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養殖加工初成效

字數:3521   加入書籤

A+A-


    清晨的風從西坡吹來,艾琳已經站在了圈舍門口。張氏提著記錄本跟在她身後,兩人一前一後走進羊欄區。
    艾琳先看了飼料槽。槽底幹淨,沒有殘留濕草,麥秸和穀糠混合均勻。她蹲下身摸了摸一隻灰毛母羊的背脊,皮毛幹燥,肌肉結實。這頭羊見人靠近也不慌,低頭繼續吃料。
    “十頭試驗羊,三天前稱重一次。”張氏翻開本子,“平均比上月增重三成,最重的一隻多了十七斤。”
    艾琳點頭,在心裏記下這個數。她沿著欄杆走了一圈,每到一頭羊前都停下來看幾秒,檢查眼睛、鼻孔和蹄部。沒有流涕,沒有跛行,呼吸平穩。
    走到隔離區外,她停住腳。木門上的鎖還掛著,但封條完好無損。她掏出鑰匙打開門,裏麵五頭新進的牛正臥在地上反芻。其中一頭聽見響動抬起頭,眼神清亮。
    “七天了。”艾琳說,“體溫每天量過嗎?”
    “李嫂值夜班,早晚各報一次。”張氏翻到另一頁,“都在正常範圍。”
    艾琳走進去,伸手探了探一頭牛的耳根。溫度正常。她又查看了腳踝有沒有腫脹,糞便是否成形。一切良好。
    “明天上午,把它們放進去。”她說,“主圈那邊清理好了?”
    “清了兩遍,鋪了新幹草。”張氏合上本子,“老陶匠徒弟昨天還來加固了圍欄,說不能再出鬆動的事。”
    艾琳走出隔離區,順手鎖上門。這時李嫂從另一頭走過來,手裏拎著個布包。
    “這是昨晚的夜班記錄。”她說,“我還帶了點藥膏,給那隻前腿擦傷的羊塗過兩次,今天走路不瘸了。”
    艾琳接過本子快速掃了一眼,數據完整,字跡工整。她抬頭看李嫂:“你願意繼續值夜?”
    “願意。”李嫂答得幹脆,“家裏孩子大了,能幫灶上忙,我白天也能歇一陣。”
    艾琳沒說話,隻是把名字寫進了新的值班表裏。
    太陽升到屋頂時,加工廠那邊傳來消息。老陶匠的徒弟急匆匆跑來,說第一批罐頭出問題了。
    艾琳趕到作坊,屋裏彌漫著一股酸味。地上擺著兩個破開的陶壇,肉塊發黑,邊緣泛白。
    “蒸了一個時辰。”負責醃製的婦女臉色發白,“火候沒差,可開壇時發現漏氣,密封不嚴。”
    艾琳蹲下查看壇口。黏土封層裂開一條細縫,蜂蠟也沒完全覆蓋。
    她轉身問老陶匠徒弟:“這批罐是新燒的?”
    “是。”青年低頭,“我想試試薄壁快燒法,節省柴火。可能是火候不夠,罐體沒燒透。”
    艾琳站起身:“現在怎麽辦?”
    “換厚壁罐。”青年咬牙,“用上次燒糧甕那種泥料,多燒半天。封口加一層蜂蠟,再用濕布壓緊晾幹。”
    “還有多少原料?”
    “夠做十二壇。”
    “那就重做。”艾琳說,“這次我和你們一起盯著。”
    接下來三個時辰,作坊沒人離開。新罐搬進來,肉塊重新清洗、加鹽、裝壇。艾琳親自看著每一道工序。蜂蠟融化後刷了兩遍,濕布壓了整整一個下午。
    傍晚時分,最後一壇封好。十二個陶壇整齊排在架上,表麵光滑,封口嚴密。有人輕輕敲了敲,聲音清脆。
    “成了。”老陶匠徒弟鬆了口氣。
    第二天一早,市場剛搭起攤位,艾琳就把兩壇臘肉罐頭擺在了最前麵。旁邊放著切好的粗麵包。
    第一個路過的商人皺眉:“農家也能做罐頭?”
    艾琳不說話,打開一壇。熱氣冒出來,香味立刻散開。她遞給商人一塊蘸了油汁的麵包。
    那人猶豫了一下,吃了。咀嚼幾下後,他眼睛亮了。
    “肉爛而不散,鹹淡適中。”他說,“這真是你們自己做的?”
    “從養羊到醃肉,再到燒罐封壇,全程我們自己做。”艾琳說,“尺寸統一,保質三個月。你要不要訂一批?”
    商人沒立刻答應。但他拿走了另一壇樣品,說要回去看看。
    快到中午時,河穀城鐵器商的代理人來了。他一眼認出罐子上的刻印——那是之前協議裏約定的標記。
    “你們真把加工做起來了?”他問。
    艾琳讓人當場開壇,請他品嚐。代理人吃了兩塊,直接掏出訂單本。
    “二十壇,月底前交貨。”他說,“另外,上次說的軟皮,三十張,下月初要。”
    消息傳得很快。下午就有兩個小販主動來問價,想拿去鎮上賣。艾琳按成本加一成定價,限量供應十壇。
    收攤前,賬房送來了本月工分結算單。
    養殖組和加工組一共七個人,每人拿到了雙倍工分。張氏領到了半袋麥子、一斤鹽和一塊藍布。李嫂多換了半瓶油。老陶匠徒弟則挑了兩件新農具。
    兩個參與包裝的婦女抱著布匹笑個不停。那個搬運青年站在一旁,反複數著手裏的工分條。
    “下個月還要招人?”其中一個婦女問艾琳。
    “招。”艾琳說,“下周開始第二批培訓。這次不限人數,誰想學都來。”
    眾人散去後,艾琳留在加工廠外清點庫存。新做的十二壇罐頭已經賣出六壇,剩下六壇貼好標簽碼在角落。三十張鞣製軟皮也已完成,卷成捆靠牆放著。
    老陶匠徒弟走過來匯報:“蜂蠟用量記下了,下次能省兩成。厚壁罐還能再燒一批,夠用半個月。”
    艾琳點頭,在本子上寫下數字。
    遠處村道上揚起一點塵土。一個送信的年輕人正往這邊跑來,手裏揮著一張紙。
    艾琳站在原地沒動。夕陽照在“初加工坊”的木牌上,照在堆滿陶壇的門口,也照在她手中的新訂單上。
    年輕人越跑越近,嗓子喊出了第一句話。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