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時空規則與母親的淤青
字數:3174 加入書籤
閣樓的吊扇還在吱呀轉,風裏混著舊書的油墨味和林峰剛買的速溶咖啡香。過去三天,他把這裏改成了臨時實驗室 —— 靠窗的舊木桌被擦得發亮,上麵攤著攤開的筆記本,扉頁用黑色馬克筆寫著 “時空穿梭規則日誌”,字跡被咖啡漬暈開了邊角,表格裏的每一行都記著他反複試錯的痕跡。
他蹲在桌前,指尖捏著枚塑料筆,目光落在筆記本的第一欄 “間隔時間” 上:“7 月 10 日 18:00 穿越至 2035 年廢棄倉庫,手環藍光持續閃爍 12 分鍾後熄滅;次日淩晨 6:00,手環再次發熱,藍光亮度恢複至穿越前 —— 間隔恰好 12 小時。” 他邊念邊劃重點,筆尖在紙上戳出細小的印子,桌角的電子鍾 “滴答” 響著,像是在為他的結論敲下節拍。
接下來是 “攜帶限製” 的實驗。他從抽屜裏翻出枚塑料筆,攥在手心啟動手環 —— 藍光閃過的瞬間,掌心傳來熟悉的灼熱感,再睜眼時,手裏的筆已經沒了,隻有幾滴淡綠色液體沾在指縫間,散著刺鼻的塑膠味,像燒融的電線。他趕緊去洗手,水流過指尖時,那涼意才壓下殘留的灼熱。第二次他換了枚銀質鑰匙,穿越回來後,鑰匙完好無損,表麵還泛著微光 —— 他托陳陽去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鑰匙含 “時空晶體” 成分,和腕上手環的材質一模一樣。“原來隻有和手環同材質的東西,才能扛住時空亂流。” 林峰摸著手環,金屬的涼意順著指尖爬上來,心裏忽然踏實了些。
黑色設備被放在桌中央,屏幕還蒙著層薄灰。下午三點,陳陽抱著筆記本電腦闖進來,肩上挎著半袋泡麵,眼鏡滑到了鼻尖:“峰子,我帶了最新的破解軟件,再搞不定我就去借係裏的服務器!” 他蹲在木桌前,手指在鍵盤上翻飛,屏幕反光映著他皺緊的眉頭,泡麵的油香味慢慢在閣樓裏散開。突然,電腦 “叮” 地響了一聲,加密文件夾 “星塵實驗室” 的圖標亮了。
兩人湊在屏幕前,呼吸都放輕了。文件夾裏的科技報告用淡藍色字體排版,第一頁就是 “納米醫療機器人”&n,約為頭發絲的千分之一,可通過靜脈注入人體,自帶癌細胞識別係統,接觸病灶後釋放‘溶瘤因子’,臨床數據顯示每天可清除 10% 病灶,無化療副作用。” 林峰的指尖猛地頓住,心髒像被什麽攥緊 —— 母親化療後嘔吐、掉頭發的樣子突然浮現在眼前,他趕緊往下翻,“神經橋接技術” 的詞條跳出來:“通過‘腦電波編碼庫’將知識轉化為神經信號,直傳至大腦,但需匹配個體生物信號,否則會引發癲癇、記憶紊亂等並發症。”
“這玩意兒…… 比咱們係裏的量子計算機還先進十年!” 陳陽抓了抓頭發,泡麵湯灑在鍵盤上都沒察覺,“峰子,你不會真去未來逛了一圈吧?” 林峰沒接話,目光落在最後一頁的 “創世紀集團” 上:“壟斷 2055 年 80% 科技資源,強製所有公民植入‘身份芯片’,內置定位與意識監測功能,無芯片者無法乘坐磁懸浮車、進入公共醫院 —— 甚至買不到水。” 屏幕的光映在他臉上,他忽然想起 2055 年雨巷裏的爆炸聲,後背莫名發緊。
當晚,林峰揣著從芯片裏導出的納米修複液回了家。防盜門剛打開,就聞到了紅燒肉的香味 —— 母親坐在沙發上織毛衣,毛線針在她手裏翻飛,米白色的線團滾在腳邊。他走過去才發現,母親的左胳膊上爬著片淤青,從手肘蔓延到手腕,紫得發暗,邊緣還泛著青黃,像塊髒抹布蓋在皮膚上。“媽,怎麽弄的?” 林峰蹲下來,手指輕輕碰了碰淤青邊緣,母親的胳膊下意識瑟縮了一下。“沒事,上周去醫院化療,不小心撞在輸液架上了。” 她笑著把毛衣往身後藏了藏,“快吃飯吧,肉都要涼了。”
林峰沒說話,轉身去廚房拿了個小玻璃瓶 —— 裏麵裝著淡藍色的修複液,在燈光下像融化的星空。“媽,我同學在科研所做實驗,給了我點藥膏,治淤青特有效。” 他蹲在母親麵前,棉簽蘸著修複液碰到皮膚時,母親 “嘶” 了一聲:“有點涼,還帶點疼。” 他動作放輕,看著修複液慢慢滲進皮膚,淤青的顏色好像在一點點變淡,像被水稀釋的墨。
半小時後,母親舉起胳膊對著燈光看,指尖輕輕摸過原來淤青的地方,突然紅了眼眶。眼淚掉在毛衣上,暈開一小片濕痕:“小峰,這藥膏…… 哪來的?你爸以前在研究所時,也研究過能消淤青的藥,可惜沒成功。” 林峰的心揪了一下,他不敢說穿越的事,隻攥著母親的手:“是科研所的實驗樣品,免費給的,專門治化療後的淤青。” 母親摸著他的頭,手指還在發抖,掌心的溫度透過頭發傳過來:“你爸要是在,肯定也為你高興。”
第二天一早,林峰回到閣樓,想研究神經橋接技術 —— 他想靠這個快速補完畢業論文的實驗數據,可屏幕上 “生物信號匹配” 的提示框總跳出來,他沒有 “腦電波編碼庫”,根本沒法啟動。陳陽抱著桶泡麵走進來,湯汁滴在地上:“峰子,你愁啥?市科研所的李津博士,不就做腦機接口的生物兼容實驗嗎?我上次聽係裏老師說,她爸以前和你爸是同事,都研究過新型材料。”
“李津?” 林峰猛地站起來,椅子在地上劃出刺耳的聲音。他想起未來手機裏那條未發送的信息 ——“2025.07.15,李津,神經橋接實驗數據……” 原來不是巧合,37 歲的自己早就把線索留在了這裏。他趕緊把芯片裝進陳陽送來的保溫箱 ——“芯片在常溫下會失效,低於 10℃才能保存”,陳陽的話還在耳邊。他抓起背包往科研所跑,路上的風裹著梧桐葉的清香,腕上的手環突然泛起微光,藍光順著血管的方向跳動,像是在為他指路。
快到科研所時,他摸出未來手機,想再看看有沒有遺漏的信息。屏幕突然亮了,彈出個 10 秒的短視頻片段 —— 畫麵模糊,隻能看到 37 歲的自己坐在實驗室裏,聲音斷斷續續:“阿峰,找李津…… 她知道時空晶體的來源,還有…… 別讓創世紀的人找到‘初代錨點’……” 話沒說完,畫麵就黑了。林峰攥緊手機,心髒 “咚咚” 跳著,科研所的白色大樓就在眼前,門口的牌子上寫著 “生物醫學實驗室”,陽光照在玻璃門上,反射出刺眼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