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昭然若揭

字數:4720   加入書籤

A+A-


    自古以來,得人心的不隻是真誠。
    更多的是套路。
    更何況是後世汲取了曆史教訓,總結出來的套路?
    很顯然,在這座屍疫橫行的死城裏,求活的方法絕不止兩種。
    起碼南坊那個叫王二的軍戶,已經實踐了獨自獵殺屍鬼,也算是一條血路。
    ......
    李煜端坐不動,目光平靜地落在趙琅糾結的臉上,心中卻是一片了然。
    當生路隻剩下兩條,一條看似輕鬆卻暗藏毀滅,另一條充滿艱辛卻有一線生機時。
    人的本能便會驅使他們去權衡那條‘可行’之路的利弊,而忽略了去質疑‘為何隻有這兩條路’這個問題本身。
    這無關聰慧,隻是人性。
    而此刻,這人性,便是他為趙琅精心打造的、無形的牢籠。
    班頭趙懷謙心驚肉跳地瞧著陷入沉思的家主。
    他的一顆心,剛剛落下,又被高高懸起。
    他此刻,無比後悔自己為何要出現在這裏!
    為何要聽到這些足以要了他性命的談話!
    家主的沉思意味著什麽?
    是猶豫嗎?
    還是在權衡利弊?
    這其中的分寸,真是讓人難以分辨。
    趙琅沉吟不語,枯瘦的手指在桌麵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摩挲著。
    那輕微的摩擦聲,在趙懷謙聽來,卻像是催命的鼓點。
    他感覺自己的心髒律動,都仿佛在跟隨家主的手指同步跳動。
    許久,趙琅才開口道。
    “賢侄所言,確是有理。”
    “不過......”
    趙琅話鋒一轉,語氣中帶上了幾分濃重的無力感。
    這種四鄰互助的法子,撫遠縣內,甚至就在這衙前坊內,真就沒人想到過嗎?
    不。
    當然有人想到。
    甚至,就在這衙前坊內,就有人曾經試圖將其付諸實踐。
    可結果呢?
    趙琅的眼神黯淡下去。
    可症結在於,衙前坊內,根本沒有一個真正能上得了台麵,能讓所有人都信服的人物。
    那些撫遠縣內真正上得了台麵的官吏,如今一個都不見蹤影。
    縣令大人暫且不提。
    就連那縣尉、縣丞也統統不見蹤跡。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要麽死了,要麽就被困在了別的地方。
    比如說......
    困在坊外的縣衙?
    還是在縣衙周遭的官邸?
    沒了這些本縣的父母官出麵主持。
    衙前坊內的大戶,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不是用白花花的銀子捐出來的員外郎。
    這禍亂時節,誰又能比誰更高貴!
    誰又憑什麽對別人發號施令!
    能在撫遠縣內非富即貴的大戶人家,又有哪個真的沒有一絲靠山背景?
    誰也不服誰。
    趙琅父子,雖然有著李氏姻親的名頭,可現在光憑這名頭,卻也詐唬不住所有人。
    他堂堂的趙家家主尚且如此,一旁的趙懷謙,更隻是區區一介班頭,在那些高門大戶麵前,實在沒什麽牌麵。
    李雲舒盡管有將門李氏的後台,可終究也隻是女子。
    既為女子,就注定她難以服眾。
    其他富戶向遼東大小文武官吏投獻小妾的,也不少。
    說到底,就是沒有人能牽這個頭。
    所謂的聯合,所謂的共防,從一開始就注定會陷入無休止的內耗與爭論當中。
    所有人都在斤斤計較,執著於自家那一絲一毫的額外損耗。
    畢竟,在這等絕境之下,有限的物資儲備,確實已經成為了關係到誰能活得更久的關鍵。
    “老夫其實……也不是沒試過。”
    趙琅的目光越過李煜,仿佛看到了當時眾人費盡心思地互相聯絡,卻又一次次無疾而終的場景。
    “老夫願意咬牙派出十名家丁,去合力清剿街上的屍鬼。”
    “可左近的高員外,卻隻肯出五個人。”
    “對街的錢老爺更是在書信裏哭起了窮,全是訴苦。”
    說什麽自家家丁前幾日為了守住院子,死了好幾個,現在隻能湊出三個人。
    這樣的聯合……
    自然就徹底成了一個笑話。
    後來,隨著一些大戶人家,諸如錢府,因為各種意外而驟然失陷。
    所謂聯合據守,也就沒人再提及了。
    有些事,真的不是願意去做,就一定能做好的。
    ......
    對趙琅的當麵訴苦,李煜也不意外。
    商賈,商賈,賤籍也,重利也。
    這和人的品質無關,而是習慣了如此處事,有時候就很難再改了。
    在太平盛世是發家之本,在屍亂當下,便是催命之符。
    “若是賢侄願意出麵主持大局,或許……或許就能大為不同了!”
    趙琅期待的目光猛地亮起,死死地放到了李煜身上!
    他,是李氏武官!
    是朝廷親授的六品百戶!
    這身份,就是最大的權威。
    不說多的,僅僅是站出來,就足以讓坊內所有民戶、商戶、軍戶俯首聽令!
    這就是大順朝廷二百年江山,賦予官身的赫赫天威!
    是幽州將門李氏,紮根遼東,用無數戰功與鮮血換來的福澤威望!
    兩相結合,這衙前坊內,還真沒人能比李煜更適合當這個領頭人。
    但李煜,誌不在此。
    他不可能拋下自己的基業,留在這座死城,陪他們一起受苦受累。
    於是,他平靜地開口拒絕。
    “趙老爺,本官有護送雲舒歸家之事,必須要辦。”
    “不可能留下。”
    這番話,沒有絲毫轉圜的餘地。
    像是一盆來自九幽的冰水,兜頭澆下。
    將趙琅、趙鍾嶽、趙懷謙三人心中剛剛燃起的希望火苗,徹底澆滅,連一絲青煙都未曾升起。
    “不過......”
    就在廳堂內陷入死寂之時,李煜的聲音再次響起。
    “此次入城艱險,本官倒是順路救下了本縣衛所百戶,張承誌。”
    張承誌?!
    趙琅眉頭緊鎖,在腦海中費力地搜索著這個名字。
    片刻之後,他方才想起,衛城裏似乎是有這麽個姓張的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