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新規實施遇阻力

字數:3954   加入書籤

A+A-


    鐵器商要來的事在村裏傳開了。艾琳剛從賬房出來,就聽見幾個婦女站在曬場邊上議論。她們說的不是生意,而是圈舍擴建的事。
    她徑直走向議事堂。門開著,裏麵已經坐了十幾個人。張氏見她進來,挪了個位置讓她坐下。艾琳沒說話,先把帶來的紙鋪在桌上。紙上畫著幾排圈欄和一間小屋,旁邊標著“飼料間”和“夜值休息處”。
    “今天叫大家來,是想把養殖和加工的事定下來。”她說,“我們簽了皮貨商的協議,接下來還要接鐵器商的訂單。粗布和陶坯賣得出去,但賺得不多。要是能把布做成衣,陶燒成帶蓋的燉鍋,價格能翻一倍。”
    老李坐在角落,手裏捏著煙鬥:“你現在說得好聽。牛羊養不活怎麽辦?飼料不夠吃,圈裏鬧病,誰來賠?”
    “前期成本由公倉出。”艾琳答,“飼料、木料、工具,都從集體賬上走。你們隻管出人出力,掙工分。虧了不算你們的,賺了大家一起分。”
    有人問:“那加工廠建在哪?西頭那塊空地可是秋收時曬穀用的。”
    “加工廠不占曬場。”艾琳站起來,走到門口,“我帶你們去看。”
    一行人往村西走。艾琳指著靠山腳的一片荒地:“這裏地勢高,排水好,以前沒人用。挖平之後夠建兩間屋。等秋收開始,加工廠停工十天,全部人力去曬穀。”
    一個中年女人還是搖頭:“我家男人白天種地,晚上守牲口,哪有那麽多力氣?”
    “輪值。”艾琳說,“每戶每月隻派一人,值夜三晚。記雙倍工分,可換油鹽或布匹。第一批報名的人,還能先領半袋麥子。”
    沒人說話。風吹過荒地,卷起一點塵土。
    回到議事堂,艾琳拿出另一張紙:“我已經聯係了北穀的牧師。他在那邊管過二十年牲畜,懂疫病防治。三天後過來講課,講怎麽喂料、清圈、認病症。誰想學,都能去聽。”
    張氏忽然站起身:“我報名。”
    她這一動,李嫂也跟著舉手。接著是老陶匠的徒弟,還有兩個年輕後生。一共六個人。
    艾琳立刻拿出本子登記名字。她一邊寫一邊說:“第一批人先試三個月。每天記錄喂食量、牲畜狀態、耗柴耗水。月底匯總,看看有沒有問題。發現問題就改,改好了再擴人。”
    有人問:“萬一來了病牛,傳給全村怎麽辦?”
    “隔離區早就劃好了。”艾琳說,“新進的牲口必須關七天,確認沒事才能入大圈。每天早晚各查一次體溫,發現不對馬上分開。”
    又有人提:“要是外商突然不要貨了呢?咱們自己吃不了這麽多肉。”
    艾琳從包袱裏取出一封信:“這是河穀城鐵器商寫的。他們願意收醃肉和皮具,長期要貨。條件是我們保證幹淨、無臭、尺寸統一。隻要做到,他們每個月來拉一次。”
    她把信遞給前排的人傳看。
    屋裏安靜了一會兒。一個一直沒開口的老農說:“你這計劃聽著是好事。可咱們以前沒幹過,一步走錯,全盤皆輸。”
    “所以才要一步一步來。”艾琳說,“不是一下子全鋪開。先建一個小圈,養十頭羊試試。加工廠也隻做一種產品——先做燉鍋。做出樣子,賣得出去,再加人加產。”
    她停頓一下:“現在願意加入籌備組的,請站到這邊來。”
    桌子左邊空著一塊地。起初沒人動。過了幾秒,張氏走過去站著。李嫂跟上。老陶匠的徒弟猶豫了一下,也過去了。接著是兩個婦女和一個青年。
    艾琳數了數,共七人。她把他們的名字寫進本子,注明“首批參與”。然後說:“三天後上午,牧師來講課。地點就在北坡空地。所有人能來的都來聽聽。聽完了再決定要不要加入。”
    散會後,她留在議事堂整理材料。助手進來問明天培訓會需要多少紙和炭筆。
    “紙二十張,炭筆十根。”艾琳說,“再準備五把小凳子,怕老人站不住。”
    助手記下要走,又被她叫住:“通知廚房,那天中午多蒸些飯。聽課的人辛苦,不能餓著肚子回去。”
    傍晚,她在村口公告欄前釘了一張新告示。上麵寫著:
    養殖與加工籌備組招募啟事
    1. 招募對象:身體健康、願學習新技術的村民。
    2. 工作內容:參與圈舍建設、牲畜照看、作坊操作。
    3. 風險承擔:前期投入由村集體負責,個人無經濟風險。
    4. 報名方式:到賬房登記姓名,截止時間:三日後辰時。
    5. 培訓安排:北穀獸醫將於第三日午時授課,地點北坡空地。
    她退後一步看了看,覺得字太小,又回家拿了支粗筆重描了一遍。
    第二天早上,她去了一趟西頭荒地。幾個年輕人已經在挖地基。她蹲下檢查坑的深度,說了幾句調整的話。回來路上碰到一個抱著孩子的婦女。
    “艾琳,”那女人叫住她,“我想報名,但我男人怕耽誤農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輪值表還沒排。”艾琳說,“你可以選月底那三天,那時候麥子已經收完,地裏沒活。”
    女人點點頭:“那我下午去賬房登記。”
    中午她回議事堂,發現桌上多了幾張紙條。有人寫了問題:“夜裏冷,休息屋有沒有火盆?”“孩子能不能幫忙撿草換工分?”她一一記下,準備培訓會上回答。
    第三天快到午時,北坡空地上擺好了凳子。太陽照著山坡,人們陸續走來。艾琳站在前麵,手裏拿著講課提綱。她看見張氏帶著李嫂來了,老陶匠的徒弟也到了。還有一些麵熟的村民,站在後排觀望。
    她正要開口,遠處傳來腳步聲。一個穿灰袍的男人背著藥箱走來,身後跟著兩個少年。
    “我是北穀的托馬斯。”那人說,“聽說你們需要幫助。”
    艾琳迎上去:“等您很久了。”
    她轉身麵對眾人:“今天第一件事,是請托馬斯先生講牲畜常見病的預防。請大家安靜聽講。”
    托馬斯打開藥箱,拿出一塊髒汙的布條:“這是我上周處理過的病羊皮。你們看這個黑斑,一旦發現,必須立即隔離……”
    艾琳站在他旁邊,一邊聽一邊記筆記。她的本子上已經列好了問題清單。等講課結束,她要把這些問題當眾解答。
    太陽偏西時,托馬斯講完最後一項消毒方法。人群沒有立刻散去。有幾個年輕人圍上來問細節。
    艾琳讓助手發了剩下的炭筆和紙,說:“想加入籌備組的,現在就可以登記。”
    一隻手慢慢舉了起來。接著是第二隻,第三隻。
    她低頭翻開本子,翻到新的一頁。拿起筆,寫下第一個名字。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