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江防夜話

字數:4673   加入書籤

A+A-


    民國二十九年(1940)的春風,裹挾著長江水汽,吹綠了鄂西山地的層層梯田。謝文淵站在石牌要塞的觀測所裏,舉著望遠鏡久久凝視著江麵。夕陽的餘暉在滔滔江水上灑下萬點金鱗,三艘日軍炮艇正溯江而上,桅杆上的太陽旗在江風中獵獵作響。
    “旅座,江防司令部急電。“程啟明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幾分凝重,“日軍第十一軍主力正在沙洋至監利段集結,似有強渡長江之意。“
    謝文淵放下望遠鏡,指尖在觀測所的水泥護牆上輕輕叩擊。這座始建於去年的要塞,控製著三峽的東大門,是重慶政府的門戶所在。他轉身時,夕陽正好映在他肩章的將星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通知各團主官,今晚召開作戰會議。“他的聲音平靜如水,目光卻銳利如刀,“特別提醒炮兵團,把新到的德製測距儀帶上。“
    夜幕降臨,臨時指揮所裏汽燈嘶嘶作響。一張巨大的江防地圖鋪在簡陋的木桌上,各團主官圍坐四周。炮兵團團長鄭國棟是個粗壯的漢子,此刻正小心翼翼地調試著新到的測距儀。
    “根據情報,“謝文淵手中的教鞭在地圖上移動,“日軍此次調動了第十三師團全部、第三十九師團一部,配屬野戰重炮聯隊和工兵聯隊,總兵力約四萬人。“
    輜重團長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乖乖,這是要跟咱們拚命啊!“
    “不是拚命,是要命。“謝文淵的教鞭重重敲在石牌要塞的位置,“日軍若是突破此地,重慶門戶洞開。諸位應該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他環視在場軍官,目光最終落在鄭國棟身上:“老鄭,你的炮兵團是我們最大的依仗。江麵上已經布設了水雷,但要塞前的這段江麵,就交給你的火炮了。“
    鄭國棟站起身,黝黑的臉上寫滿堅毅:“旅座放心,咱們的克虜伯山炮不是吃素的!“
    就在這時,通訊參謀匆匆進來,遞上一份電報。謝文淵展開電文,眉頭漸漸鎖緊:“日軍改變了部署,主力轉向宣昌段。江防司令部命令我部立即派兵增援。“
    指揮所裏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明白,這意味著石牌要塞的守軍將要分兵。
    “命令,“謝文淵的聲音打破沉默,“第一團、第二團立即集結,由我親自率領增援宣昌。第三團留守要塞,歸鄭團長統一指揮。“
    “旅座!“幾個團長同時站起,“您是一旅之主,豈可輕離要地?“
    謝文淵抬手製止了眾人的勸阻:“我比你們更熟悉宣昌一帶的地形。民國十五年北伐時,我曾在那一帶作戰。“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江麵,“況且,有些故地,總是要重遊的。“
    子夜時分,部隊在黑暗中靜默行軍。謝文淵騎在戰馬上,望著蜿蜒在山路上的隊伍,心中湧起一種奇異的感覺。十四年前,他作為北伐軍的一名連長,也曾在這條路上行進過。那時他還是個熱血青年,滿懷著救國救民的理想。如今,當年的戰友們或已馬革裹屍,或已分道揚鑣,令人不勝唏噓。
    “旅座,前麵就是鷹嘴岩了。“向導的聲音將他從回憶中拉回,“要不要讓弟兄們休息片刻?“
    謝文淵看了看懷表,淩晨三點二十分。“傳令,休息二十分鍾。注意警戒。“
    他在一塊山石上坐下,副官遞來水壺。仰頭飲水時,他忽然注意到岩壁上刻著幾行字,雖然曆經風雨侵蝕,仍可辨認出“打倒列強除軍閥“的標語。那是北伐時期留下的痕跡。
    “旅座也看見了?“向導湊過來,“這一帶的山民都說,這標語是神靈所賜,保佑著咱們中國軍隊呢。“
    謝文淵微微一笑,沒有點破。這些淳樸的山民,總是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理解著這場戰爭。
    黎明前的黑暗中,部隊抵達宣昌外圍。這裏的江麵較為寬闊,水流相對平緩,確實是渡江的理想地點。當地守軍團長是個滿臉胡茬的老行伍,見到謝文淵時明顯鬆了口氣。
    “謝旅長,你們可算來了!小鬼子這兩天炮火打得邪乎,怕是總攻在即。“
    謝文淵舉起望遠鏡觀察對岸。日軍陣地上燈火通明,隱約可見正在集結的部隊和火炮。“他們在等什麽?“他喃喃自語。
    突然,對岸升起三顆紅色信號彈,劃破黎明前的黑暗。緊接著,震耳欲聾的炮聲撕裂了寂靜。
    “炮擊!隱蔽!“
    謝文淵被副官撲倒在地,泥土和碎石雨點般落下。整個陣地瞬間被炮火覆蓋,爆炸的氣浪讓人呼吸困難。
    炮擊持續了整整一個小時。當炮聲漸漸稀疏時,陣地上已經麵目全非。謝文淵推開身上的泥土,看見江麵上突然出現了數十艘登陸艇。
    “全體進入陣地!“他的命令通過傳令兵迅速傳達。
    戰鬥在晨曦中打響。日軍的登陸部隊在炮火掩護下強行渡江,守軍的機槍在江麵上織成一道道火網。謝文淵親自來到一線陣地,舉槍射擊。他手中的中正式步槍已經有些年頭了,但依然精準。
    “旅座!危險!“警衛員想要拉他離開前沿。
    “閉嘴!“謝文淵厲聲喝道,手中的步槍再次擊發,一個日軍軍官應聲倒地,“傳令炮兵,集中火力打擊後續渡江部隊!“
    戰鬥持續到午後。江麵上漂浮著日軍的屍體和登陸艇的殘骸,江水被染成淡淡的紅色。然而日軍的攻勢絲毫沒有減弱,反而越來越猛。
    “旅座,左翼三營報告彈藥不足!“
    “右翼二營傷亡過半,請求增援!“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謝文淵抹了把臉上的硝煙,突然問:“現在什麽風向?“
    “東南風,旅座。“
    他的眼睛突然亮了:“命令炮兵,換***。目標,江麵浮油。“
    原來,在上午的戰鬥中,多艘日軍油船被擊沉,江麵上已經漂浮著一層油汙。隨著命令下達,特製的***在江麵上燃起熊熊大火,正在渡江的日軍登陸艇頓時陷入火海。
    日軍攻勢為之一滯。利用這個空隙,謝文淵迅速調整部署,將預備隊投入戰鬥。
    傍晚時分,日軍終於退去。陣地上暫時恢複了平靜,隻有傷兵的**聲和江水拍岸的聲音交織在一起。
    謝文淵巡視著陣地,不時蹲下查看傷員情況。在一個機槍陣地前,他看見一個年輕的士兵正在擦拭機槍,動作輕柔得像在撫摸情人的臉龐。
    “多大了?“謝文淵問。
    “十...十九歲。“士兵慌忙起身敬禮,臉上還帶著稚氣。
    “哪裏人?“
    “宜...宜賓的。“
    謝文淵點點頭,從口袋裏掏出一塊壓縮餅幹:“吃吧。“
    他繼續向前走,在一處戰壕裏看見幾個士兵圍著一個奄奄一息的戰友。那個重傷員胸口不斷滲血,卻還強撐著想要說什麽。
    “旅座...“看見謝文淵,傷兵的眼睛突然有了光彩,“俺...俺沒給四川人丟臉吧?“
    謝文淵蹲下身,握住他冰涼的手:“你是好樣的,四川的好兒郎。“
    傷兵露出一絲微笑,慢慢閉上了眼睛。
    夜色再次降臨,江麵上吹來的風格外寒冷。謝文淵站在陣地前,望著對岸日軍的篝火,心中五味雜陳。這一天的戰鬥,他們守住了陣地,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程啟明不知何時來到他身邊:“旅座,統計出來了。今天傷亡八百餘人,其中陣亡三百多。“
    謝文淵沉默良久,突然問:“你說,這場戰爭結束後,會有人記得這些犧牲的將士嗎?“
    程啟明沒有立即回答。江風呼嘯而過,帶著長江特有的水汽和血腥味。
    “總會有人記得的。“最後,他輕聲說,“就像我們還記得北伐時的戰友一樣。“
    謝文淵望向西方,重慶的方向。那裏的夜空被城市的燈光映得發紅,像是永不熄滅的希望。
    “給江防司令部發報:“他轉身時,聲音已經恢複了平時的冷靜,“宣昌段擊退日軍進攻,我軍傷亡八百餘,估計殲敵千餘。陣地仍在手中。“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另,請求補充彈藥和兵員。謝文淵。“
    通訊參謀記錄完畢,敬禮離去。謝文淵最後望了一眼長江,轉身走向指揮所。戰爭還在繼續,明天,也許還會有更殘酷的戰鬥。但隻要長江還在流淌,這片土地上的抵抗就不會停止。
    就像他在黃埔軍校時學到的:寇可往,我亦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