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淒淒慘慘戚戚

字數:3982   加入書籤

A+A-


    堡牆之上,兩道執拗的身影佇立如鬆,宛若城牆上長出的一對望石。
    他們目送車隊再次遠去,消失在官道的盡頭,一去不複返。
    “後生,收一收心。”
    說話的人背負了一個巴掌大的三角形製認旗,黑邊白底的‘義’字招展,是個資曆頗深的軍戶伍長。
    “專心趕路,小心戒備那些死人才是。”
    直到已經看不清順義堡那高聳的箭樓,隊末的幾個年輕屯卒才不再回望。
    他們看向方才開口的老卒,好奇道,“伍長,他們兩個......還真就不走啊?”
    年已四旬的老漢,對於堡內那兩個伶仃白首翁多少是有些了解。
    “走?”他隻顧埋頭趕路,頭也不回,“那是他們的事,與你們無關。”
    聲音裏透著一股理所當然的滄桑,“他們不走......自有不走的道理。”
    更多的,他也不願解釋。
    那兩人真要是走了,才讓人看不起嘞。
    他們當初入贅的人家,到底為什麽絕了戶,這事兒堡裏上了年歲的老人心裏都跟明鏡似得清楚。
    平日裏對他們的照應,不單是鄰裏情分,亦是不看僧麵看佛麵。
    看在逝者的份上,總得讓親族家裏留個上香的活口。
    以命抵命,以命換命......嘖,盡是些理不清、道不明的恩怨情仇。
    樁樁件件,早已成了算不清楚的爛賬。
    要不然,先百戶也不會一直好生贍養著這兩個耕不動地,扛不了槍的老家夥。
    如今,他們兩個與其拖著身子當累贅去他處苟活,更應當守著妻家,日日貢香尚飧。
    說到底,這便是殉身還恩,拿命抵了,不稀奇。
    一輩子飽受世道禮法塑造出來的心念,注定了二人隻能走這條絕路。
    相應的,自此一別,他們兩個和順義李氏的恩怨糾葛,一筆勾銷,兩不相欠。
    到了現在,想必知情的老一輩中,無人會再去苛責這般自甘殉道的兩人。
    ......
    戰馬嘶鳴,甲胄鏗鏘。
    官道上的一列廂車之間,最中段夾雜著一輛錦緞華彩的車輿,宛如黯淡畫卷中一抹突兀的亮色,極為顯眼。
    繡簾時不時會被少女纖手悄悄掀開一角,車廂裏的女眷麵帶新奇,輪替著悄悄朝外觀望道路兩側的景象。
    出遠門的機會,對這些深居簡出的內宅女眷而言,是極為難得的。
    盡管窗外掠過的,不過是荒蕪的田野,但這份天地遼闊的自由感,已足以讓她們的目光久久流連。
    這個世道,也第一次真切的近距離向她們展現了......某種變得更為殘酷的生存本貌。
    路旁的無名土包,大都是兵士們往返兩堡,剪除屍鬼後留下的。
    本來都是草草的淺埋了下去,如今卻被野狗或別的什麽東西刨開,翻開了土層,把嶙峋的骨骸拖了出來啃噬。
    慘白的大腿骨,還黏連著黑黝黝的幹肉筋,就那麽甩落在官道一側。
    時不時地,還會有烏鴉下落,有一下沒一下的啄食。
    這可怖的一幕,極大的刺激到了車廂內的幾個女眷。
    突然,車輿中傳出半截驚呼,“呀——!”
    前麵牽馬的兵士一驚,趕忙止步戒備,“停!戒備!”
    騎馬並行的李煜聞聲,趕忙策馬靠近,掀開車輿側窗繡簾急問道,“怎麽了?出了什麽事?!”
    車廂內傳出一兩聲吸鼻子的囔囔音過後,年紀最小的侍女池蘭探出臉來,她麵色慘白,猶帶淚痕的一雙明眸濕漉漉的,分外惹人憐惜。
    “對不起,老爺。”池蘭可憐巴巴的怯聲道,“都是奴婢膽子小,嚇著了......”
    李煜循著她驚慌閃躲的目光望去, 隻見官道側旁被刨開的土包四周,一地狼藉。
    枯骨淩亂肢離,這些屍鬼死了也難獲安寧。
    骨骸中還夾雜著一顆帶有毛發的頭顱殘骸。
    或許是因為實在不好啃噬,那頭骨上幹枯發黑的皮肉連帶著片縷毛發反倒殘存下來,散亂的緊貼在骨骸上,空洞的眼窩無聲地凝望著每一個與之對視的生者。
    觀之,叫人脊背發寒。
    李煜麵色一沉,還是放緩了語氣安撫道,“別怕,不過是具枯骨,已然死透了。”
    話雖如此,他還是告誡道,“此去路途不太平,你們安心待在車輿裏,小心為上。”
    “我就騎馬護在馬車左右,不管外麵動靜如何,都不必驚慌。”
    現在耽擱行程倒是小事,這平日最親近的幾個侍女出了變故,那才追悔莫及。
    “阿蘭乖......”夏清伸手輕輕攬住池蘭的背,引她往自己肩上靠了靠,輕拍後背,安撫著她。
    然後,夏清朝窗口外騎行的李煜道,“老爺,您放心......奴婢會看好她們幾個的,絕不會再如此莽撞了。”
    “路上,我們也斷不會無故離開車輿。”
    這不是秋遊踏青,而是遷徙逃亡。
    這一點,夏清等人早早就知道了。
    但有所聽聞,和親眼目睹,終究還是兩碼事。
    內宅女眷想要適應這樣殘酷的世道,總要有個過程。
    李煜點點頭,不出意外的話,他會全程騎行跟在隊伍中段,離這架彩輿並不遠。
    隻要侍女們不添亂,他和身旁跟隨的騎卒,足夠護持女眷周全。
    李煜放下繡簾,驅馬讓開身位,衝前麵牽馬的士卒道,“繼續出發!”
    “喏!”
    隊伍再度啟程,這次有了方才交談......道旁淒涼的遺骸,引來了李煜愈發頻繁的注目。
    盡管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目睹,更比不上甕城內壯觀的焦骸可怖,卻也難免心中感懷。
    物傷其類,秋鳴也悲。
    此番世道,倒是真如那幾句詩詞所述。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用來描述這遼東屍亂,再貼切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