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作物新種

字數:4578   加入書籤

A+A-


    聲紋學院的早讀鈴剛響過,沈硯正拿著聲紋哨在教室示範“低頻引脈”,窗戶外突然竄進來一道身影,差點撞翻走廊上的脈氣風鈴。林舟抓著門框喘粗氣,白大褂上沾著幾片嫩綠的稻葉,手裏緊緊攥著個鼓鼓囊囊的布袋,聲音裏裹著跑出來的熱氣:“沈硯!青蕪!快……快跟我去試驗田!”
    沈硯停下動作,看著他衣襟上沾著的淡綠色脈氣光暈——那是天織界特有的“天脈氣”,隻有青木門的提煉機才能穩定導出。他朝台下學生們擺擺手:“這節課改成自習,青禾帶大家複習脈氣流轉圖。”話音剛落,就被林舟拽著往外跑,青蕪抱著剛溫好的槐花茶追出來,竹籃裏的陶碗晃出細碎的聲響。
    試驗田在廠區最東邊,是上周剛辟出來的空地。遠遠望去,那片本該種著普通小麥的地裏,立著一片齊腰高的稻禾,稻穗沉甸甸地垂著,陽光灑在稻芒上,泛著淡淡的金綠色光暈。風一吹,稻浪翻滾,竟帶著聲能站特有的輕微嗡鳴,連空氣裏都飄著股清甜的香氣。
    “你用天脈氣改的水稻?”青蕪快步走到田埂邊,指尖剛觸到稻葉,就感受到一股溫和的脈氣順著指尖往上爬——這股脈氣不像槐樹枝裏的那麽烈,也不像山石裏的那麽沉,像清晨的露水,悄悄鑽進人的毛孔裏。
    林舟用力點頭,蹲下身撥開稻穗,露出飽滿得快裂開的穀粒:“上周青嵐送脈脂時,我多要了點天脈氣殘渣,試著往水稻秧苗裏摻。你猜怎麽著?這稻子不僅長得快,穀粒裏還裹著聲能!”他從布袋裏掏出個小巧的聲能檢測儀,往稻穗上一貼,屏幕瞬間跳紅,數值穩穩停在“60”。
    沈硯挑了挑眉——這數值快趕上聲能燈的能量儲備了。他摘下一粒穀粒,放在掌心輕輕一撚,穀殼裂開,雪白的米粒滾出來,竟帶著點玉石般的溫潤光澤。“煮過沒?”他抬頭看向林舟,眼底藏著好奇。
    “正要煮!”林舟拉著兩人往田邊的小木屋跑,屋裏的土灶上坐著口陶鍋,鍋裏已經放好了淘洗幹淨的新米和清水。林舟點燃柴火,青蕪往灶膛裏添了幾根槐樹枝——天織界的草木燃起來帶著脈氣,能讓鍋裏的米更均勻地受熱。
    柴火劈啪作響,鍋裏的水漸漸冒起熱氣。沒過多久,一股濃鬱的米香就飄了出來,起初隻是淡淡的甜,後來竟越來越烈,像被風吹開的花香,順著門縫往試驗田外鑽。青禾帶著幾個學院的學生尋香而來,扒著門框往裏看:“林舟哥,你煮什麽呢?香得我們都沒法背書了!”
    “新種的水稻!”林舟掀開鍋蓋,一股白霧裹著更濃的香氣湧出來,鍋裏的米飯顆顆分明,泛著淡淡的金綠色,表麵還飄著一層像脈脂一樣的乳白薄膜。他盛了一碗遞給青蕪,“你嚐嚐,比普通米飯香多了!”
    青蕪舀了一勺放進嘴裏,牙齒剛碰到米粒,就感受到一股溫和的聲能順著喉嚨往下滑,像喝了口溫熱的脈氣茶,渾身都暖洋洋的。“好吃!”她眼睛亮起來,“米香裏帶著點槐花香,還有點聲能的清冽勁兒!”
    學生們頓時炸開了鍋,圍著灶台爭著要嚐。沈硯也盛了一碗,慢慢嚼著——這米飯不僅口感軟糯,還帶著股說不出的“活氣”,像把春天的草木和清晨的聲紋都吃進了肚子裏。他看向林舟:“這稻子畝產能有多少?聲能會不會影響儲存?”
    “我測過了!”林舟拿出筆記本,上麵記滿了密密麻麻的數據,“普通水稻畝產一千二百斤,這個新種能到一千八百斤!而且聲能藏在米粒裏,隻要不暴曬,能存半年以上。”他頓了頓,眼裏閃著光,“最關鍵的是,它能在天織界種!青嵐說天織界有大片荒地,就是缺高產的糧食,這稻子要是能過去,正好解他們的糧憂!”
    沈硯心裏一動。前幾天青嵐還在傳訊裏說,天織界的宗門弟子冬天總吃不飽,隻能靠挖野菜和儲存的幹薯過日子。要是這新種水稻能在天織界紮根,不僅能解決糧食問題,還能讓雙界的聯係更緊密——畢竟,沒有什麽比共同的糧食更能拉近距離的了。
    “我現在就聯係青嵐。”沈硯掏出聲紋傳訊器,剛按下按鍵,就聽見傳訊器裏傳來青嵐的聲音,帶著點急切:“沈硯!你們那邊是不是在煮什麽好東西?我在聲紋通道這邊都聞到香味了!”
    幾人都笑了。沈硯對著傳訊器說:“你過來吧,給你帶了個好東西——能在天織界種的高產水稻,還含聲能,煮了香飄十裏。”
    不到半個時辰,青嵐就帶著青禾、青木趕來了,還特意背了個竹簍,說是要裝新米回去給老執事們嚐嚐。他剛進小木屋,就被米飯的香氣勾得直咽口水,搶過林舟手裏的碗,一口氣吃了大半碗:“這米也太好吃了!比我們天織界的靈穀還香!”
    “靈穀一年隻能種一季,這水稻一年能種兩季。”林舟笑著說,“我已經留了稻種,你帶點回去試試,要是能種活,以後天織界的弟子就不用冬天餓肚子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青嵐眼睛一亮,趕緊從竹簍裏拿出個陶罐,小心翼翼地裝了半罐稻種:“我明天就回去試種!要是成了,我就派弟子來學怎麽用天脈氣改良作物,讓天織界的荒地都種上這新稻子!”
    接下來的日子,雙界都忙著試種新水稻。廠區這邊,林舟帶著學生們把試驗田擴大了十倍,還在田裏裝了小型脈氣導流器,讓天脈氣能均勻地滲進土壤裏;天織界那邊,青嵐找了塊靠近聲紋通道的平地,親自帶著弟子們翻土、播種,每天都用傳訊器給沈硯報信:“今天稻苗冒芽了!”“稻子長到半尺高了!”“開始抽穗了,比廠區的還快!”
    半個月後,青嵐的傳訊器突然響個不停,沈硯剛按下接聽鍵,就聽見他興奮的喊聲:“沈硯!成了!稻子抽穗了!穗子比廠區的還飽滿,脈氣檢測儀測出來聲能濃度有70!”
    沈硯和林舟趕緊通過聲紋通道趕到天織界。剛走出通道,就看見遠處的田地裏一片金黃,稻穗沉甸甸地垂著,比廠區的稻子還高半尺,風一吹,稻浪裏飄著的香氣比廠區的更濃。青嵐正蹲在田埂邊,小心翼翼地撫摸著稻穗,眼裏滿是激動:“你看,這稻子在天織界長得更好!這裏的天脈氣比廠區的濃,稻子吸收得更多!”
    林舟走到田裏,摘下一粒穀粒,剝開一看,米粒比廠區的更白、更飽滿,聲能檢測儀貼上去,數值果然跳到了“70”。“太好了!”他興奮地說,“這說明新種水稻能適應天織界的環境,以後我們可以把稻種分給其他宗門,讓他們也種!”
    青嵐用力點頭,轉身對身後的弟子們喊:“你們都記著,以後每天都來給稻田導脈氣,等稻子熟了,我們就開個‘新米宴’,請所有宗門的長老都來嚐嚐!”
    弟子們歡呼起來,青禾和青木更是跑到田裏,小心翼翼地數著稻穗:“這一穗至少有一百粒穀粒,一畝地肯定能收兩千斤!”
    從那天起,雙界的試種越來越順利。廠區的新水稻率先成熟,林舟帶著學生們收割時,整個廠區都飄著米飯香,連聲能站的工程師們都跑過來幫忙,說是“聞著香味就有勁兒”。收割下來的新米一部分留作種子,一部分送到脈氣醫館和學院的食堂,學生們和病人吃了,都說“渾身有勁兒,連學習和恢複都快了”。
    天織界的新水稻成熟時,青嵐特意辦了場“新米宴”,請了天織界所有宗門的長老。當一碗碗冒著熱氣的新米飯端上桌時,長老們都被香氣驚住了,嚐了一口後,紛紛讚不絕口:“這米比靈穀還好吃!還帶著脈氣,吃了渾身舒坦!”
    青嵐趁機站起來,手裏舉著一碗新米飯:“這新水稻是用雙界的技術改良的,能在天織界種,一年兩季,畝產兩千斤!以後咱們天織界的弟子再也不用冬天餓肚子了!”他頓了頓,看向坐在身邊的沈硯,“我已經和沈硯院長商量好了,以後我們派弟子去聲紋學院學作物改良技術,也請他們的工程師來天織界,幫我們把更多荒地改成良田!”
    長老們紛紛點頭,一個白胡子長老站起來,手裏拿著一粒新稻種:“這稻種是雙界友誼的見證!我們宗門願意出一百畝地試種,還願意派最細心的弟子去學技術!”
    其他長老也跟著附和,一時間,“新水稻”成了天織界最熱門的話題。青嵐看著這熱鬧的場麵,悄悄對沈硯說:“現在好了,糧食夠了,弟子們就能安心去學院學技術,雙界的聯係也越來越緊了。”
    沈硯笑著點頭,看著桌上冒著熱氣的新米飯——這米粒裏藏著的不僅是聲能和脈氣,還有兩個世界的默契和希望。他想起林舟剛把稻種拿出來時的樣子,想起青嵐第一次嚐到新米飯時的驚喜,想起學生們和弟子們在田裏忙碌的身影,心裏滿是暖意。
    從聲能站到聲紋學院,再到這滿田的新水稻,兩個世界的技術像一根根絲線,慢慢織成了一張緊密的網。而這張網,還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密,把兩個世界的人緊緊地連在一起。
    離開天織界時,青嵐給沈硯和林舟裝了滿滿兩袋新米,說是“讓廠區的人也嚐嚐天織界種的新米”。聲紋通道裏,新米的香氣飄得很遠,像一條溫柔的線,牽著兩個世界的手,慢慢走向更廣闊的未來。
    回到廠區時,夕陽正落在試驗田上,金黃的稻浪裏,林舟正帶著學生們給新種的水稻導脈氣,青蕪站在田埂邊,手裏捧著一碗剛煮好的新米飯,朝他們揮了揮手。沈硯走過去,接過碗,慢慢嚼著——這米飯的香氣裏,有廠區的聲能,有天織界的脈氣,還有兩個世界共同的期待。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等更多作物被改良,等更多荒地變成良田,兩個世界會像這新水稻一樣,在彼此的滋養下,長得越來越飽滿,越來越茁壯。
    喜歡天織聲脈請大家收藏:()天織聲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