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人才的發掘與培養
字數:4091 加入書籤
藥房的門剛關上,艾琳就轉身朝文事堂走。她腳步很穩,手裏攥著那本救災賬冊。記賬員跟在後麵,一邊走一邊說:“東區三組清淤進度慢,人手夠,可沒人統一安排,各幹各的。”
艾琳沒說話,進了文事堂坐下。桌上攤著幾張紙,是昨日各隊報上來的工分單。她翻開賬本,一行行看下去。有幾處寫著“臨時調配”“無人記錄”,旁邊打了紅圈。
她想起昨天那個發燒的孩子。藥隻剩三包,醫婦猶豫要不要用。她下令用了,可要是下次更急呢?要是藥材運不進來呢?要是哪天她不在,誰來決定這些事?
她抬頭問記賬員:“咱們現在有多少人在做事?”
“算上互助組、巡邏隊、匠坊、藥房,三百一十七人。”
“能管事的呢?”
記賬員頓了一下,“您,屯長,五個小組長,還有我。”
艾琳點頭。太少了。一場雨就把所有人壓得喘不過氣,以後呢?開新地,建牆,通商路,打仗——她一個人盯不過來。
她站起身,“去把屯長叫來。”
屯長很快到了。艾琳說:“停掉西坡翻地和南牆補石這兩項工程,騰出人手。”
屯長皺眉,“可春耕不能拖。”
“比春耕更要緊的是有人能管事。”她說,“從今天起,每五戶推一個‘理事人’,標準隻有三個:辦事公道,大家信服,有想法。明天中午前把名單交上來。”
屯長還想說什麽,艾琳擺手,“不是換人,是加人。你帶他們,我教你帶。”
人散了後,艾琳坐在桌前,腦子裏過了一遍這幾天的事。那個組織孩子撿瓦片的男孩,才十歲出頭,但孩子們都聽他的。西坡翻地時,有個青年農夫主動提出用曲麵犁先試兩畝,省工還快。這些人沒職位,卻已經在做事了。
第二天中午,十個人的名字擺在桌上。艾琳一個個看過去。有的是老農推薦的晚輩,有的是婦女提名的鄰居,還有一個是采藥人帶來的外村青年。
她把人分成兩組。第一組負責三天內清理東區排水溝,並交一份人力分配方案。第二組管藥房補給,要算清楚藥材用量,安排采集隊,定輪值表。
“做不好沒關係,”她在場地上對十人說,“但要做,要敢想。”
第一組領頭的是個叫科爾的青年,話不多,但一開口就說要分段包幹,每段派兩人負責,幹完互相檢查。別人問他怎麽想到的,他說:“我家兄弟種菜就這麽分。”
他帶著人當天下午就開始挖溝。艾琳去看了兩次。第一次,幾個人蹲在泥裏爭工具。第二次再去,每人手裏都有活,溝也深了一半。
第二組的瑪蒂是個瘦小女子,以前常幫鄰居記柴草進出。她一進藥房就翻庫存本,發現三味常用草藥登記數量對不上實物。
她找醫婦核對,原來是上次發藥時漏記了。她提了個辦法:以後每次取藥,兩個人簽字,一個拿藥,一個記賬。
第三天早上,兩組人都交了任務。排水溝清完了,科爾的方案寫得清楚,連備用人手都列了名字。瑪蒂不僅補全了藥材計劃,還畫了張采集路線圖,標出哪些地方草藥多,哪些要輪流采。
艾琳把所有人召集到文事堂前。
“這次任務,不是為了挑人。”她說,“是為了看清誰能把事做實。”
她宣布科爾暫代“工務協理”,管基建調度。瑪蒂任“倉政副使”,協助物資管理。
人群裏有些低聲議論。一個老農說:“這才幾天,就當官了?”
艾琳聽見了,沒回避。“他不是官,是協理。錯了有人查,累了有人替。你們誰覺得不合適,可以提意見。”
沒人再說話。
她接著說:“從今往後,每月初八是‘議事日’,任何村民都可以來提建議。另外,我們要選‘學徒吏’。”
她解釋,學徒吏是從十五到二十歲的年輕人裏選,跟著官員學做事。學記賬、學分配、學調解糾紛。一年後考核,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回去種地。
“我們不能再靠一個人撐著。”她說,“一個人看得再遠,也擋不住風雨四麵來。我們要建的不是一座村子,而是一支隊伍。”
散會後,艾琳回到文事堂。桌上多了兩份報名表,是第一批學徒吏的申請。她一張張翻看。有工匠的兒子,有巡邏隊員的妹妹,還有一個是那天組織孩子撿瓦片的男孩。
她拿起筆,在男孩的名字旁畫了個圈。
天快黑了,燭火點起來。她合上名冊,叫人把科爾和瑪蒂找來。
“工務這邊,下周要修兩條引水渠。”她對科爾說,“你自己排人,報計劃給我就行。”
科爾點頭,“我想讓東區那幾個互助組輪流上,每天換一組,避免累垮。”
艾琳說:“可以。”
她轉向瑪蒂,“倉政要立新規矩。每一筆進出,必須雙人簽。賬本每天抄一份,貼在糧倉門口,讓大家都能看。”
瑪蒂記了下來,“我明天就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人走後,艾琳坐在案前,牆上掛著那張手繪的領地全圖。她盯著看了很久。東邊要建磨坊,西坡要擴田,北嶺還得設一個中轉站。這些事,不能再她一個人定。
她抽出一張新紙,開始寫。標題是“人才培養細則”。第一條:所有崗位設副手,主責人出缺時由副手接替。第二條:每月考核,連續兩次不合格者調離。第三條:學徒吏必須輪崗,至少經曆兩個部門。
她寫到一半,記賬員送來一份名單。是報名學徒吏的年輕人,共二十三人。
她接過名單,放在圖紙旁邊。燭光下,她的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麵。
門外傳來腳步聲,是屯長。
“匠坊那邊問,曲麵犁什麽時候批量做?”
“讓他們等兩天。”她說,“先把人安排好。”
屯長又問:“技改組的水力磨穀機,七天期限快到了。”
“到時候看成果。”
屯長走了。
艾琳繼續寫。第四條:設立“實務考評”,每季度組織一次模擬任務,測試應對能力。第五條:所有新任協理、副使,必須帶一名學徒吏見習三個月。
她停下筆,看向門口。風從門縫吹進來,燭火晃了一下。
她伸手扶了扶燭台,火光重新穩住。
名單還在桌上,她拿起最上麵那一張,是那個男孩的。名字叫林遠。十五歲,識字,會算數,誌願是“想學管事”。
她用鎮紙壓好名單,拿起筆,在人才培養細則的末尾寫下最後一句:
“凡報名者,三日內麵試,由工務、倉政、記賬三方共同評定。”
她放下筆,抬頭看牆上的圖。目光從黑土原移到東堡,再到北嶺窪地。
她的手慢慢落回桌麵,指尖碰到了那份名單。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