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運河畔的凝思與南行的“武魂”
字數:1619 加入書籤
在滄州的最後一天,楚凡再次來到了 京杭大運河 畔,選擇了一處可以望見古老石橋與部分舊河堤的地方。冬日的運河顯得沉靜,水流平緩,兩岸的樹木隻剩下遒勁的枝幹,如同水墨畫中的筆觸。
他坐在河堤上,望著這條承載了無數商旅、工匠、藝人、俠客夢想的古老水道。腦海中,鐵獅子的千年守望、武術場上的虎虎生風、雜技舞台上的驚險奇絕、以及市井街巷裏的喧囂溫暖……所有的印象,最終都匯聚成對“滄州魂”的理解——那是一種 根植於土地的剛毅、流淌於血脈的勇武、敢於闖蕩的魄力,以及融入日常的堅韌。
他從行囊裏,拿出了那片來自朝陽的 狼鰭魚化石——“龍骨”。這枚象征著生命底層力量與演化韌性的印記,此刻麵對這座將“力”與“技”融入靈魂的城市,仿佛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自然界的生命以力量和適應求存,人類文明則以精神的勇武與技藝的傳承來延續和發展。
他握著這片“龍骨”,感受著它與腳下這片土地精神的連接。他沒有將它拋入運河,也沒有留下。他做出了一個決定——將這片“龍骨” 更緊地貼身處收好。他感覺,滄州所代表的這種 剛健有力、生生不息的精神,正是他行走萬裏,不斷前行的內在動力之一。他需要將這份“力”的象征,帶往更遠的旅程。
中午,他喝了最後一碗 羊腸湯,那濃鬱熱烈的滋味,仿佛濃縮了滄州的江湖氣息。
下午,他背起行囊,走向滄州站。行囊裏,那片“龍骨”似乎吸收了滄州的“武魂”,變得更加沉甸,卻也更加充滿內在的力量。
在月台上,他回望這座給他留下深刻力量感的城市。運河蜿蜒,沉默地流向遠方。
他翻開筆記本,在滄州篇章的最後一頁,他畫下了一個簡單的圖案:一側是鐵獅子的側影,另一側是一個正在表演雜技的柔術演員剪影,中間是蜿蜒的運河。
他寫道:
“滄州,我的告別在運河畔的凝思中完成。
我帶走了你對‘力量’與‘精神’的最生動詮釋。這片‘龍骨’所蘊含的生命力,在你的土地上,升華為鐵獅的剛毅、武術的勇猛與雜技的堅韌。
你的靈魂,是運河的流動與包容,是江湖的義氣與擔當。從鎮海吼的咆哮到吳橋的絕技,共同譜寫了一曲關於力量與智慧的慷慨長歌。
願你的武魂永存,願你的雜技之花在世界舞台永遠綻放,願你的運河之水,繼續滋養著豪邁而溫暖的市井人生。
再見,江湖滄州。願你的未來,力與美共存,剛與柔並濟。
汽笛聲響,列車南行。齊魯大地的文脈與泰山的雄姿,已在下一站召喚。”
合上筆記本,楚凡踏上了南下的列車。車輪滾動,滄州的平原風光在窗外漸漸遠去。他的華北之旅,因為滄州這一站,而浸染了燕趙之地特有的慷慨之氣與江湖風骨。前方,是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新的文化篇章正等待著他去開啟。
喜歡徒步記錄者請大家收藏:()徒步記錄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