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太子發難:民情牌與硬數據的對決

字數:3897   加入書籤

A+A-


    太子一黨的“軟抵抗”,很快就變成了“硬發難”。就在風渡墨帶著團隊奔赴太子管轄的河東郡推廣折銀改革時,郡府大門緊閉,刺史站在城樓上喊話:“風勸農使,非是本官抗命,實在是河東郡民情特殊——百姓多以農耕為本,不懂銀子換算,強行折銀,恐生民變!還請回吧!”
    這話聽著冠冕堂皇,實則就是赤裸裸的挑釁。河東郡是全國糧商的聚集地,太子親信掌控著這裏的糧食貿易,折銀改革一旦落地,他們低價收糧、高價售糧的好日子就徹底到頭了。
    【作者插話:家人們!這刺史玩的是“太極拳”啊!表麵說“民情特殊”,實則是“我後台硬,就不配合”!這套路擱現代就是“總部推行新政策,區域經理拿‘本地特色’當擋箭牌”,本質上就是仗著有人撐腰擺爛!隻能說,背靠太子就是不一樣,連聖旨都敢變相違抗!】
    風渡墨站在城下,心裏門兒清——所謂“百姓不懂換算”就是借口,清河郡的百姓一開始也不懂,可靠著稅收儀表盤、金屬活字換算表,照樣把折銀搞得順順當當。河東郡刺史根本沒給百姓了解的機會,就直接把大門焊死了。
    “刺史大人,”風渡墨仰頭喊道,“既然您說民情特殊,那不如打開城門,讓我跟百姓們聊聊?是好是壞,讓百姓自己判斷!”
    城樓上的刺史臉色一變,他最怕的就是這個——百姓一旦知道折銀能省糧食、少跑腿,肯定會支持改革,到時候他的“民情牌”就徹底失效了。他咬牙喊道:“無需多言!再敢糾纏,休怪本官以‘煽動民心’論處!”
    眼看硬闖不行,風渡墨隻能暫時退到城外的驛站。團隊裏的書吏急得團團轉:“風大人,太子勢力太大,河東郡又是他們的核心地盤,咱們根本推不動啊!不如先回京城,向陛下請旨?”
    “請旨沒用。”風渡墨搖搖頭,“皇帝雖然支持改革,但也不能強壓太子,畢竟是儲君。咱們得用事實說話,讓太子一黨的‘民情牌’不攻自破!”
    他當即下令:在驛站外搭起高台,把便攜式稅收儀表盤、金屬活字換算表全都擺出來,再讓李鐵山打造幾個銀蛇、糧囤木牌,專門給過往的百姓演示折銀的好處。
    “百姓不懂換算,咱們就用最直白的方式教;他們怕吃虧,咱們就用數據給他們吃定心丸!”風渡墨對著團隊成員說。
    消息很快傳開,周邊的百姓都好奇地跑來圍觀。風渡墨親自站在高台上演示:“父老鄉親們,你們種十畝地,一年收十石糧食,繳三石稅,自己扛去糧倉,路上損耗一石,糧官克扣一石,最後你們隻剩六石糧食;要是折銀繳稅,一石糧食換一兩銀子,繳三兩銀子就行,剩下的七石糧食,你們能自己吃、能賣錢,這不比繳糧劃算多了?”
    他讓書吏用金屬活字拚出河東郡近三年的糧價數據:“你們看,每年繳糧期,糧商把糧價壓到五錢銀子一石,你們賣糧換銀繳稅,反而要倒貼;折銀後,你們可以隨時賣糧,糧商再也不敢隨意壓價,這才是真的為你們好!”
    【作者插話:絕了!風渡墨這波是把“流動宣傳車”開到了古代!你不讓我進城,我就在城外搞“路演”,用數據和實例打動百姓,這就好比現代品牌進不了商場,就搞地攤經濟爆火,硬生生把流量做起來!隻能說,隻要站在百姓這邊,再高的城牆都擋不住民心!】
    百姓們越聽越明白,越看越心動。有個老農擠到台前,激動地說:“風大人,您說的是真的?俺去年繳糧,路上掉了半石,糧官說俺的糧食成色不好,又扣了半石,最後俺家差點沒糧過冬!要是折銀能少吃虧,俺第一個支持!”
    “當然是真的!”風渡墨讓人拿出清河郡百姓的聯名信,上麵密密麻麻都是簽名和手印,“這些都是清河郡百姓寫的,他們推行折銀後,再也沒人被克扣糧食,你們可以派人去打聽!”
    短短三天,驛站外就聚集了上千名百姓,大家紛紛喊著:“我們要折銀!我們不要被克扣!”甚至有百姓自發地來到河東郡府門口請願,要求刺史打開城門,讓風渡墨進城推廣改革。
    城樓上的刺史徹底慌了,他沒想到風渡墨竟然有這麽大的號召力,趕緊派人去京城向太子求援。
    太子接到消息,氣得拍碎了案幾:“一個小小的勸農使,竟敢在我的地盤上興風作浪!”他當即讓人帶著自己的手諭,趕赴河東郡,同時還安排了一件“殺器”——讓全國最大的糧商(大司農的侄子)帶著重金,去河東郡收買百姓,讓他們改口反對折銀。
    幾天後,太子的使者帶著手諭趕到河東郡,糧商也跟著來了。他們一邊給刺史撐腰,一邊在百姓中散布謠言:“風渡墨的折銀是騙局!官府收了銀子,就會濫發錢幣,到時候銀子就不值錢了!”“誰要是支持折銀,以後就別想在糧鋪買糧!”
    更陰險的是,糧商還收買了十幾個流民,讓他們假裝百姓,在驛站外哭鬧:“風大人,您快走吧!我們不要折銀,我們就要繳糧!您再不走,糧商就不給我們賣糧了!”
    【作者插話:好家夥!太子一黨這波是“軟硬兼施”啊!硬的來手諭施壓,軟的來收買造謠,甚至還搞“演員碰瓷”,這套路擱現代就是“資本下場抹黑競品”,手段卑劣到了極點!隻能說,為了利益,太子一黨連臉都不要了!】
    百姓們被這波操作搞懵了,原本支持改革的人,也開始猶豫起來。風渡墨看著眼前的亂象,心裏卻很平靜——他早就預料到太子會來這一手,也早就準備好了應對之策。
    他讓人把那十幾個哭鬧的流民帶到台前,笑著問:“你們說不要折銀,那我問你們,你們家有幾畝地?今年收了多少糧食?繳了多少稅?”
    流民們頓時語塞,支支吾吾說不出來——他們根本不是河東郡的農戶,哪裏知道這些!
    風渡墨當即揭穿了他們的身份:“大家看清楚了!這些人根本不是咱們河東郡的百姓,是糧商花錢請來的騙子!他們怕你們過上好日子,怕你們不再被他們壓榨,才故意來造謠!”
    說著,他讓人拿出糧商收買流民的證據——這是李鐵山的夥計暗中查到的,糧商給流民發錢的清單,上麵還有流民的簽名!
    百姓們恍然大悟,當場就把那十幾個流民趕走了。糧商見狀,嚇得趕緊帶著人溜回了京城。
    太子的使者臉色鐵青,指著風渡墨的鼻子罵:“風渡墨,你竟敢違抗太子殿下的命令,你等著瞧!”
    “我不是違抗太子殿下,我是在為百姓辦事,為朝廷增收!”風渡墨寸步不讓,“太子殿下要是覺得我做得不對,可以讓他親自來河東郡,問問百姓們的想法!”
    使者氣得渾身發抖,卻再也不敢多說一句話,灰溜溜地離開了河東郡。
    刺史站在城樓上,看著城外百姓們擁護風渡墨的場景,知道自己再也擋不住了,隻能下令打開城門,迎接風渡墨進城。
    風渡墨走進河東郡城,看著街道上歡呼的百姓,心裏感慨萬千。所謂“民情特殊”,從來都不是改革的阻礙,而是既得利益者的遮羞布;隻要你真心為百姓著想,用數據說話,用事實證明,民心就會站在你這邊,再強大的勢力也無法阻擋。 這句話,在這一刻得到了最有力的印證。
    可他心裏清楚,拿下河東郡,隻是擊敗太子一黨的第一步。太子絕不會善罷甘休,接下來,他可能會動用更強大的力量,甚至在皇帝麵前搬弄是非,試圖徹底扼殺折銀改革。
    果然,就在風渡墨在河東郡推進改革的第五天,京城傳來消息:太子在皇帝麵前哭訴,說風渡墨“目無儲君”“煽動民心”,請求皇帝罷免風渡墨的官職,停止全國的折銀改革。
    風渡墨看著遠方的京城,眼神變得凝重起來。他知道,真正的決戰,即將開始。
    那麽,皇帝會相信太子的哭訴,罷免風渡墨嗎?風渡墨又會用什麽方法,徹底說服皇帝,擊敗太子一黨的阻撓?咱們下一章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