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初至北疆,神醫揚名

字數:4075   加入書籤

A+A-


    京兆尹衙役的馬蹄聲消失在塵土飛揚的官道盡頭,莊園門口的緊張氣氛卻未完全散去,反而凝結成一種更沉重的壓力。蕭煜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他揮手讓親兵隊長加強戒備,然後一言不發,轉身大步走向莊園內的書房。栗曉燕默默跟在他身後,心知剛才那場危機隻是風暴的前奏。
    書房門關上,隔絕了外界。蕭煜猛地轉身,目光如炬,緊緊盯著栗曉燕:“宇文擎已經嗅到味道了!他這次是試探,下次來的,可能就是皇城司的精銳,或者直接是北衙禁軍!這莊子,不能再待了!”
    他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也透出一絲被逼到牆角的焦躁。顯然,宇文擎如此迅速而直接地動用京兆尹的力量,超出了他的預料。這意味著他在京中的某些布置可能已經暴露,或者宇文擎決定不再顧忌表麵文章,要撕破臉了。
    “北上?”栗曉燕捕捉到他話裏的關鍵,“世子的意思是,直接回北疆?”
    “不錯!”蕭煜走到牆邊懸掛的巨幅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代表北部邊境的區域,“隻有回到我的地盤,才能確保安全。留在京畿,就是砧板上的魚肉!”
    栗曉燕快速權衡著。北上,意味著徹底遠離政治中心,但也意味著更直接地卷入軍鎮與中央的對抗,而且旅途漫長,風險未知。但正如蕭煜所說,留在靠近權力中心的地方,隨時可能被宇文擎雷霆手段碾碎。
    “好。”栗曉燕沒有猶豫太久,“我隨世子北上。”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生路。
    “不過,不能就這麽走。”蕭煜眼中閃過狠厲之色,“宇文擎想玩,我就陪他玩把大的!他不是想找‘逃犯’嗎?我就給他送一份‘大禮’上路!”
    接下來的兩天,莊園內外氣氛緊張而有序。蕭煜顯然早有準備,一道道命令秘密發出,整個莊園如同上緊發條的機器,進行著撤離前的最後部署。栗曉燕則抓緊時間,將她能想到的、關於黃花蒿藥後續改良的思路、以及一些關於邊境貿易、礦業開發、甚至簡易軍械改進的初步構想,整理成冊。這些都是她未來安身立命的籌碼。
    同時,她也沒忘記自己的根基。她通過莊園內一條極其隱秘的渠道,向宮外僅存的幾個核心手下發出了最終指令:全麵轉入靜默,停止一切主動活動,保存實力,等待她下一步的聯係。她像一隻謹慎的蜘蛛,在風暴來臨前,將網暫時收起,隻留下幾根最堅韌的絲線。
    出發的前夜,蕭煜給了栗曉燕和惠兒兩套北疆軍中士卒的皮甲和號衣,要求她們換上,並簡單教授了一些軍中行禮、應答的規矩。
    “此行路途遙遠,關卡眾多,扮作我的親兵,是最不引人注意的方式。”蕭煜解釋道,語氣不容置疑,“記住,從現在起,你們就是鎮北軍的人了,叫趙大、趙二,是我的貼身近衛,少說話,多觀察。”
    栗曉燕撫摸著那身粗糙卻結實的皮甲,心中明白,這不僅是偽裝,更是一種身份的綁定。一旦穿上這身衣服,她就徹底打上了鎮北王府的烙印。
    第三天淩晨,天色未明,一支約五十人的精悍騎兵隊伍,悄無聲息地離開了莊園,沿著官道,向北疾馳。蕭煜一馬當先,栗曉燕和惠兒穿著不合身的皮甲,戴著遮住大半張臉的頭盔,混在隊伍中間。馬蹄包裹了厚布,除了急促的呼吸和風聲,隊伍幾乎沒有任何雜音。
    這是栗曉燕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長途跋涉。馬背上的顛簸遠超她的想象,大腿內側很快就被磨得火辣辣地疼,全身的骨頭都像要散架。但她咬緊牙關,一聲不吭,努力調整著姿勢,適應著這種全新的、充滿艱辛的移動方式。惠兒更是辛苦,臉色蒼白,幾乎要嘔吐出來,全靠一股意誌力強撐著。
    蕭煜似乎有意考驗她們,行軍速度極快,隻有在入夜後才會尋找隱蔽處紮營休息幾個時辰。一路上,他們盡量避開大的城鎮,繞開關卡,專走偏僻小道。但即便如此,還是能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途經一些較大的市鎮時,偶爾能看到城牆張貼著模糊的海捕文書,雖然畫像粗糙,也未指名道姓,但那種搜捕的氛圍,讓栗曉燕清楚,宇文擎的網已經撒開了。
    途中經過一個驛站打尖時,他們聽到了更驚人的消息:數日前,上京發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騷亂,一夥身份不明的賊人衝擊了京兆尹府的大牢,雖未劫走重犯,卻放走了不少輕犯,引得全城戒嚴,據說攝政王雷霆震怒。
    聽到這個消息時,蕭煜正拿著水囊喝水,嘴角幾不可察地勾起一絲冷峭的弧度。栗曉燕瞬間明了,這就是他所說的“大禮”——用一場混亂,來掩蓋他們北上的真正蹤跡,同時給宇文擎添點堵。
    這個男人,不僅桀驁,而且睚眥必報,手段狠辣。
    越往北走,地貌逐漸變得荒涼,城鎮稀疏,人煙漸少。天氣也愈發寒冷,風中帶著凜冽的寒意。沿途的民生顯然不如京畿,偶爾能看到麵黃肌瘦的流民和荒廢的田地。但與之相對的,是邊境地區那種粗獷、尚武的氣息越發濃厚。
    大約行了十餘日,隊伍終於抵達了北疆的重鎮——朔方城。
    這是一座完全為戰爭而生的城池。城牆高大厚重,用巨大的青石壘成,上麵布滿了刀劈斧鑿和煙熏火燎的痕跡,透著一股沉甸甸的煞氣。城頭旌旗招展,士兵盔明甲亮,眼神銳利,與京中禁軍的浮華截然不同。
    蕭煜的隊伍剛到城下,城門便轟然打開,一隊將領迎了出來,態度恭敬中帶著發自內心的擁戴。
    “恭迎世子回城!”
    蕭煜微微頷首,策馬入城。栗曉燕跟在隊伍中,好奇地打量著這座陌生的城市。街道寬闊,但行人大多步履匆匆,商鋪販賣的也多是皮貨、藥材、鐵器等實用物資,少見京中的綾羅綢緞、古玩字畫。整個城市都彌漫著一種緊張而有序的氛圍。
    蕭煜將栗曉燕和惠兒安置在城中一處僻靜、但守衛森嚴的宅院裏。這宅院比京畿的莊園要簡樸許多,但更加堅固安全。
    “這裏是軍鎮,不比京師,條件簡陋,委屈栗先生了。”蕭煜說道,稱呼依舊客氣,但語氣中多了幾分屬於主人的隨意,“你先在此安心住下,需要什麽,跟管家說。軍中事務繁雜,我需先去處理,晚些時候再與你詳談。”
    栗曉燕知道,到了人家的地盤,自己這個“客卿”需要重新定位。她點頭應下:“世子請便。”
    蕭煜匆匆離去。栗曉燕站在院中,看著北方高遠湛藍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帶著沙土和冰雪氣息的冷冽空氣。
    終於,暫時安全了。
    但她也清楚,這不過是換了一個戰場。北疆並非世外桃源,這裏有這裏的規則,有這裏的明爭暗鬥。宇文擎的威脅並未消失,而如何在這裏立足,如何利用蕭煜的勢力發展自己,如何將手中的籌碼轉化為真正的力量,是擺在她麵前的新課題。
    她回到房中,脫下那身沉重的皮甲,換上一身簡便的棉袍。惠兒終於可以放鬆下來,卻開始發起了低燒,顯然是路途勞頓加上水土不服。
    栗曉燕一邊照顧惠兒,一邊整理著思緒。北疆,苦寒之地,資源匱乏,但也有其優勢:相對獨立,民風彪悍,與外界交流頻繁。她的商業計劃,或許可以在這裏找到更適合的土壤。黃花蒿藥,在這裏將是硬通貨。而邊境貿易,更是大有可為。
    傍晚時分,蕭煜來了,還帶著一名頭發花白、但眼神矍鑠的老軍醫。
    “這位是孫醫官,軍中的老人了。”蕭煜介紹道,“你給的藥方,他看過了,驚為天人。有些細節,他想當麵請教。”
    老軍醫上前,對著栗曉燕鄭重一揖,語氣激動:“栗先生大才!此藥若能量產,實乃我北疆將士之福!老朽有幾個疑難……”
    看著老軍醫那熱切而純粹的眼神,栗曉燕心中微微一動。在這裏,她似乎找到了一種在勾心鬥角的宮廷中從未感受過的東西——一種基於實際需求的、相對簡單的價值認可。
    她收斂心神,開始與孫醫官詳細探討起藥方來。
    新的生活,就這樣在北疆凜冽的風中,拉開了序幕。前途依舊未卜,但腳下的路,似乎堅實了一些。
    生存率的光標,在她腦海中,悄然跳到了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