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暗流湧動
字數:4711 加入書籤
宣昌之戰後的第七個黃昏,謝文淵站在臨時搭建的野戰醫院外,望著擔架隊源源不斷從前線抬下傷員。消毒水與血腥味混雜在潮濕的空氣裏,伴隨著壓抑的**聲,構成戰爭最真實的畫麵。
“旅座,軍統的呂特派員來了。“程啟明的聲音帶著幾分遲疑,“還帶著兩個隨從,說是要了解戰況。“
謝文淵眉頭微蹙。軍統的人這個時候出現,絕非僅僅為了了解戰況這麽簡單。他整了整染血的軍裝,轉身時已經換上平靜的表情:“請他們到指揮部。“
所謂的指揮部,不過是一間征用的民房。牆上掛著滿是標記的軍事地圖,桌上的電台不時發出滋滋的電流聲。呂特派員是個四十歲上下的精瘦男子,金絲眼鏡後的目光銳利如鷹。他帶來的兩個隨從一左一右站在門口,姿態戒備。
“謝旅長不愧是黨國幹城。“呂特派員的聲音帶著刻意營造的熱情,“宣昌一役,委座都親自過問了。“
謝文淵示意對方在簡陋的木桌前坐下:“特派員遠道而來,不隻是為了說這些場麵話吧?“
呂特派員笑了笑,從公文包裏取出一份文件:“最近**活動猖獗,上峰要求各部加強防範。特別是...對一些來曆不明的人員。“
文件被推到謝文淵麵前,上麵列著數十個“可疑分子“的名單。謝文淵快速掃過,目光在幾個熟悉的名字上稍作停留——都是旅裏能征善戰的軍官。
“特派員可能有所不知,“謝文淵將文件輕輕推回,“現在大敵當前,若是按照這個名單抓人,我這個旅就可以解散了。“
“謝旅長言重了。“呂特派員扶了扶眼鏡,“隻是例行調查而已。比如貴旅的周慕雲主任,據說經常與一些文化界人士往來...還有那個老交通員,來曆就很可疑嘛。“
謝文淵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窗外傳來傷兵的**聲,與屋內凝重的氣氛形成鮮明對比。
“周主任是政治部的人,與文化界往來實屬正常。老周...“他頓了頓,“是戰區直接派來的交通員,有什麽問題可以向戰區查詢。“
呂特派員臉上的笑容淡了些:“謝旅長,現在是非常時期,還望以黨國利益為重。“
就在這時,外麵突然傳來一陣騷動。鄭國棟粗獷的嗓音在院子裏響起:“旅座!小鬼子又開始炮擊了!“
謝文淵立即起身:“特派員,軍情緊急,失陪了。“
他大步走出指揮部,將呂特派員陰沉的臉色關在門內。鄭國棟跟在他身邊,壓低聲音:“旅座,那幫瘟神又來添亂?“
“通知各團主官,“謝文淵腳步不停,“一小時後到觀測所開會。另外,讓老周暫時離開旅部。“
觀測所建在一處隱蔽的山洞裏,入口處掛著防炮擊的草簾。各團主官到齊時,已是夜幕低垂。馬燈在洞壁上投下搖曳的影子,每個人的臉色都格外凝重。
“情況大家都知道了。“謝文淵開門見山,“日軍正在調整部署,預計三日內會有更大規模的進攻。但是...“
他環視在場軍官:“我們現在還要分心應付自己人。“
周慕雲推了推眼鏡:“旅座,軍統的人明顯是衝著我們旅的整肅來的。我建議立即向戰區司令部反映情況。“
“反映什麽?“鄭國棟猛地一拍桌子,“老子在前線賣命,他們在背後捅刀子!“
“老鄭!“謝文淵喝止道,“現在不是發牢騷的時候。“
他走到地圖前,教鞭在宣昌至石牌一線劃過:“當務之急,是守住這道防線。至於軍統的人...我自有辦法應付。“
會議結束後,謝文淵單獨留下周慕雲。兩人沿著戰壕緩步而行,夜空中的星星被硝煙遮蔽,隻有偶爾升起的照明彈照亮陣地。
“慕雲,“謝文淵突然開口,“你還記得我們在潭河灣繳獲的那些日文書籍嗎?“
周慕雲微微一怔:“記得。旅座怎麽突然問起這個?“
“我聽說,軍統最近在查一批從敵占區流出的違禁書籍。“謝文淵的聲音很輕,“其中就有福澤諭吉的著作。“
周慕雲停下腳步:“旅座是懷疑...有人在做局?“
“不是懷疑,是肯定。“謝文淵望向黑暗中的長江,“那些書來得太巧了。剛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出現,剛好都是日軍重要人物的藏書...“
遠處傳來零星的槍聲,兩人不約而同地蹲下身子。等槍聲過後,周慕雲才低聲道:“旅座的意思是,這是有人故意設的圈套?“
“還記得老周送來的那份情報嗎?“謝文淵沒有直接回答,“關於日軍化學武器部署的。那份情報,來得也太及時了。“
周慕雲倒吸一口涼氣:“如果連老周都...“
“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謝文淵站起身,“但是慕雲,這場戰爭,從來就不隻是在戰場上。“
第二天清晨,謝文淵主動約見呂特派員。會麵地點選在江邊的一處觀察哨,這裏視野開闊,不用擔心隔牆有耳。
“特派員,“謝文淵開門見山,“我想了一夜,覺得您說得對。非常時期,確實應該以黨國利益為重。“
呂特派員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笑道:“謝旅長能想通就好。“
“不過,“謝文淵話鋒一轉,“現在大敵當前,若是貿然整肅,恐怕會影響部隊戰鬥力。我有個建議...“
他取出一份名單:“這些都是旅裏的骨幹軍官。不如讓他們戴罪立功,等打退日軍這次進攻,再行調查不遲。“
呂特派員接過名單,目光在幾個名字上停留良久:“謝旅長這是要以戰功換時間?“
“特派員誤會了。“謝文淵平靜地說,“我隻是不想讓前線將士寒心。若是傳出去,說軍統在戰事最吃緊的時候抓捕抗日軍官...恐怕對委座的聲譽也不利。“
兩人目光交鋒,空氣中仿佛有火花迸濺。最終,呂特派員緩緩收起名單:“好,就依謝旅長。不過戰後...“
“戰後我親自陪特派員調查。“謝文淵立即接話。
送走呂特派員,謝文淵獨自在江邊站了很久。江水滔滔,奔流不息,就像這個時代的大勢,從不為任何人停留。他想起在黃埔軍校時,教育長曾經說過:為將者,不僅要會打仗,更要懂政治。
“旅座。“程啟明不知何時來到他身後,“剛收到消息,日軍第十三師團主力正在向宣昌移動。“
謝文淵轉身,臉上已經看不到剛才的憂色:“命令部隊,立即進入戰鬥狀態。另外,給戰區發報,請求空中支援。“
“還有,“他叫住正要離開的程啟明,“讓老周回來吧。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他這樣的老交通員。“
程啟明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是,旅座!“
當天的戰鬥異常慘烈。日軍在飛機、重炮的掩護下,向宣昌陣地發動了輪番進攻。謝文淵親自坐鎮一線,軍裝被彈片劃破多處,左臂也受了輕傷。
黃昏時分,日軍暫時退去。謝文淵正在包紮傷口,呂特派員突然出現在陣地上。這位一向整潔的特派員,此刻也是滿身塵土,金絲眼鏡上還沾著血跡。
“謝旅長,“他的聲音有些沙啞,“我是來告辭的。戰區有新的任務。“
謝文淵站起身:“特派員不再調查了?“
呂特派員苦笑一聲:“在這樣的將士麵前,還有什麽好調查的。“他指了指陣地上正在修補工事的士兵,“我會向上峰如實匯報這裏的情況。“
送走呂特派員,謝文淵登上觀測所。長江在夕陽下泛著金光,對岸日軍的陣地上升起縷縷炊煙。戰爭還在繼續,暗流依然湧動,但至少在這一刻,他們守住了一片淨土。
“旅座,看!“觀測兵突然指著江麵。
順著他指的方向,三艘掛著青天白日旗的炮艇正逆流而上。這是開戰以來,中國海軍第一次出現在這一帶江麵。
謝文淵舉起望遠鏡,久久凝視著那麵迎風招展的旗幟。在這一刻,他仿佛又看到了當年北伐時的景象,看到了那個充滿理想的年輕軍官。
“傳令各部隊,“他的聲音在暮色中格外堅定,“今晚加派雙崗,明日拂曉前完成工事加固。“
夜色漸深,長江的濤聲如泣如訴。謝文淵在油燈下攤開信紙,開始給戰區寫報告。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記錄著這個不平凡的日子裏的明爭暗鬥與血火考驗。
窗外,一輪明月升起在江麵上,清輝灑滿戰場。在這片被戰爭蹂躪的土地上,希望就像這月光,雖然微弱,卻從未真正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