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向南,向南!

字數:3331   加入書籤

A+A-


    一九四七年的盛夏,熾熱的陽光炙烤著魯西南略顯龜裂的土地。一支龐大的隊伍,卻以驚人的速度在這片平原與丘陵間向南挺進。這是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正執行著中央軍委一項石破天驚的戰略決策——千裏躍進大別山!
    謝文淵走在這支鋼鐵洪流中,作為縱隊參謀長,他比普通戰士更清楚此行的戰略意義與巨大風險。部隊已經完全輕裝,除了必要的武器彈藥和數日口糧,一切壇壇罐罐都被堅決舍棄。他們的目標不是攻城略地,而是像一把尖刀,直插國民黨的戰略腹地,威脅其長江防線,調動進攻山東和陝北的敵軍回援,從而將戰爭引向廣闊的國統區。
    汗水浸透了他早已褪色的軍裝,黏膩地貼在背上。腳下的布鞋磨損得厲害,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沙土的灼熱。但他步伐穩健,目光始終望向南方。耳邊是無數雙腳板踏過土地發出的沙沙聲,如同持續不斷的潮汐。間或傳來幹部們壓低嗓音的催促:“跟上!保持隊序!” 以及騾馬偶爾的響鼻聲。
    “參謀長,喝口水吧。”警衛員小張遞過軍用水壺,臉上滿是汗水和塵土混合的泥痕。
    謝文淵接過,抿了一小口,滋潤了一下幹得發痛的喉嚨,便將水壺遞還。“留給更需要的人。”他的聲音因缺水而沙啞,卻異常堅定。
    他環顧四周。戰士們個個麵帶疲憊,很多人腳上磨出了血泡,簡單包紮後依舊一瘸一拐地堅持行軍。但他們眼中燃燒著一股火,那是信仰之火,是打破舊世界、建立新中國的渴望之火。他們知道,自己正在創造曆史,正在執行一項前無古人的壯舉。
    “黃河!看到黃河了!”前方傳來壓抑著的歡呼。
    謝文淵精神一振,快步登上一個小土坡。眼前,渾濁洶湧的黃河水,像一條巨大的黃龍,橫亙在隊伍麵前。對岸,就是國民黨統治的區域,等待他們的,是未知的險阻和必然的圍追堵截。
    渡河組織得緊張而有序。早已準備好的木船、皮筏在夜色和蘆葦蕩的掩護下,如同離弦之箭,衝向對岸。先頭部隊迅速占領灘頭陣地,建立起橋頭堡。大部隊則分批迅速渡河。
    謝文淵站在一艘搖晃的木船上,手緊緊抓住船舷。冰涼的河水偶爾濺到臉上,帶來一絲短暫的清醒。他望著身後漸漸遠去的北岸,那是他們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是無數戰友犧牲換來的土地。此次南下,歸期未卜。他又望向南岸那片黑暗籠罩的土地,那裏有敵人的重兵,有複雜的民情,也有千千萬萬等待解放的窮苦百姓。
    他想起了林婉茹。她此刻應在華北某解放區,或許也在緊張地工作,或許正對著地圖,猜測著他這支箭頭的位置。那本燙金的《工鏟當宣言》,是否依舊被她珍藏著?這共同的信念,是他們穿越戰火、相隔千裏卻心靈相通的唯一紐帶。
    “登岸!快!”船頭傳來低沉的命令。
    謝文淵收回思緒,緊隨戰士們跳下船,踩上了南岸鬆軟的泥沙。腳下一滑,他幾乎摔倒,被旁邊一隻粗壯的手穩穩扶住。
    “參謀長,小心!”是縱隊裏那位以勇猛著稱的劉團長,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這南方的地,還沒咱北方的硬實呢!”
    謝文淵也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地軟,咱們的拳頭可得硬!”
    渡過黃河,僅僅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部隊以驚人的速度向南穿插,繞過敵人重兵駐守的城鎮,專走偏僻小路,日夜兼程。身後,是緊追不舍的國民黨追兵;前方,是不明真相、有時充滿疑慮的當地民眾,以及不斷出現的國民黨地方保安團和土頑武裝的襲擾。
    補給變得異常困難。隨身攜帶的幹糧很快耗盡,隻能依靠沿途籌集,有時不得不忍受饑餓。南方的酷暑、蚊蟲、潮濕,讓許多北方籍的戰士病倒。減員在不斷增加。
    在一個悶熱的午後,部隊行軍至一處丘陵地帶,突然遭到前方一個國民黨保安團的阻擊。敵人占據了隘口,用密集的火力封鎖了道路。
    “參謀長,怎麽辦?繞路時間來不及,後麵追兵離我們不到三十裏了!”作戰參謀急切地報告。
    謝文淵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著敵陣地。敵人火力雖猛,但工事簡陋,士兵看起來也缺乏訓練。
    “不能繞!必須迅速打開通道!”他放下望遠鏡,眼神淩厲,“命令前鋒營,組織突擊隊,正麵佯攻。劉團長,帶你的人,從左側那片竹林摸上去,捅他的腰眼!動作要快,要猛!半小時內,必須解決戰鬥!”
    命令迅速執行。正麵槍聲大作,吸引了敵人大部分火力。劉團長帶著他的戰士們,如同靈活的豹子,悄無聲息地潛入竹林,迅速接近敵人側翼。
    謝文淵緊盯著左側方向,手心因緊張而微微出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後麵的槍炮聲似乎也越來越近。
    突然,敵人陣地的左側爆發出激烈的槍聲和喊殺聲!劉團長的突擊隊得手了!
    “全線衝鋒!”謝文淵果斷下令。
    嘹亮的衝鋒號響起,正麵部隊如同決堤的洪水,衝向敵陣。腹背受敵的保安團頃刻間崩潰,四散逃竄。
    通道打開了!部隊迅速通過隘口,再次將追兵甩在身後。
    謝文淵走在剛剛經曆短暫戰鬥的戰場上,看著戰士們匆忙收繳著可用的彈藥,看著地上倒下的敵我雙方的屍體,心情沉重。這就是代價,挺進路上不可避免的代價。
    “參謀長,抓了個俘虜,是個副連長。”偵察連長押著一個垂頭喪氣的國民黨軍官過來。
    謝文淵打量了對方一眼,是個年輕的麵孔,臉上還帶著驚魂未定。“你們團長跑得倒快。”他淡淡地說。
    那俘虜抬起頭,有些愕然地看著謝文淵身上洗得發白的軍裝,和他那雙因長途行軍而破損嚴重的布鞋,似乎難以理解就是這樣一支看似“狼狽”的隊伍,竟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
    “你們……你們到底是什麽人?要去哪裏?”俘虜忍不住問。
    謝文淵沒有直接回答,他望著南方連綿的群山輪廓,那是大別山的方向。他的目光深邃而堅定,仿佛已經看到了那片即將燃起燎原烈火的土地。
    “我們,是向著太陽走的人。”他留下這句話,便轉身,繼續匯入那滾滾向南的鐵流之中。
    隊伍再次開拔,腳步不停,向南,向南!身後是追兵,前方是險阻,但他們的目標明確——直搗黃龍,飲馬長江!這千裏躍進的每一步,都在書寫著中國戰爭史上的奇跡,也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戰略決戰,投下最重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