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內部團結破危機
字數:3619 加入書籤
清晨的風掠過訓練場,橫木接縫處那抹暗紅已幹涸。艾琳站在原地未動,掌心纏著粗布條,血跡滲出一角。她低頭看了眼鐵釘,彎腰拔起,隨手扔進腳邊的工具箱。
公告欄前,王石頭與趙二河並排站著,李三抱著記錄冊站在側後。三人沒說話,但站姿僵硬,目光各自偏開。
“昨夜西組輪哨遲到半刻。”艾琳開口,“火鈴繩索鬆了兩圈,沒人報。”
王石頭皺眉:“連守三夜,人撐不住。東組昨兒下午歇了一整天。”
趙二河接口:“火油分裝也是整日不停,婦女組二十人輪轉,手都燙起了泡。你們巡邏還能坐下來喘氣,我們得一袋袋灌、封、搬。”
艾琳沒反駁。她抬起受傷的手,解開布條,傷口裂開,血又流下來。“這釘子鬆了,像你們心裏的話。”她說,“藏著不說,遲早紮進自己肉裏。”
她將布條重新裹上,用力打結。“今天不練戰技。從現在起,全村分五組,每組領三項任務:修北坡了望台,運南倉糧袋,測火鈴信號鏈。完成之後,各組互評表現。我不裁決,你們自己看誰出了力,誰躲在後麵。”
李三翻開冊子記下安排。王石頭冷哼一聲,轉身就走。趙二河猶豫片刻,也跟了上去。
第一輪任務開始不久,爭執便起。東西兩組在糧倉門口碰上,都搶著先搬。一名東組農夫扛著麻袋往前擠,西組兩人上前阻攔,推搡間麻袋落地,糧食灑了一地。
“你們昨晚偷懶!”東組那人吼道,“憑什麽還搶頭班?”
“我們連值三夜,累死給你們看?”西組回應,“要不是王石頭壓著,早撂挑子了!”
消息傳到艾琳耳中時,她正站在北坡邊緣查看了望台。柱基傾斜,橫梁斷裂,確需重修。她沒去調解,隻讓李三記下全過程。
火鈴測試更糟。信號從高台傳出,本應七秒內傳至南崗,卻延誤十二秒。交接點正是婦女組與巡邏隊交界處。雙方當場對罵起來。
“你們慢了五步!”巡邏隊員指著趙二河組一人,“耽誤事的就是你們!”
“繩索卡住,我喊了三聲沒人接!”那婦人漲紅了臉,“你們耳朵聾了?”
趙二河沒讓手下還嘴,隻默默檢查了整段繩路,發現滑輪鏽死。她蹲下身,用油壺一點點潤滑。
午間集結號吹響。眾人列隊站定,情緒低落。
李三展開記錄冊,逐項讀出:“東組搬運途中,見西組抬斷梁吃力,主動停下幫忙,未言語,但協助完成。”他頓了頓,“火鈴延誤十二秒,較昨日快三秒。失誤後,趙二河組立即排查故障,十五息內修複滑輪。”
艾琳接過話:“我們不是要比誰最苦。是要看誰願意多走一步。”
她掃視人群:“第二輪任務——模擬敵襲響應。自願組隊,不限編製。目標:全域警戒啟動,限時三十息內完成。”
起初無人動作。片刻後,王石頭邁出一步,看向曾當眾頂撞他的青年:“你,跟我一組。”
那青年愣住,隨即點頭。
趙二河也走向村口的老漢——他曾因埋絆樁被嘲“老骨頭不中用”。“你眼神好,來盯第三段繩鈴。”
老漢握緊鏟子,跟著走了過去。
演練開始。火鈴驟響,各組迅速反應。王石頭組負責北隘警報,青年主動搶前拉繩,險些摔倒,王石頭伸手扶住,兩人默契提速。趙二河組傳遞信號時,老漢提前預判節點,提前拉緊備用繩索,避免卡頓。
最終計時:二十息。
比標準快十息。
人群中有人低聲驚歎。先前爭吵的幾人低頭不語。
最後一項任務是修複廣場鼓台。舊鼓台年久失修,支柱腐朽,需拆舊料重建。可木材短缺,唯一可用的是廢棄磨坊的梁木。
沒人動。
那磨坊昨夜有烏鴉落下,如今門板半塌,屋簷歪斜,像一張沉默的大口。
艾琳邁步前行,走到磨坊門前,伸手推開腐朽木門。門軸發出刺響,碎屑掉落。她彎腰撿起一根斷裂橫梁,扛上肩。
木刺紮進手掌,她沒甩手,繼續往裏走。
王石頭盯著她的背影,片刻後大步上前,奪過她肩上的木梁:“我來。”
他返身取斧,砍斷主梁連接處。趙二河見狀,招手喚來婦女組:“搬木的,跟我來。”
李三組織孩童清理碎屑,鋪平地麵。青年主動接過王石頭的斧頭,繼續劈解大梁。
兩個時辰後,新鼓台立起。四根支柱穩固,橫架平整。眾人合力將一麵舊皮鼓掛上支架。
艾琳沒擊鼓。
她請各組長上前說一句話。
王石頭站出來:“西組願替南組守明日晨哨。”
趙二河說:“火油組今晚加備雙份,隨時可燃。”
李三低頭翻冊,念完今日記錄,合上本子:“所有任務完成,無缺崗,無推諉。”
全場靜默片刻,有人低聲說出兩個字。
接著是第二個。
第三個。
“不分。”
聲音漸齊,漸穩,不再呐喊,而是低誦,如誓言落地。
夕陽斜照,艾琳立於鼓台側,手扶新漆未幹的支柱。她沒下令,也沒講話。
王石頭整隊準備巡查北坡,臨行前向她點頭。她回一點頭。
趙二河率組歸庫,途經巡邏隊,主動遞上一捆加固繩索。對方愣了一下,接過,點頭致謝。
李三將記錄冊放入公告欄下暗格,輕輕合上蓋板。
村中燈火次第亮起,了望台人影清晰,火鈴繩索繃直。
一隻烏鴉掠過村口大道,振翅飛遠。
艾琳的目光停在遠處山影與道路交匯處。
她的右手緩緩按上鼓台支柱,指尖觸到一道新劃的刻痕——那是剛才拆磨坊時,斧刃無意留下的。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