中書省下旨,封你為扶桑道巡撫,可不再是平東軍統領了。”
    田弘正說:“臣感激陛下的栽培,以後定當盡心竭力,萬死不辭。”
    李純道:“田愛卿多謀善斷、功勳卓著,理當重用,此次朕讓你來,一是了解戰事的具體情況,二是交代一下扶桑的事情。你先把你在新羅和扶桑的作戰情況跟朕說一下。”
    田弘正聽罷,就把平東軍從新羅到扶桑參與的各個戰事詳細的跟李純匯報,特別講述了平定扶桑軍叛亂的前後經過。
    李純道:“新羅這個國家戰鬥力較弱,相對好征服,朕從來不擔心,但是扶桑人生性好鬥,推崇強者,朕還有點擔心你們三個軍團拿不下扶桑,已經準備了兩個軍團作為後援,你的那個拉網式戰法很有效,揚長避短,用火力優勢徹底擊敗了扶桑叛軍,朕心稍安。”
    田弘正說:“那些扶桑軍的俘虜,還有其他參與叛亂的12萬扶桑人,臣已經按照陛下要求,將他們在江淮地區變賣為奴,奴期八年。”
    李純道:“大唐要想在扶桑地區建立穩固的統治,必須要把這些反抗勢力連根拔起,否則一旦這些人再度叛亂,單靠鎮桑軍一個軍團根本壓不住,這些叛軍精銳被弄走了,剩下的則不足為懼,以後對扶桑的治理,就看你的手腕了。”
    田弘正說:“臣覺得這些扶桑人冥頑不靈,必須要以強硬手段壓製,如再有異動,可以就地解決。”
    李純道:“朕雖然不太喜歡扶桑人,但是既然他們已經成為大唐的子民,還是要適當采取一些懷柔手段,如果確實頑固的,可以采取強硬的鎮壓手段。朕將那些叛奴賣到江淮一帶,一是要清理扶桑的反叛力量,方便以後的統治,二是要對這些人進行教化,隻要這些人後麵能夠服從大唐,八年之後可以還他們自由身,甚至可以參與對其他夷人的征服或治理。”
    田弘正說:“臣有點迷惑了,以後還要使用這些扶桑叛軍,萬一他們嘩變怎麽辦。”
    李純道:“這個事情還比較遠,核心就是以夷製夷,到時候朕自有應對的策略。你的任務是回去以後,把扶桑治理好,隻要扶桑人願意接受唐朝的統治,就不要苛待他們,畢竟扶桑人也可以繳納賦稅,為朝廷所用。”
    田弘正說:“臣謹遵陛下旨意,一定認真治理好扶桑,把那邊牢牢控製住,讓扶桑人為朝廷做貢獻。”
    李純道:“扶桑人色厲內荏,這次大規模討伐,想必他們已經徹底屈服了,後麵朝廷會動員內地無地、少地的農民往扶桑道移民,可以把那些沒收的扶桑王族和叛軍的土地、房屋分給他們,至於沒收的錢財,就作為扶桑道的行政啟動經費。”
    田弘正說:“陛下英明,確實要移民一批漢人到扶桑,增加那裏的統治力量,臣一定會把這件事辦好。”
    李純道:“你以後就是扶桑道的巡撫,要把過去武將的觀念轉變一下,從武力征服改為恩威並施,要讓扶桑人服服帖帖歸於朝廷的治理,讓他們成為華夏治下的順民。所以,以後你要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地方治理上,把扶桑人掌控住。”
    田弘正說:“臣以後會盡量提高行政方麵的能力,采取恩威並施的手段,讓扶桑人徹底服從大唐,並把那邊發展好,為華夏的發展壯大貢獻一份力量。”
    李純道:“就是這樣,你是武將出身,可以去找一下韓愈,挑一些行政上能幹的官員,至少要先把五人政務會的官員確定,然後再一同返回扶桑,今天就到這裏,你下去吧。”
    田弘正回去以後,趕忙跑去人事部,找韓愈要一批行政上比較能幹的官員,韓愈說:
    “現在邊疆都是缺官員,這樣吧,我先想辦法把政務會其他四個官員先配齊,陛下批準後,讓你先帶走,其他的官員沒那麽快,你也可以尋找和推薦一些。”
    田弘正覺得也是,趕忙通過朝中的朋友又介紹了一些能幹的官員,作為道一級的屬員,韓愈把四個政務會官員配齊後,田弘正就匆忙帶著他們乘船到扶桑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