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潘諾尼亞

字數:5707   加入書籤

A+A-


    此時,塞爾維亞隻是一個小公國,先後被拜占庭和保加利亞征服,目前處於臣服保加利亞王國時期。塞爾維亞國力孱弱,其大公斯特凡聽說強大的拜占庭和保加利亞先後被唐軍擊敗,根本沒有抵抗的唐軍的決心。
    劉悟帶著第三路軍沿著多瑙河向西進發,進入塞爾維亞以後,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一直打到塞爾維亞的腹地。
    第三路軍抵達多瑙河與薩瓦河的交匯處的薩瓦多(今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大公斯特凡已經在此帶著部屬等待多時。
    斯特凡派出使者來到唐軍這邊,向劉悟表示,塞爾維亞本就是保加利亞的屬國,既然唐軍已經征服了保加利亞,塞爾維亞放棄抵抗,向唐軍投降,隻希望唐軍能夠善待塞爾維亞國民。
    劉悟覺得塞爾維亞還挺識相,如果都有這樣的覺悟,唐軍就不必一路打打殺殺的,當即就接受了斯特凡的投降。劉悟信守承諾,在薩瓦多隻取了一些軍需物資,堅守不搶掠、不擾民原則。
    劉悟覺得薩瓦多位置重要,就在此處留下一個新羅團,並將塞爾維亞的士兵全部遣散,將斯特凡等幾個大貴族軟禁起來,吸收了一些降臣,在這裏組織一個臨時政府。
    後麵的仗還要打,劉悟帶著第三路軍向北渡過多瑙河,然後沿著蒂薩河進攻潘諾尼亞。
    潘諾尼亞原本被阿瓦爾人統治,後來法蘭克王國的查理曼大帝擊敗了阿瓦爾人,扶持當地人建立了潘諾尼亞公國(今匈牙利和羅馬尼亞西部一帶)。
    潘諾尼亞大公伊什特納自恃有強大的法蘭克王國作為後盾,決心抵抗唐軍,但是他們又深知不是唐軍的對手,所以選擇了遊擊戰,其主力到處流竄,專門襲擊第三路軍的輜重部隊。
    劉悟進入潘諾尼亞之後,不但沒能消滅敵軍,反而被襲擾的不勝其煩,後勤物資保障不暢,盤桓了半個月毫無進展。
    劉悟被搞火了,想起了在拜占庭的經驗,不信這裏沒內奸,隻要能套出潘諾尼亞軍主力的位置,一定要狠狠地打擊一番。
    第三路軍占領了一個叫做索爾諾克的城市,這個城市較大,劉悟命人將城中的糧食全部搜集起來作為軍糧,又把城中剩餘的官員和大戶抓來一百多個,讓人對他們嚴刑拷打,追問潘軍的下落。
    隻用了一天的功夫,先後就有幾個知情人招供,說出索爾諾克以東的圖爾凱韋有一支八千多人的潘軍,但是他們的行蹤飄忽不定,不能確認其是否還在那裏。
    劉悟終於套到一點線索,立即把那幾個提供情報的人放出來,給他們大量賞金,然後讓他們到圖爾凱韋一帶查看一番,確認這支潘軍的位置。
    為了防止這些人生變,劉悟又將他們的家人全部抓起來,但是好吃好喝供著,聲稱如果他們搜集到有用的情報,還會有賞,如果有誰膽敢勾結潘軍,就殺了他們的家人。
    在劉悟的恩威並施之下,這幾個人紛紛表示願意去偵查潘軍的行蹤。這幾個人分成兩撥,扮成普通的商人,向圖爾凱韋一帶偵查過去。
    這些探子偵查一番後,先後回到索爾諾克,向劉悟提供一個相同的消息,這股潘軍已經向南轉移到了邁澤圖爾,應該會在那裏呆幾天,唐軍如果迅速行動,應該可以圍殲他們。
    劉悟聽了大喜,當即履行承諾,又給了他們一筆賞金,但是並不釋放他們的家人,而是要求他們帶著唐軍去圍殲這股潘軍。
    劉悟為了不打草驚蛇,決定采取大迂回包抄的戰術,由左副將應欣榮帶領三個扶桑團從邁澤圖爾北側包抄過去,右副將寇睿林帶一萬鎮遼軍從南側包抄過去,自己帶領剩下的部隊正麵推進過去。
    兩支包抄部隊先出發以後,劉悟將剩下的鎮遼軍和兩個新羅團呈扇形展開,一路向邁澤圖爾推進過去。
    兩支包抄部隊先期抵達以後,並不急於動手,而是封住了東、南、北三個方向的主要路口,然後就是等待劉悟的主力打過來。
    劉悟的部隊一路搜索前進,其中一個新羅團終於搜到這支潘軍,然後立即對他們進行射擊,其他部隊聽到槍聲後,立即靠攏過來,一起對這股潘軍進行打擊。
    這股潘軍在數量和武器上都處於劣勢,根本不經打,被揍了一通後,立即向東逃竄。這時候兩支包抄的部隊聽到聲音後也已經靠攏過來,堵住了這股潘軍的退路。
    連日來,劉悟被這股潘軍折騰的夠嗆,心中窩著一股無名火,命令部隊大開殺戒,往死裏打。
    唐軍一路推進過去,輪番射擊,打的潘軍抱頭鼠竄、屍橫遍野。最後這股潘軍全部被壓縮在一個狹小的區域內,已經死傷了大半,剩下的全部扔下武器,跪地求饒。
    劉悟覺得殺也殺夠了,心中的怒火去了大半,也不想將他們趕盡殺絕,就將剩下的三千多人全部抓起來,押回索爾諾克。
    劉悟回去以後,履行承諾,釋放了那幾個線人的家屬,又賞賜了他們一筆錢,這幾個人拿著錢歡天喜地的回去了。但是潘諾尼亞不止這些部隊,還有其他部隊沒有消滅,劉悟還得再打一仗。
    劉悟故伎重演,從這批俘虜中挑出十幾個領頭的,對他們持續拷打,詢問其他潘軍的下落。這十幾個人有三四個死硬,剩下的十來個比較動搖,願意提供一些信息。
    劉悟心想,給你活命的機會你不要,就別怪老子心狠,立即命人將那幾個死硬分子就地槍斃,然後又讓人端來酒肉,好好招待那些願意提供情報的潘軍將領。
    這十來個潘軍將領徹底服了,再也不敢有僥幸心理,紛紛向唐軍的提審人員提供情報,以期換來好的下場。
    據這些人交代,在佩斯城(今布達佩斯東部)附近有一股更大的潘軍,由他們的大公伊什特納率領,如果將他們消滅,基本上就等於拿下了潘諾尼亞。
    劉悟得知,佩斯城在索爾諾克西北方向,位於多瑙河東岸,當時多瑙河還沒有大橋,如果能夠從北、東、西三麵同時進攻,一定可以圍殲這股潘軍。
    事不宜遲,劉悟立即指揮部隊分三路向西北方向進軍,由左副將應欣榮帶領三個扶桑團為北路,右副將寇睿林帶一萬鎮遼軍為南側路,劉悟帶領剩下的部隊為中路,繼續使用大迂回包抄戰術。
    應欣榮的部隊速度最快,率先推進到佩斯城以北的多瑙河邊,而後將三個團一線展開,緩慢向南推進。寇睿林的部隊抵達佩斯城以南的多瑙河邊以後,也將部隊一線展開,逐步向北推進。劉悟則率領主力部隊,仍舊采取扇形編隊,從東往西搜索前進。
    北路軍最先與潘軍接火,潘軍有近兩萬人,看到北路軍數量不是很多,竟然還主動進攻北路軍。
    應欣榮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務是堵截,不是主攻,一旦貿然發起衝擊,就難以保持合圍的隊形,於是命令部隊在原地阻擊潘軍。
    潘軍發起了好幾次衝鋒,根本無法衝過北路軍的防線,這才覺得唐軍不好對付,趕緊向南撤入佩斯城。不久,南路軍也抵達佩斯城附近,潘軍看形勢不好,立即向東逃跑。
    潘軍剛出城,劉悟帶領東路軍趕到,立即將潘軍打回城內,三路大軍將佩斯城團團圍住,潘諾尼亞大公伊什特納這才恐慌起來。潘軍打遊擊戰還可以顯擺兩下,一旦真刀真槍跟唐軍對拚,根本不是對手,躲在城內不敢出來。
    劉悟立即命令炮兵部隊架炮轟城,佩斯城城防一般,唐軍用兩個多時辰就在城西轟開一個大的缺口,攻城部隊立即從缺口處往裏進攻。
    剛開始,城內的潘軍還去堵缺口,結果發現堵缺口的部隊被打的很慘,根本頂不住唐軍的火力,死傷慘重,結果都不願去堵唐軍了,唐軍順利攻入城中。
    伊什特納看到大勢已去,帶領一千多親兵逃到城西的碼頭,乘船渡過多瑙河,向西逃去。唐軍用了兩三個時辰就解決了戰鬥,除了剛開始有些潘軍抵抗被殺外,大部分潘軍不戰而降,唐軍順利占領佩斯城。
    劉悟派人對俘虜審訊一番,聽說伊什特納大公竟然跑了,不覺懊惱不已,斬草不除根,就等於放虎歸山,劉悟誓要抓到伊什特納。
    第三路軍在佩斯城休整了兩天,期間唐軍進一步對俘虜進行審問,得知伊什特納極有可能逃到西南方向的塞克什一帶。
    劉悟覺得佩斯城位置重要,算是潘諾尼亞的首府,就在這裏留下一個新羅團,然後率領部隊渡過多瑙河,向西南方向追去。
    劉悟沿用老方法,繼續抓幾個潘奸帶路,直接向塞克什進發。沒想到伊什特納極為警覺,得知唐軍追過來,當即就率軍繼續向南逃跑。
    劉悟狠了狠心,指揮部隊繼續追擊。一路上,潘軍逃,唐軍追,都疲憊不堪,又都不願放棄,都在心中痛罵對方。
    就這樣連續追了四五天,伊什特納帶領殘軍遇到了德勞河,擋住了去路。伊什特納非常焦急,命令部屬趕緊搜集船隻,準備盡快渡河,擺脫唐軍追兵。
    潘軍才收集到了十幾艘小船,唐軍就尾隨而來,伊什特納也顧不了許多,立即帶領兩百多人先渡河,要求剩餘的一千多人先抵擋一陣。剩下的一千多人也不傻,誰願意給他當炮灰,有的逃跑,有的直接投降唐軍。
    劉悟看到竟然又讓伊什特納跑了,氣得直跳腳,將岸邊的一千多殘餘潘軍解決後,劉悟也開始搜集船隻,準備渡河。
    劉悟一想,反正也要打河對麵的克羅地亞,這樣一來也省事了,兩個一起打,心中的怒氣減退了不少,待手下搜集到船隻後,帶領部隊渡河進入到克羅地亞境內。
    克羅地亞是一個由法蘭克王國扶持的一個小公國,國家不大,但日子還算安穩,沒想到伊什特納引來了唐軍,可把克羅地亞大公克雷希米爾氣壞了。
    克雷希米爾命人將伊什特納一夥抓住,派出使者到唐軍那裏,許諾交出伊什特納一夥,請求唐軍撤離。劉悟的回複很簡單,伊什特納要抓,克羅地亞也要,如果克雷希米爾能夠主動投降,可以給予優待。
    克雷希米爾知道所謂的優待,最多跟塞爾維亞的下場差不多,就把心一橫,決定率軍抵抗。克雷希米爾將全國所有軍隊集中在首都伊萬尼奇(今薩格勒布東南),幻想能夠抵擋住唐軍的進攻。
    唐軍一路向南追擊,消滅了沿途幾股敢於抵抗的克羅地亞軍,很快就打到伊萬尼奇附近。伊萬尼奇坐落在一個小平原上,無險可守。克雷希米爾不願坐困孤城,集中了兩萬多人在城北的一個峽穀阻擊唐軍。
    這個峽穀就是兩個小山中間的一個通道,不算險峻,克雷希米爾也隻能就地取材,希望能夠通過一場奇襲,擊敗唐軍。這兩個山雖然不高,但是樹林茂密,倒是個隱藏部隊的好地方。
    唐軍遠遠也沒看到有啥異常,覺得這個地方也不算險峻,就正常行軍抵達此處。此處也不適合搞什麽滾木礌石,克軍直接從樹林裏殺出來跟唐軍硬剛,期望通過一陣猛攻打退唐軍。
    第三路軍久經戰陣,這樣的戰鬥遇到的多了去了,根本不懼,直接就跟克軍幹起來。克軍靠著最初的奇襲,與唐軍進行近戰,確實砍殺了一些唐軍,但是前鋒唐軍頂住了克軍的第一波猛攻,後麵的唐軍源源不斷趕過來。
    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克軍最初的猛攻沒有打退唐軍,再次發動進攻時,就遇到了唐軍猛烈的反擊,第三次再想發動進攻時,被唐軍頂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