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希望之歌——童心映照複興路

字數:8821   加入書籤

A+A-


    民國十九年,八月十六日,下午。
    奉天東郊第五小學。
    小學校園比想象中更為簡樸,卻處處透著一種精心打理、充滿希望的潔淨與活力。
    校舍是樸實的紅磚平房,但每一塊磚似乎都被仔細擦拭過,窗戶明亮幾淨。
    操場是平整的黃土場地,但畫出的跑道線清晰可見,籃球架、單雙杠、爬杆等體育設施齊全牢固。
    ......
    雖然設施遠稱不上豪華,但配備齊全,可謂“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每一處細節都體現著用心與對教育的重視。
    ——————————
    為了最大限度地不驚擾教學秩序,隻有顧維鈞陪同三老,如同幾位普通的訪校學者,悄然步入校園。
    正值課間,孩子們如同歡快雀躍的小鳥,湧向陽光下的操場。
    他們穿著雖舊卻漿洗得幹幹淨淨的校服,臉蛋紅撲撲的,眼神清澈、明亮,充滿了未經世事的純真和對世界的好奇。
    有的在跳繩、踢毽子,笑聲如銀鈴般清脆;
    有的三五成群,蹲在地上用樹枝演算數學題,爭論著解題方法;
    還有的圍著老師,嘰嘰喳喳地問著問題。
    見到顧維鈞和三老這些陌生人,孩子們並不畏縮躲閃,而是紛紛停下活動,立正站好,恭敬地行少年隊禮或鞠躬問好:
    “先生好!”
    那份發自內心的禮貌與洋溢的自信,讓三老心中暖流湧動,頻頻點頭微笑。
    ————————————
    上課鈴聲清脆地響起,孩子們立刻停止玩耍,迅速而有序地跑步回到各自的教室,動作快而不亂,顯示出良好的紀律性。
    三老放輕腳步,悄然走過一間間教室的窗口:
    算學課上,孩子們撥弄著算盤珠,專注地聽著老師講解應用題,小眉頭時而緊蹙時而舒展。
    國學課上,朗朗的讀書聲蘊含著千年文脈的傳承,稚嫩的童音吟誦著古詩詞,別有一番韻味。
    體育課上,孩子們在老師的口令下進行隊列訓練,“一二一”的口號喊得響亮有力,小小的身軀挺得筆直。
    美學課上,稚嫩的畫筆在紙上塗抹,描繪著他們心中的家園、夢想與五彩斑斕的未來……
    忽然,一陣清澈而深情的歌聲從走廊盡頭的一間教室傳來,那旋律帶著一種與孩子們年齡不甚相符的悲愴與渴望,瞬間攫取了三老的全部心神。
    他們不約而同地放慢腳步,悄然靠近。
    ————————————
    那是曆史課。
    年輕的教師站在講台上,黑板上寫著“《七子之歌》——聞一多”。
    孩子們端正坐著,挺直腰板,正全神貫注地齊聲歌唱。
    老師起頭,孩子們用他們稚嫩卻無比真誠的嗓音,一字一句,清晰地唱出了那段泣血的曆史:
    “澳門”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繈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香港”
    “我好比鳳閣階前守夜的黃豹,
    母親呀,我身分雖微,地位險要。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寶島”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寶島’。
    我胸中還氳氤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威海衛”
    “再讓我看守著中華最古的海,
    這邊岸上原有聖人的丘陵在。
    母親,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將,
    我有一座劉公島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來呀,時期已經到了。
    我背後葬的盡是聖人的遺骸!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廣州灣”
    東海和匈州是我的一雙管鑰,
    我是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
    你為什麽把我借給一個盜賊?
    母親呀,你千萬不該拋棄了我!
    母親,讓我快回到你的膝前來,
    我要緊緊地擁抱著你的腳踝。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九龍”
    我的胞兄香港在訴他的苦痛,
    母親呀,可記得你的幼女九龍?
    自從我下嫁給那鎮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淚濤洶湧!
    母親,我天天數著歸寧的吉日,
    我隻怕希望要變作一場空夢。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旅順,大連”
    我們是旅順,大連,孿生的兄弟。
    我們的命運應該如何的比擬?
    兩個強鄰將我來回的蹴踏,
    我們是暴徒腳下的兩團爛泥。
    母親,歸期到了,快領我們回來。
    你不知道兒們如何的想念你!
    母親!我們要回來,母親!
    ————————————
    歌聲落下,教室裏陷入一片短暫的、莊重的寂靜。
    孩子們的小臉上,沒有了平日的嬉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浸其中的肅穆和難以言喻的情感波動,許多孩子的眼眶微微泛紅。
    年輕的教師聲音溫和卻充滿力量,她環視著孩子們:
    “孩子們,剛才我們唱了《七子之歌》,聽到了那些離開祖國母親懷抱的‘孩子’的呼喚。
    現在,告訴老師,你們聽了之後,心裏有什麽想法?有什麽感受?”
    沉默了幾秒鍾後,一隻隻小手如同雨後春筍般堅定地舉了起來。
    ————————————
    一個紮著羊角辮、眼睛大大的女孩第一個站起來,聲音還帶著唱歌時的哽咽:
    “老師,我聽了心裏好難過,像堵了一塊大石頭。
    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兄弟姐妹,為什麽會被壞人搶走?
    我要好好讀書,認好多好多字,長大了當一名好老師,要把這些故事講給更多的弟弟妹妹聽!
    讓大家永遠記得,我們一起努力,一定要把我們的家都找回來!”
    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孩迫不及待地站起來,握著小拳頭:
    “我要當工程師!造世界上最厲害的大輪船、大鐵路!誰也不敢再來欺負我們!
    還要造能跨海的大橋,把寶島、香港、澳門都連起來!”
    一個文靜秀氣的女孩細聲細氣但異常清晰地說:
    “我奶奶說,國強大了,老百姓才能過好日子。
    我要學醫,成為最好的醫生,治好所有生病的人。
    讓我們的同胞都有強壯的身體,一起建設國家,這樣就沒人敢欺負我們了!”
    一個眼睛亮得像星星的男孩喊道:
    “我要研究科學!造出飛得最高最遠的飛機,守護祖國的藍天,誰敢來犯,就把他們趕出去!”
    一個看起來稍大些、更為沉穩的孩子站起來,目光堅定:
    “我要當兵!像少帥麾下的抗倭英雄一樣,拿起槍,保衛我們的東北,保衛全華夏!絕不讓劉家窩棚的慘事再發生!”
    一個臉蛋紅撲撲、像蘋果一樣的女孩站起來,聲音清脆:
    “老師,我要學種地!研究出產量最高的種子,讓全中國的老百姓,再也不用餓肚子!
    讓我們的軍人叔叔們,都能吃飽了去打壞人!”
    一個戴著圓圓眼鏡、看起來很有書卷氣的男孩推了推眼鏡:
    “我要當記者!用筆杆子當武器,把鬼子的暴行和我們的英勇抗戰告訴全世界!
    也要把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跡和我們的建設成就,告訴全世界的人們!”
    一個身材壯實、皮膚黝黑的男孩大聲說:
    “我要當工人!造機器!造槍炮!造汽車!
    讓我們國家自己什麽都能造,再也不用看外國人的臉色!”
    一個眉清目秀、手指纖細的女孩輕聲但堅定地說:
    “我想學音樂,學畫畫。我要用最美的歌聲和畫作,告訴所有人我們的山河有多美,我們的文化有多悠久!
    我們要守護的,不僅僅是土地,還有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魂!”
    一個看起來機靈調皮、但此刻無比嚴肅的男孩說:
    “我要當火車司機!開著最快的火車,把咱們東北的機器、糧食、還有軍人叔叔,飛快地運到全國各地需要的地方去!”
    一個坐在角落、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女孩,此刻鼓足勇氣站起來,聲音微微發抖但清晰:
    “我……我想學好外語。將來……將來要和外國人平等地說話,告訴他們,我們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我們要拿回屬於我們的一切!”
    這時,一個身材瘦小卻站得如鬆般筆直的男孩,用尚帶童稚卻字字鏗鏘的聲音說:
    “老師,我要當海軍!要當艦隊司令!
    駕駛著比山還雄偉、比閃電還快的鐵甲軍艦,把太陽旗從我們的寶島上徹底趕走!
    那顆東海的明珠,是祖國媽媽最思念的孩子,我一定要幫她回家,誰也不能阻擋!”
    他的眼中燃燒著不容置疑的火焰,那是一個孩子最純粹的誓言。
    最後,一個一直安靜坐著、氣質沉靜從容的女孩站了起來。
    她的話語平靜,卻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了每個人心中的萬丈波瀾:
    “老師,同學們,我想……我想成為一名政治家。
    不是為了一己的權力,而是要讓我們中華民族徹底擺脫積貧積弱,讓公平和正義像陽光一樣灑滿這片土地的每一個角落!
    讓每一個華夏人,無論在哪裏,都能昂首挺胸,都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我要讓我們的國家,最終能平等地、驕傲地、受人尊敬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那時,《七子之歌》將永遠成為曆史的回響!”
    教室內先是極致的寂靜,落針可聞,仿佛都在消化這遠超年齡的宏大願景。
    隨即,爆發出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孩子們的目光中,沒有絲毫嘲笑,隻有敬佩、共鳴和一種被點燃的渴望。
    ————————————
    教室外,於右任先生早已老淚縱橫,他緊緊抓住窗欞,手指因用力而關節發白,淚水順著斑白的虯髯滾落,聲音哽咽難以成句:
    “稚子之心,赤誠如金!赤誠如金啊!
    此等誌向,此等胸懷……
    我等……我等枉活數十載,有時竟不及這些娃娃看得透徹,來得勇毅!”
    林森先生仰起頭,努力不讓淚水滑落,但終是徒勞,他喃喃自語,仿佛在對曆史訴說:
    “國魂未死……國魂未死啊!
    國魂就在這學堂之中,就在這童聲之中!
    有此少年,華夏何其有幸!
    複興有望!複興有望矣!”
    邵力子先生更是激動得渾身顫抖,緊緊抓住顧維鈞的手臂,淚眼模糊:
    “顧先生!看到了嗎?這就是希望!是種子!是燎原之火!
    這才是真正的、不可戰勝的力量!
    漢欽所謀,非止於一時之戰守,乃是萬世之基業!
    我輩……我輩今日方知,何為未來!何為脊梁!”
    顧維鈞眼中同樣噙滿了熱淚,他深深一揖,聲音帶著無比的敬意與堅定:
    “三位先生,這就是少帥常說的,‘教育為民族複興之根本,兒童為國家未來之縮影’。
    孩子們今日之心聲,便是我們所有人為之奮鬥、為之犧牲的全部意義所在!”
    ————————————
    夕陽的金輝慷慨地灑滿這所略顯簡樸的校園,將紅磚、操場和每一張稚嫩卻堅定的臉龐都染上了神聖的光暈。
    那朗朗的書聲、那壯誌淩雲的童言,交織成一曲最動人、最充滿力量的希望之歌,在三老心中久久激蕩,回響不息。
    它預示著,在這片飽經苦難但頑強不屈的神州大地上,正在孕育著的,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鳳凰涅槃般的偉大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