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內部矛盾的妥善化解

字數:4034   加入書籤

A+A-


    孩子跑開後,艾琳把箭杆放在桌上。她看著匠坊門口來往的人,有人搬木料,有人試弓弦,聲音熱鬧。但她注意到幾個老農站在遠處,沒走近,隻是低聲說話,臉上的表情不像高興。
    她叫來屯長。
    “最近工分登記有沒有人提意見?”
    屯長頓了一下才答:“有幾個人說了幾句,說開荒犁地的得分和畫圖的一樣,不太合適。”
    艾琳點頭,沒說話。她轉身走進文事堂,要來近一個月的工分簿。一頁頁翻過去,發現耕作、巡邏這些活計記的是總天數,一天一分,不分輕重。而技改組那邊,李三帶頭做了五副弓,三架犁,直接記了雙倍工分,還額外加了材料獎勵。
    她合上冊子,問屯長:“趙婆這季出勤多少天?”
    “三十七天,都在西坡帶人翻地。”
    “技改組呢?”
    “李三二十二天,學者十八天,其他人加起來不到四十天,但總工分比趙婆多了兩成。”
    艾琳把冊子放回桌上。問題不在誰該多得,而在規則沒寫清楚。幹一天是一分,可有人幹的是重活,有人幹的是急活,還有人幹的是能救命的活。現在全混在一起算,時間一長,誰都會覺得不公平。
    她讓屯長通知,下午在曬穀場開村民大會,所有幹活的都來。
    太陽偏西前,場上已經站了不少人。老農居多,也有年輕些的。趙婆坐在前排,手裏拄著拐杖,臉色沉著。李三站在邊上,抱著胳膊,沒看別人。
    艾琳站在石台上,手裏拿著工分冊。她先沒說話,等人都安靜了才開口。
    “今天叫大家來,是有一件事必須當麵說清。”
    她翻開冊子,念出第一項:“過去三個月,全村共開荒六十三畝,其中西坡三十畝,由趙婆帶隊完成。巡邏隊每日輪崗,共記錄一千零二十三人次。技改組耗用公倉鐵料七斤、木料十二根、魚膠三碗,做出複合短弓五副,省力犁三架。”
    台下有人小聲議論。
    艾琳抬手,聲音不變:“弓在六十步外射穿三層皮甲,讓哨崗少死三人。犁翻土更深,牛不累,人也不用反複推。這些,保的是誰?是所有人。”
    她停了一下,看向趙婆。
    “但你們的辛苦,我也看見了。風吹日曬,一鋤一鋤挖出來的地,不是紙上畫個圖就能有的。”
    趙婆沒動,也沒說話。
    艾琳繼續說:“從今天起,工分製度改兩條。第一條,勞動量按‘基礎工分’算,幹一天記一分,但重活、夜班、危險差事,加係數。比如守夜一晚算一點五分,下田搶收算一點二分,由組長記錄,每月公示。”
    有人點頭。
    一個年輕農夫問:“那技改組還拿那麽多分,是不是太偏他們?”
    “第二條。”艾琳接著說,“創新和重大貢獻,另設‘特別貢獻獎’。不是隨便給的,要集體評議。比如李三做的弓,經過測試達標,才給雙分工分。以後每項成果,都要列明效果、成本、受益範圍,大家看了再定分。”
    李三終於開口:“那要是有人假裝創新呢?”
    “所有申請必須附證據,由三人小組複核。成員輪流抽簽,包括普通村民。名單貼出來,三天沒人反對才算通過。”
    台下又靜了一會兒。
    趙婆抬起頭:“那我家孫子病了兩個月,我請假十天,工分少了,日子緊,能不能多算點?”
    艾琳早有準備。
    “第三條,家庭有困難的,可以申請‘調節係數’。老人多、孩子小、有人傷病的,核實後適當加分。但必須公開申請,由鄰裏作證,三人小組審批。”
    她話音剛落,一個年輕農夫站起來:“你說核實,怎麽核實?你又不知道我家幾口人,吃多少糧。”
    艾琳看著他。
    “那你現在就說說,家裏幾口人,種了幾畝地,上月用了多少工分換糧。”
    那人一愣,但還是說了:“五口人,兩畝半地,我和爹下地,娘帶孩子。上月換糧用了八分,修屋頂批了兩分材料,還沒拿到。”
    艾琳讓記賬員拿來他的工分卡,對照登記本讀出數據:出勤二十六天,應得二十六分,扣除換糧和材料,剩十四分。又問:“你鄰居,張四家,跟你同組,他家情況你知道嗎?”
    “知道,他們家四口人,地少一分,孩子上學,也緊張。”
    艾琳轉頭對人群:“接下來,請兩位鄰人上來作證,看看他說的真假。如果屬實,他的調節申請優先處理。”
    兩個村民走上來,確認了情況。艾琳當場簽字,批準他本月工分加百分之二十,用於換糧。
    場上安靜了幾秒。
    然後有人小聲說:“這辦法……能行。”
    趙婆慢慢站起來,拄著拐杖走到台前。
    “我種了一輩子地,聽過的規矩不少,能落地的不多。”她看著艾琳,“你說的這些,寫下來,貼出來,我們認。隻要公道在紙上,我們也認字。”
    她說完,轉身回到座位。
    底下響起掌聲,先是零星,後來連成一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散會前,艾琳最後說了一句:“我們不是要比誰更苦,也不是要比誰更巧。我們要的是,誰幹活,誰就有飯吃;誰出力,誰就有話說。一起活下去,靠的不是一個人強,是一群人信。”
    她說完,把修訂後的章程交給記賬員,讓他連夜刻在木板上,明天一早掛在曬穀場。
    太陽完全落下去,村裏亮起燈。孩童在巷子裏跑,喊著“新工分啦”,一家接一家傳話。灶火升起,飯香飄出來。
    艾琳沒回家。她站在文事堂前的石階上,手裏還拿著那份初稿。屯長和記賬員站在旁邊,等著她安排明天的事。
    “第一批調節申請,明天上午九點開始受理。”她說,“三人小組抽簽,現場公布。技改組的新任務暫緩,先把舊項目補登記一遍。”
    記賬員低頭記下。
    屯長問:“李三那邊要不要單獨說一聲?”
    “不用。”艾琳說,“規則對誰都一樣。他要是不服,也可以申請聽證。”
    她把紙折好,塞進衣袋。風從東邊吹過來,吹起她的袖口,露出手腕上一道舊傷。
    遠處傳來敲打聲,有人在加固公告欄。新的木板已經備好,等著上漆。
    艾琳抬頭看了看天。雲層厚了,空氣悶,像是要下雨。
    她轉身對屯長說:“今晚多加一班夜巡,糧倉和藥房重點盯。”
    話剛說完,一滴雨落在她臉上。
    她沒擦,隻盯著村口的方向。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