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鞏固勝利成果的措施
字數:2854 加入書籤
門外腳步聲停住,話音未起就被艾琳抬手截斷。她沒抬頭,筆尖仍在竹片上劃動,批注完最後一行“弓弩修好後調往西嶺備用”,才緩緩擱下筆。沙漏裏的細沙還剩一小截,風掀動地圖一角,她伸手壓住,目光落在西嶺那片山脊線上。
“進來。”她說。
三名官員走入議事廳,民政官捧著冊子,軍需官提著布袋,人事官空著手,但臉色緊繃。艾琳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點在西嶺位置。
“敵人不會立刻再來,但我們不能等他們來了才修牆。”她說,“從今天起,調兩百人上山,在五日內完成兩座了望塔基座。木材從北坡林場伐取,優先保障。”
軍需官低頭記下,民政官卻皺眉:“可主幹道的民房還沒修完,百姓等著住……”
“房子可以晚幾天蓋。”艾琳打斷,“但要是敵軍半夜摸上來,我們連示警都來不及。你告訴我,是讓一家人睡屋頂重要,還是讓整個村子不被燒成灰重要?”
民政官閉嘴。
人事官上前一步:“大人,新一批地方官人選已報上來,按舊例,應由屯長推薦、資曆排序……”
“戰時死了八十六個人。”艾琳翻開桌上的記錄冊,“我不要看誰坐得久,我要看誰拚過命。”
她念出名字:“張伍七,帶三十人夜襲敵營糧道,燒了三車幹草;李阿滿,斷後阻擊追兵,腿中三箭仍守住隘口;趙石頭,背著傷員爬了四裏山路,自己脫水昏倒。”
她合上冊子,看著三人:“這些人,比那些整日坐在屋裏喝茶的老吏,誰更懂百姓生死?”
沒人回答。
“從今往後,地方官選拔,憑兩條:戰時表現,治理能力。”她說,“設立‘功績錄’,所有申請者登記戰功與實績,由三司會審。首批二十人即日赴任邊境村落,試用三個月。”
人事官嘴唇動了動,終究點頭退下。
艾琳轉身寫下命令條,交予傳令兵發出。不到一個時辰,名單貼上公告欄,人群圍攏觀看,有人低聲議論,也有人拍手叫好。
午後,校場集結號響起。
三百名參戰士兵列隊站定,身上還帶著傷疤和塵土。艾琳走上高台,身後掛著一卷名錄。她取出一枚鐵牌,正麵刻著盾與麥穗交叉的圖案,背麵寫著“守土”二字。
“這是‘守土勳章’。”她說,“凡獲此勳者,三年免稅,子女優先入學啟明塾,傷病由公田供養。”
台下有人嘀咕:“一塊鐵牌,能當飯吃?”
艾琳聽見了。她舉起勳章:“它不是裝飾,是承諾。你們保家,我保你們的家。”
她開始宣讀名字。
第一個是張伍七,臉上有道新鮮的刀痕。他上台跪下,艾琳親手為他掛上勳章。第二個是李阿滿,拄著拐杖走上來,腿上纏著布條。第三個是趙石頭,瘦得幾乎站不穩。
一共九人登台受勳。
接著,艾琳宣布:“設立撫恤田莊,劃出二百畝公田,專供安置傷殘將士及陣亡者家屬。田產歸領地統一耕種,收成全數分配。每月由官員輪值探視,核查生活狀況。”
一名老兵當場跪地,額頭觸地,聲音嘶啞:“謝大人!”
全場肅靜片刻,隨後爆發出齊聲呼喊:“願效死命!”
聲音震得校場邊旗杆輕顫。
儀式結束,士兵歸營,官員散去。艾琳回到議事廳,剛坐下,文書官快步進來。
“匠坊來報,武器修複進度滯後。工匠大多抽去修房,人手不足,晝夜趕工也難按時完成。”
艾琳站起身,走到案前寫下新令:“暫停非緊急民房工程,優先保障軍械修複。調派五百輔助勞力支援匠坊,實行晝夜輪班。”
她頓了頓,又添一句:“凡參與軍備生產的工匠,每日多加一餐肉食,家中免役一人。”
條令封好,交予傳令兵送出。
廳內重歸安靜。地圖仍攤在桌上,西嶺標記已被紅筆圈出。艾琳拿起筆,繼續記錄今日決議要點:
“一、西嶺了望塔五日內開工,軍需司督辦;
二、功績錄製度即日施行,人事司三日後提交第二批候選人名單;
三、守土勳章授勳常態化,每季度評定一次;
四、撫恤田莊選址西嶺南坡,三日內勘定邊界;
五、匠坊修複任務限期十日,逾期問責。”
她寫完最後一行,抬頭看向窗外。天色漸暗,校場方向傳來整齊的腳步聲,那是換崗的巡邏隊。
風再次吹動桌角紙頁,她伸手壓住。
筆尖懸在竹片上方,墨跡未幹。
她低頭,繼續寫。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