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商道不合官道
字數:6350 加入書籤
張承誌的想法,已是板上釘釘,勸不動。
李煜的意動,也做不得假。
兜來轉去,沒想到這位張百戶,還是想做回那日初遇時的行當......向導。
張承誌壓根不覺得,他現在手底下的二三十坊內軍戶男丁,能稱得上是個兵。
拋棄起來,竟無半分遲疑。
嚴苛一些的說,在張承誌失望的心思裏。
這些人已經成了無能的累贅,除了吃食,作戰效能低的驚人。
家小亡於屍口,固然能為某些生者帶來複仇之心。
可是另一方麵,真正的勇敢者,早已在他們到來之前,就奔赴了與屍搏命的孤寡末路。
這樣的人,真正能幸存下來的,反而不多。
因為他們早已存了赴死之心。
而那些宛如等死一般枯忍饑渴,等來張承誌帶人收編的幸存之人。
大都是已經被亡者嚇破膽的膽小鬼。
屍鬼給他們的心底,已經埋下了恐懼的陰影。
縱使家小喪命屍口,也提不起多少報複之心。
......
"哎——”
趙琅輕歎一口長息。
卻也不曾向張承誌多說什麽。
這樣的結果,趙府並非不可接受。
既已妥協了一次、兩次,又何妨有這三次、四次?
可能,在場唯一有異議的,就是趙懷謙了。
可惜他人微言輕,連說句話,都得看趙琅臉色把握時機。
此刻盡管焦躁,卻也是強自忍著,低垂著頭,不言不語。
李煜瞧著天色,也是開口道。
“時候不早,今日晚間還得出城返回營地。”
他看向張承誌。“張百戶,若是心有決斷,便盡快去安排吧。”
“謝過李大人!”
張承誌依舊是那個能屈能伸的樣子,低首做小,也越發流暢。
或許,家人這一軟肋,確實能磨平一個武官的棱角與心氣。
......
張承誌已經去安置首尾,趙懷謙也不得不冷著臉去做幫襯。
趙鍾嶽正想跟著李煜踏出,卻聽李煜道。
“鍾嶽,和你父聊一聊,無妨的。”
李煜甚至回身,輕拍了趙鍾嶽的左肩。
“如今世道,要把握每一次機會......”
一些人,或許見一次,就少一次。
誰知道呢?
可能下次再見,就已成永別。
生老病死,天公地道。
非人力所能妄言。
趙鍾嶽止住腳步,抿著嘴唇,頗為意動。
“去吧,莫要耽擱,待會兒張大人回來,便要啟程了。”
李煜幹脆推了他一把。
將這立於門前的少年郎,徹底推回了堂內。
‘吱呀......’
臨走之際,李煜還親手將房門掩上,將一方天地,獨留給了這對父子。
堂內,獨留趙琅與趙鍾嶽父子二人。
趙琅已經坐回了主位。
“既然是李大人厚意,你也莫要糾結了。”
“來,坐下。”
一如父子往昔相處,隻是又好似真切少了些繁雜禮法。
趙鍾嶽不時低頭,卻又忍不住抬頭重新看向父親。
“兒子站著侍奉父親便好。”
趙琅搖頭。
“坐!”
一聲低喝,讓趙鍾嶽冷不丁一軟,趕緊順勢坐到左近座椅。
雙手置於膝上,手腳都不知道該往哪兒放,幾次想開口,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片刻後,他才壯著膽子打破了僵局。
“父親,兒......兒所寫書信,您都看完了?”
“看了,看的很仔細。”
“為父一連看了三遍。”
趙琅的指節在扶手上輕輕敲擊著,聲音反倒很是平靜。
“那,兒想問,兒做的對嗎?”
恍惚間,一如往昔父教子,子請父。
父如師,子如徒,這便是趙氏傳家之道。
多少年來,就是這般守著他趙家的商道,緊守於己,毫不外漏。
“哎——”
趙琅輕歎口氣,卻又好似放下了某種負擔。
“哪有什麽對錯?”
“為父隻盼你能活,盼我趙家能活。”
“你姑父也罷,這李煜也好,都是僅有的去處。”
趙琅突然語氣一變。
“貞兒呢?”
趙鍾嶽一愣,不解道。
“貞兒妹妹?她好著呢。”
“我們兄妹二人寄住李府外院,每日不缺吃喝。”
“貞兒她也能織些女工,盡一盡心意。”
趙琅頓住,不再問。
知道這些,他就已然明了其它。
“如此說來,貞兒不入他眼?”
父親口中的這個他,趙鍾嶽當然知道是誰。
趙鍾嶽搖頭。
“沒什麽入不入的。”
“李大人,他府上有女眷數人,平時又忙的腳不沾地。”
“兒也不想行那般糗事。”
趙琅聞聽,呼吸一滯,隨即氣不打一處來。
“我兒,你可真是......”
話未及出口,他卻又收了回去。
“罷了。”
“個人各有福源命數,長兄如父,你妹妹,也隻能指望你了。”
“此後如何行事,為父也插不了手,你隻能獨當一麵了。”
趙琅看著趙鍾嶽的雙眸,認真道。
“獨有一點,有些路,一旦走了上去,就回不了頭!”
“你......知道嗎?”
趙鍾嶽雙手輕握袖袍,答道。
“兒知曉!”
“生路與前路,兒想一並走!”
“今日若不走,便是要後悔一輩子!”
趙琅輕笑。
“哈哈哈。”
他突然止住笑聲,肅然道。
“可這路,你走了上去,或許有朝一日,也要後悔!”
“知道為何,趙家不涉官場嗎?”
趙鍾嶽木訥無所答。
趙琅也不停,自顧自地繼續道。
“捐了千兩,就能謀個縣職。萬兩,甚至能去當個一縣之令。”
“可為父為何不捐?”
“甚至,寧願花了千兩銀,就為了給你一個考取童生功名的機會?”
“兒不知......”趙鍾嶽小聲道。
“因為這人一旦當了官呐,就再不能處處逢源,兩頭討好。”
趙琅揮手,衣袍翩舞,右手合袖遮於胸腹,其人自有一番氣度。
“單說這撫遠。”
“上到千戶、縣令,下到差役、兵丁,哪個都認趙家的好。”
錢能通神。
“不為別的,隻因為一兩銀子放在麵前。”
“誰能評判,它是低賤敵視的?還是高尚友好的?”
“沒有!”
趙琅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虛點。
“可若入了官場,就不成了。”
“你的銀子,你的話,你的動作,一絲一毫都帶上了歸屬。”
“你不能左右逢源,因為你當不成主首。”
“你也不能全憑上意,因為你要有價值。”
“這官和商,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你若是做官如做商,就是死路一條。”
“若想不通這一點,你還是早早息了心思,求個平安。”
趙鍾嶽仔細回味著其中意味,最後拜倒行禮。
“兒謹記教誨!”
“嗯,那便去吧!”
趙琅微微抬頭,低伏的趙鍾嶽再也看不清父親的臉。
“是,兒去了。”
趙鍾嶽一步三回頭地走了,那扇門被重新關上,堂內複歸寂靜。
許久,主位上的趙琅才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眼神中的精明與平靜盡數褪去,隻剩下難言的疲憊。
“安平之道你不走,偏要行那險途。”
“人各有誌,罷!罷!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