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出征前夕鼓士氣
字數:3354 加入書籤
風還在吹,廣場上的腳印被新踩亂。艾琳站在石堆前,手裏攥著布條。她沒說話,隻是把布條一圈圈纏在木杆頂端。那上麵寫著新協議的條款,墨跡幹了,邊角有些卷起。
十個人站在她麵前,身上背著行囊。陳五低頭檢查護腕,林阿七握著弓,趙二狗站在最邊上,手扶著矛杆。沒人出聲。家屬們站在後麵,有女人低著頭,手指絞著衣角。
艾琳抬起頭:“這布條不是為了好看。”
她的聲音不高,但每個人都聽清了。
“是我們用命談下來的規矩。減了人數,換了駐防兵,多了箭和鐵釘。這不是退讓,是讓你們出去的時候,身後有人守路,家裏有人吃飯。”
她看向陳五:“你帶過獵隊穿林三日不迷路。”
又看向林阿七:“你一箭射穿野豬咽喉。”
再看向趙二狗:“你扛三百斤糧包走十裏山路。”
“這些本事,不該埋在土裏。你們不是去送死,是去開路。我們守住村子,你們打出活路。你們活著回來,教更多人怎麽活下來——這是我答應的事,也是我立下的話。”
人群裏有人動了一下。一個年輕出征者的母親抬手擦了眼角。
艾琳繼續說:“我不許你們白白犧牲,也不許你們畏縮退卻。你們走出去,二十個兄弟會守住南門,李嬸會熬好藥等你們回來。你們打勝仗,孩子才能睡安穩覺。”
她停頓了一下:“我不是讓你們去當炮灰。我是讓你們去當戰士。”
隊伍裏有人挺直了背。
這時,一個聲音從後排傳來:“我們算起義軍嗎?”
沒人回答。
另一個聲音接上:“人家可沒給我們發旗子。”
艾琳轉身,從彼得手中接過一麵紅旗。布是粗麻的,邊緣還留著線頭,針腳不齊,看得出是連夜趕製的。
她走到陳五麵前,把旗遞過去:“沒有旗號?那就自己立旗。”
她提高聲音:“我們不靠別人封名,我們打出名字來!”
她帶頭喊:“為家園,守後路!為人活,不為奴!”
起初隻有她一個人的聲音。風吹動紅旗,啪地一聲展開。
林阿七跟著喊了出來。趙二狗也張開了嘴。陳五舉起旗,聲音壓過風聲。
一個個聲音加入進來。十個人站成一排,齊聲高喊。口號一遍遍響起,震得樹葉落下。
起義軍使者站在人群外,雙手抱胸。他看著這麵粗糙的紅旗,慢慢鬆開了手臂。等艾琳喊完,他走上前一步。
艾琳走過去,請他代一句話:“告訴你們的將軍,山村送來的是戰士,不是炮灰。”
使者看著她,點頭。他伸手撫平紅旗上的褶皺,動作很輕。然後他退後一步,立正,右手貼到胸口。
家屬中突然衝出一人。是個中年女人,撲向隊伍裏的少年,一把抱住他的腰,哭出聲來。
“別走……求你別走……”
少年臉色發白,手僵在半空。隊伍出現騷動。有人回頭,有人低頭避開視線。
艾琳立刻上前,一手扶住女人肩膀:“我知道你想他平安。”
女人抽泣著,搖頭。
“我保證。”艾琳說,“隻要我還站著,就不會讓支援斷在路上。”
她轉向所有家屬:“他們的名字刻在石堆上,也記在我心裏。缺一口糧,我先餓;少一支箭,我先擋。”
她說完,解下腰間短匕。刀鞘舊了,銅扣有些鬆動。
她把匕首交給陳五:“這是我的信物。見匕如見令。遇險即返,不必死戰。”
陳五雙手接過,低頭看了一下,然後插進腰帶。
所有人都看著他。他抬起頭,聲音沉穩:“我們出發。”
十人列隊,背上行囊,手持武器。紅旗在前,陳五執旗。艾琳站在隊伍最前方,身披輕甲,手裏握著一根短杖。
天邊泛白,晨光落在肩頭。風忽然停了,樹梢不動,紅旗緩緩垂下。
艾琳回頭看了一眼。家屬們站在原地,有人揮手,有人默默站著。
她轉回身,目光掃過每一張臉。這些臉上有疲憊,有緊張,也有光。
她開口:“出發。”
隊伍邁出第一步。石堆上的布條被風吹起一角,墨字清晰可見:
出征人數:十人
後備隊職責:負責山村及補給線巡邏
物資增供:糧食與藥品總量提升百分之二十
起義軍支援:派遣五名老兵駐防七日,提供箭矢五十支、鐵釘二十斤
車輪聲從林道口傳來。一輛推車停在路邊,油布揭開,露出一捆捆箭匣。兩個起義軍士兵站在旁邊,其中一個朝這邊點頭。
艾琳走在最前,腳步穩定。她沒有回頭。身後的村子安靜下來,隻剩火塘邊的鐵鍋還在咕嘟作響。
紅旗再次揚起。風從東麵吹來,帶著泥土和露水的氣息。
隊伍走到村口,停了一下。前方是獵道入口,地麵鋪著碎石,通往山林深處。
陳五舉起紅旗。林阿七搭上箭,趙二狗握緊矛。
艾琳抬起短杖,指向遠方。
一隻烏鴉從樹上飛起,翅膀拍打聲劃破清晨。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