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保加利亞
字數:5934 加入書籤
保加利亞王國包含保加利亞、瓦拉幾亞(今羅馬尼亞南部)、馬其頓一帶,是當時東南歐一個較強的王國,敢於與拜占庭爭霸,國王克魯斯也是一個狠角色,決定抵抗唐軍的進攻。
第三路軍進入保加利亞境內以後,前期都是以平原為主,非常適合唐軍發揮火力優勢,保加利亞軍被打的滿地找牙,這才知道唐軍的厲害,趕忙後撤。
當保加利亞軍撤到巴爾幹山脈以後,自忖有天險阻隔,決定在這裏阻擊唐軍。
第三路軍抵達一個叫做斯利文的小城後,劉梧發現前麵是一道綿長的山脈,山中隻有一條峽穀可以通過,峽穀裏早已駐守保加利亞軍,企圖阻止唐軍通過這裏。
唐軍盡管有武器優勢,但是保軍也有地利優勢,劉梧召來兩個副將商議對策。
應欣榮說:“末將聽說這個巴爾幹山東西橫跨幾百裏,一直延伸到海邊,雖然其他地方也有幾個峽穀,但是也是不容易過,幹脆就從這個斯利文峽穀硬打過去”
寇睿林說:“這些保加利亞人有一股蠻勁,我們必須用點巧方法,不然容易吃虧。”
劉梧一拍大腿說:“當初我剛出兵時,攻打的埃爾馬勒峽穀,與這個峽穀有幾分相像,幹脆就用當初打埃爾馬勒峽穀的辦法打進去。”
兩個副將覺得也是,就商議了一番,決定讓剩下的幾個扶桑團、新羅團上山,鎮遼軍在穀底,沿著峽穀一路清理過去。
剛開始,唐軍遇到保軍修築的一道關隘,擋住了去路,劉梧二話不說,立即命人架起大炮,對著保軍的關隘就是一陣猛轟,半天時間就將關隘摧毀,炸的保軍四散逃跑。
唐軍進入山穀後,保軍還不死心,利用峽穀中的樹林作為掩護,向唐軍射箭砸石頭。劉梧將幾個襄人團全部派出去,沿著峽穀兩邊的山地搜索前進,遇到保軍就攻擊,鎮遼軍則沿著穀底的道路前進,消滅阻擋唐軍的大股保軍。
峽穀兩側山高林密,崎嶇難行,搜索清繳保軍很不容易,幾個襄人團吃了大苦,可是他們又不得不聽從劉梧的命令,一路罵著娘清繳過去。
保軍發現這樣被唐軍一點點敲打過去也不是辦法,還不如硬拚一把,他們集中了近兩萬兵力,埋伏在峽穀左側的山林裏。搜索左側山林的是四個新羅團,他們已經累得夠嗆,隻是麻木地在樹林中前行。
突然,從樹林中竄出大股的保軍,對著新羅兵就是砍殺過來,最前麵的新羅兵反應不及,立即被放倒了一批,後麵的人趕緊舉槍射擊。保軍來勢洶洶,憑著蠻性大肆砍殺,新羅兵竟然有些不敵,被殺得連連後退。
其實,斯利文峽穀和埃爾馬勒峽穀還是有些不同,斯利文峽穀植被茂密,視界不良,唐軍的炮火優勢不容易發揮。
劉梧看到新羅兵遇襲,又沒法用炮火支援,立即指揮鎮遼軍從穀底上去支援,從側翼攻擊保軍。
保軍剛開始一陣猛打猛殺,唬住了戰力相對較弱的新羅兵,占了一些便宜,正殺得興起,唐軍突然從右側斜插過來,擋住了保軍的攻勢。
保軍以為這支部隊和新羅兵差不多,靠著猛砍猛殺,就能鎮住對方。沒想到唐軍根本不怵,迎頭就硬剛過來,前麵的拚刺刀,後麵的射擊,一波接一波地壓過來。
保軍感覺這次踢到鐵板了,剛開始還硬著頭皮對拚了一陣,後麵在唐軍的連續射殺下,保軍逐漸失去了銳氣。近戰,唐軍不怕,遠戰,更不是唐軍的對手,保軍的損失越來越大,最後支撐不住,開始狼狽後撤。
新羅兵看到鎮遼軍殺退了保軍,又來了信心,折回來開始參加追擊保軍的序列。山穀另外一側的扶桑兵,剛開始還看新羅兵的笑話,覺得新羅兵戰力弱,後麵看到鎮遼軍擊敗了保軍,也斜插過去追擊保軍,分享勝利的果實。
保軍本來就已經損失了大量精銳,被三支部隊聯合追擊,也顧不上許多,撒開腳丫子猛跑,一路向北越過峽穀,跑到一個叫做特爾諾的小城。
唐軍就這樣一路追擊,不知不覺中過了斯利文峽穀,唐軍來到特爾諾以後,將這個小城團團圍住,先休整一天,恢複一下體力,過了一天才開始進攻特爾諾。
當時,逃走的保軍,還有一小部分逃回後方,聲稱唐軍如何勇猛、如何凶狠,搞得後方的保軍不僅不來支援特爾諾,反而紛紛越過多瑙河,逃到瓦拉幾亞一帶。
特爾諾的保軍,本想死守幾天,等著其他保軍過來支援,沒想到第二天唐軍花了兩個時辰就轟開城門,然後就分波攻入城內。城內的保軍都是殘兵敗將,本來都已經被唐軍打怕了,哪能頂得住唐軍的再次猛攻。
劉梧也看出新羅兵戰力偏弱,這次讓鎮遼軍打先鋒,爭取當天就解決戰鬥。
鎮遼軍碰到保軍以後,就直接射一梭子子彈,然後追過去打。膽敢有阻擋的保軍,鎮遼軍就讓他嚐嚐子彈加刺刀的滋味。
保軍碰到鎮遼軍以後,以前的蠻勁再也沒有了,被打的不斷後退,隨後跟進的新羅兵和扶桑兵也來勁了,也追著保軍到處打。
城內的保軍被虐的實在受不了,幹脆紛紛投降,唐軍不到一天拿下特爾諾。
第三路軍從峽穀到特爾諾,前後抓了一萬多俘虜,劉梧覺得特爾諾太小,不值得駐軍,就率軍押著俘虜繼續向北進攻。沒想到後麵的保軍全部逃走了,一路上都是空城,原來保軍全部逃到多瑙河對岸去了。
第三路軍一直追到多瑙河南岸的城市魯塞,發現被多瑙河攔住了去路,附近的船隻也被保軍帶到了對岸,劉梧隻能望河興歎。
劉梧和兩個副將商議一番認為,多瑙河那麽長,保軍總不可能將所有的船隻都搶到對岸,就令大軍在原地駐紮,然後派出斥候,讓他們穿上保加利亞人的服裝,騎馬沿著多瑙河上下遊分別打探一番。
過了幾日,斥候回來報告說上下遊均有一些漁村,能夠搜集到一些船隻,其中上遊有一個叫做斯維什的小城,是多瑙河沿岸的一個較大的漁業中心,那裏有不少漁船。
劉悟認為,即使能夠搶到一些漁船,如果被對岸的保軍發現,跑到斯維什對岸堵截,想渡河登陸也不容易,為今之計必須想點計策。
經過一番商議,劉悟決定由副將應欣榮帶領一萬鎮遼軍和三個扶桑團當晚連夜拔營,向斯維什進發,奪取斯維什附近的所有漁船,而後快速渡河,然後再沿河向下遊進軍。劉悟則和副將寇睿林則在第二天大張旗鼓地向下遊進軍,迷惑保軍。
定下計策後,應欣榮和西進部隊早早睡下,在半夜時分悄悄拔營,由斥候帶著,快速朝斯維什行軍。其餘部隊則在第二天叫叫嚷嚷地收拾營帳,大張旗鼓地向下遊行軍,以引起保軍的注意。
保軍發現唐軍向下遊進軍,立即也拔營,在河對岸同時向下遊進軍,與唐軍一起隔河而行。
劉悟當著保軍的麵,帶著部隊大搖大擺地向下遊行軍,一直抵達一個叫做圖特拉坎的漁鎮,發現這裏有不少漁船,立即命令部隊搶奪。
唐軍奪取了約一百多條漁船,但是大部分都是小船,一次性最多隻能運送一千多人。劉悟就從新羅兵裏挑了一千多人,讓他們上船後向對岸劃去,裝作要渡河的樣子。
河對岸早就聚集了一萬多保軍,他們死死盯著渡河的新羅兵,一個個殺氣騰騰,仿佛是新羅兵一旦登陸就會被他們消滅。
船上的新羅兵看到對岸有那麽多保軍,一個個拿著大刀斧頭,個個心裏打怵,船到河中央就不敢繼續前進。有的保軍開始對河中的新羅兵射箭,好幾個新羅兵中箭,新羅兵連忙開槍還擊。
兩軍隔河對戰了一陣,新羅兵始終不敢渡過去,最後黯然將劃船回來,劉悟氣得把這些新羅兵大罵一頓,然後又換了一波新羅兵,讓他們重新劃船過去。
這波新羅兵跟上麵一波差不多,劃到河中央就不敢繼續前進,與保軍隔河對射了一陣,又撤了回來,劉悟又是把他們大罵一頓,唐軍眼看無計可施,隻能在岸邊幹耗著。
對麵的保軍看到唐軍如此無能,一個個得意洋洋,以為守著河岸,唐軍無論如何也無法過河。
劉悟做這些,當然都是演戲,新羅兵打仗不太行,就讓他們丟點麵子,演戲演真,好迷惑對麵的保軍。
兩軍僵持到下午,唐軍似乎還是不死心,又派新羅兵乘船渡河,新羅兵再次铩羽而歸,保軍一個個哈哈大笑,嘲弄唐軍的愚蠢。
正在保軍得意之時,應欣榮帶著一萬多人從對岸的上遊殺過來,對著保軍一頓狂射,打的保軍暈頭轉向,不知道是哪裏冒出來的唐軍。經過短暫的交戰,對岸的保軍被打的死的死,逃的逃,頃刻間就全部潰散。
劉悟心想,這些保軍跟唐軍玩心機還嫩了點,別看上午笑的歡,下午打的全滾蛋,笑到最後的自然還是咱老劉!
應欣榮率軍驅散保軍以後,劉悟讓部隊分批乘船渡河,部隊全部過河後就把那些船隻還給保加利亞漁民。劉悟集結部隊繼續向北進發,準備進攻保軍最後的堡壘日拉瓦(今布加勒斯特附近)
保加利亞最後的兩萬多軍隊全部聚集在日拉瓦,他們備足糧食,拚命加固城牆,準備死守這個最後的據點。
第三路軍抵達日拉瓦以後,決定將這股保軍全殲,不能在讓他們潰逃,留下隱患。劉悟派出部隊將日拉瓦團團圍住,然後指揮兩萬鎮遼軍在城南打主攻。
唐軍還是按照常規,先用大炮轟城,盡管保軍加固了城牆,但是在唐軍大炮的連續轟擊下,隻是半天的功夫,日拉瓦南城牆還是被炸出一個很大的缺口。
唐軍攻城部隊也不廢話,呐喊著就衝進城內,沒想到缺口處沒有保軍阻擋,唐軍不禁覺得有些異樣,放緩了進攻的速度。突然,城內保軍的拋石機開始發射,對著唐軍扔來滾燙的木炭。
原來保加利亞森林資源豐富,所以在日拉瓦城內存有大量的木炭,保軍病急亂投醫,就把這些木炭拿出來作為武器,引燃之後用拋石機投向唐軍,企圖阻止唐軍攻城。
衝在前麵的很多唐軍被燒傷、燙傷,趕緊後退,撤出城外。劉悟沒想到保軍還有這損招,氣的大罵保軍不講武德。
劉悟仔細想了一下,覺得保軍的這個戰法不難破,當即命令將部隊最好的盾牌搜集起來,又調集了一些小炮,都交給攻城的先鋒部隊。
這次攻城的部隊拿著盾牌擋住身體,入城後不再往裏猛衝,而是先躲在建築物後麵,觀察保軍拋石機的位置,而後架起小炮對準拋石機射擊。
保軍的拋石機就是靠著最初的突然襲擊,連續拋出滾燙的木炭來阻擋唐軍,一旦真正對戰起來,在射擊距離和精度方麵自然無法和唐軍的小炮相比,很快就被唐軍一個個摧毀掉。
沒有了拋石機的助力,保軍隻得用大刀長矛和弓箭與唐軍對戰,這種戰法根本無法擋住唐軍。隨著入城的唐軍越來越多,保軍在武器和戰力上都處於下風,傷亡越來越大。
有些保軍還試圖突圍,但是城市被唐軍圍的死死的,根本突不出去。打不過,又出不去,保軍逐步陷入了絕望,最後隻得向唐軍投降。
劉悟認為既然拿下了日拉瓦,俘虜了其國王大臣,保加利亞就算亡國了,就沒必要還留那麽多俘虜,最後隻留下一百多貴族、將領,將其他的普通士兵繳械後就全部釋放。
劉悟將日拉瓦城內儲存的大量糧食全部征為第三路軍的軍糧,然後帶著部隊和少量俘虜回到多瑙河邊的魯塞城。
劉悟認為,魯塞位於多瑙河下遊平原的中心位置,水陸交通便利,位置重要,就在這裏留下一個新羅團,看押那一百多俘虜,然後帶著部隊向西繼續進發,準備進攻塞爾維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