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糧食增產新舉措
字數:3252 加入書籤
艾琳從曬穀場走下來,褲腳還沾著木料碎屑。她沒回記賬棚,也沒去喝水,直接往村東的麥田去了。那塊地是最早開墾出來的,種了三年黑麥,今年春天翻土時就發現土硬得像石頭,鋤頭下去震得手發麻。
她蹲下抓了一把土,在手裏搓了搓。土塊結成團,捏不散,草根少,顏色發灰。她又往前走了幾步,看到田邊有幾處裂口,底下露出淺白的石層。這地已經傷了,再這麽種下去,收成隻會一年比一年少。
第二天一早,天剛亮,艾琳就站在田埂上等。來了五個老農,都是當初一起挖石頭的老夥計。她沒說話,先用木棍在泥地上畫了個方塊,寫上“麥”。然後在旁邊畫第二個方塊,寫上“豆”。第三個寫“休”。
“今年種麥,明年種豆,第三年歇一年,種些野草養土。”她說。
一個老頭皺眉:“祖宗傳下來的法子,就是年年種麥,秋收後犁一遍就行。換豆?豆能當飯吃嗎?”
另一個說:“要是換了種法,收成不好,冬天拿什麽喂孩子?”
艾琳點頭:“我不讓大家都改。我劃五畝地做試驗田,我自己種,自己管,收成歸公倉。要是增了產,咱們再推;要是虧了,我一人擔責。”
沒人接話。
她繼續說:“豆子不是光為了吃。它能養地。根上有小疙瘩,能把空中的氣變成肥,埋進土裏,下一季麥子就長得壯。”
老農們互相看看。有人搖頭,覺得玄乎。但也有兩個點頭的。張氏的男人開口:“我家願意試。”
艾琳立刻起身,帶著他們去量地。五畝連在一起,分成三段。一段種小麥,一段種豌豆,一段混播——麥和豆隔行種,看哪種長勢好。種子是去年留下的優質麥種和新收的圓粒豌豆,顆粒飽滿,顏色幹淨。
當天下午就開始翻土。艾琳親自下地,鋤頭挖不動的地方就用撬棍鬆動。她發現土裏有不少碎石,是之前燒岩帶時崩飛過來的,便組織人撿了一遍。翻完一遍後,開始施底肥。
肥料是前幾天準備好的:草木灰、腐爛的樹葉、牛圈裏的糞和秸稈混合發酵了十天。味道很衝,遠遠就能聞到。
幾個婦女路過,捂著鼻子快步走開。“這髒東西也能上地?不怕招病蟲?”
艾琳聽見了,沒停下。她挑著糞桶走到田頭,一勺一勺潑在翻過的土上。衣服沾了汙漬,手上也沾了,她沒擦。幹完一段,直起腰說:“臭一時,換來一年飽飯。”
她讓幾個孩子站到路邊敲鑼。孩子一邊敲一邊喊:“試驗田不上化肥,不傷地脈!豆子養地,三年輪作!”
聲音傳得遠。不少人停下來看。
第三天,開始播種。艾琳按行距拉線,每隔三十厘米播一排麥,再隔三十厘米播一排豆。她親手示範,撒種要勻,覆土要薄。每一粒都得落在合適的位置。
有個老農蹲在邊上看了半天,終於開口:“你這法子……太細了。我們以前都是抓一把,甩出去就行。”
“甩出去種不勻,苗擠在一起,爭水爭肥,最後都長不大。”艾琳把種子倒在手心,“你看,每一粒都有它的位置。”
那人沒再說話,默默接過一把種子,跟著學。
第四天,五畝地全部播完。表麵看去,土地平整,溝壟筆直。傍晚時下了小雨,泥土濕潤,種子開始吸水。
第五天清晨,艾琳又來了。她在田邊立了塊木牌,上麵寫著:
第一區:純麥
第二區:純豆
第三區:麥豆間作
她拿出本子,記下日期、天氣、墒情。翻開新的一頁,寫下第一行字:“三月十七,播種完成,待出苗。”
中午,她蹲在田埂上吃飯。糙米粥配鹹菜,一碗吃完,放在石頭上。抬頭看去,土地安靜,沒有動靜。但她知道,下麵已經有種子在脹裂外殼。
下午,她召集參與試驗的三戶人家開會。地點就在田頭的小棚屋。屋裏隻有一張桌子、三條板凳。她把記錄本攤開,說:“每天有人來查看,記一次情況。誰值班,名字寫在牆上。”
張氏的男人問:“要是發現苗沒出來呢?”
“先等七天。七天不出,補種。補種用備用種子,不能耽誤。”
又有人問:“肥料還要再上嗎?”
“等苗長到一拃高,再追一次稀糞水。現在不能澆,會壓苗。”
會議結束,大家各自回家。艾琳沒走。她留在棚屋裏,點起油燈,重新核對數據。外麵風刮了一下,燈焰晃了晃,她伸手擋了擋。
她翻到最後一頁,寫下一句話:
“地不會騙人。你怎麽待它,它就怎麽回報你。”
然後合上本子。
第十天,第一批綠芽冒出土麵。小麥的葉子細長,豌豆的嫩莖帶卷須。第三區的間作田裏,兩種苗挨著長,互不遮擋。
艾琳帶著記錄本過來,蹲在一株豌豆旁看了很久。根部土壤鬆軟,有蚯蚓爬過的痕跡。她輕輕撥開一點土,看到根上有細小的瘤狀物。
她站起來,對旁邊的村民說:“看到了嗎?這就是養地的東西。”
那人湊近看,點點頭:“還真有。”
艾琳回到棚屋,打開本子,在“出苗情況”一欄畫了個勾。外麵陽光正好,照在剛豎起的木牌上,字跡清晰。
她喝了口水,拿起筆,準備寫今日觀察記錄。
門外傳來腳步聲,一個年輕人提著水桶進來。
“艾琳,今天輪我值日。要不要先澆水?”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