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靈氣測繪
字數:5091 加入書籤
礦洞深處的火把跳動著,將格物院的石牆照得忽明忽暗。程明站在新繪製的礦洞地圖前,指尖劃過用朱砂標出的網格線 —— 這是他根據礦洞實際尺寸按比例縮小的坐標係,橫軸標著甲乙丙丁,縱軸刻著一二三四,每個格子代表實際距離一丈見方。五名弟子圍在石桌旁,手裏捧著各自的工具,眼神裏既有期待也有忐忑。
“今日的課,叫靈氣測繪。” 程明拿起一塊邊緣打磨光滑的青石量尺,尺子上刻著細密的刻度,從寸到丈清晰可見,“修真界總說靈氣‘無形無質’‘隨心流轉’,但在格物學裏,任何存在都能被測量。” 他將量尺平放在石桌上,“第一步,我們要給礦洞建立坐標係,讓每個位置都有自己的‘名字’。”
鐵牛捧著個沉甸甸的銅羅盤,羅盤的指針是用磁擾礦石打磨的,始終指向礦洞深處的某個固定方向。他是鐵匠之子,手掌布滿老繭,握著工具時格外穩當:“先生,這格子畫得再齊整,跟靈氣有啥關係?俺爹打鐵時隻看火候,從不量尺寸。”
程明笑著拿過羅盤,調整指針使其與石牆上的坐標係對齊:“火候能用溫度計量,就像靈氣能用濃度算。你看這羅盤,指針偏轉角度越大,說明此處磁場越強,而磁場往往與靈氣流動相關。” 他在坐標圖的 “甲三” 位置畫了個小圓圈,“昨天我們測過這裏的磁偏角是 15 度,今日就要看看靈氣濃度是否與這個數值對應。”
阿竹從竹籃裏拿出個精致的瓷瓶,裏麵裝著淡綠色的粉末,這是她用清瘴蕨孢子和靈草灰燼特製的 “感靈粉”。作為藥童出身的少女,她對細微的靈氣變化格外敏感:“先生,感靈粉遇到靈氣會變色,淡綠轉淺藍是稀薄,轉深青是濃鬱,可怎麽才能知道具體有多濃呢?”
“用對比法。” 程明從石櫃裏取出五個透明琉璃瓶,瓶中裝著不同濃度的靈氣標準液,分別呈現出從淺藍到深青的漸變,“這是用可控釋丹藥的殘渣調配的,濃度已知。測量時將感靈粉撒在待測區域,對比標準瓶的顏色,就能算出大概數值。” 他指著最淺的藍瓶,“這個相當於煉氣一層修士指尖的靈氣濃度,記為 1 個單位。”
沉默寡言的石根突然舉起手,他手裏拿著一卷麻布,上麵用炭筆記錄著礦洞各處的岩石樣本。作為礦工後裔,他對礦洞的地質結構了如指掌:“先生,西壁的雲母石會發光,那裏的靈氣和別處不一樣。”
“很好。” 程明讚許地點頭,“不同岩石對靈氣的吸附力不同,雲母石的晶體結構能儲存靈氣,所以那裏的流動速度會變慢。這正是我們要測量的重點 —— 靈氣不僅有濃度,還有流動方向和速度。” 他拿起一根係著銅鈴的絲線,“這叫‘流風鈴’,絲線末端的銅鈴掛著感靈粉包,靈氣流動時會推動風鈴轉動,轉動角度越大,流速越快。”
書生打扮的文生已經迫不及待地拿出紙筆,他的本子上早就畫好了坐標係的草稿,還標注著昨天學到的數學公式:“先生,是不是用 (x,y) 坐標記錄位置,再用濃度、方向、速度三個數值描述靈氣狀態?就像您教的三元數組?”
“沒錯。” 程明欣慰地看著他,“文生的思路很對。我們要記錄的不是孤立的點,而是能構成‘靈氣場’的數據集。比如甲二區域濃度 2.3 單位,流向東南,速度 0.5 丈 刻,這些數據組合起來,才能看出靈氣的運動規律。”
分配好任務後,五名弟子分成兩組:鐵牛和石根負責測量西壁的岩石區,帶著量尺和羅盤確定坐標;阿竹和文生負責中廳區域,用感靈粉和流風鈴記錄數據;年紀最小的狗剩則捧著記錄冊,負責在石牆上的坐標係中標注結果,他雖然是孤兒,卻有著過目不忘的記憶力。
程明提著一盞改良的酒精燈跟在後麵,燈座上安裝了個簡易的放大鏡,能更清晰地觀察感靈粉的變色。礦洞西壁果然如石根所說,布滿了亮晶晶的雲母石,光線折射下像撒滿了碎星。鐵牛用羅盤校準方向,石根則用錘子敲下一小塊岩石樣本:“先生,這裏的石頭比別處硬,敲起來聲音都不一樣。”
程明接過岩石樣本,放在放大鏡下觀察:“雲母石的層狀結構能減緩靈氣穿透,所以會形成局部的靈氣滯留區。阿竹,撒感靈粉試試。”
阿竹小心地捏起一撮感靈粉撒向石壁,粉末接觸到岩石的瞬間,立刻變成了深青色,比標準瓶中 3 單位的顏色還要深些。流風鈴的銅鈴輕輕轉動,絲線指向東南方向,角度大約 30 度。
“濃度 3.5 單位,流向東南,流速 0.3 丈 刻。” 文生飛快地記錄,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坐標是乙四區域,對應的岩石樣本是雲母石。”
狗剩跑到石牆前,用炭筆在乙四的格子裏寫下 “3.5→30°0.3”,字跡雖然稚嫩,卻異常工整。他抬頭時發現程明正看著自己,臉頰微紅:“先生,這樣記對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非常對。” 程明鼓勵地拍拍他的肩膀,“每個數據都要精確,哪怕差 0.1 單位,畫出來的靈氣場都會失真。”
測量到礦洞中段時,意外出現了。阿竹在丙三區域撒下的感靈粉,顏色突然變成了詭異的紫色,這是標準瓶裏沒有的顏色。流風鈴的銅鈴瘋狂轉動,絲線幾乎水平,說明流速極快。
“這是咋回事?” 鐵牛撓著頭,“感靈粉壞了?”
程明卻眼神一亮,他蹲下身仔細觀察地麵,發現這裏的岩石有細微的裂紋,隱約能看到下麵的磁擾礦石:“不是粉壞了,是這裏的靈氣混合了磁場能量。磁擾礦石會讓靈氣帶上‘電荷’,導致感靈粉變色異常。” 他讓文生記錄,“濃度無法用標準瓶對比,標記為‘異常高’,流速 0.8 丈 刻,流向正北。”
石根突然指著裂紋深處:“裏麵有聲音。” 眾人安靜下來,果然聽到細微的 “滋滋” 聲,像是有電流在流動。
“這就是靈氣流動的‘湍流區’。” 程明解釋道,“就像河流遇到礁石會形成漩渦,靈氣遇到磁擾礦石也會產生紊亂。這種區域對修煉有害,但對格物學研究來說,卻是最寶貴的樣本。” 他讓鐵牛用石塊標記此處,“明天我們帶更精密的工具來測量。”
夕陽透過礦洞縫隙照進來時,石牆上的坐標係已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炭筆標記。程明將所有數據匯總,用不同顏色的炭筆連接相同濃度的點,一幅粗略的靈氣等高線圖漸漸成型。圖中西壁的雲母石區形成了個青色的 “湖泊”,中段的磁擾礦石區則是紫色的 “急流”,而東南角靠近入口的地方,靈氣濃度普遍在 1 單位以下,像片貧瘠的 “荒漠”。
“你們看,這就是礦洞的靈氣地圖。” 程明指著圖中不同的區域,“以前修士們憑感覺判斷靈氣好壞,現在我們能用數據證明 —— 哪裏適合修煉,哪裏存在危險,哪裏可能藏著礦石,都一目了然。”
鐵牛看著西壁的青色區域,突然恍然大悟:“難怪俺爹總說礦洞西頭暖和,原來那裏靈氣濃!要是早知道,俺也能試試修煉……”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眼中閃過一絲黯然。
“現在知道也不晚。” 程明拍拍他的肩膀,“格物學不僅能測量靈氣,還能利用它。等我們掌握了靈氣流動規律,就能設計出聚靈陣,讓‘荒漠’變成‘綠洲’,讓無靈根者也能吸收靈氣。”
阿竹看著紫色湍流區的標記,若有所思:“先生,要是能算出湍流的規律,是不是就能避免丹藥在煉製時被靈氣衝擊?就像您之前做的可控釋丹藥?”
“正是如此。” 程明讚許地點頭,“解析靈氣流動,不僅能改善修煉環境,還能優化丹道、劍道,甚至陣法。這就是格物學的力量 —— 它讓看不見的東西變得可見,讓不可控的東西變得可控。”
文生在本子上寫下 “靈氣測繪三原則”:
量化記錄:用數字和坐標代替模糊描述;
對比分析:通過標準樣本判斷異常;
關聯驗證:結合地質、磁場等因素綜合解讀。
狗剩踮著腳,在坐標係的最上方寫下 “格物院第一份靈氣圖”,字跡歪歪扭扭,卻透著股鄭重。石根則默默收起岩石樣本,在每個樣本袋上標注對應的坐標,動作仔細得像在嗬護珍寶。
礦洞外傳來巡邏弟子的腳步聲,程明知道那是宗主派來的監視者。但他並不在意,因為今天的測繪已經證明,格物學正在生根發芽 —— 這些曾經被視為 “廢物” 的無靈根者,正在用尺子和紙筆,重新定義修真界對靈氣的認知。
程明看著石牆上的靈氣圖,火把的光芒在等高線上流動,像極了真正的靈氣在礦洞中遊蕩。他知道這隻是第一步,未來還需要更精密的工具、更龐大的數據、更深入的分析,但隻要方向正確,哪怕每次隻前進一寸,終能抵達真理的彼岸。
“明天我們學習繪製三維坐標圖。” 程明收起工具,眼中閃爍著期待,“靈氣不止在平麵流動,還會上下沉浮,我們要讓這張地圖‘站起來’。”
弟子們齊聲應和,聲音在礦洞深處回蕩,帶著前所未有的活力。鐵牛的羅盤指針安靜地指向北方,阿竹的感靈粉瓶泛著淡淡的光澤,文生的本子上已經畫好了三維坐標的草圖。
在這個被遺忘的礦洞裏,一場關於靈氣的認知革命,正在悄然進行。而這張布滿炭筆標記的靈氣圖,就是這場革命的第一份宣言。當夕陽最後一縷光芒消失時,程明輕輕撫摸著石牆上的坐標線,仿佛能觸摸到未來的脈搏 —— 那裏有無數無靈根者的希望,有格物學綻放的光芒,更有科學與修真交融的全新世界。
喜歡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請大家收藏:()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