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財政統計(下)

字數:6379   加入書籤

A+A-


    東北經濟發展改革委員會會議室內,沉重的紅木桌麵上,《1930年度東北財政支出預算圖》如同一幅展開的決戰沙盤,每一個數字都仿佛帶著千鈞重量。
    張漢欽指尖無意識地輕叩桌麵,目光如鷹隼般掃過全場。
    總收入八千萬美元的振奮尚未散去,更嚴峻的考驗已然降臨——這筆足以撼動國運的巨款,該如何化作護國的鋼鐵長城?
    “開始吧。”
    他聲音沉穩,打破了室內的寂靜,
    “蔭槐,從軍費開始。我要聽聽,咱們這八千萬美元,是怎麽變成保家衛國的鐵拳的。”
    ————————————
    常蔭槐應聲而起,手中厚重的預算書“咚”的一聲落在桌麵上。
    他深吸一口氣,聲若洪鍾:
    “少帥,諸位!1930年度,軍事開支預算 4500萬美元,占全年總支出 62.4%!”
    “此乃我東北存亡之基,鋼澆鐵鑄,分文不能減!”
    他話音未落,主管民政的劉尚清便扶了扶眼鏡,忍不住插話:
    “蔭槐,四千五百萬?這已近總收入六成!是否過於駭人?”
    “行政、教育、民生皆需用錢,如此厚此薄彼,恐非長久之道啊!”
    於學忠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哐當作響:
    “劉老!此言差矣!如今強敵環伺,沒有槍杆子,你我皆是他人俎上魚肉!行政、教育?城破了,啥都沒了!”
    “學忠!劉老!”
    張漢欽沉聲製止,目光轉向常蔭槐,
    “蔭槐,你繼續說。告訴劉老,這錢為什麽要花,花在了哪裏。”
    ————————————
    常蔭槐重重點頭,聲調再揚:
    “軍餉與維持費:1875萬美元!”
    “我三十萬官兵,五萬王牌野戰月均餉15現大洋,十萬精銳野戰月均響13現大洋,十五萬普通衛戍屯墾部隊月均餉8現大洋!年軍餉支出近千萬美元!”
    “然,餉高僅為一麵!”
    他環視眾人,“因少帥嚴令,平日訓練標準極高,實彈演習消耗對標甚至超過日本關東軍!”
    “此項維持費,年需九百萬美元!”
    “諸位可知,”他目光掃過於學忠,
    “我軍士卒餉銀,已是閻錫山部之近兩倍,較南京中央軍亦高出五成!兵精糧足,方有死戰之心!”
    ————————————
    “裝備采購與研發:1800萬美元!”
    “此乃強軍之魂!今年乃我軍全麵換裝之年!”
    常蔭槐語氣激昂,“向外采購飛機、坦克生產線;奉天兵工廠自主研發新式步槍、重炮!”
    “除裝甲力量,從遼十三式步槍到遼十九式重炮,輕武器、重火力全麵對標奉天甲種師!預計至年底,全軍主力換裝將全麵完成!”
    “國防工事與彈藥儲備:700萬美元!”
    “沿南滿鐵路、蘇朝邊境修築永久性國防工事;囤積足以應對長期大戰的彈藥。”
    “特別行動與情報經費:125萬美元!”
    “針對日、蘇的深度情報網絡與特殊行動。”
    楊宇霆微微頷首,指尖輕點桌麵:
    “軍餉高,可凝聚軍心,減少克扣,實則為省了暗中的損耗。裝備投入雖巨,然一旦自成體係,日後可免於受製於人。蔭槐,這筆賬算得明白。”
    張作相撫須沉吟:“四千五百萬…近乎傾盡所有矣。漢欽,此乃孤注一擲之舉,須確保每一塊大洋都聽到響動。”
    ————————————
    袁金凱起身展開東北項目地圖:
    “少帥,工程建設投資,預算 600萬美元,占比 8.3%。此乃為強省奠定百年根基!”
    “重工業基地:300萬美元!”
    “保障奉天兵工廠擴建、機械製造廠等完全自主的核心項目!”
    “交通網絡:200萬美元!”
    “優先保障戰略鐵路幹線,以及連接軍工基地的柏油公路。”
    “‘生產股池’擔保與貼息:100萬美元!”
    “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小水電、農機廠。”
    北寧鐵路局局長葛泉立刻補充:
    “少帥,鐵路乃命脈!隻要資金不斷,我保證三年內,主要礦區、兵工廠與港口必由鐵路貫通!”
    苗劍秋忍不住插話:“袁廳長,這錢是否可再向兵工廠傾斜些?早一日造出咱們自己的重炮,早一日安心!”
    張漢欽抬手製止:“劍秋,建設要統籌兼顧。下一項,繼續。”
    ————————————
    劉尚清扶了扶眼鏡,語氣沉穩:
    “少帥,政府運營與民生文教,預算 1890萬美元,占比 23.9%。”
    “此乃維係政權高效運轉之必需!”
    楊宇霆帶著審慎的笑意開口:
    “尚清兄,近一千九百萬可不是小數目。如今一切以強軍為先,行政開支如此浩大,可否再細說其詳?”
    劉尚清轉向楊宇霆,向全場解釋:
    “鄰葛問得好!此正是關鍵!這筆錢,大頭在"人"。”
    “我東四省幅員遼闊,非深入基層不足以掌控全域。故現今各級公務、司法、警察人員,總數已逾三十萬人!”
    這個數字讓在場不少人微微吸氣。
    “此三十萬人,非冗員!乃是推行新政之手足耳目!少帥"高薪養廉"之策,我等恪守不渝。月均薪為十二現大洋。”
    他略微停頓。
    “如此算來,僅薪資一項,年支出便達1080萬美元!”
    楊宇霆若有所思:“月薪十二現洋…這標準,怕是關內許多省份處長級官員都拿不到。代價是否過高?”
    “非但不高,反而極省!”
    劉尚清語氣斬釘截鐵:
    “我以明處之厚祿,換取效率、忠誠,杜絕暗處之貪墨中飽、推諉掣肘!”
    “此乃王永江前輩當年整頓奉天財政之精髓!看似支出浩大,實則避免了十倍百倍的隱性損耗!”
    “我東北政令之暢通,執行之高效,絕非關內那低薪養冗、貪腐橫行之所可比!”
    ————————————
    他繼續分解:“除薪資外,辦公、差旅、市政維護等一應運營雜費,嚴控至360萬美元,僅為薪資三分之一!”
    “教育科研投入:250萬美元。”
    “全麵推行義務教育,資助東北大學工科擴張,派遣留學生。”
    “基礎民生與衛生:200萬美元。”
    “極限維持正常限度的醫療、救濟體係。”
    張作相感慨:“三十萬人,月薪十二塊…這攤子鋪得是大,花錢如流水啊。尚清,務必盯緊,莫要生出冗員。”
    於學忠插話:“養一個文員的錢,快頂我一個精銳兵了!”
    劉尚清立刻回應:“於軍長,此言差矣!”
    “前方將士浴血奮戰,後方政務乃保障補給、穩固根基。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張漢欽:“劉老言之有理!下一項,繼續!”
    ————————————
    閻庭瑞言簡意賅:
    “少帥,債務與準備金,預算 220萬美元,占比 2.8%。”
    “債務利息:30萬美元。”
    “僅為少量國內借款利息。”
    “戰略風險準備金:190萬美元。”
    “為應對突發事件的機動資金。”
    於學忠:“才留這麽點準備金?是不是太冒險了?”
    閻庭瑞從容應答:“於軍長,我財政年收入逾8000萬,以上各項支出總和僅7210萬,年盈餘達790萬!”
    “此準備金僅為第一道防線,真有事,盈餘可隨時頂上。”
    ————————————
    秘書長王樹翰進行最終總結:
    “少帥,諸位!全年總收入8000萬,總支出7210萬,盈餘 790萬美元!此結構,彰顯我東北財政三大特點:”
    “其一,軍費絕對優先(62.4%),一切為備戰!”
    “其二,行政高效集約,三十萬人員薪資雖高,但人均效能遠超關內。”
    “其三,最為關鍵者,”
    王樹翰聲音拔高,
    “我東北三千三百萬人口,年人均財政支出近10現洋!(2.5美元)”
    “而關內諸省,人均不過23現洋。”
    “我等人均支出是彼之近五倍,卻因機構精簡、杜絕中飽,辦成了他們十倍之事!”
    會場一片寂靜,被這清晰的賬目和巨大的投入所震撼。
    ————————————
    張漢欽緩緩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東北地圖前,背對眾人。
    他沉默了片刻,手指猛地敲在地圖上關東軍駐紮的“旅大”地區。
    “790萬的盈餘…很好。”
    他聲音低沉,轉過身,目光如冷電般掃過全場,
    “可這錢,躺在庫裏,變不成飛機大炮,變不成能征慣戰的兵!”
    他話鋒陡然一轉,拋出那個縈繞在每個人心頭的問題:
    “現在,告訴我——咱們有了錢,有了槍,也有了人。”
    “要用多久,要擴多少兵,才能把這地圖上所有不該有的顏色,徹底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