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牢門對峙
字數:2649 加入書籤
“住手!誰敢放他們走!”莫羅的聲音洪亮如雷,裹挾著凜冽的怒氣,隔著老遠便震得人耳膜發顫。傅清額身子一僵,臉色瞬間從得意的潮紅褪成慘白——他怎麽也沒想到,莫羅怎麽會突然到來,連半點緩衝的餘地都沒給他留!三個俄國士兵也停下了動作,轉頭看向塵土中疾馳而來的人馬,臉上的傲慢被警惕取代,下意識地靠攏在一起。
莫羅策馬衝到近前,馬韁一勒,坐騎人立而起發出一聲長嘶,他順勢翻身下馬,盔甲碰撞聲清脆刺耳,幾步便衝到傅清額麵前,眼神如淬了冰般冰冷:“傅清額,你好大的膽子!這三個俄國人光天化日打死我大清子民,人證物證俱在,連供詞都畫了押,未經審判,未給死者家屬一個交代,你竟敢擅自放人?!”他聲音陡然拔高,“你眼中還有王法嗎?還有我大清的疆土尊嚴嗎?”
傅清額被他的氣勢逼得後退半步,連忙定了定神,強裝鎮定地挺起胸膛,聲音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發顫:“莫羅,你休要危言聳聽!此乃談判緩兵之計!放了他們,才能讓伊萬諾夫看到我們的誠意,明日談判才能順利進行!我是朝廷欽點的談判正使,處置談判相關事宜,難道還要向你報備?我三番幾次對你忍讓,你不要以為我真的怕你,你別欺人太甚!”他刻意加重“正使”二字,試圖用身份壓人。
“誠意?”莫羅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仰頭發出一聲冷笑,轉頭看向那三個俄國士兵時,眼神瞬間變得淩厲。恰好聽到矮胖士兵用俄語對高個子嗤笑:“看,我說的沒錯吧,這個傅清額就是我們的狗,就算莫羅來了又怎樣,他不敢不聽傅清額的。”莫羅雖聽不懂完整語句,但“傅清額”“狗”的發音和兩人輕蔑的神態,讓他瞬間明白了意思。
他上前一步,重重踩在馬鐙上,居高臨下地盯著俄國士兵,聲音冷得像北疆的寒風:“殺了人還敢口出狂言?想走可以!第一,這三人給死者家屬磕三個響頭賠罪;第二,讓伊萬諾夫帶五百兩白銀給死者家屬做撫恤;第三,明日談判桌上,必須為此事書麵致歉!三條少一條,今日誰也別想踏出這牢門半步!”
高個子士兵臉色一變,下意識地摸向腰間的彎刀,剛碰到刀柄,就被莫羅身後的巴特魯和色勒齊聲喝止:“放下武器!再動格殺勿論!”兩人腰間的佩刀已然出鞘,寒光一閃,嚇得俄國士兵手一哆嗦,連忙收回了手。
傅清額見狀,連忙撲上前死死拉住莫羅的胳膊,近乎哀求地說道:“莫大人!萬萬不可啊!五百兩白銀還好說,讓他們磕頭賠罪,伊萬諾夫怎麽可能答應?要是把他惹急了,直接帶兵攻城怎麽辦?北疆本就不穩,真打起來,皇上怪罪下來,我們擔當的嗎?為了三個平民,把談判搞砸,甚至引發戰事,這個責任你我都擔不起啊!”他說著,竟帶著幾分委屈,“我這也是為了大局著想,不是為了我自己啊!”
“大局?”莫羅猛地甩開他的手,力道之大讓傅清額踉蹌著後退兩步,“傅大人眼中的大局,就是讓凶手逍遙法外,讓我大清子民白死?就是用百姓的性命和朝廷的尊嚴,去換所謂的‘談判順利’?”他指著牢門口圍觀的差役和百姓,聲音擲地有聲,“你看看這些百姓!他們看著呢!今日若讓凶手安然離去,朝廷的臉麵何在?百姓的信任何在?日後俄人再肆意妄為,誰還會信朝廷能護他們周全?”
“私放凶徒,按《大清律例》第二十三款‘邊釁’條載:‘外夷凶徒害我子民,地方官擅放者,革職拿問,重者斬立決!’”莫羅字字鏗鏘,抬手直指傅清額,語氣不容置喙,“你身為理番院侍郎,當知律法森嚴!若不是看在明日談判在即,我今日便將你綁送京城,交由三法司會審!現在,要麽讓他們回牢待審,要麽按我的條件辦,沒有第三條路!”
傅清額被懟得臉色青一陣白一陣,被逼到絕境反而生出幾分孤勇,梗著脖子道:“律法我自然知曉!可談判大局為重!我今天要是非放他們離去,你敢如何?”“如何?”莫羅眼神一厲,朝身後侍衛使了個眼色,“來人!他若執意抗法,將他給我綁了!待談判結束,再行處置!”傅清額猛地愣住,不敢置信地瞪著莫羅:“莫羅!你敢綁我?我是朝廷欽點的正使!亦是朝廷二品官員,你無權處置我!”“正使亦不能枉法!”莫羅上前一步,盔甲碰撞聲震得人耳膜發顫,“你不信,盡管試試!”
傅清額的手攥得發白,冷汗順著脊梁骨往下淌——真要被當眾綁了,別說邀功,這輩子的臉麵都丟盡了,回京後更是會成為朝堂笑柄。他權衡片刻,狠狠瞪著莫羅:“好!好一個莫羅!你如此蠻不講理,明日談判不成,惹來兵事,所有罪責都由你一人承擔!”“我承擔與否,不勞傅大人費心,你還是管好你自己。”莫羅冷聲道。傅清額重重“哼”了一聲,甩袖帶著隨從怒氣衝衝地離去,連頭都沒回。
傅清額一走,莫羅轉身看向那三個麵如土色的俄國士兵,聲音冷冽:“來人!這三人打死我大清子民,囂張跋扈,先重打二十大板,再帶回牢房嚴密看守!若有差池,唯你們是問!”“喳!”身後的八旗士兵和差役齊聲應和,立刻上前擒住掙紮的俄國人,按在一旁的長凳上。“劈啪”的板聲瞬間響起,夾雜著俄國人的慘叫,大牢門口的百姓見狀,無不拍手叫好,甚至有人高聲喊著“打得好”!
莫羅看著百姓們激動的神情,心中愈發堅定——這三人必須嚴懲。即便不能處以極刑,也得讓俄國人付出代價:不僅要給死者家屬足額賠償,更要讓伊萬諾夫清楚,我大清不可欺、律法不可違。他清楚,真要殺了這三人,俄國人極可能借題發揮真的挑起戰事;可若輕饒,又難平百姓怒火,更會讓俄人覺得大清可欺。再想到乾隆年間連年征戰、南巡耗費巨大,國庫本就空虛,而西方因工業革新技術日新月異,火器戰力已超過大清,真要開戰,勝負難料。二十大板既能震懾凶徒、安撫民心,又為明日談判留了餘地,正是眼下最穩妥的處置。
喜歡重生之回到大清當王爺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回到大清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