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工匠短缺,技藝傳承
字數:4123 加入書籤
艾琳放下筆,抬頭看了眼窗外。工牌的樣本已經送出去五天,按理說第一批該發到人手了。她正要起身,書記兵從門外進來,手裏拿著一份新報上來的名冊。
“西嶺工坊那邊出了事。”書記兵低聲說,“三位石匠,兩個暈倒在采石場,抬去醫棚了。木工組的老匠人一個人撐著,說人手不夠,活兒沒法往下走。”
艾琳皺眉:“不是安排了輪班?三成勞力都在城建線上。”
“是輪了,可技術活沒人接。”書記兵把名冊遞過去,“登記在冊的二十個學徒,隻有五個願意跟老匠人學手藝。其他人都去了文書房、傳令隊,說是‘體麵些’。”
艾琳翻開名冊,手指劃過一欄欄名字。技術崗出勤率寫著“67”,紅筆圈出來的數字刺眼。她合上冊子,抓起外袍就往外走。
西嶺腳下的臨時工坊比她想象的還亂。石料堆在空地上,幾根原木橫著,沒人動。幾個年輕學徒坐在陰涼處喝水,見她來了才站起來行禮。艾琳沒說話,徑直走向木工區。
老匠人蹲在一塊厚板前,手裏握著鑿子,正在刻一道榫口。他頭發花白,袖口磨得發毛,指節粗大變形。艾琳走近時,他手抖了一下,鑿子偏了半分。
“這活兒……以前一天能做三根梁。”老人抬頭,聲音沙啞,“現在一天一根都難。眼睛不行了,手也不聽使喚。”
“為什麽不收徒弟?”艾琳問。
“收了。”老人苦笑,“教了一年,人跑了八個。剩下的嫌我教得太慢,說‘反正有圖紙,照著做就行’。”
艾琳環視四周。幾個年輕學徒遠遠站著,沒人上前幫忙。
“你們為什麽不願學?”她直接問。
一個穿灰布衫的年輕人開口:“學三年才能獨立做活,抄一日賬就能進文書房。工牌記的是出勤天數,不分工種。幹一樣的活,拿一樣的糧,誰願意吃這份苦?”
旁邊有人附和:“聽說下個月要招市集管事,識字就行。那才是正經差事。”
艾琳沒反駁。她轉身對書記兵說:“搬個炭盆來,就在工坊角落。再叫所有工匠和學徒,今晚都留下。”
天黑後,火光映在牆上。老匠人被請到中間,手裏捧著一塊未完成的簷雕。鳳凰回首,羽翼初現,刀痕細密。
“這是祖上傳的手藝。”老人說,“三十六刀成型,每一刀都有名目。第一刀叫‘開魂’,最後一刀叫‘點睛’。少一刀,就不活。”
艾琳拿起炭筆和紙:“你念,我記。”
老人一愣:“殿下?”
“你念。”她說,“我要知道這三十六刀是什麽。”
老人慢慢開口。艾琳一筆一畫寫下每一個名稱。刀法、角度、順序,全都記下。寫完最後一條,她抬頭問:“如果這手藝斷了,百年後還有人知道它嗎?”
老人沒說話,低頭看著手中的雕件。火光跳了一下,他眼角有光閃動。
艾琳站起身:“從今天起,凡完整傳承一門技藝者,其名載入《匠譜》,子孫免役一輩。”
人群安靜下來。老匠人抬起頭,眼裏有光。
可沒人立刻行動。
第二天清晨,艾琳帶所有學徒登上剛立起的城門基台。腳下是夯土打實的地基,遠處是正在清理的河道。
“你們以為自己在做什麽?”她問。
沒人回答。
“你們在修牆嗎?”她繼續說,“不。你們在修一百年後的事。等你們不在了,還會有人站在這裏,看這些梁、這些雕、這些磚縫裏的手藝。他們會說——這是合垣的人做的。”
她指向老匠人:“他教的不是鑿子怎麽用,是讓一百年後的人知道,我們不是隻會壘石頭的野人。”
她頓了頓:“從今往後,重大建築的關鍵部位,必須由師徒共同署名銘刻。每月評選‘優匠’,百姓投票,勝者可在市集擁有專屬攤位。”
風刮過平台,吹起她的衣角。
七個人走出來,走到老匠人麵前,跪下。
“師父,請收我為徒。”
老匠人雙手發抖。他看向艾琳,又看向那些年輕的臉。他伸手扶起第一個弟子,從懷裏摸出一把刻刀。刀柄磨損,但刃口發亮。
艾琳點頭。書記兵上前,遞上一張新紙。她提筆寫下“匠藝名錄”四個字,下麵列出第一項:簷雕三十六刀法,傳人:李守誠師),張遠、王平、趙九等七人徒)。
老匠人接過刻刀,放在徒弟手中。年輕人雙手捧住,低頭。
“第一刀,開魂。”老人說,“你來。”
年輕人屏住呼吸,將刀尖抵在木麵上。手腕用力,輕輕推進。一道細長的切口出現,整齊,穩定。
艾琳站在一旁,看著刀鋒滑入木紋。她沒說話,隻是把《匠藝名錄》往懷裏塞了塞。
工坊恢複了聲響。錘子敲打鑿子,鋸子拉過木料,石料被拖上坡道。幾個原本觀望的學徒也開始翻看圖紙,悄悄靠近老匠人的工作台。
下午,建築師送來新一批設計圖。艾琳在工坊外的小桌前接過,翻開第一頁。上麵標注了多處融合建議:傳統榫卯結構用於主殿,簡化版用於民房;簷角雕刻保留核心紋樣,減少重複工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以試。”她說,“先做模型。”
建築師點頭,正要走,艾琳叫住他。
“把圖紙給老匠人也送一份。”她說,“讓他帶著徒弟一起看。”
建築師應聲離開。艾琳坐下,重新打開《匠藝名錄》。她在第二頁寫下新的條目:石構承重技法,傳人待定。
工坊裏,老匠人正扶著徒弟的手,教他如何控製下刀的深度。炭火邊,另一組學徒圍在一起,對照圖紙討論梁架連接方式。
艾琳拿起筆,在“石構技法”後麵畫了個圈。她還沒寫完下一行字,遠處傳來腳步聲。
一個滿身石粉的年輕人跑過來,手裏舉著一塊小木模。
“殿下!我們試著做了簡化榫頭,能省一半工時,強度也沒降。”
艾琳接過模型,翻看接口處。她抬頭問:“誰設計的?”
年輕人指著工坊:“是陳二,他原來在文書房抄賬,昨天剛轉回來。”
艾琳站起身,朝工坊走去。老匠人正皺眉檢查那個榫頭,嘴裏說著什麽。幾個徒弟圍著他,有人在記錄,有人在修改草圖。
她站在門口,聽見老人說:“這裏角度不對,得改。”
年輕人點頭,拿起筆重新畫。
艾琳把模型放回桌上,抽出一張空白紙。她寫下標題:工匠創新提案試行辦法。
第一行字剛落筆,工坊裏傳來敲擊聲。叮——叮——叮——
是鑿子在木頭上試刻的聲音。
她沒抬頭,繼續寫。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