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日月同輝

字數:2937   加入書籤

A+A-


    漁夫自然猜不出周德興此時的想法,還以為他在認真地聆聽自己講話,繼續說道:“聽老一輩人講,以前的東黃錢山並不是這樣的。”

    周德興聽言,“噢”了一聲,連忙詢問:“那還請小哥說說,這東黃錢山以前何樣?”

    漁夫回答道:“古時候的東黃錢山和西黃錢山一樣,都是挺秀尖削的,可不知道為什麽,竟然會一點兒一點兒地向東南方向傾斜,山尖漸趨平緩,成了如今的這種樣子?”

    周德興聽到此處,眉頭突然一皺,這兩座黃錢山的山名帶有“黃”字,莫非暗指黃袍加身之意?再觀其山勢,如同蒼龍一般,倘若如漁夫所言,以前山勢並非如此,那麽就隻能解釋為這東黃錢山中必有一處風水吉穴,由於山勢受不住這風水吉穴旺氣的牽引,所以原本挺秀尖削的山勢才會慢慢地向東南傾斜伏平。想到此處,周德興更加的確信自己的猜測。於是,他馬不停蹄地渡過蓮河,直奔東黃錢山,親自登臨山間,勘察山中是否存在龍脈靈穴。

    周德興帶著兩名副將一路攀登而上,突然,他好像被什麽東西絆了一下,他連忙轉頭查看地麵,發現自己絆倒了一隻香爐。“這裏怎麽會有香爐呢?”周德興嘀咕一聲,發現離香爐不遠處的草叢中有一座極為矮小的土地公廟。

    周德興見狀,氣憤不已道:“小小的土地神,竟敢絆倒本侯爺。”說罷,便一腳將香爐踢下了山。

    “既然你是當今侯爺,也不應該將神明的香爐給踢翻吧!”

    周德興聞言,循聲望了過去,原來土地公廟旁邊的一棵鬆樹下,坐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他看到周德興驕橫跋扈的模樣,心有不平地指責起來。

    周德興“嗬嗬”地笑了笑,道:“本侯爺奉當今聖上旨意,出巡閩地,就如同皇帝出巡一般,小小土地神明,豈可阻擾本侯爺去路。”

    白發老者聞言,責問道:“那老朽敢問侯爺一句,是土地公先安身於此,還是侯爺先駐足於此?”

    周德興聞言,道:“雖然是土地廟先建在此處,但本侯爺今日駕臨黃錢山,他就要退避三舍才是……”

    白發老者不等周德興把話說完,道:“朽木不可雕也!”說罷,竟然不知所蹤。

    周德興和兩位副將均感到奇怪,這位白發老者怎麽就在眼皮底下消失了呢?他們也不去多想,繼續朝黃錢山頂攀登而上。待周德興登臨頂峰時,他瞭望山勢一番,不禁對此山脈嘖嘖稱奇,就在他抬眼朝石井鄉的方向望去時,突然天空昏暗不清起來,一團烏雲悄悄地遮蓋在了石井鄉的上空。

    周德興見天色昏暗,以為即將有暴雨要來,便急衝衝地朝別處望了一望,卻發現東黃錢山南麵的賢阪村有“牡丹穴”靈穴,而淗江村、蓮河村兩地則結成了一對“鳳凰”奇穴。而賢阪、淗江和蓮河這三個地方正好拱成了一個“雙鳳朝牡丹”的靈穴。

    周德興心想,原來東黃錢山隻是一處“雙鳳朝牡丹”的靈穴,並非他之前預見的“天子龍脈”。於是,周德興便在東黃錢山麵向太陽的位置,采集了幾塊岩石,指揮部將擺了一些破除“雙鳳朝牡丹”風水的陣法,便下山避雨去了。

    就在周德興離開東黃錢山不久,那位指責他的白發老者又出現在了山頂,他見周德興擺的岩石陣法,便用手中的拐杖將這些岩石係數打亂,破解了此陣,拯救了“雙鳳朝牡丹”的靈穴。

    原來,這位白發老者正是這座東黃錢山的土地神。他見周德興踢倒了他的香爐,心中憤慨不已,但又無可奈何,畢竟土地神乃天下神明之末,周德興貴為代天子巡視南方,位高爵大,即使他是神靈,也耐他不得。於是,便隻能破壞周德興勘察龍脈寶穴了。

    話又說回來,土地公之所以幻化出一團烏雲遮擋了周德興的視線,其原因正是那石井鄉有一塊巨大的靈石,靈石中裂出一條大縫,每日吸收日月精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處“日月靈穴”。

    到了明末的時候,一位姓鄭的漁夫家境十分的貧困,他常常到“日月靈穴”的附近打漁。奇怪的是,不論刮風下雨,還是淡旺魚季,他總能在此處捕到許多又大又肥的魚。鄭姓漁夫頗感奇怪,便將此事告訴了自己一位姓劉的朋友知曉。

    這位姓劉的朋友是當地的風水先生,他聽完鄭姓漁夫的述說後,也頗為奇怪,便讓鄭姓漁夫帶他到捕魚的地方去看看。等到劉姓風水師來到“日月靈穴”處時,勘察到了此乃風水龍脈,遂與鄭姓漁夫約定,兩人一起回家收拾先祖的骨骸,然後將先祖骨骸遷到此地,日後兩家後人共同富貴,平分天下。

    由於鄭姓漁夫的家住的比較近,很快就用“草加子”(閩南地區一種用稻草編織而成的草袋)把先祖的骨骸包裹起來,帶到了“日月石”,由於久等劉姓風水師不到,且見海水開始漲潮,鄭姓漁夫便先將自家先祖的骨骸扔進了石隙中。突然之間,海潮洶湧,雷鳴震天,“轟隆”一聲巨響,“日月石”竟然合攏在了一起。

    等到劉姓風水師趕到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他的心中雖然無比的抱怨,但又無計可施,隻好空自慨歎一聲:“無魚蝦也好!”說罷,便將劉家先祖的骨骸埋在了“日月石”的旁邊,即使是沾其靈氣也好。果然,劉姓風水師的後代成為了一代軍師,那便是劉國軒。

    由於鄭姓漁夫的家境貧窮,本來葬在這“日月靈穴”之中,其後代並出“天子龍種”。隻可惜,他卻用“草加子”包裹安葬了鄭姓先祖的骨骸,因此,他的後代未能黃袍加身成為九五之尊,隻能受封為“國姓爺”……此乃後話,在此不做詳表!

    周德興下了東黃錢山後,便離開了泉州府。臨別之日,泉州的百姓均痛恨周德興征兵建城,勞民傷財,便用送殯的鼓樂為其送行。周德興誤以為泉州的老百姓以喜慶之樂歡送自己,心存破壞泉州諸多吉穴風水寶地的愧疚,便叮囑泉州的鄉紳們在泉州各城門上建一座關帝廟,以鎮凶邪,作為離開泉州府的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