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南湖的朝陽與關東的告別
字數:1918 加入書籤
在長春的最後一天,楚凡在黎明前醒來。他沒有驚動任何人,背起那個承載了萬裏路途、七十多個日夜風霜的行囊,悄無聲息地走出了旅舍。他要去 南湖公園,在那裏迎接他東北之旅的最後一個日出。
冬日的清晨,寒氣刺骨,公園裏幾乎空無一人。他走過結著厚冰的湖麵,來到湖心島,找了一處麵向東方、可以望見城市輪廓的地方坐下。行囊放在身邊,像一位沉默的戰友。
天際線開始由墨藍轉為魚肚白,再暈染開淡淡的橙紅與玫瑰金。城市的高樓和樹木的剪影在晨曦中逐漸清晰。終於,太陽從地平線上躍出,第一縷金光穿透寒冷的空氣,灑在冰封的湖麵上,灑在覆雪的樹梢上,也灑在楚凡的臉上和那個飽經風霜的行囊上。
這一刻,萬籟俱寂,唯有心潮澎湃。
他的眼前,仿佛閃過一路走來的萬千景象:
· 漠河 璀璨而冰冷的星空下,他找到了“北”。
· 嫩江 的黑土炊煙裏,他接上了“地氣”。
· 五大連池 的熔岩台地上,他觸摸了星球的“脈搏”。
· 大慶 的“磕頭機”群中,他感受到了工業的“心跳”。
· 鶴崗 收縮的城市輪廓裏,他思考了現實的“重量”。
· 伊春 無邊的林海裏,他呼吸了自然的“綠肺”。
· 延邊 的阿裏郎旋律中,他品嚐了民族的“風情”。
· 吉林市 的霧凇與龍潭山,他領略了江城的“靈秀”與“沉靜”。
· 直至眼前這 長春 的朝陽,照耀著汽車城的工業雄心與曆史傷痕。
從中國的最北端,到如今的吉林省會,他用自己的雙腳,一步步丈量了這片雄渾、複雜而深情的黑土地。他帶來的迷茫與焦躁,已被一路的風霜雨雪、人情冷暖洗滌殆盡;他帶走的,是塞得滿滿的行囊,和一顆被這片土地深深重塑過的、更加開闊、沉靜而堅韌的內心。
陽光越來越暖,城市開始蘇醒。他緩緩站起身,最後看了一眼在朝陽下熠熠生輝的南湖與城市。然後,他背起行囊,轉身,邁開了腳步。
這一次,不是走向火車站,不是走向下一個目的地。他的東北徒步之旅,已經在長春的這場日出中,正式、圓滿地結束了。
他走在長春清晨的街道上,步伐輕快而堅定。他知道,山海關就在南方,關內廣袤的土地在等待著他。東北,是他徒步中國的第一卷,也是最厚重、最難以忘懷的一卷。
他沒有再翻開筆記本記錄這最後一刻。因為所有的言語,都已沉澱在心底;所有的畫麵,都已刻入靈魂。
他的身影,融入了長春早起的人流,融入了這片他深深行走過、並必將終生懷念的——關東大地。
你將偽滿的基座轉化為求知的殿堂,將曆史的負重化為前行的動力。
桂林路的年輕麵孔與活力,是你麵向未來的自信笑容;而一汽不息的流水線,是你支撐國家發展的堅實脊梁。
你教會我,真正的強大,是敢於直麵曆史的全部,並在此基礎上,用智慧與汗水,建設屬於自己的、光明的現在與未來。
喜歡徒步記錄者請大家收藏:()徒步記錄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