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市場開啟遇冷場
字數:3094 加入書籤
腳步聲由遠及近,眾人抬頭望向村口。油燈剛熄,晨光落在攤位上,木牌寫著“布左陶右”。艾琳站在高杆下,手裏還握著分工表。
來人不是商隊。
是村中巡更的老漢,肩上扛著竹杖,走到中央展台前喘氣:“路上隻遇到兩個賣鹽的挑夫,問他們知不知道開市,他們搖頭,說從沒聽過這地方有集市。”
人群靜了下來。
布展區那匹紅布在風裏輕輕擺動,沒人上前摸看。陶器攤前隻有幾個孩子蹲著,手指蹭過瓶口邊緣。糧食區的樣品袋原封不動,連繩結都沒鬆。
一個年輕女人低聲說:“我們練了一晚上……可根本沒人來。”
旁邊有人接話:“是不是陳三根本沒把消息送出去?還是他騙我們?”
又一人開口:“早知道就不該把最好的布拿出來,現在全白擺了。”
議論聲一點點響起來。有人彎腰收拾布幡,像是準備收攤。另一人提著陶罐往回走,嘴裏嘟囔:“再不走,日頭上來要曬一整天。”
艾琳沒動。
她看著主通道盡頭,那條通往外村的土路空無一人。昨夜演練時燈火通明,人人記得報價流程,清楚哪類布用什麽染料,哪種陶器燒了幾天。可現在,這些準備像落進幹土裏的雨,沒留下痕跡。
她慢慢走上展台。
聲音不高,但蓋過了雜音:“你們昨夜練得那麽認真,是為了給別人看,還是為了自己能做成事?”
沒人回答。
她指向布展區最前麵那匹紅布:“這顏色,是用山間野茜草熬三遍染成的。它不該因為今天沒人看見,就變得不值錢。”
她停頓了一下:“誰願意現在收攤,可以走。但我不會走。攤位不撤,貨不收,人不散。”
人群又安靜了。
老陶匠站了出來,把手裏的長嘴壺放在展架上:“我不走。”
張氏也走出來,把一匹新染的靛藍布鋪開:“我也不走。”
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終沒人離開。原先要收攤的人也停下動作,重新把布壓平,拴緊木樁。
艾琳走下展台,對身邊記賬的年輕人說:“去拿新告示,讓輪值的人去村口、岔道、水井邊貼。寫清楚——春分第七日,市場開啟,布陶糧三類皆有,歡迎采買。”
年輕人點頭跑開。
太陽升到頭頂,日影縮到最短。主通道依舊冷清。偶爾有外村人路過,也隻是看看木牌,搖搖頭走開。
直到快午時,才來了一個背著麻袋的男人。他從鄰村過來,說是聽說這邊可能有便宜粗麥,便順路來看看。
他在糧食區停住,問價後買了半袋麥子,轉身就要走。
一個村民攔住他:“就買這麽點?我們還有好布和陶器,你不看看嗎?”
男人苦笑:“不是東西不好。是我們那邊根本沒人知道這兒開了市。我也是聽趕集的人隨口提了一句,才過來看看。”
艾琳聽到這話,走過去,從布展區取下一小匹彩布,遞給男人:“謝謝你來一趟。這點布送你,不算買賣。”
男人愣住:“這……太貴重了。”
“帶回去給家人看看。”她說,“也幫我傳句話——春分第十日,會有新品陶器亮相,比現在的更耐用,樣式也新。”
男人接過布,仔細包好放進麻袋:“我會說的。要是真有你說的那樣,下次我帶人來。”
他走後,艾琳回到中央展台,拿出記事板,用炭筆寫下三條:
一、增派三人專做宣傳,每日沿三條主路走一遍,口頭告知開市信息。
二、在三個岔路口設消息驛站,放一張簡易地圖,標明本村位置與路線。
三、每戶手工業者再做一件精品,集中展示,吸引回頭客。
她合上記事板,抬頭看向村口方向。
遠處土路上揚起一點塵灰,但不是商隊。隻是一個送信的孩子跑得急,鞋底帶起了浮土。
她沒動。
站在這裏的一整天,她沒喝一口水,也沒坐下。衣服被風吹幹了汗,又開始出汗。腳底發燙,但她沒換位置。
張氏走過來,遞給她一個水囊:“你還記得昨夜演練結束時說的話嗎?你說來的每一個人都是開端。”
艾琳接過水囊,喝了一口:“我記得。”
“那你現在還信嗎?”
她看著空蕩的主通道,布幡垂著,陶器靜靜立在架上,糧食區的袋子整齊排列。
“信。”她說,“隻要有人來,就是開端。哪怕隻有一個。”
她把水囊還給張氏,走向賬房小屋。推開門,拿出一卷粗紙,鋪在桌上。這是她之前畫過的北林路線圖,現在要在旁邊加幾條支線。
她拿起炭筆,開始畫新的標記點。
門外傳來腳步聲。
有人喊:“艾琳!東穀那邊有人來了,說是要問市集的事!”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