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財政統計(上)

字數:5713   加入書籤

A+A-


    民國十九年,七月初一,奉天城熱浪初顯。
    東北經濟發展改革委員會會議室內,厚重的窗簾隔斷了暑氣,隻餘吊扇葉片切割空氣的沉悶嗡鳴。
    長條會議桌旁,一眾東北軍政經核心要員正襟危坐,無人交談,唯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和窗外隱約傳來的蟬鳴,襯得室內氣氛愈發凝重。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時瞥向主位上麵無表情的少帥,或牆上那幅被紅絨布遮蓋的巨幅圖表。
    ————————————
    張漢欽指尖無意識地輕叩著光潔的桌麵,發出規律而輕微的“噠、噠”聲,仿佛在為一場即將到來的大戰讀秒。
    常南京那“陸海軍副司令”的委任狀和先期一千萬大洋的“賀禮”已在路上,但這並未讓他感到輕鬆,反而像一塊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了更深層次的思慮。
    擴軍之念,在他心中盤旋已久,日益熾烈。
    三十萬兵力,衛戍這遼闊的黑土地已顯捉襟見肘,更遑論那“寸土不讓”的誓言背後,所需的是一支能夠主動出擊、決勝千裏的鋼鐵雄師。
    加之半年多來,通過“墾荒移民”政策,從關內戰亂之地篩選吸納了逾三百萬良民安置於屯墾區,人口紅利已然顯現,兵源不再是問題。
    ————————————
    “錢…”
    張漢欽心中默念,
    “擴軍、換裝、築壘、練兵,哪一樣不要金山銀海堆出來?今日,便要看看咱這家底,到底厚實到了何種地步,能否撐得起這千斤重擔。”
    他環視全場,目光銳利如刀,驟然斬斷了室內的寂靜:
    “開始吧。我要聽聽,咱們這新東北,一年究竟能生出多少真金白銀。”
    秘書長王樹翰點頭,示意會議開始。兩名參謀上前,唰地一聲扯下了牆上的絨布。
    ————————————
    首先起身的,是氣質沉穩的樊晨博士,他扶了扶眼鏡,聲音平穩:
    “少帥,諸位委員。1930年度,‘傳統與補助收入’項下,預估為1450萬美元,占總收入18.1%。”
    “其中,田賦、商稅等約1000萬美元。此項增長,主因乃政府通過‘清租肅貪’、‘土地整理’,極大增強了對基層和資源的掌控力,稅基得以夯實。”
    “加之百姓收入切實增長,市場交易空前活躍,商稅自然水漲船高。”
    “另,南京政府補助,折合450萬美元。”
    他話音剛落,角落裏便傳來一聲不易察覺的咕噥:“說得輕巧,從老哥們碗裏搶肉,能不增長麽?”
    說話的是湯玉麟,他顯然對觸及舊有利益格局的改革仍有些耿耿於懷。
    張作相立刻瞪了他一眼,沉聲道:
    “老湯!不會說話就閉嘴!稅基夯實,百業興旺,這才是長治久安之道!稅不是刮地皮刮來的,是地裏自己長出來的,這江山才坐得穩!”
    湯玉麟撇撇嘴,沒再吭聲。
    ————————————
    緊接著,英氣逼人的唐瑩博士起身,她的匯報帶著一股銳氣:
    “少帥,‘工業與資源利潤’項下,年度預估2150萬美元,占比26.9%!”
    “美孚油田我方分成,約150萬美元。重工與礦業利潤,1500萬美元。軍工企業利潤,500萬美元。”
    她聲音提高,充滿底氣:
    “需要著重說明的是,美孚油田能於全球大蕭條中維持如此產能,全因我東北自身發展與建設對石油需求猛增!所有訂單自然優先供給盤錦油田。”
    “此乃我以自身市場,滋養自身產業之典範!”
    楊宇霆眼中精光一閃,忍不住擊節讚歎:“妙!此謂‘以我之市場,養我之產業’,將來縱有風波,我自有銷路,不仰外人鼻息!漢欽,此棋走得極高!”
    ————————————
    第三位是目光睿智的蘇珩博士,他帶來的數字讓所有人精神一振。
    “少帥,‘出口創匯收入’項下,年度預估3100萬美元,占比38.8%,已是我收入第一大支柱!”
    他稍作停頓,環視全場,一字一句道:“這其中,單是靠向美國出口成衣,‘織女車間’一項,就能換回1500萬美元!”
    會議室內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蘇珩繼續道:“此外,農產品出口750萬。軍工外售500萬。其他商品出口350萬。”
    他語速加快,透著興奮:“‘織女車間’之成功,在於精準把握美國大蕭條之機!彼國需大量價廉物美之衣物,我東北成衣正對胃口!”
    “且我對美大宗采購,一定程度緩解其產能過剩與失業壓力,加之我方開價確實極具競爭力,單件利潤雖僅0.1美元,然以量取勝,利潤總額極為可觀!”
    “一旦我方大量占有市場,形成口碑,為了可逐步提高利潤!翻好幾倍亦有可能!”
    於學忠聽得瞠目結舌,猛地一拍大腿:“俺的娘!一千五百萬美元!還能翻倍!?這得買多少門大炮?夠老子……不,夠咱們全軍換裝一回了!”
    他這接地氣的驚歎,引得眾人發出一陣善意的輕笑,緊張的氣氛為之一緩。
    常蔭槐扶了扶眼鏡,接口道:
    “於軍長說的是。此乃雙贏!咱們賺了外匯,美國得了實惠和訂單,還緩解了社會壓力。這生意做得通,做得妙!少帥,明年鐵路和港口的運力,我定向此傾斜!”
    ————————————
    隨後是氣質精幹的沈玉博士,她的匯報簡潔有力:
    “少帥,‘金融與特許收入’項下,年度預估900萬美元,占比11.3%。”
    “‘東北元’(DBY)鑄幣稅貢獻約300萬。鐵路、港口特許經營與關稅約360萬。礦產森林等特許權收費約240萬。”
    她補充道:“‘東北元’正逐步鋪開,信用堅挺,其鑄幣稅收益預計將隨經濟總量持續增長。鐵路、港口特許費及關稅,亦因貿易繁榮而同步增長。”
    楊宇霆敏銳地追問:“鑄幣稅雖好,但若發行過濫,導致物價飛漲,該如何製約?”
    沈玉似乎早有準備,從容應答:“請楊總監放心,發行機製以美元和國庫黃金為錨,且有嚴格上限,絕無濫發之虞。”
    ————————————
    最後,孫希濟博士起身,匯報了最為特殊的部分。
    “少帥,‘資本利得’項下,年度預估400萬美元,占比5.0%。此乃‘白山黑水基金會’將其部分投資收益,無償捐贈於我財政。”
    他鄭重道:“基金會運營良好,其投資收益隨我境內產能上升及全球布局而不斷增長。此筆捐贈,純為支持東北建設。”
    全場響起一陣低低的驚歎。自己賺的錢還能生錢,並反哺回來,這手段聞所未聞。
    ————————————
    最終,全年總收入預估:8000萬美元!
    巨大的數字懸掛在圖表頂端,仿佛帶著沉甸甸的金鐵之音。
    滿場先是寂靜,隨即爆發出壓抑不住的興奮議論。
    連一向老成持重的張作相都激動得手指微顫,喃喃道:“八千……萬?美元?三億兩千萬現大洋!這……這真是……”
    韋慶典博士最後進行總結分析,他聲音洪亮,試圖壓下現場的騷動:
    “少帥,諸位!此收入結構,意義非凡!”
    “其一,成功轉型!傳統收入占比已降至18.1%,我經濟已徹底擺脫舊桎梏!”
    “其二,雙輪驅動!工業利潤(26.9%)為內生根基,出口創匯(38.8%)為外延引擎!”
    “其三,現代財政!金融特許(11.3%)與資本利得(5.0%)的出現,標誌我財政手段已遠超時代!”
    “其四,戰略主動!此結構令我財政徹底獨立,可完全自主地推行強國戰略!”
    ————————————
    張漢欽緩緩站起身,並未立刻說話。
    他踱步到那幅巨大的圖表前,背對眾人,沉默了近半分鍾。
    這短暫的寂靜讓會議室剛剛沸騰的空氣驟然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在他挺拔的背影上。
    他猛地轉過身,臉上已不見絲毫波瀾,唯有目光銳利如鷹,先前無意識叩擊桌麵的手指已緊握成拳。
    “八千萬美元!”
    他重複了這個數字,聲音不高,卻像錘子一樣砸在每個人心上。
    “很好。這證明我們走的路,是富國強民的康莊大道!”
    他話鋒一轉,語氣陡然變得沉凝如山:
    “但是,諸位。掙錢的能耐,我隻認一半。這錢怎麽花,花到哪裏,能不能花出個鐵桶江山來,才是真本事!”
    他的目光如冷電般掃過負責財政和建設的常蔭槐、劉尚清、袁金凱、閻庭瑞等人。
    “蔭槐,劉老,袁老,閻老。”
    “把你們的本子翻開。”
    張漢欽的聲音不容置疑,
    “現在,就從今年軍費開支第一條開始報。我要聽聽,咱們這八千萬元,是怎麽變成飛機大炮,是怎麽變成——”
    他頓了頓,一字一句地吐出最後四個字:
    “萬鈞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