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微觀世界初探
字數:4854 加入書籤
礦洞深處的石桌上,三枚磁擾礦石透鏡正散發著淡紫色的光暈。程明用指尖輕輕撥動透鏡,讓三束光在對麵的石壁上交匯成一個明亮的光斑。光斑邊緣漂浮著無數細小的光點,像被陽光驚擾的塵埃,在空氣中不規則地跳動 —— 那是肉眼可見的靈氣粒子,在透鏡的聚焦下顯露出了蹤跡。
“今日我們不學公式,不畫圖表。” 程明的聲音在礦洞裏回蕩,五名弟子圍站在石桌旁,眼中充滿了好奇。經過半個月的數學啟蒙,王鐵的算盤打得越來越熟練,林小滿能精準繪製坐標係,石冬記錄數據時再無錯漏,蘇巧的手工透鏡越做越精巧,周文則將所有知識整理成了厚厚的筆記。
程明拿起最薄的一枚透鏡遞給蘇巧:“你試試,集中精神看光斑中心。” 這枚透鏡是蘇巧用三天時間打磨的,曲率誤差不超過 0.1 寸,恰好能放大靈氣粒子的運動軌跡。
蘇巧緊張地接過透鏡,按照程明教的方法貼在右眼上。起初她隻看到一片模糊的光暈,但當她按照 “格物靜心訣” 調整呼吸時,光斑突然清晰起來 —— 無數銀藍色的小點在瘋狂跳動,有的直線飛馳,有的原地打轉,有的碰撞後改變方向,像一群調皮的螢火蟲。
“呀!” 少女驚呼出聲,透鏡差點從手中滑落,“它們在動!好多小光點在動!”
其他弟子立刻圍了上來,爭先恐後地想要嚐試。程明笑著將另外兩枚透鏡分發下去:“別急,每個人都有機會。王鐵用這枚厚透鏡,它能看到更大的粒子;周文試試這枚帶刻度的,注意記錄粒子跳動的範圍。”
王鐵迫不及待地戴上透鏡,鐵匠之子對物質結構有著天生的敏感。他很快發現,那些銀藍色粒子並非完全無序,靠近礦石的地方粒子密度更高,碰撞也更頻繁。“程先生,它們好像喜歡紮堆!” 他指著光斑邊緣,那裏的粒子稀疏得多,運動也更平緩。
“這叫濃度梯度。” 程明在石桌上畫出兩條平行線,中間用虛線連接,“靈氣粒子會從高密度區域向低密度區域擴散,就像水往低處流。” 他拿起林小滿準備的感靈粉,輕輕撒在透鏡旁,粉末立刻被粒子帶動著飄動起來,印證了他的說法。
林小滿接過透鏡時,手指還在微微顫抖。藥童常年跟藥材打交道,對靈氣的感知比常人敏銳,但從未想過能 “看見” 靈氣的樣子。“它們在碰撞!” 他突然喊道,“兩個小光點撞在一起,變成了一個稍大的!”
程明點點頭:“這就是靈氣聚合。當兩個基礎靈氣粒子以特定角度碰撞,就會形成更穩定的靈氣團,這也是丹藥提純的原理 —— 我們需要控製碰撞的角度和速度。” 他看向周文,“記下碰撞發生的頻率,看看每分鍾有多少次。”
周文立刻拿出紙筆,鏡片後的眼睛一眨不眨。他很快發現規律:每三十秒左右會發生一次明顯的聚合,而碰撞則幾乎每秒都在發生。“先生,碰撞次數是聚合的六倍!” 這個發現讓他興奮地挺直了腰板,之前總有人嘲笑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此刻他卻能記錄別人看不見的奧秘。
最後輪到石冬,沉默的少年戴上透鏡後久久沒有說話。程明沒有催促,他知道石冬的量子神識在五人中最穩定,或許能看到更深層的景象。果然,半柱香後,石冬突然抬起頭,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激動:“它們…… 在繞著礦石轉!像星星繞著太陽!”
程明心中一喜。這正是他想讓弟子們發現的核心規律 —— 靈氣粒子並非隨機運動,而是會受到物質引力的影響,形成微小的旋轉軌跡。“用坐標係標出來!” 他遞給石冬一支炭筆,“把旋轉的中心和軌跡畫下來。”
石冬立刻趴在石桌上,在周文的筆記旁畫出一個個同心圓。每個圓的中心都對應著礦洞石壁的微小凸起,靈氣粒子的軌跡在那裏形成了明顯的漩渦。蘇巧湊近一看,突然驚呼:“這不就是我們測繪的靈氣渦流縮小版嗎?”
程明笑著點頭:“宏觀的靈氣流動,正是微觀粒子運動的集合。就像奔騰的江河,其實是無數水滴共同流動的結果。” 他拿起三塊透鏡疊在一起,光斑瞬間放大了十倍,粒子的運動更加清晰,“你們看,這些粒子的運動看似雜亂,其實每次碰撞的角度、速度、方向,都遵循數學規律。”
為了讓弟子們更直觀地理解,程明讓周文將粒子運動的軌跡轉化為數學圖表。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距離,每一個跳動的點都被精準記錄。當周文用曲線將這些點連接起來時,所有人都發出了驚歎 —— 那是一條不規則卻有著明顯周期性的波浪線,與程明之前教的 “概率分布曲線” 驚人地相似。
“這就是格物學的核心。” 程明收起透鏡,目光掃過五張興奮的臉龐,“靈氣不是虛無縹緲的‘意境’,也不是玄之又玄的‘道韻’,而是實實在在的物質粒子。它們的運動有規律,碰撞有法則,這些都能用數學計算、用圖表展示、用實驗驗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鐵突然撓了撓頭:“先生,知道這些有啥用?能讓我力氣變大嗎?能讓蘇巧做出更好的透鏡嗎?” 這個問題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他們雖然被微觀世界震撼,卻仍不明白這些知識的實際意義。
程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一塊磁擾礦石:“王鐵,你試試用錘子敲打礦石的不同位置。” 少年依言照做,當錘子落在粒子漩渦中心時,礦石發出清脆的響聲,碎屑飛濺;而敲打粒子稀疏的區域時,礦石隻是微微震動。
“看到了嗎?” 程明指著兩處痕跡,“粒子密集的地方,礦石結構更緊密,更難敲打;粒子稀疏的地方則相反。如果我們能通過觀察微觀粒子分布,就能知道哪裏的礦石最容易開采,哪裏的金屬最適合鍛造 —— 這就是格物學的用處。”
他又轉向林小滿:“你煉丹時,是不是總說不清為什麽有的藥材靈氣更容易提煉?其實是藥材細胞裏的靈氣粒子密度不同。用透鏡觀察粒子分布,就能精準找到最佳提煉時機,再也不用靠‘手感’。”
蘇巧的眼睛亮了:“那我做透鏡時,是不是能通過觀察粒子運動,找到最適合打磨的礦石?”
“正是如此。” 程明的聲音充滿了力量,“無靈根又如何?我們看不到宏觀的靈氣流動,卻能借助工具看到微觀的粒子運動;我們無法直接吸收靈氣,卻能計算它們的軌跡,利用它們的規律。這就是格物學給我們的力量 —— 不依賴靈根,隻依靠智慧。”
周文突然合上筆記,眼神堅定:“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就像算學能丈量土地,格物學能丈量靈氣。” 書生拿起筆,在筆記扉頁寫下 “微觀即宏觀” 五個字,筆跡遒勁有力。
石冬也點點頭,拿起炭筆在石壁上畫下粒子運動的軌跡,旁邊標注著密密麻麻的數據。沉默的少年雖然話少,卻用行動表達了決心。
接下來的三天,格物院的弟子們開始了微觀世界的係統觀測。他們製作了更精密的透鏡,設計了記錄粒子運動的表格,甚至用細線懸掛小石子,觀察靈氣粒子對石子的微小推力。當他們將觀測數據匯總成三維模型時,一幅完整的靈氣微觀圖景展現在眼前:
靠近磁擾礦石的區域,靈氣粒子做圓周運動,速度穩定在每秒三尺;
遠離礦石的區域,粒子做直線運動,碰撞頻率降低 60;
溫度升高時用炭火加熱),粒子運動速度加快,聚合概率提升三成。
這些發現讓弟子們興奮不已。王鐵根據粒子分布規律,找到了礦石最容易鍛造的部位;林小滿通過觀察藥材粒子的活躍度,成功將草藥的靈氣提取率提高了 15;蘇巧則用粒子密度圖,選出了三塊最適合打磨透鏡的礦石。
這天傍晚,程明站在石壁前,看著弟子們繪製的微觀粒子圖譜和宏觀靈氣流動圖並列在一起。兩者的結構驚人地相似,就像縮小版和放大版的對照。他知道,弟子們已經跨過了最艱難的一步 —— 從 “相信直覺” 到 “相信數據”,從 “敬畏未知” 到 “探索規律”。
周文突然問道:“先生,這些小粒子有沒有名字?總不能一直叫‘小光點’吧?”
程明想了想,在石壁上寫下兩個字:“靈子。” 他指著那片跳動的光斑,聲音帶著對未來的期許:“它們是靈氣的基本單位,是構成這個世界的積木。而我們,將成為第一個理解積木搭建規則的人。”
夕陽透過礦洞的縫隙照進來,將五名弟子的身影拉得很長。他們圍在透鏡旁,專注地觀察著那些銀藍色的靈子,眼神中沒有了過去的自卑和迷茫,取而代之的是好奇、堅定和希望。
程明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暖意。他知道,這隻是格物學探索微觀世界的第一步,前路還有無數奧秘等待解開 —— 靈子的本質是什麽?它們的碰撞規律能否用更精確的公式表達?能否通過外力幹預靈子的運動,實現更高效的靈氣利用?
但他並不著急。因為他已經播下了種子,這五名無靈根的雜役弟子,就是第一批紮根在微觀世界的先驅。他們將用格物學的鋤頭,開墾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證明即使沒有靈根,也能觸摸到世界的本源。
礦洞深處,靈子在透鏡下依舊跳動不息,像無數閃爍的星辰。而格物院的燈光,也在夜色中亮了起來,與星辰遙相呼應,照亮了一條布滿荊棘卻通往真理的道路。
喜歡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請大家收藏:()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