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鋼鐵雄師

字數:6699   加入書籤

A+A-


    翌日,同一時間。
    會議室裏針落可聞,隻有於學忠沉重的腳步聲踏在厚地毯上,發出悶響。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東北地圖旁,接過參謀遞來的教鞭,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全場每一張凝重的麵孔,最後定格在主位的張漢欽身上。
    “少帥,諸位長官!”
    於學忠聲音洪亮,帶著軍人特有的斬釘截鐵,
    “既然說到要抹平地圖上不該有的顏色,學忠今日,便向諸位亮一亮咱們將來要憑恃的兩雙‘鐵拳’——兩個甲種師,他們的筋骨血肉!”
    “此番編製,乃兩年前,少帥與參謀處曆時三月推演而定,細致到每一個班、每一杆槍,務求以鋼鐵之姿,鑄就山河屏障!”
    他手中的教鞭“啪”地一聲,點在地圖旁剛剛掛起的一幅巨幅編製表上,那表格層級分明,猶如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從主幹直至最細微的枝杈。
    “我東北新軍之核心,甲種師,全師員額一萬三千五百人!”
    “由師部、三個步兵團、師屬炮兵營、坦克營、工兵營、通信營、醫療營、後勤營構成!”
    他先擲地有聲地拋出整體框架,讓眾人心中有數。
    ————————————
    教鞭點向表格最頂端。
    “師部及直屬,五百人!乃全軍大腦與神經!”
    “師部百人,設師長、參謀長、參謀、副官、通信員等,運籌帷幄。”
    “警衛連一百五十人,下轄三個排,每排三班,每班十五人,配‘二八式’自動步槍十支、遼十三式步槍及MP18衝鋒槍,乃少帥與中樞之堅盾!”
    “偵察連一百五十人,編製同警衛連,配自行車、摩托車,乃刺向敵境之耳目尖刀!”
    “通信排五十人,裝備最新式野戰電話和無線電,確保軍令瞬息通達萬裏。”
    “另有軍樂隊五十人,非為奏樂,實為戰地信號傳遞與士氣鼓舞。”
    ————————————
    湯玉麟忍不住咂嘴,聲音不大卻剛好讓所有人聽見:“五百人的師部?老子當年一個旅部才幾十號人!這排場是不是太大了點?”
    於學忠看向他,語氣不卑不亢卻異常堅定:“湯司令!今時不同往日。”
    “現代戰爭,勝負首在信息。指揮不暢,再猛的拳頭也是瞎打!”
    “這五百人,要管一萬三千多弟兄的調動、偵察、通訊,已是極限精簡!”
    “少帥常言,指揮靈光,勝於多養一個團!”
    張作相微微頷首,撚著胡須:“學忠所言在理。”
    “家大業大,規矩也要大。此乃中樞,不可不固。隻是這開銷……”
    他話未說盡,擔憂卻顯而易見。
    ————————————
    教鞭下移,指向核心。
    “全師脊梁,乃三個步兵團,每團三千人,合計九千精銳!”
    於學忠聲若洪鍾,“每個團,下轄三個步兵營、一個團屬炮兵連、一個團屬重機槍連、一個團屬反坦克排及團部、通信、醫療、彈藥等單位!”
    “而營一級,是堅如磐石的八百壯士!”
    “每個步兵營,八百人!營部五十人。”
    “下轄三個步兵連,此為攻堅矛頭;另有營屬重機槍排、迫擊炮排、反坦克排等,此為支撐火力!”
    ————————————
    他略作停頓,讓眾人消化,隨即開始向下鑽探。
    “每個步兵連,一百八十人!連部十人。”
    “下轄三個步兵排,此為刀刃;另配重機槍班、迫擊炮班各一,此為刀背!”
    “每個步兵排,五十人!排部五人。”
    “下轄三個步兵班,此為刀尖!”
    於學忠目光炯炯,教鞭重重敲在編製表最末梢也是最核心的一格:
    “每個步兵班,十五人!”
    “配備三支‘二八式’自動步槍、一挺捷克式輕機槍、十一支遼十三式步槍!班長、副班長配手槍!”
    ————————————
    楊宇霆鏡片後的眼睛猛地一亮,身體不自覺地前傾:
    “每個班三支自動步槍?此配置……聞所未聞!火力強度,恐已遠超日軍常設師團之步兵分隊!”
    “正是!”
    於學忠臉上湧現出自豪之色,
    “楊總監明鑒!此乃少帥力主之火力密度優勢!”
    “一個班,即可形成持續壓製火力,近距離接戰,確實足以壓製敵軍一個分隊!”
    “全師此類步兵班,共二百四十三個!”
    萬福麟倒吸一口涼氣:
    “好家夥!這哪是步兵班,簡直是扛著機槍小隊衝鋒!這彈藥消耗……海了去了!”
    張漢欽此時緩緩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千鈞之力:
    “福麟兄,彈藥就是用來消耗的。我要的,就是讓弟兄們用子彈把敵人壓得抬不起頭,減少我們的傷亡!”
    “這錢,花在彈藥上,比花在撫恤金上值!”
    袁金凱低聲對身旁的劉尚清道:
    “劉老,您算算,這一個師光步槍子彈每日操演就得打掉多少?”
    劉尚清扶了扶眼鏡,默默心算,臉上肌肉抽搐了一下,沒吭聲。
    ————————————
    於學忠見班級已介紹完畢,便開始折返,向上補充剛才略過的支撐單位。
    “回說營屬部隊:重機槍排五十人,配四挺馬克沁;迫擊炮排五十人,配四門81毫米迫擊炮;反坦克排五十人,配兩門37毫米反坦克炮!”
    “此外,營部尚有通信、醫療、彈藥等輔助單位。”
    “再說團屬部隊:炮兵連二百人,配四門75毫米山炮;重機槍連一百五十人,配六挺馬克沁;反坦克排五十人,再添兩門反坦克炮!”
    “另有通信、醫療、彈藥等隊各五十人。”
    張景惠喃喃道:“一個團就有這許多重家夥……山炮、重機槍、反坦克炮一應俱全……這火力,抵得上往日一個旅了!”
    ————————————
    教鞭移至表格下方,介紹師直屬力量。
    “師屬炮兵營,一千二百人!”
    於學忠聲震屋瓦,
    “營部一百人。下轄三個山炮連(每連三百人,配四門75毫米山炮)、一個榴彈炮連(三百人,配四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
    全營擁山炮十二門,榴彈炮四門!彈藥隊二百人保障供給。”
    湯玉麟咋舌:“十二門山炮,四門大榴彈炮?這……這比當年老帥手裏的家底還厚實!咱們真造得出來?”
    常蔭槐立刻接口回應,語氣沉穩:“湯司令,山炮生產線已調試完畢,可穩定產出。105榴彈炮技術正在消化,先期少量裝備,形成戰鬥力是關鍵。”
    ————————————
    “師屬坦克營,六百人!”
    此言一出,滿場皆驚。
    “配二十輛坦克!營部一百人。下轄兩個坦克連,每連二百五十人,配十輛坦克(雷諾FT17或M1917)。”
    “維修排、燃料彈藥隊各五十人。此乃撕開敵陣的利刃!”
    萬福麟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二十輛……鐵甲車?這仗,以後真是要換個打法了!”
    楊宇霆目光銳利,立刻追問關鍵:
    “坦克是好,然訓練、維護、油料補給,皆是難題。於軍長,可有周全預案?”
    於學忠斬釘截鐵:
    “有!已選派骨幹赴外受訓,國內加緊培養。油料由美孚渠道保障。維修、燃料皆編入營內,自成體係!”
    ————————————
    “另有工兵營五百人,負責架橋、爆破、築城;
    通信營三百人,確保全軍訊息如神經般敏銳;
    醫療營四百人,設立野戰醫院,減少弟兄們傷亡;
    後勤營一千人,統管運輸、供應、維修,乃全軍血脈!”
    於學忠一氣嗬成。
    ————————————
    於學忠走到會議室中央,目光掃過全場,用盡全身力氣總結道:
    “全師總計裝備:
    ‘二八式’自動步槍一千零九支!
    捷克式輕機槍二百四十三挺!
    馬克沁重機槍九十挺!
    各型迫擊炮九十門!
    山炮二十四門!
    榴彈炮四門!
    反坦克炮二十四門!
    坦克二十輛!”
    他聲音如同鋼鐵撞擊,在每個人心頭轟鳴:
    “如此配置,不敢說天下無敵,但放眼國內,絕無僅有!”
    “即便與日本關東軍一個常設師團正麵抗衡,我甲種師在輕火力、自動武器密度上已具優勢!此乃真正的鋼鐵雄師!”
    會議室陷入一片寂靜,隻剩下粗重的呼吸聲。
    這組冰冷數字背後代表的毀滅性力量,帶來的衝擊遠超之前的財政報告。
    ————————————
    良久,張作相長歎一聲,聲音裏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既有驕傲也有無盡的擔憂:
    “如此雄師,確是威風,是我東北之幸。”
    “可這養起來……一年耗費幾何?又要多久,才能多練出幾支這樣的隊伍?”
    “這……這簡直是吞金的巨獸啊!”
    劉尚清扶了扶眼鏡,看向張漢欽,語氣謹慎:“少帥,甲種師之強,已毋庸置疑。然其耗費甚巨,我東北年盈餘加之常南京所贈,不過千萬美元。”
    “擴軍之事,是否……便以此甲種師為藍本,全力為之?隻是這錢……”
    袁金凱也接口道,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終極問題:
    “是啊,少帥!有此模板,擴軍方向已然明確。”
    “藍圖宏偉,然則錢從何來?人從何來?裝備又如何保障?何時能成軍?”
    一時間,所有目光都再次聚焦於主位的張漢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