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花林春深

字數:17120   加入書籤

A+A-


    第一節:梅香入夢
    立春這天,陽光明媚,微風拂麵,大地逐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阿毛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起床,然後出門去散步。他沿著小路緩緩前行,感受著春天的氣息。
    走著走著,阿毛來到了一棵銅錢樹下。這棵樹長得十分高大,枝繁葉茂,它的葉子呈現出一種獨特的銅綠色,仿佛是由無數個小小的銅錢組成的。阿毛一直對這棵樹充滿了好奇,每次路過都會駐足觀察一番。
    就在阿毛凝視著銅錢樹的時候,他突然發現樹底下有一抹鮮豔的色彩。他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朵盛開的七色梅!這朵花小巧玲瓏,花瓣呈現出七種不同的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阿毛驚喜地蹲下身來,仔細地端詳著這朵七色梅。它的花瓣嬌嫩欲滴,花蕊散發出淡淡的香氣,讓人感到心曠神怡。阿毛不禁想起了小時候聽過的關於七色梅的傳說,據說這種花非常稀有,隻有在春天的第一天,也就是立春這天才會綻放。
    阿毛小心翼翼地將七色梅摘下來,捧在手心裏,仿佛它是一件珍貴的寶物。他決定把這朵花帶回家,放在自己的書桌上,讓它成為這個春天最美麗的點綴。
    這朵梅花生得奇異,七片花瓣顏色各不相同,花蕊卻是純淨的金色。更奇妙的是,每當晨露凝結在花瓣上時,露珠裏就會浮現出模糊的畫麵——有時是煜霄在村口教孩子們練劍,有時是泠霜用冰晶為老婆婆止痛。
    在一個幽靜的山林裏,一棵古老而巨大的樹下,駝背老人正蹲在樹根處。他那飽經滄桑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他專注地盯著從樹幹上緩緩滴落的樹脂,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
    突然,老人輕聲說道:“梅靈醒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卻透露出一種無法言喻的欣喜。
    老人小心翼翼地用竹筒接住那一滴一滴的樹脂,仿佛這是一種神聖的儀式。他一邊接,一邊喃喃自語:“去年冬天埋下的銅棺戾氣,都被它化成養料了。”
    那銅棺,或許是一件充滿神秘力量的古物,而梅靈,也許是一個與這銅棺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存在。如今,梅靈蘇醒了,它所散發出的力量,似乎都被這棵大樹吸收,轉化成了滋養生命的養分。
    阿毛伸手觸碰花瓣,指尖傳來細微的刺痛。梅花突然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映照出整個花林村的景象:東頭王嬸家的屋頂新鋪了茅草,西邊學堂的窗欞上掛著冰晶風鈴,就連常年陰森的祠堂前,都種上了一排嫩綠的柳樹苗。
    光芒中浮現出兩個淡淡的身影——煜霄正在修補村口的石橋,青霄劍氣在他手中溫順如綢緞;泠霜則站在學堂屋簷下,指尖凝出的冰晶化作蝴蝶形狀,逗得孩童們咯咯直笑。阿毛的手指,如同初春最膽怯的蝶,輕輕落在那片梅花瓣上。花瓣並非想象中那般柔軟溫潤,反而帶著一種近乎頑皮的韌勁,當指尖觸碰到那薄如蟬翼的邊緣時,一股細微卻清晰的刺痛感,如同針尖般,倏地刺入了她的皮膚。她下意識地想要縮回手,但那疼痛轉瞬即逝,仿佛隻是大自然一個調皮的玩笑。
    然而,就在這微痛的瞬間,奇跡發生了。那朵原本隻是普普通通、含苞待放的梅花,突然劇烈地顫抖起來,緊接著,一股難以言喻的、璀璨奪目的光芒從花心爆發,如同被點燃的星辰,迅速蔓延至整朵花,乃至整棵梅樹。那光芒並非刺眼的白光,而是帶著一種溫暖而柔和的粉色與金色交織的光暈,如同晨曦穿透薄霧,又似晚霞染紅天際,美麗得讓人窒息。
    光芒所及之處,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整個花林村的景象,如同被按下了暫停鍵的電影畫麵,清晰地浮現在了阿毛的眼前。這景象並非靜止的,而是帶著一種奇異的、緩慢流動的動態,仿佛一個被拉長了的、充滿詩意的瞬間。
    她首先看到的是東頭王嬸家的屋頂。那屋頂原本有些破舊,幾處茅草已經發黃,甚至能看到星星點點的漏洞。但在光芒的映照下,那些漏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嶄新、翠綠的茅草,整齊地鋪展著,像一塊巨大的、柔軟的地毯,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王嬸這些日子以來的辛勞與喜悅。
    接著,她的目光轉向了西邊的學堂。學堂的窗欞原本是普通的木製結構,有些地方甚至有些腐朽。但在光芒中,那些窗欞上掛滿了晶瑩剔透的冰晶風鈴,它們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如同天籟之音,仿佛在吟唱著孩子們琅琅的讀書聲。這些冰晶風鈴,每一顆都閃爍著獨特的光芒,有的像星星,有的像月亮,有的像雪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斑斕的光芒,美得讓人心醉。
    阿毛的視線繼續移動,她看到了那座常年陰森、令人望而卻步的祠堂。祠堂的門口,原本是一片荒蕪,雜草叢生,顯得格外淒涼。但在光芒中,那片荒蕪之地,竟然長出了一排嫩綠的柳樹苗。這些柳樹苗,雖然還隻是小小的樹苗,但它們已經亭亭玉立,枝條柔軟地垂下來,如同少女的長發,在微風中輕輕飄動,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的頑強與希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阿毛的心,被這突如其來的景象深深震撼了。她從未想過,這個她生活了十幾年的村莊,竟然隱藏著如此美麗的一麵。這些景象,就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畫卷,在她的眼前徐徐展開,讓她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與美好。
    光芒越來越盛,仿佛要將整個村莊都籠罩其中。就在這時,兩個淡淡的身影,如同幻影一般,在光芒中逐漸浮現出來。
    其中一個身影,手持長劍,身姿挺拔,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他正專注地修補著村口的石橋。石橋年久失修,幾處石板已經鬆動,甚至有些地方已經斷裂。他手中的長劍,正是那柄聞名遐邇的青霄劍。
    但在他的手中,這柄劍卻不再像傳說中那般鋒利無匹,而是變得溫順如綢緞。劍氣在他手中流轉,如同靈蛇出洞,精準地填補著石橋的裂縫,加固著鬆動的石板。他的動作嫻熟而有力,每一個動作都帶著一種奇異的韻律感,仿佛在演奏著一曲動人的樂章。
    另一個身影,則是一位身著素雅長裙的女子。她站在學堂的屋簷下,手中正凝聚著一團冰藍色的冰晶。
    這些冰晶,在她的指尖跳躍、旋轉,最終化作了一隻隻栩栩如生的蝴蝶形狀。這些冰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如同真正的蝴蝶一般,輕盈而靈動。學堂裏的孩子們,都被這奇景吸引住了,他們紛紛跑出教室,圍在女子身邊,仰著頭,好奇地看著這些冰晶蝴蝶,發出陣陣驚歎聲和歡笑聲。
    女子的嘴角,也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柔的笑容,仿佛在享受著孩子們的快樂。
    阿毛認出來了,這兩個身影,正是她日思夜想的煜霄和泠霜。他們竟然回到了花林村,而且,他們似乎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個村莊。
    光芒漸漸散去,阿毛眼前的景象恢複了正常,但那些美麗的畫麵,卻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腦海裏。她看著手中的梅花瓣,那微小的刺痛感,仿佛還在指尖殘留。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偶然的觸碰,更是一次奇妙的緣分。
    她知道,她的生活,將從此不再平凡。她將和煜霄、泠霜一起,守護著這個美麗的村莊,守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安寧。而這份守護,也將成為她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永遠銘刻在她的心中。
    “這才是他們該有的樣子……”老人的聲音戛然而止,他突然像是被什麽東西擊中一般,身體猛地顫抖起來,然後開始劇烈地咳嗽。
    那咳嗽聲仿佛是從他身體深處發出的,每一聲都像是要把他的內髒咳出來一樣。他的臉色變得蒼白如紙,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滾而下。
    隨著咳嗽的加劇,老人身上的蓑衣也被震動得微微顫抖,而那蓑衣的下擺,竟然滲出了一縷縷黑色的血跡。
    那黑血在蓑衣上蔓延開來,仿佛是被什麽力量吸引著,慢慢地匯聚成一灘。當那灘黑血滴落在泥土上時,奇跡發生了——那原本貧瘠的泥土上,竟然迅速地長出了幾株嫩綠的藥草。
    這些藥草看上去生機勃勃,葉片翠綠欲滴,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它們在風中輕輕搖曳,似乎在向人們展示著它們的存在。
    第二節:劍穗係緣
    在那個寧靜的小村莊裏,村口的老槐樹宛如一位慈祥的老人,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它那粗壯的樹幹和茂密的枝葉,為村民們提供了一片清涼的樹蔭。
    而在這老槐樹下,有一個名叫煜霄的年輕人,他手持一柄長劍,劍穗隨風飄動,仿佛在訴說著他的故事。這劍穗不僅是煜霄的標誌,更是姑娘們心中最愛的飾物。
    每當陽光灑在老槐樹下,煜霄總會在這裏練習劍術。他的動作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每一次揮劍都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而那劍穗,在他的舞動下,如同翩翩起舞的仙子,輕盈而靈動。
    村裏的姑娘們常常會聚集在老槐樹下,目不轉睛地看著煜霄練劍。她們被他的英姿所吸引,更對那劍穗情有獨鍾。那劍穗的顏色鮮豔奪目,與煜霄的長劍相得益彰,仿佛是為他量身定製的一般。
    姑娘們會在閑暇時,用自己的巧手,模仿著煜霄的劍穗,編織出屬於她們自己的小飾物。這些小飾物雖然不如煜霄的劍穗那般精致,但卻充滿了姑娘們的心意和對煜霄的喜愛。
    於是,村口的老槐樹下,不僅有煜霄的劍穗在舞動,還有姑娘們的歡聲笑語。這裏成了村莊裏最熱鬧的地方,也是姑娘們心中最美好的角落。
    自從上個月他用劍氣救下墜井的小桃紅,村裏未出嫁的姑娘們就發現,那位總是冷著臉的道長,劍穗上不知何時多了朵小小的七色梅。更讓她們心動的是,每當有人遇到危險,青色的劍氣總會及時出現。
    清晨的集市剛有些起色,薄霧還未完全散去,空氣中彌漫著豆香、炊煙和泥土的氣息。賣豆腐的翠兒,正小心翼翼地掀開那塊舊棉布,露出裏麵雪白嫩滑的豆腐。她眉眼彎彎,帶著幾分羞怯,正想向身邊一個常來買豆腐的老太太多要幾塊豆腐,好給常年受風濕折磨的母親換點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道長,我娘的風濕……”
    話音未落,一道清冷的聲音自身後響起,打斷了她的請求。翠兒下意識地回頭,隻見一身青色道袍的煜霄不知何時已站在她身後。他身姿挺拔,麵容清俊,隻是那雙眼睛總是冷得像冬日裏的寒冰,讓人不敢直視。此刻,他並未看她,目光落在她攤開的豆腐上,似乎在估量著什麽。
    翠兒心裏一緊,聲音都有些發顫。她娘的風濕病犯了,夜裏疼得睡不著覺,她尋思著賣點豆腐多掙點錢,好給娘買點好點的藥。可這煜霄道長,雖然住在村口石橋邊的小道觀裏,平日裏看起來冷冰冰的,也不大跟人打交道,更別提……提什麽錢了。
    她的話還沒說完,心裏正盤算著該怎麽開口,突然感到手腕一涼。一縷極細、極輕的青色光芒,如同水蛇般悄無聲息地纏了上來。翠兒嚇了一跳,本能地想甩開,卻發現那光芒凝而不散,緊緊地繞住了她的手腕。
    “這是?”她驚愕地瞪大了眼睛,看著手腕上那縷散發著淡淡青光的、如同活物般纏繞的“東西”。那感覺既不疼,也不癢,反而帶著一絲奇異的暖意,順著她的手腕緩緩流淌,驅散了清晨的微涼。
    煜霄這才緩緩轉過身,目光落在翠兒手腕上。他的眼神依舊清冷,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篤定。他沒有回答她的問話,隻是伸出修長的手指,那手指白皙而幹淨,指尖凝聚著剛才那縷劍氣,開始在她手腕上輕輕纏繞。
    那縷青色的劍氣,在他的操控下,竟如同最柔順的絲線,纏繞著、交織著,不一會兒,就在翠兒纖細的手腕上,係成了一個精致而牢固的平安結。結的樣式簡單卻寓意深遠,青色的光暈在其中流轉,仿佛一枚溫潤的玉佩,襯得翠兒白皙的手腕更加動人。
    翠兒看得呆了,一時間忘了說話。她沒想到,這個總是冷著臉的道長,竟然會出手幫她。而且,用的還是他剛才那淩厲的劍氣?這……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戴著,”煜霄的聲音依舊沒什麽溫度,甚至可以說是冷淡,但此刻聽在翠兒耳朵裏,卻仿佛帶著某種奇異的暖意,“三天後取下。”
    他沒再多說一個字,仿佛多說一句都是浪費時間。但他的動作,卻異常地細致。他將那個平安結的末端收尾處,輕輕一撚,仿佛怕勒疼了她,動作輕柔得讓翠兒有些恍惚。
    翠兒看著手腕上的青色絲繩,又抬頭看了看煜霄。他的目光已經移開,似乎在看遠處的街景,又似乎什麽也沒在看。她心裏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激和羞澀,臉“唰”地一下紅了起來,像熟透了的蘋果。
    “謝……謝謝道長!”她咬了咬嘴唇,低低地喊了一聲,然後像隻受驚的小鹿,抓起旁邊裝豆腐的木盆,轉身就跑。跑了幾步,她才想起自己還沒給錢,又羞又急,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她紅著臉,腳步踉蹌地跑遠了,隻留下一個慌亂的背影。集市上的人看著她這副模樣,都有些忍俊不禁。
    而煜霄,在翠兒跑開的瞬間,那雙總是冷冽的眼睛裏,似乎閃過一絲極淡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波動。他微微側過頭,耳根處,一片薄薄的、幾乎看不見的微紅,如同晚霞掠過天際,轉瞬即逝。
    他迅速收斂了所有情緒,恢複了那副淡漠的神情,仿佛剛才的一切都隻是他的錯覺。他轉身,幾步跨過攤位,消失在晨霧彌漫的街角,隻留下那縷淡淡的青色劍氣殘留的氣息,在空氣中輕輕飄散。
    當天夜裏,萬籟俱寂,阿毛獨自漫步在庭院中,忽然,他的目光被不遠處的銅錢樹吸引住了。隻見那樹下,煜霄正靜靜地站著,宛如一座雕塑。
    月光如水,灑在煜霄身上,仿佛給他披上了一層銀紗。他手中的青霄劍在月色的映照下,不再像白日裏那樣淩厲,反而散發出一種如水般柔和的光芒。
    阿毛凝視著煜霄,隻見他手中的青霄劍輕輕舞動,劍氣在空中交織成一張細密的網。這張網仿佛有生命一般,將白日裏收集的病氣一點點地吞噬、淨化。
    就在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從阿毛背後傳來:“師兄以前不是這樣的。”阿毛轉身,看到泠霜正緩緩走來。她手中捧著剛摘的草藥,那草藥上還沾著晶瑩的露珠,在月色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泠霜的冰晶麵具在月光下近乎透明,阿毛可以清晰地看到她那如秋水般的眼眸。她看著煜霄,輕聲說道:“在師門時,他的劍氣可是能劈開瀑布的。”
    阿毛的目光突然被泠霜臉上的麵具吸引住了。他定睛一看,驚訝地發現麵具的邊緣竟然多了一圈細小的七色梅紋路。這些紋路精致而細膩,仿佛是用最細膩的筆觸勾勒而成。
    阿毛不禁好奇地湊近觀察,當他看到泠霜俯身檢查草藥時,那些七色梅紋路竟然開始隨著她的動作和角度的變化而變換顏色!
    一會兒是鮮豔的紅色,一會兒又變成了淡雅的藍色,接著又變成了神秘的紫色……就像是這些梅花真的有生命一般,在泠霜的臉上綻放出不同的色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毛看得目瞪口呆,他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麵具。這麵具不僅設計精美,而且還能隨著泠霜的動作產生如此奇妙的變化,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第三節:冰蝶治心
    學堂的冰晶風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五彩光芒,清脆悅耳的聲音隨風飄蕩,仿佛在訴說著一個美麗的故事。這成了花林村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吸引著村民們駐足觀賞。
    每周,泠霜都會來到學堂,教孩子們認字。她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私塾先生截然不同。私塾先生通常會手持戒尺,嚴厲地督促孩子們學習,而泠霜則用各種冰晶凝成的小動物作為教具,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這些冰晶小動物栩栩如生,有的像可愛的兔子,有的像機靈的鬆鼠,還有的像展翅高飛的小鳥。孩子們對這些冰晶小動物充滿了好奇和喜愛,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
    然而,在這群孩子中,有一個特別淘氣的男孩,名叫狗娃。有一次,他故意打碎了一隻冰蝴蝶,看著碎片散落一地,他心中暗自得意。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隻見那些碎片竟然在瞬間重新凝聚起來,化作了更多的小蝴蝶,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最後還組成了一個大大的“誠”字。
    狗娃驚訝得目瞪口呆,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從那以後,他變得不再淘氣,開始認真學習,也學會了誠實守信。
    "仙子姐姐!"孩子們總是這樣喊她。起初泠霜會皺眉糾正,後來也就隨他們去了。隻有阿毛知道,她每晚都要在月光下打坐,將白日裏吸收的孩童歡聲笑語煉成純淨的冰靈之力。
    驚蟄那日,村裏來了個雙目渾濁的遊方郎中。他盯著泠霜的麵具看了許久,突然跪下:"三年前山洪,是您的冰蝶保住我妻兒性命!"“仙子姐姐!”稚嫩的童聲在學堂屋簷下此起彼伏,帶著幾分雀躍,幾分敬畏。
    孩子們總是這樣喊泠霜,那稱呼像長了腳的野草,怎麽也除不掉。起初,泠霜的眉頭會不自覺地蹙起,冰晶凝成的指尖微微一頓,那雙總是帶著淡淡疏離的眼睛裏會掠過一絲不耐。
    “不要亂叫,”她聲音清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僵硬,“我沒有仙子那麽……不切實際。”
    孩子們便吐了吐舌頭,嬉笑著跑開,但下一刻,那個稱呼又會像變戲法似的冒出來。學堂的先生也笑著搖頭,私下裏和泠霜說:“泠姑娘,孩子們都是這樣,你不必太在意。
    ”阿毛也總是悄悄拉著身邊的小蘿卜頭,小聲嘀咕:“別亂叫,那是泠霜姐姐。”
    隻有阿毛知道,這個被孩子們稱作“仙子姐姐”的泠霜,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每當夜幕低垂,月光如水銀般傾瀉而下,泠霜便會獨自來到村外那片新栽的柳樹林邊。
    她找一處僻靜的草地坐下,盤膝而坐,身姿挺拔如鬆,周身散發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氣息。白天裏,她逗弄孩童時指尖凝出的冰晶蝴蝶,此刻便不再逗趣,而是化作無數細小的冰晶粒子,飄散在她身周,如同月光下的精靈。
    她閉上眼睛,長長的睫毛在臉頰上投下淡淡的陰影。白日裏在學堂屋簷下,在村口石橋邊,在孩子們追逐嬉鬧時,她所聽到的那些純粹的歡聲笑語,那些無憂無慮的吵鬧,此刻都仿佛被她吸入體內。她的呼吸變得悠長而均勻,仿佛與月光同頻。
    那些聲音在她體內流轉、沉澱,被她那純淨的冰靈之力一點點地過濾、提純。歡笑聲中的跳躍,吵鬧聲中的生氣,都被她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吸收,最終凝聚成更精粹、更純淨的冰靈之力。這個過程悄無聲息,隻有月光知道,隻有偶爾路過、好奇張望的夜鳥知道。
    阿毛有時也會在夜裏偷偷溜出來,躲在暗處,看著泠霜的背影,心裏充滿了好奇和一絲難以言說的擔憂。她不明白泠霜為什麽要這樣做,但看著她那副專注而認真的樣子,心裏總是暖暖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驚蟄那天,天氣格外暖和,連帶著花林村的人們的心情也格外舒暢。午後,村口突然來了個陌生的遊方郎中。
    他背著個破舊的藥箱,頭發花白,胡須邋遢,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雙眼睛,渾濁得像是蒙了一層霧,幾乎看不清東西。他一路問著路,搖搖晃晃地走進了村子。
    郎中似乎對花林村很感興趣,東張西望,嘴裏還喃喃自語。他路過學堂時,正好泠霜在屋簷下逗弄孩子們。孩子們正圍著一隻由冰晶凝成的蝴蝶,驚歎著它的美麗和靈動。
    郎中的腳步頓住了,他那雙渾濁的眼睛,卻像是被什麽吸引了一樣,死死地盯住了泠霜的麵具。
    泠霜總是戴著那副半透明的冰晶麵具,遮住了大半張臉,隻露出眼睛和嘴唇。那麵具是她自己煉製的,冰涼而堅硬,仿佛是她與外界隔開的一道屏障。郎中盯著那麵具看了許久,渾濁的眼球微微轉動,仿佛在努力回憶著什麽。他的嘴唇翕動著,卻沒發出聲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孩子們被郎中奇怪的樣子嚇了一跳,都躲到了泠霜身後。泠霜微微皺眉,冰晶蝴蝶瞬間消散,化作點點星光,飄散在空中。她下意識地護住了身後的孩子們,聲音依舊清冷:“這位郎中,你看著我們做什麽?”
    郎中像是被驚醒了一樣,猛地回過神來。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麽,卻又一時語塞。他看著泠霜,又看了看她身後的孩子們,渾濁的眼睛裏突然湧上一股難以置信的神色。
    他猛地向前邁了一步,身體有些搖晃,但眼神卻異常堅定。他伸出手,顫抖著指向泠霜的麵具,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激動:“是你!真的是你!”
    泠霜被他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後退了一步,警惕地看著他。
    郎中不管不顧,他猛地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一個頭,聲音哽咽:“仙子姐姐!三年前山洪爆發,是您的冰蝶保住我妻兒性命!”
    此言一出,周圍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了。孩子們驚呆了,學堂裏的先生也探出頭來,阿毛更是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跪在地上的郎中。
    三年前的那場山洪,他們至今記憶猶新。那場洪水來得又猛又急,幾乎衝垮了半個村子,無數人家流離失所,甚至失去了親人。泠霜那時候剛剛來到花林村不久,她戴著那副冰晶麵具,在洪水中穿梭,指尖不斷凝出冰晶蝴蝶,將那些被困在洪流中、即將被衝走的村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一個個送到了安全地帶。
    她的動作快如閃電,冰晶蝴蝶在昏暗的天色下閃爍著奇異的光芒,仿佛天降神兵,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然而,泠霜卻一直沉默著,她低著頭,看不清麵具後的表情。良久,她才緩緩開口,聲音依舊清冷,卻似乎少了幾分距離感:“過去了,不必再提。”
    郎中卻像是沒聽見一樣,依舊跪在地上,仰著頭,渾濁的眼睛裏閃爍著淚光:“仙子姐姐,您的大恩大德,我楊某人永生難忘!
    我這一雙眼睛,就是當年被洪水裏的泥沙迷了,後來又生了眼疾,看不清東西了。但我記得您,記得您指尖那些美麗的冰蝶!”
    泠霜的身體微微一顫,她抬手,冰晶麵具無聲地滑落,露出她那張清冷而秀美的臉龐。她的眼眶有些泛紅,但依舊倔強地沒有讓眼淚掉下來。
    她看著跪在地上的楊郎中,看著周圍孩子們那崇拜而感激的眼神,看著阿毛那擔憂而心疼的目光,第一次,她覺得那副冰晶麵具,是如此多餘。她輕輕歎了口氣,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柔軟:“起來吧,楊郎中。你的眼睛,我會想辦法看看。”
    那一刻,陽光正好,灑在楊郎中滄桑的臉上,也灑在泠霜清冷的眉眼間,仿佛給這個平凡的午後,鍍上了一層溫暖而聖潔的光輝。而那個“仙子姐姐”的稱呼,似乎也不再那麽刺耳,反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分量。
    泠霜後退半步,麵具上的梅花紋路突然變成警戒的紅色。煜霄的劍氣悄然而至,卻在察覺沒有惡意後,化作清風拂過郎中的眼睛。
    “你的報恩,不如教孩子們認草藥。”泠霜最終輕聲說道,她的聲音仿佛一陣輕柔的春風,吹拂過人們的耳畔。這句話雖然簡單,卻蘊含著深意。
    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學堂的屋頂上時,一個令人驚喜的變化悄然發生了。原本空曠的學堂庭院裏,不知何時多出了一個小小的草藥圃。這個草藥圃被精心打理過,裏麵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草藥,每一株都顯得生機勃勃。
    更令人驚奇的是,每一株藥草上都停著一隻晶瑩剔透的冰晶蜻蜓。這些蜻蜓宛如藝術品一般,它們的翅膀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與周圍的藥草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而寧靜的畫麵。
    孩子們一走進學堂,就被這個新奇的景象吸引住了。他們好奇地圍攏過來,仔細觀察著這些藥草和蜻蜓,眼中充滿了驚喜和興奮。
    第四節:銅錢新生
    銅錢樹結果的那一天,整個村莊都沸騰了起來,人們紛紛放下手中的農活,湧向銅錢樹所在的地方,想要親眼目睹這一罕見的景象。
    這棵銅錢樹一直以來都被村民們視為神秘的存在,它的果實形狀奇特,像極了古代的銅錢,但卻散發著一種陰森的氣息,讓人不敢輕易靠近。
    然而,就在今天,當人們聚集在銅錢樹下時,卻驚訝地發現那些原本陰森的銅錢果實竟然變得晶瑩剔透,宛如一顆顆寶石般閃耀著光芒。
    人群中傳來一陣驚歎聲,大家都被這奇妙的變化所震撼。而在這激動的氛圍中,一個名叫阿毛的年輕人勇敢地爬上了銅錢樹,摘下了第一顆果子。
    阿毛小心翼翼地剝開果子,隨著果皮的剝落,一枚銅錢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枚銅錢上並沒有刻著那個令人恐懼的"離"字,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安"字。
    這個意外的發現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和困惑,人們開始議論紛紛,猜測著這個"安"字背後的含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夕陽的餘暉,將整個花林村染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村口石橋邊,煜霄剛剛收起修補工具,一身青色道袍的他,顯得格外清俊挺拔。他隨手拂了拂沾上些微塵土的衣擺,目光掃過村中幾處,最終落在了村長家那座略顯陳舊的屋簷下。
    “放在村長家米缸裏。”他開口,聲音一如既往地清冷,卻比平日裏多了幾個字,算得上是難得的一次“長篇大論”。“可保三年蟲鼠不侵。”
    這話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不遠處正在掃地的阿毛耳中。
    阿毛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過來。村長家是村裏最年長、也是最受尊敬的人家,但家境並不寬裕,米缸常常快見底。
    近來,米裏偶爾能見到小蟲,牆角也時有老鼠出沒的痕跡,村長夫人為此愁眉不展了好些天。
    阿毛點點頭,沒有多問,轉身就向村長家走去。她知道,煜霄不會無緣無故地做這件事。她從懷裏掏出那枚煜霄交給她的、平平無奇的銅錢,
    入手冰涼,上麵刻著一個簡單的“安”字,筆畫工整,卻透著一股奇異的沉穩。阿毛來到村長家後院,找到了那口用了幾十年的老米缸。缸裏的米已經不多,下麵似乎還積了一些灰塵。
    她按照煜霄的吩咐,輕輕將銅錢放在了米缸底部,那“安”字正對著米缸中央。
    做完這一切,阿毛悄悄退了出去,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像是期待,又像是敬畏。
    夜幕很快降臨,花林村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祠堂,這座平日裏顯得有些陰森、少有人敢在晚上靠近的建築,此刻也安靜地矗立在月光下。
    祠堂的門楣上,不知何時掛上了一枚銅錢,樣式和村長家米缸裏的那枚略有不同,上麵刻著一個“康”字,字體同樣古樸而有力。
    這枚銅錢,是煜霄在掛好第一枚之後,又悄悄來到祠堂掛上的。他站在祠堂前,看著那枚銅錢在月光下泛著淡淡的銀輝,沉默了片刻,才轉身離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裏。
    深夜,有位起夜的村民,大概是夜尿喝多了,腳步有些踉蹌。他經過祠堂時,習慣性地抬頭看了一眼,卻意外地發現,祠堂門楣上的那枚“康”字銅錢,此刻正散發著極其微弱的光芒,像是一盞被施了魔法的燈,雖不耀眼,卻足夠照亮門楣下方那一小塊區域。
    更令人驚奇的是,那微光並非毫無來由地閃爍,而是如同有生命般,溫柔地、均勻地灑落在祠堂內,照在那些平日裏隻在祭拜時才被點亮的祖宗牌位上。
    那些用紅紙寫著先人姓名的牌位,在微光的映照下,竟顯得格外莊嚴,仿佛那些沉睡的先靈,此刻都被這奇異的光芒喚醒,正靜靜地注視著這個村莊。
    村民看得有些發呆,心裏咯噔一下,有種說不出的敬畏感。他不敢多看,匆匆解決了生理需求,便腳步輕快地跑回了家,心裏反複琢磨著剛才看到的景象。
    這銅錢,到底有什麽來曆?是仙家之物,還是道長施的法?他不敢聲張,隻把這當作一個秘密,藏在心底。
    而祠堂裏那微弱的、卻充滿力量的光芒,也成為了這個夜晚,花林村一個不為人知的、充滿神秘色彩的注腳。
    村民們或許不知道,這簡單的兩枚銅錢,是煜霄從深山裏尋來的千年古錢,蘊含著天地間的靈氣,既能安物,亦能佑人。
    他默默地守護著這個村莊,用他自己的方式,為村民們帶來安寧與祥和。
    最神奇的要數那第七枚銅錢了,它與其他六枚相比,顯得有些與眾不同。這枚銅錢的正麵,赫然刻著一個“歸”字,仿佛蘊含著某種深意。
    當阿毛小心翼翼地將這枚銅錢拾起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銅錢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引著,竟然自動飛了起來!它如同一隻輕盈的蝴蝶,徑直朝著村口的方向飛去。
    阿毛驚訝地張大了嘴巴,眼睜睜地看著那枚銅錢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最終穩穩地嵌在了石橋的裂縫處。這一切發生得如此突然,以至於阿毛都來不及反應。
    然而,更令人驚奇的還在後頭。自從那枚銅錢嵌入石橋之後,每當有人離家遠行,橋下的水流就會變得異常清澈,宛如一麵鏡子,倒映著天空和雲彩。那清澈的水流似乎在默默地指引著遊子的歸途,讓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神奇。
    “戾氣化祥瑞……”駝背老人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地撫摸著自己新長出的胡茬,喃喃自語道。他身上那件破舊的蓑衣,原本有好幾個破洞,但此刻卻不知何時被一朵朵盛開的七色梅補上了,看上去竟有幾分雅致。
    “這才是道法自然啊。”老人感慨地說,眼中流露出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五節:春宴
    穀雨這天,陽光明媚,微風拂麵,花林村洋溢著喜慶的氛圍。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聚集在村中的廣場上,共同慶祝這個特別的日子——春宴。
    這是花林村十年來最熱鬧的一次春宴,村民們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準備了各種美味佳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嬸端出了她秘製的梅花糕,那精致的糕點上點綴著一朵朵小巧的梅花,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翠兒家的豆腐被巧妙地擺成了七星形狀,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星,令人眼前一亮;就連最吝嗇的趙屠戶也慷慨地貢獻出了半扇豬肉,讓大家能夠盡情享受這豐盛的宴席。
    宴席的中央,一口巨大的銅鍋正冒著騰騰熱氣,鍋裏燉煮著全村人湊來的各種食材。有鮮嫩的蔬菜、肥厚的蘑菇、鮮美的魚肉,還有那香氣四溢的雞湯。
    而這鍋湯底,更是特別——它是由泠霜用冰晶凝成的甘露,清甜可口,為這道燉菜增添了一抹別樣的風味。
    "道長嚐嚐這個!"小桃紅壯著膽子,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夾起一塊魚腹肉,然後輕輕地放在煜霄的碗裏。她的手微微有些顫抖,似乎擔心自己的舉動會引起這位劍修的不滿。
    周圍的村民們都緊張地注視著這一幕,他們屏住呼吸,不敢發出一點聲音,生怕打擾到煜霄。畢竟,這位劍修一向給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否會接受小桃紅的好意。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煜霄竟然真的動了筷子。他慢慢地夾起那塊魚腹肉,放入口中咀嚼起來。雖然他的動作依然優雅,但村民們還是能感覺到他對這道美食的喜愛。
    看到這一幕,小桃紅的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而其他村民們也紛紛鬆了一口氣。
    就在這時,一個孩子捧著一個用野花編織而成的花環,怯怯地走到泠霜麵前。泠霜原本戴著麵具,讓人看不清她的麵容,但當她看到孩子手中的花環時,她竟然毫不猶豫地摘下麵具,微笑著接過了花環。
    月光灑在泠霜的臉上,原本那張蒼白如紙的麵龐,此刻竟然泛起了一絲淡淡的紅暈,仿佛被這美麗的花環所溫暖。
    宴至酣處,不知誰起了個頭,全村人唱起了古老的祈福歌。煜霄的劍氣在空中織成光網,泠霜的冰晶化作萬千螢火,阿毛則把銅錢樹的果實分給每個人。
    歌聲中,七色梅的香氣籠罩了整個花林村。祠堂前的柳樹抽出了新枝,樹梢上掛著去年那盞熄滅的青銅燈——此刻燈芯竟然自己燃了起來,火光溫暖如春陽。
    子夜時分,萬籟俱寂,整個村莊都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當最後一個村民拖著疲憊的身軀緩緩走進家門,關上那扇陳舊的木門時,村莊裏的燈火也逐漸熄滅,隻剩下月光灑在青石板路上,泛出一層銀白的光。
    煜霄和泠霜靜靜地站在銅錢樹下,這棵樹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神秘而莊重。他們的身影被月光拉長,投射在地上,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幅古老的畫卷。
    在這靜謐的氛圍中,煜霄的聲音突然響起,打破了夜的寂靜:“值得。”
    他的話語簡潔而堅定,沒有絲毫的猶豫。泠霜微微轉過頭,看著煜霄,她的眼眸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般璀璨。她沒有說話,隻是用指尖輕輕凝出一朵晶瑩剔透的冰梅,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在樹根處。
    冰梅在月光的照耀下,散發出淡淡的寒光,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泠霜看著那朵冰梅,輕聲說道:“嗯。”
    這簡單的一個字,卻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和深意。它既是對煜霄的回應,也是對他們共同經曆的肯定。
    遠處,阿毛抱著新摘的七色梅,在夢中露出了微笑。他胸前的七星紋已經淡得幾乎看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朵朵綻放的梅花印記。
    【感謝大家送的禮物,感謝催更,現在流量不好,全靠大家的喜歡,讓我有動力寫下去,嗚嗚...】
    全文完)
    喜歡嶺南花林詭事錄請大家收藏:()嶺南花林詭事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