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集市巧遇,真相漸明
字數:2480 加入書籤
艾琳將木勺從圍裙暗袋中取出,指尖擦過勺柄邊緣那道細小的刻痕。她沒看它,隻將它輕輕放回灶台邊的老位置,和鹽罐並列。三袋麵粉還堆在門邊,采買隊剛回來,管事尚未清點。
她低頭拍打袖口沾上的草屑,肩膀酸脹,腿根發沉。山路比平地難走,雪雖停了,但凍土硬如鐵板。她記得自己每一步都踩得極穩,像是怕驚動什麽。
集市那天清晨,天光剛透出灰白,她便隨采買隊出了府門。風不大,卻刺骨。她走在隊伍末尾,肩扛一袋麵粉,另一手始終貼著圍裙內側——木勺藏在那裏,緊挨掌心。出發前她多係了一道麻繩在腰間,把貨單折成小塊塞進最裏層布縫。
途中她故意落後半步,借整理袋子調整呼吸。隨行仆役頻頻回頭,目光掃過她腳上補丁疊補丁的布鞋,又移開。第三次回頭時,艾琳主動開口:“我從未來過市集,怕弄丟貨單。”聲音輕,帶著恰到好處的怯意。
那人哼了一聲:“別亂跑就行。”
集市比她想象中嘈雜。鐵匠鋪的錘聲、肉攤的吆喝、孩童哭鬧混作一團。她跟著隊伍穿過主道,在糧販區停下。管事交代她去尋低價黑麥,她應了聲,提著空布袋往東側偏巷走去。
偏巷窄,攤位稀疏,幾堆柴草靠牆堆放。她繞過一處賣舊陶器的攤子,腳步放緩,目光掃過地麵:新踩出的腳印有深有淺,方向不一,但通往港口的那條岔路腳印最密。她蹲下假裝翻找布袋,眼角掠過身後——隨行仆役正站在路口張望。
她起身,拎著空袋走向柴草堆後方,背身蹲下,像在整理麻繩。草堆遮住大半個身子,她屏住呼吸,手指掐進掌心以保持清醒。
不多時,兩個男人走近,在離她十步遠的地方停下。一個穿灰呢短袍,腰間掛銅牌;另一個裹厚毛鬥篷,說話帶港口氣音。
“船隊三日後靠岸,”灰呢男低聲說,“領主那邊貨已備齊,就等驗契。”
鬥篷男冷笑:“這批要趕在雪融前運走。上次三十人登船,死一半扔海裏喂魚,剩下的也撐不到赤灣。”
“命賤,不值錢。”灰呢男踢了踢腳邊石子,“反正都是破產戶,填船底正好。”
“你聽說西林莊園那個女仆嗎?”鬥篷男壓低嗓音,“估價三百銀銖,明日交割。船上管事說了,能活三個月就算賺。”
“活?”灰呢男嗤笑,“在海上,農奴不過是一塊會喘氣的壓艙石。船不問出身,隻看能不能扛住鏈子。”
艾琳指甲陷進掌肉,血絲滲出,滴在草堆上成了暗點。她沒動,連睫毛都沒顫。耳朵卻將每一個字刻進腦子裏:三日,運走,死一半,壓艙石。
她記下灰呢男腰間的銅牌樣式——雙環紋包著錨形刻印,是港口稅吏標識。這細節她存進心底,沒急著用,隻當作將來某一天或許能撬開一道門的鐵片。
兩人說完便走,腳步漸遠。她仍蹲著,直到聽見遠處孩童追鬧聲再次響起,才緩緩鬆開手。掌心血痕交錯,她撕下裏衣一角包住傷口,動作輕得像在收拾殘羹。
離市前,她在水槽邊洗手。水流冰涼,她低頭看著血絲被衝散,混入泥水流入溝渠。她默念:“三日……還有三日。”不是祈求,不是恐懼,是計數,像數灶膛裏的炭塊。
歸途中,她主動接過同伴手中一袋麵粉,扛上肩頭。“我還能走。”她說。那人愣了一下,沒推辭。
山路顛簸,肩頭痛得發麻,但她始終挺直背。她知道背後有眼睛盯著,於是每到拐彎處都放慢腳步,等隨行仆役先過;過橋時還伸手扶了對方一把。那人臉色緩了些,再沒多看她。
回府門時,守衛查驗貨物,她低頭立在一旁,臉上無波無瀾。隻有手心還在出汗,濕冷黏膩,貼著粗布內袋裏的木勺。
廚房燈還亮著。她走進去,放下麵粉袋,按規矩擺好。灶膛餘火未熄,鍋已洗淨,一切如常。她走到主灶旁,取下木勺,擦了擦,放回原位。
她開始淘米。水倒入陶盆,米粒沉底。她雙手浸在冷水裏,指節微微發抖,但動作依舊穩定。一粒一粒,她挑出碎殼,放進邊角碗中。
窗外風雪歇了,屋簷結著長冰錐。廚房角落傳來老鼠啃木的聲音。她沒抬頭,也沒停手。米淘完,她瀝幹水,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蓋上鍋蓋。
火苗舔著鍋底,發出輕微劈啪聲。
她站在灶前,右手垂在身側,拇指摩挲著掌心包紮處。血已經止住,但痛感清晰。她想起鬥篷男說的“鏈子”,想起那些被扔進海裏的名字。
灶台上方,鹽罐旁邊,木勺靜靜躺著,勺麵朝上,像一隻合攏的手。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