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朝廷的猜忌

字數:5521   加入書籤

A+A-


    深秋的京城,寒意已浸透朱紅宮牆。太和殿內,明黃的龍椅上空無一人,文武百官按品級分列兩側,大氣不敢出。殿外的梧桐葉被秋風卷落,發出簌簌的聲響,更添了幾分肅穆。
    “陛下駕到——”
    隨著太監尖細的唱喏,一身龍袍的昭武帝緩步走入殿內,臉色沉得能滴出水來。他手中捏著一份八百裏加急的奏折,正是北境傳來的戰報——林浩率銳鋒營聯合白熊族,蕩平黑風山主寨,斬殺血狼少主,繳獲糧草軍械無數。
    “諸位愛卿,都看到了吧?”昭武帝將奏折狠狠摔在龍案上,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一個從死囚營爬出來的校尉,不過一年時間,竟成了北境的‘定北柱石’!擁兵八千,私聚流民,連蠻族餘孽都能收編,他林浩,眼裏還有沒有朝廷?”
    百官噤若寒蟬。誰都知道,昭武帝看似憤怒,實則是在忌憚。北境苦寒,向來是朝廷難以掌控之地,曆任鎮北侯都需謹守本分,才得善終。可這個林浩,崛起太快,手段太烈,早已超出了一個邊將應有的範疇。
    “陛下息怒。”左丞相顫巍巍地出列,“林浩雖行事張揚,終究是為朝廷蕩平了黑風山,功大於過。依老臣看,當論功行賞,以安北境軍心。”
    “論功行賞?”一個陰惻惻的聲音響起,鎮國公趙淵緩步出列,他一身紫袍,臉上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丞相可知,林浩在落霞穀私設糧倉、鍛造兵器,甚至將鎮北侯都不放在眼裏?斷雲關的周副將奏報,說他繳獲的糧草足以支應北境軍半年,卻隻字不提上交朝廷——這是擁兵自重的跡象啊!”
    趙淵是鎮國公一脈的領軍人物,與北境的鎮北侯麵和心不和,更視林浩為眼中釘——林浩在黑風山截獲的交易賬簿,正是他暗中與血狼王勾結的鐵證,隻是此刻尚未傳回京城。
    “鎮國公言重了。”戶部尚書出列反駁,“北境偏遠,糧草轉運不易,林浩暫存糧草,或許是為了防備蠻族反撲。”
    “防備?”趙淵冷笑一聲,從袖中取出一份密報,“陛下,這是老臣安插在北境的人傳回的消息。林浩不僅收留流民,還教他們武藝,編練輔兵,如今落霞穀已有常住人口五萬,儼然一個獨立王國!更有甚者,他還私藏了北境礦藏分布圖,意圖染指鐵礦——這不是謀反的前兆,是什麽?”
    這話如同一顆炸雷,在殿內炸開。私藏礦藏分布圖,等同於覬覦軍械之源,在任何朝代都是大忌。
    昭武帝的臉色更加難看。他不怕邊將能打,就怕邊將有野心。林浩的戰功越顯赫,私聚的勢力越龐大,他心中的猜忌就越深重。北境天高皇帝遠,若是林浩真有異心,振臂一呼,後果不堪設想。
    “陛下,”趙淵見昭武帝意動,趁熱打鐵道,“林浩如今羽翼未豐,當盡早召回京城,削其兵權,以防後患。若等他在北境徹底站穩腳跟,再想動他,恐怕就難了。”
    “召回京城?”昭武帝沉吟片刻。直接削權,恐引發北境軍嘩變,畢竟林浩剛立大功,軍心所向。可放任不管,又如鯁在喉。
    他手指在龍椅扶手上輕輕敲擊,目光掃過殿內百官,最終落在兵部尚書身上:“林浩蕩平黑風山,確是大功。傳朕旨意,封他為‘明威將軍’,賞金千兩,錦緞百匹,即刻班師回朝,入京受賞。”
    百官心中一動。明威將軍雖是正四品,比林浩現在的中郎將高了兩級,可“即刻班師回朝”卻暗藏深意——北境未定,此時召回,分明是要奪其兵權。所謂“受賞”,不過是軟禁的借口。
    趙淵眼中閃過一絲得意,卻假惺惺地補充:“陛下聖明。林浩年輕有為,入京後可入禁軍曆練,將來必成國之棟梁。”
    昭武帝沒有接話,揮了揮手:“退朝。”
    百官散去後,太和殿內隻剩下昭武帝和貼身太監。太監低聲道:“陛下,真要召林浩回京?依奴才看,那鎮國公怕是沒安好心。”
    “朕知道。”昭武帝望著殿外的落葉,眼神複雜,“趙淵想借朕的手除了林浩,朕何嚐不想借召回之機,看看這林浩究竟是龍是蟲。若他識趣,安分守己,朕便給他一個閑職;若他敢抗旨……”
    他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北境,容不得第二個‘鎮北侯’。”
    聖旨八百裏加急送往北境,三日後便抵達了斷雲關。
    鎮北侯趙衍看著聖旨上“即刻班師回朝,入京受賞”八個字,手指在案上輕輕敲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侯爺,這聖旨……”親衛低聲問道,“明擺著是要軟禁林浩,咱們該怎麽辦?”
    “怎麽辦?”趙衍放下聖旨,“按旨行事,派人將聖旨送往落霞穀。”
    “可林浩若是抗旨,豈不是給了鎮國公把柄?”
    “他若抗旨,是他的事。”趙衍淡淡道,“北境軍隻需做好分內之事。”他心中清楚,昭武帝的猜忌和趙淵的算計,最終都落在了林浩頭上。這道聖旨,是催命符,也是試金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浩若接旨,落入京城的圈套,北境便少了一個潛在的威脅;若抗旨,便是公然違逆聖命,正好給了鎮國公發難的借口。無論怎麽選,對鎮北侯而言,都不算壞事。
    “派人去落霞穀,就說……聖旨到了,請林將軍速來斷雲關接旨。”趙衍端起茶杯,目光望向落霞穀的方向,“本侯倒要看看,這個林浩,會怎麽選。”
    此時的落霞穀,正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新收割的糧食堆滿了糧倉,兵器坊的爐火熊熊,老劉頭帶著學徒們趕製新的鐵甲,孩子們在學堂裏朗朗讀書,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林浩正在指揮銳士們加固穀口的防禦工事。魂晶淬煉後,他的戰魂領域範圍擴大了不少,指揮起八千銳士愈發得心應手。看到李鐵帶著斥候從黑風山回來,他笑著迎上去:“礦脈勘探得怎麽樣?”
    “找到了!”李鐵興奮地遞上圖紙,“黑風山深處果然有三處魂晶礦脈,隻是礦洞被瘴氣封鎖,暫時無法開采。鐵礦和銅礦的位置也摸清了,下個月就能開始開采!”
    林浩接過圖紙,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有了這些資源,落霞穀就能徹底擺脫對外部的依賴,真正實現自給自足。
    就在這時,一名親衛匆匆跑來:“將軍,斷雲關派人來了,說……京城的聖旨到了,讓您即刻去斷雲關接旨。”
    林浩一愣,隨即眉頭微蹙。京城的聖旨?他最近並未上奏報捷,怎麽會突然有聖旨?
    “來的是誰?帶了多少人?”
    “是鎮北侯的親衛統領,帶了五十名騎兵,就在穀口等著。”
    林浩心中升起一絲不安。鎮北侯的人親自送旨,還帶了五十名騎兵,這規格未免太高,也太反常了。
    “李鐵,繼續督建防禦。”林浩沉聲道,“王虎,跟我去穀口。”
    穀口,鎮北侯的親衛統領正勒馬等候,見林浩出來,翻身下馬,臉上掛著公式化的笑容:“林將軍,恭喜啊,京城來了聖旨,陛下要論功行賞呢。”
    林浩看著他身後的騎兵,個個甲胄鮮明,手按刀柄,看似護衛,實則更像監視。他不動聲色地拱手:“有勞統領遠送,不知聖旨內容是……”
    “旨意重大,需林將軍親自去斷雲關,在鎮北侯麵前開讀。”親衛統領語氣不容置疑,“侯爺還說,請將軍即刻動身,莫要讓聖上等急了。”
    林浩的眼神冷了下來。必須去斷雲關接旨?還要即刻動身?這裏麵定然有鬼。
    他轉頭對王虎道:“看好穀裏,我去去就回。”
    “林大哥……”王虎欲言又止,眼中滿是擔憂。
    林浩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放心,隨即翻身上馬,隻帶了十名親衛,跟著鎮北侯的人前往斷雲關。
    路上,林浩故意放慢速度,旁敲側擊地詢問聖旨的內容,親衛統領卻守口如瓶,隻說是“天大的好事”。這愈發讓林浩肯定,這道聖旨絕不像表麵那麽簡單。
    抵達斷雲關時,已是傍晚。鎮北侯趙衍在帥府門口等候,臉上掛著意味深長的笑容:“林將軍,恭喜恭喜。”
    林浩拱手:“侯爺,不知聖旨……”
    “裏麵說吧。”趙衍轉身走入帥府,將林浩引至書房,屏退左右後,才從錦盒中取出聖旨,遞了過去,“陛下的意思,都在這上麵了。”
    林浩接過聖旨,展開一看,瞳孔驟然收縮。
    明威將軍?賞金錦緞?即刻班師回朝?
    他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所謂的“受賞”,不過是軟禁的幌子。京城是鎮國公的地盤,一旦踏入,便是羊入虎口,再無翻身可能。
    “看來,林將軍看懂了。”趙衍端起茶杯,慢條斯理地說,“陛下的意思,很明確。”
    林浩緊緊攥著聖旨,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他抬頭看向趙衍,對方眼中沒有絲毫意外,顯然早就知道聖旨的內容。
    “侯爺覺得,我該去嗎?”林浩問道。
    趙衍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落霞穀的方向,淡淡道:“本侯隻負責傳旨。至於去不去……”
    他轉過頭,目光與林浩對視,一字一句道:
    “回不回,你自己選。”
    窗外的風卷起落葉,帶著深秋的寒意。林浩握著那份沉甸甸的聖旨,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回京城,是自投羅網;抗聖旨,是公然叛逆。
    這道聖旨,竟是一道沒有生路的選擇題。
    他的腦海中,閃過落霞穀的炊煙,閃過銳鋒營的旗幟,閃過姚若曦擔憂的眼神,閃過那些信任他、追隨他的弟兄們的臉龐。
    若是回了京城,落霞穀怎麽辦?銳鋒營怎麽辦?那些托付身家性命的流民怎麽辦?
    林浩深吸一口氣,眼中的猶豫漸漸被堅定取代。
    他將聖旨輕輕放在桌上,對著趙衍拱了拱手,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煩請侯爺回稟陛下,北境未定,蠻族殘餘未清,落霞穀百姓需要守護。”
    “銳鋒營,不回。”
    喜歡戰魂噬命請大家收藏:()戰魂噬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