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京城別,舊案催

字數:3819   加入書籤

A+A-


    天未亮,官署庫房鐵門閉合的聲響在巷中回蕩。甘草袖中地圖殘片已折成方角,貼內袋而藏。他步出巷口,風自北來,衣擺掃過石階裂縫,未停。
    藥坊門前燈籠尚熄,門縫透出一線微光。他推門而入,茯苓正在案前翻檢藥冊,聽見腳步抬頭,不語,隻將一隻青瓷小瓶推向案心。瓶身無銘,塞以蠟封。
    “加了甘草調和的方子。”她聲音低而穩,“三日後大會,若有人神亂躁動,以此水衝服,可緩一時。”
    甘草取瓶,貼肉收好。
    酸棗仁從後簾轉出,手中執一卷泛黃紙圖,邊緣磨損,似經年攜帶。她遞上前,指尖微顫。
    “滇南藥商聯絡圖。”她說,“我曾隨老采藥人走遍哀牢、無量,記下幾處暗市與隱坊。若有用……帶去吧。”
    甘草接過,展開一瞥,墨線勾連山道、渡口、藥棧,細密如脈絡。他未多言,卷起收入內袋,與地圖碎片並置。
    “逆藥閣買通柴胡堂執事,混控心劑入貢茶。”他開口,“守則禁攜藥者入場,解法在我,但我不在席上。”
    茯苓點頭:“抗逆聯盟已在京兆府外設棚施藥湯,名曰‘安和飲’,實含微量甘草。雖不能解毒,可減發作之速。”
    “夠了。”甘草說,“你們守住這裏,便是守住解法。”
    酸棗仁低頭:“我已謄錄備份名錄,明日便交紫蘇葉傳江南。”
    門外忽有叩聲,短促兩下。門開,蘆根立於簷下,鬥笠壓麵,肩披濕麻布。他遞出一封油紙包信,封口以蘆葦莖紮緊,印泥暗紅,是舊時藥驛火漆樣式。
    甘草拆信,紙薄字密,蘆根筆跡潦草如刀刻:
    > “紅花歸國,持殘罐至幹薑處。罐中有三七粉,附子腥氣未散。指認真凶為丹參,非桃仁。幹薑待君共勘舊案。速決。”
    信紙一角有焦痕,似曾近火。
    甘草閉目。十年前三七滅門案,朝廷定論桃仁因妒殺人,丹參作證,紅花失蹤。今紅花歸來,殘罐為證,附子為引——那是活血猛藥才需配伍的輔毒,溫和之輩從不用此。
    他鋪開引藥清單,墨筆圈出“丹參”二字,旁注:“執刀者,非藥,乃人。”
    繼而提筆另寫:
    > 逆藥閣求純烈,棄調和。丹參掌活血之道,性剛猛,善破瘀通絡,正合控心劑所需暴性。桃仁性柔,反被嫁禍。丹參非僅供藥,實為布局之人。
    筆落,紙上墨跡未幹。
    “丹參當年為何作證?”酸棗仁低聲問。
    “為脫罪。”甘草答,“他若不指桃仁,自己便是頭一號嫌犯。逆藥閣早布眼線,誘他入局,借他之口,定下冤案。”
    茯苓皺眉:“若丹參是逆藥閣中人,為何十年不動?”
    “因時機未到。”甘草目光沉,“控心劑需十二味引藥,九味已齊,三七為第十。滇南三七案,正是引藥鏈第一環。他們要世人忘掉真相,才能讓新毒通行無阻。”
    酸棗仁咬唇:“那紅花……為何現在回來?”
    “因她手裏有東西。”甘草指尖輕叩桌麵,“殘罐帶附子腥,說明三七粉出自丹參藥房。她不是逃,是取證去了。”
    門外風起,吹動簷下銅鈴一聲輕響。
    甘草起身,佩刀係腰,刀柄觸手冰涼。他自懷中取出一張疊好的紙,是昨夜所書控心劑懼甘草之理,交予茯苓。
    “若大會失控,此方可救百人。”他說,“你主持改良秘藥,酸棗仁協理北方聯絡。名單我已看過,可信者用之,可疑者盯之。”
    茯苓接過,收入櫃中暗格。
    “你當真要走?”她抬眼。
    “必須走。”甘草說,“京城之戰,有人可替。滇南舊案,唯有我能查。”
    “可你一走,誰來應對控心劑?”
    “解法不在一人,而在方。”他頓了頓,“你們已知其理,隻需守住甘草之位。藥道不在控人,而在調和。”
    他轉身向門。
    “甘草。”酸棗仁忽然叫住他,“若你在滇南……見到老采藥人的墳,替我添一把土。”
    他回頭,點頭。
    城門未開,巡更未歇。他繞西巷出城,行至西郊渡口。晨霧彌漫,江麵如灰紗覆水。一艘烏篷船泊於淺岸,船夫蹲在船頭抽煙,見人來,掐煙入袖,起身撐篙。
    甘草登船,船身微晃。
    “去哪?”船夫問。
    “順江下行,入湘,轉沅水,進滇南。”
    船夫不語,隻點頭,收纜離岸。
    船行數丈,甘草回望京城。樓台隱於霧中,貢院方向旗影模糊。他手按刀柄,內袋中秘藥小瓶、聯絡圖、殘信俱在。
    江風撲麵,吹開外袍一角。他忽覺袖中異樣,探手取出,是蘆根信後夾的一小片幹花,色赤如血,邊緣微卷——紅花標本,未經炮製,仍帶野性。
    他凝視片刻,收入貼身小囊。
    船行漸遠,水聲吞沒岸息。他坐於艙尾,取出引藥清單,再看“三七”二字。十年前案卷他未親見, лnь聽聞桃仁持刀立於血屋,三七粉灑滿案台,紅花不見蹤影。如今紅花歸來,指認翻案,丹參露形——那場滅門,原是逆藥閣取引藥的第一祭。
    他提筆,在清單背麵添一行小字:
    > 丹參非證人,乃執藥者。桃仁非凶徒,乃替罪者。紅花所攜殘罐,即證據鏈首環。
    筆尖頓住,墨滴墜於紙麵,暈開如血。
    船過彎口,水流陡急。船夫忽低聲道:“有人沿岸騎馬追來。”
    甘草未動,隻將清單收回內袋,手按刀柄。
    蹄聲由遠及近,踏在石道上,節奏沉穩。馬上人著灰袍,背藥箱,未佩兵刃。行至渡口,勒馬停下,望船良久,終未呼喊。
    甘草認得那人背影。
    是幹薑。
    船轉入深水,馬影漸渺。
    他解外袍,露出內襯一處暗紅刻痕——與茯苓藥坊後門所見痕跡相同,是“逆”字變體,出自同一模具。他早已拓下,此刻再看,筆勢與丹參藥房封蠟印記一致。
    刀鞘微響,他右手緩緩覆上刀柄。
    江流奔南,霧鎖前路。
    喜歡甘草斷案集請大家收藏:()甘草斷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