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筋骨與靈魂
字數:3246 加入書籤
(為了不破壞下一章的情緒,放在本章:第119章為“萬界天尊萬域之王”冠名加更!感謝寶子的支持!)
專列猶如一條鋼鐵巨龍,平穩而有力地奔馳在“光複鐵路”之上。
車輪與鐵軌撞擊出的鏗鏘節奏,不再是單調的噪音,而是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重新煥發的、強勁而穩健的心跳聲。
窗外,是一幅與江南的婉約秀麗截然不同的、充滿北地雄渾氣魄與蓬勃生機的畫卷。
遼河平原的盛夏,萬物競發。
無垠的沃野上,高粱挺直了腰杆,玉米舒展著碧葉,如同廣袤的綠色海洋,預示著又一個豐饒的年景。
田間,新式的畜力收割機轟鳴作響,與身著統一工裝、精神抖擻的農業合作社員們的身影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充滿力量與希望的勞動圖景。
效率之高,遠非關內依靠人耕牛犁的凋敝景象可比。
——————————
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那縱橫交錯的現代化脈絡。
一座座高大的輸電線塔,如同忠誠的鋼鐵衛士,跨過田野,將強大的電流——這工業的血液,從遠方的電站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需要光與動力的每一個角落。
嶄新的碎石公路上,“福特AA”型卡車不斷駛過,滿載著物資,彰顯著經濟的活力與脈搏。
列車偶爾掠過新興的集鎮。
紅磚砌成的工人新村整齊劃一,學校、合作社、衛生所的招牌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操場上,孩子們奔跑嬉戲的笑聲清脆悅耳,仿佛能穿透車窗,直接叩擊在車廂內每一位觀察者的心扉。
於右任先生久久凝視窗外,撫著長須,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最終化為一聲深長的歎息:
“昔日人稱‘北大荒’,今朝確是‘北大倉’。然其可貴者,不止於物產之豐,更在於這勃勃生機與井然秩序。此非全賴天賜沃土,實乃人謀之功,是心血澆灌之所成啊!”
林森先生微微頷首,目光深遠,仿佛已望見了更遠的未來:
“觀此氣象,方知‘建設’二字真諦。筋骨強健,氣血充盈,此乃立國之本,複興之基。”
邵力子先生則早已拿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飛快地記錄著所見所聞,學者的興奮與國士的憂思在他眼中交織。
————————————
顧維鈞見三老興致高昂,神情中充滿了探究與欣慰,便溫言提議:
“三位先生若仍有雅興,維鈞可安排往城內幾所中學、技術學校乃至東北大學參觀。
少帥時常強調,‘實業者,邦國之本;思想者,風教之旗也。’
東北之建設,首重人才,尤重塑造未來一代之精神。”
邵力子先生立刻接口,語氣中帶著深切的共鳴與激動:
“顧先生此言,真乃至理!‘實業是筋骨,思想是靈魂’!
筋骨讓國家站得穩,靈魂讓國家走得遠,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漢欽有此卓識,胸懷如此格局,實在令人敬佩!”
林森先生也頷首道:
“正該如此。欲窺一地之未來氣象,必觀其學校,察其少年。
既然漢欽有此深意,我們這幾個老朽,倒真想親眼看看,這‘風教之旗’是如何在這片黑土地上獵獵飄揚的。”
於右任先生一拍大腿,聲音洪亮而堅定:
“好!就去學校!莫去那些門庭若市、粉飾太平的大學堂,就去一所最尋常不過的小學!
最純真的孩子,便是這世道人心最真實、最明亮的一麵鏡子!
看看尋常百姓家的娃娃們,是如何讀書明理,如何被塑造的!”
顧維鈞含笑應允,眼中滿是敬意。
他示意隨行職員取出一份詳盡的清單,介紹道:
“謹遵三位先生之意。目前我東北正全力推行全民免費教育。
凡我政權所及之處,適齡兒童皆可享受5年初等教育及2年中等教育。
中學畢業後,學子可根據誌向與成績,選擇升入高中、各類技術學校,成績優異、品行端正者,還可進入速成師範學堂。”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一份由衷的自豪與感動,
“許多孩子深知國難當頭,民族複興重任在肩,學習極為刻苦奮發。
往往僅用三四年,甚至兩年,便能紮實完成七年的課程。”
“更令人動容的是,大量本可升入高中深造的優秀學子,主動選擇進入技術學校或速成師範,他們懷揣著一個共同的信念:早日報效家園,為國分憂。
政府亦為他們留有長遠之計,規定參與工作十年之內,仍可申請返校進修,參加東北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並可獲優先錄取之機會。”
這番介紹,讓三老再次深深動容。
他們仔細瀏覽著清單上密密麻麻的校名,最終,於右任先生的手指落在了“奉天東郊第五小學”之上。
“就是這裏了,”他語氣堅定,
“郊區小學,更近民生,所見所聞,必更為真切,更少粉飾。”
......
(第119章為“萬界天尊萬域之王”冠名加更!感謝寶子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