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手工業初萌芽
字數:4317 加入書籤
艾琳坐在田埂的石頭上,手裏還攥著那株小麥苗。太陽偏西,風從坡地吹過來,麥苗輕輕晃動。她沒鬆手,目光卻慢慢移開,落在遠處溪邊。
兩個婦女蹲在水邊搓麻線,動作熟練。一人低頭說話,另一人笑了下,繼續擰繩。她們的手粗糙,指節粗大,但手指翻動很快。
艾琳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土。她走下田埂,穿過小路,朝溪邊走去。
走到近前,她停下。兩人抬頭看她。
“你們平日織一匹粗布,要幾天?”她問。
年長些的婦人想了想,“五六天。要是細一點,七八天也得幹。”
“若有人願收,值幾個銅子?”
婦人苦笑,“領主家來收,頂多兩個銅子。換不來一塊鹽餅。”
艾琳點頭,沒再說話。她轉身離開,沿著村道往東走。村子不大,幾步就到了老陶匠住的茅屋。
屋外有堆泥坯,半幹狀態。老陶匠正蹲在地上補一個破口的罐子,用濕泥一點點抹縫。他抬頭看見艾琳,手沒停。
“這罐子還能用。”他說。
“我知道。”艾琳說,“我在想,你能不能做出不漏水的水甕?”
老人放下抹刀,擦了擦手,“我爹燒窯三十年,我家的甕從沒漏過。可沒人訂,做出來放著發黴。”
“如果我提供泥料和柴火,你肯帶人一起做嗎?”
老人遲疑了一下,“誰來做?人都忙著種地。”
“願意學的人。”她說,“不隻是你一個人幹。”
老人看著她,又低頭看了看手裏的破罐。“你要多少?”
“先試十個。能做好就行。”
老人終於點頭。
艾琳回到村中空地時,天還沒黑。她找了幾塊木板搭成台子,把張氏昨天交來的兩匹粗布鋪上去。一匹顏色深,紋理緊;另一匹鬆散,接頭處有斷線。
她又讓人把老陶匠修好的罐子和新做的小碗擺上來。碗底歪了些,釉色也不勻。
不多時,幾個人圍了過來。張氏站在邊上,盯著自己的布。
“這兩匹布不一樣。”艾琳指著說,“左邊這匹密實,右邊這匹鬆。同樣的麻,同樣的人織,為什麽差這麽多?”
沒人回答。
“不是手藝不行。”她說,“是沒人告訴你們,什麽樣的布才算好。”
張氏低聲道:“以前沒人管這些,做完交上去就是了。”
“現在不一樣了。”艾琳說,“以後這些東西,是要拿出去換東西的。換鹽、換鐵、換孩子的鞋襪。質量不好,人家不要。”
有人小聲嘀咕:“累死也掙不到幾個錢。”
艾琳聽見了,沒反駁。她轉向張氏,“你能教別人怎麽織得更緊嗎?”
張氏愣了一下,“我可以試試。”
“那就請你下月初五,站在這裏,當著大家的麵織一段。讓大家看看你是怎麽下手的。”
她又看向老陶匠,“你也一樣。講講怎麽選泥,怎麽控製火候。做得好的,擺在這台上。”
她頓了頓,“每月一次,我們聚一次。誰做得最好,誰就當師傅,帶新人。”
人群安靜下來。
一個年輕女人問:“要是沒人來買呢?”
“現在沒人來。”艾琳說,“但我們做起來了,以後就會有人來。”
“商人不會跑這麽遠。”另一個男人說。
“他們會。”艾琳說,“隻要我們的東西夠好,他們就會順著這條路進來。不是來搶糧,是來進貨。”
她拿起那個歪底的小碗,“這個不行。但我們可以改。第一件不好,做第二件。第二件不行,做第三件。總會做好。”
老陶匠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我這輩子就沒想過,燒個碗還能有盼頭。”
“現在有了。”艾琳說。
她把幾匹布重新疊好,整齊放在木板上。又把陶器按大小排開。
“我不強求每個人現在就動手。”她說,“願意試的,明天來找我登記。泥料、柴火、工具,村裏出。做出來的東西,歸你們自己處理——送人、換物、留著用,都行。”
“但有一條。”她看著眾人,“做就要認真做。哪怕慢一點,也要做成個樣子。”
沒人再說話。
夜幕降下來,有人點起油燈。艾琳讓人把燈掛在木架上,照亮台子和周圍的人臉。
她站在台前,聲音不高,但每個人都聽清了。
“種地讓我們活下來。可要想活得穩,活得有尊嚴,還得靠自己的手。”
風吹了一下,燈焰晃了晃。
一個老頭坐在角落,抽著旱煙,“你說的這些……以前聽都沒聽過。”
“因為它還沒開始。”艾琳說,“今天是第一天。”
她走到台邊,拿起一匹布,展開,“下個月初五,我們再來這裏。誰帶來最好的一件,我們就把它留下來,作為標準。”
她折好布,放回原位。
“五天後,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方。誰願意來,就來。”
說完,她沒走。
她站在台邊,看著那些布和陶器。有人陸續點頭,低聲議論。張氏走上前,摸了摸那匹好布的邊緣。
老陶匠蹲下身,檢查那個小碗的裂紋。他掏出小刀,在碗底刻了個記號。
“下次。”他說,“火再小一點。”
艾琳聽著,沒插話。
人群沒有散去。幾個年輕人湊在一起,看陶器的形狀。一個婦女拉著張氏問織布的細節。
油燈還亮著。
艾琳站著沒動,雙手垂在身側。她的指甲縫裏還有白天沾的泥,袖口的破口沒補。但她臉上沒有疲憊。
她看著眼前這些人,看著台上的東西。
第一件成品還沒有賣出一枚銅子。
但第一步已經踩下去了。
風又吹了一下,燈影在她臉上劃過一道暗線。
她抬起手,把一根垂下的頭發別到耳後。
然後她指向台子。
“這個位置。”她說,“以後就叫‘樣品台’。”
沒有人反對。
張氏站在台邊,把手裏的布輕輕放上去。
老陶匠把新做的小碟子擺在旁邊。
兩個孩子跑過來,踮腳看。
艾琳看著台麵,輕聲說:
“從明天起,誰要做,就來登記名字。”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