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晨霧中的江岔與南下的行囊
字數:1872 加入書籤
在鬆原的最後一天,楚凡在黎明前再次醒來。一種強烈的意願驅使著他,想要在離開前,再次獨自感受這片江河之地的靜謐。他徒步來到鬆花江與嫩江交匯處附近的一處 僻靜江岔 。
冬季的清晨,江麵上彌漫著濃重的水汽,形成乳白色的平流霧,如同輕紗般籠罩著冰封的江麵、枯萎的蘆葦蕩和遠處模糊的樹林。世界被消音了,隻剩下他自己踩在雪地上的輕微聲響和心髒平穩的搏動。太陽尚未升起,天地間是一片純淨而神秘的藍灰色調。
他站在江邊,看著霧氣在眼前緩慢流淌、變幻。查幹湖冬捕的喧囂、古扶餘的沉寂、油田的律動、寺廟的梵音……所有這些印象,仿佛都被這江霧洗滌、沉澱,最終化作了內心一份 澄澈的寧靜 。這片土地給予他的,不僅是感官的衝擊,更是一種精神的滋養和時空觀念的重塑。
當第一縷陽光艱難地穿透濃霧,給這銀裝素裹的世界染上一抹極其柔和的金粉色時,楚凡感到一種圓滿。他在這晨霧與曦光中,完成了與鬆原、也與整個東北黑土地的 無聲告別 。
早餐,他去了昨天那家農家飯莊,喝了最後一碗熱乎乎的小米粥,就著鹹菜,吃了一個饅頭。這最簡單的食物,卻帶著家一般的溫暖與踏實。
飯後,他開始整理行囊。他小心地將那本寫滿的東北三省筆記本收好,放入背包最內側。然後,他拿出了那瓶從大慶帶回的、封裝在樹脂中的 石油樣本 。他凝視著那濃稠的黑色液體,裏麵仿佛凝固著工業時代的記憶與力量。
他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沒有帶走這瓶石油,而是將它輕輕放在了旅館房間的窗台上,讓鬆原的陽光能夠照到它。他覺得,這份來自黑龍江的工業記憶,應該留在這片同樣蘊藏著石油、並且連接著大江源頭的吉林土地上,完成一次象征性的 能量傳遞與記憶安放 。
他的行囊輕了一些,但內心卻更加充實。他知道,真正珍貴的行李,是裝在心裏、刻在腦中的。
中午,他背起行囊,走向鬆原火車站。他的下一站,是 白城 ,那片向科爾沁草原和內蒙古延伸的土地。
在月台上,他回望這座江河之城。霧氣已然散盡,天空湛藍,陽光明亮地照在雪原和城市建築上,一切都顯得清晰而充滿生機。
他翻開新的筆記本,在鬆原篇章的最後一頁,他沒有畫下具體的景物,隻畫了一片彌漫的江霧,和一道穿透霧氣的陽光。
他寫道:
“鬆原,我的告別在晨霧中進行,在陽光中完成。
你以江河的浩渺、漁獵的古老、曆史的縱深與工業的脈搏,為我展現了東北腹地最後的壯闊與深沉。
我將石油樣本留在了你的窗前,讓工業的記憶在此沉澱,與你的江河、你的湖泊、你的古老文明對話。
我帶走的,是查幹湖冰層下生命的躍動,是鬆花江源頭的清澈初心,是這片土地上所有頑強生命力的共鳴。
再見,鬆原。你是我黑土地情結的悠長餘韻,也是我走向草原風情的溫柔過渡。
汽笛聲響,列車西行。白城的草原與風車,已在視野的盡頭隱約浮現。”
合上筆記本,楚凡踏上了西行的列車。車輪啟動,鬆原在廣闊的平原上逐漸縮小。他的關內之旅,因為鬆原這一站的厚重鋪墊,而充滿了承前啟後的力量與期待。前方,是牧歌與蒙族文化的召喚。
喜歡徒步記錄者請大家收藏:()徒步記錄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