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禦前算賬

字數:4555   加入書籤

A+A-


    毛驤退下後,禦書房內死一般寂靜。朱元璋獨自坐在龍椅上,臉色鐵青,胸膛劇烈起伏,仿佛還能聽到自己血液衝撞耳膜的聲音。毛驤那句“寶鈔不如廁紙”的報告,像一根燒紅的鐵釺,狠狠捅進了他的心窩子,又燙又痛,還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屈辱。
    他猛地抓起龍案上那本《大明皇家銀行創設暨新貨幣製度規劃綱要》,手指因為用力而微微顫抖。幾天前,他還覺得這裏麵許多想法是天方夜譚,是張晉那小子信口開河。可現在……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一頁一頁,仔細地重新翻閱。
    越看,他的心越沉,卻也越亮。
    裏麵詳細列舉的數據,與他從毛驤那裏聽到的民間實情,驚人地吻合!寶鈔超發、貶值、信用崩塌……每一步都像是被這張冊子提前預知了一般。而冊子中提出的“準備金製度”、“見票即兌”、“統一發行”、“調控流通”等概念,雖然陌生,但邏輯嚴密,環環相扣,仿佛一把把鑰匙,正好能解開他現在麵臨的死結。
    “信用……規則……銀行……”朱元璋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憤怒和屈辱漸漸被一種巨大的危機感和……一絲被逼到牆角後不得不尋求出路的決絕所取代。
    “不能再拖了!”他猛地站起身,眼中寒光一閃,“傳旨!即刻召戶部尚書曾泰、工部尚書秦逵、都察院左都禦史詹徽……還有,把宋濂、劉三吾那幾個老學究也給咱叫來!對了,讓太子也來!還有……去東宮,把張晉先生‘請’來!” 他特意在“請”字上加重了語氣。
    半個時辰後,武英殿偏殿,氣氛凝重。被緊急召來的幾位重臣和耆老麵麵相覷,不知道陛下為何突然在非朝會時間召集他們,而且看陛下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太子朱標站在朱元璋下首,神色恭謹中帶著一絲不安。張晉則依舊是那副懶洋洋的樣子,最後一個溜達進來,很自然地找了個角落的椅子坐下,甚至還打了個哈欠。
    朱元璋掃視了一圈眾人,沒有繞任何彎子,直接開門見山,聲音冷得像冰:“今日叫你們來,隻議一件事——咱大明的寶鈔!”
    眾人心裏都是一咯噔。寶鈔?這可是個敏感話題。
    朱元璋將毛驤暗訪所得,挑重點說了一遍,尤其是寶鈔嚴重貶值、民間拒收、甚至賤如廁紙的情況。他沒提張晉,隻說是“偶有所聞”,派人核實後的結果。
    話一說完,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老翰林宋濂顫巍巍地出列,痛心疾首:“陛下!寶鈔乃利民之策,豈會如此?定是奸商猾吏從中作梗,盤剝百姓!當嚴查嚴懲,以正視聽!”
    都察院詹徽也附和:“宋公所言極是!寶鈔法乃朝廷大政,豈容民間肆意詆毀?臣請旨,徹查散布謠言、拒用寶鈔者,以儆效尤!”
    工部尚書秦逵管著寶鈔提舉司,臉上有些掛不住,支吾道:“這個……寶鈔印製,皆按舊例,或許……或許流通日久,略有磨損,致使民間有所誤解……”
    戶部尚書曾泰則是一臉苦相,他是管錢的,最清楚國庫和民間的實際情況,心裏明鏡似的,但也不敢直接打皇帝的臉,隻能含糊道:“這個……民間兌換,或有偏差……還需……還需從容計議。”
    總之,除了喊打喊殺維護朝廷體麵,就是和稀泥,沒人敢直麵問題的核心——寶鈔製度本身已經爛透了。
    朱元璋越聽臉色越黑,胸口那股邪火又竄了上來。他猛地一拍禦案!“放屁!都什麽時候了,還跟咱在這打馬虎眼!磨損?誤解?偏差?毛驤親眼所見,一錢銀子換一貫三百文寶鈔!米鋪布莊公然拒收舊鈔!這他娘的是偏差嗎?!這是咱大明寶鈔已經成了擦屁股紙!”
    皇帝爆了粗口,嚇得幾位老臣一哆嗦,連忙跪地請罪。
    角落裏,張晉實在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在這肅殺的氣氛中,這笑聲格外刺耳。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集中到他身上。
    朱元璋瞪著他:“張晉!你笑什麽?!”
    張晉慢悠悠地站起身,撣了撣並不存在的灰塵:“我笑諸位大人,包括老朱你,都還在抱著遮羞布不放。問題明明出在根子上,卻非要怪葉子黃了。”
    他走到殿中,目光掃過跪在地上的幾位大臣,最後落在朱元璋身上:“老朱,我問你,也問問在座各位。你們口口聲聲寶鈔是朝廷法幣,不容詆毀。那我問問,朝廷自己,信不信這寶鈔?”
    不等眾人回答,他自問自答:“朝廷不信!發俸祿,官員們拿著寶鈔,第一時間想的是趕緊去換成銀子銅錢!征稅時,地方官府變著法兒多收寶鈔,因為知道這玩意兒越來越不值錢!連朝廷自己都在用行動告訴天下人:寶鈔靠不住!上行下效,民間能不恐慌?能不貶值?”
    這番話如同匕首,直接剖開了最殘酷的現實。宋濂、詹徽等人張了張嘴,卻無法反駁。
    張晉繼續道:“再說這寶鈔提舉司,就是個無底洞的印鈔機!朝廷缺錢了?印!打仗缺錢了?印!修河缺錢了?印!印了多少?有數沒?能不能收回?從來不管!這就好比一個敗家子,不停地打白條,越打越多,最後白條滿天飛,誰還信你?你這寶鈔,不就是朝廷打給全天下百姓的白條嗎?還是那種永不兌現、越來越賤的白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比喻粗俗,卻一針見血!連朱元璋都聽得臉色一陣紅一陣白。
    “所以,”張晉總結道,“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是去抓幾個‘奸商’,也不是強行命令百姓必須用。那叫掩耳盜鈴!唯一的辦法,就是重建信用!怎麽重建?就是我這冊子裏寫的——成立銀行,發行新鈔,但新鈔必須有十足的金銀做抵押,見票即兌!”
    他再次指向那本規劃綱要:“把你們庫房裏那堆成山的白銀,拿出來一部分,作為‘壓艙石’!讓天下人都知道,你大明朝廷發行的新鈔,隨時能換成實實在在的銀子!隻有這樣,新鈔才會被信任,才會流通起來,才能真正方便百姓,促進商貿!”
    工部尚書秦逵忍不住嘟囔:“那……那得多少銀子做本?庫銀乃國之根本,豈能動用……”
    “不動用,那堆在庫房裏就是石頭!”張晉毫不客氣地打斷,“你拿一千萬兩銀子做本,發行一千萬兩的新鈔,這些新鈔在市麵上流通,能撬動多少交易?能帶來多少稅收?能創造多少財富?這叫金融杠杆!比你直接把銀子花掉,效果強百倍!再說了,你老朱現在缺銀子嗎?”他斜眼看著朱元璋,“你缺的是怎麽讓這些銀子活起來的腦子!”
    朱元璋被他說得心頭火起,卻又無法反駁。他確實被那億兩白銀的“幸福”衝昏了頭,隻想著怎麽花,沒想過怎麽用它們生錢。
    太子朱標此時若有所思,開口道:“父皇,張先生所言,雖言語……直率,但似乎切中要害。兒臣以為,或可……慎重考慮,擇地試行?”
    朱元璋沉默良久,目光再次掃過那本冊子,又看看跪在地上的老臣,最後定格在張晉那副“愛聽不聽”的懶散表情上。他想起毛驤報告中的慘狀,想起堆滿庫房的白銀,想起岌岌可危的寶鈔信用……
    終於,他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極大的決心,沉聲道:“都起來吧。”
    眾臣謝恩起身。
    朱元璋看著他們,一字一句道:“張晉之言,話糙理不糙。寶鈔之弊,已深入骨髓,非刮骨療毒不可救也!宋濂、詹徽,你二人即刻擬旨,昭告天下,朝廷將徹查寶鈔流通之弊,嚴懲盤剝百姓之吏,但暫不追究拒用寶鈔之民。”
    “曾泰、秦逵!”
    “臣在!”
    “你二人,連同太子,即日起,仔細研讀張先生所獻之《銀行綱要》!給咱拿出一份詳細的章程來!要如何設立這‘銀行’,如何發行新鈔,如何兌付,如何管理,給咱想清楚!半月之內,咱要看到切實可行的方案!”
    “臣等遵旨!”曾泰和秦逵連忙躬身領命,心中卻是波濤洶湧,知道一場巨大的變革即將到來。
    “張晉,”朱元璋最後看向他,眼神複雜,“這銀行之事,你既然提出來,就得給咱負責到底!有什麽想法,隨時跟曾泰他們講!要是這新鈔搞砸了,咱唯你是問!”
    張晉聳聳肩:“放心吧老朱,隻要你別瞎指揮,按我說的來,保證讓你這大明錢法,成為萬世典範。不過前提是,你得真舍得把那金山銀山搬出來當‘壓艙石’,別摳摳搜搜的。”
    朱元璋嘴角抽搐了一下,強忍著沒罵人,揮揮手:“都退下吧!咱乏了!”
    眾人退出武英殿,心情各異。宋濂、詹徽等老臣憂心忡忡,覺得陛下是被那張晉蠱惑,要動搖國本。曾泰、秦逵則是壓力山大,同時又隱隱感到一絲興奮。太子朱標則是滿眼思索,對張晉提出的新事物充滿了好奇。
    喜歡諸天任逍遙,我是紅塵仙請大家收藏:()諸天任逍遙,我是紅塵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