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教育思考,人才培養引關注

字數:3078   加入書籤

A+A-


    艾琳的筆尖停在羊皮紙上,墨跡未幹。她盯著“中央常市”四個字看了很久,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紙邊。書記兵剛退下,殿內隻剩燭火輕輕跳動。她忽然放下筆,抬手揉了揉太陽穴,肩膀酸得發僵。
    她站起身,走到案前另一疊卷宗旁。那是最近三個月各地送來的公文原件。她一張張翻看,眉頭越皺越緊。一份來自北礦的報備單字跡歪斜,幾乎認不出寫的是鐵料存量還是勞役人數;一份南嶺角的契據由他人代寫,簽名處隻按了個模糊的手印;還有一份水利勘測記錄,數字前後矛盾,連基本的加減都沒算對。
    她把卷宗合上,叫來書記兵。“去請學者辰和老教師巳,我有事要問。”
    半個時辰後,兩人到了。辰穿著舊式長袍,手裏抱著一捆竹簡。他曾在宮廷文獻館任職,後來因戰亂流落民間。巳年紀更大,背有點駝,衣服洗得發白,但眼神很亮。他在邊境村塾教了三十年書,帶出過不少學生。
    艾琳讓他們坐下,把幾份問題公文擺在桌上。“你們看看這些。”
    辰快速掃了一眼,搖頭。“這不是不會寫,是根本沒學過怎麽寫公文。記數混亂,用詞不準,連年月都寫錯。”
    巳拿起那份按手印的契據,聲音低了些。“這人不識字。請人代寫,又沒錢付酬,最後隻能信口說了事。一旦起爭執,官府難斷是非。”
    艾琳點頭。“我們現在推新政,定稅則、建常市、修水利,每一條都要靠下麵的人執行。可如果他們看不懂條文,不會算賬,不懂契約,再好的製度也落不了地。”
    辰立刻接話:“那就得盡快培養一批懂文書、會算術的人。我建議先設書吏學堂,專教記賬、丈量、律法條文抄錄。三年就能出一批可用之人。”
    艾琳看向巳。老人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光教技藝不夠。我見過太多識字的人,用學問騙鄉親的錢,替權貴做假賬。教育不隻是讓人能寫字,更要讓人知道什麽是對,什麽是錯。”
    辰皺眉。“現在最缺的是人手,不是道理。等我們有了足夠的書吏,再來談德行也不遲。”
    “要是一開始就不管德行呢?”巳看著他,“教會一個人本事,卻沒教他良心,他隻會把壞規矩變成好生意。那樣的人越多,越難治。”
    兩人爭了起來。辰說眼下急需技術人才,必須優先解決“能不能做事”;巳堅持育人先育心,否則“做的事越大,害處越深”。
    艾琳一直聽著,沒有打斷。等他們說完,她才開口:“我們建常市,是為了讓貨物順利流通。修水渠,是為了讓田地有水可灌。可這些東西,靠誰來管?靠那些看不懂規則、算不清數目、簽了字也不知道後果的人嗎?”
    她頓了頓。“但如果這些人不僅識字算數,還認為欺騙是常事,貪占是本事,那製度再嚴,也會被鑽空子。所以,我們既要讓人‘能做事’,也要讓人‘知對錯’。”
    辰微微一怔。巳抬起頭,眼裏多了些光。
    艾琳繼續說:“我想清楚了。教育不能隻為了應急,也不能隻講大道理。它得雙軌走。一邊設基礎學堂,教百姓讀寫算,明白契約、稅則、律令是什麽意思;另一邊辦師範所,專門訓導師者,讓他們既懂知識,也守本分。”
    辰緩緩點頭。“若真能這樣,書吏培養的速度和質量都能提升。”
    巳輕聲說:“我一直以為,這輩子看不到這一天了。”
    艾琳翻開新紙,寫下幾個字:初等教育倡議案。她抬頭問辰:“你能牽頭起草這份文件嗎?”
    “能。”辰答得幹脆,“我會整理曆代學製,結合當前實情,列出可行路徑。”
    “時間不用太長,先有個方向就行。”艾琳說,“我不指望馬上全國鋪開。但現在就得開始準備。哪怕隻建一所試點學堂,也要讓所有人知道,這是國家要走的路。”
    巳站起來,雙手扶著膝蓋。“殿下若允許,我可以回南嶺角,把我這些年用的識字法整理出來。簡單,易記,農民也能學會。”
    艾琳看著他。“您願意做這件事,我很感激。”
    巳笑了笑,沒再多說,隻是深深行了一禮。
    兩人退下後,艾琳獨自坐在燈下。桌麵上攤著兩份東西:一邊是尚未完成的商業規劃,另一邊是剛剛起筆的教育提案草稿。她拿起筆,在草稿末尾寫了一句話:“治國如栽樹,根深方能葉茂。教育,是紮根之事。”
    燭火晃了一下。她吹滅了旁邊一根快燒盡的蠟燭,換上新的。墨盒裏的墨有些幹了,她加了點水,重新研開。
    門外傳來腳步聲,書記兵低聲通報:“財政司送來本月支出明細。”
    艾琳應了一聲,沒有抬頭。她正盯著“人才培養”四個字出神。財政緊張,新政推進處處要錢,這時候提教育投入,一定會有人反對。
    但她已經想好了。明天早朝,她要提出暫緩兩項非緊急工程,騰出一部分經費,用於調研全國現有學塾情況。這個數據必須掌握,不然一切計劃都是空談。
    她提起筆,在草案第一條寫下:“組建教育調研組,三月內完成各郡村塾分布與師資現狀統計。”
    寫完這一句,她停住了。筆尖懸在紙上,墨滴緩緩落下,在字旁暈開一小團黑。
    窗外傳來打更的聲音。二更已過。
    她伸手摸了摸那份商業構想,手指劃過“商議庭”三個字。那裏寫著百業共治的理想。可如果沒有足夠多明事理、懂規則的人參與其中,共治就隻是空話。
    她收回手,重新蘸墨。
    下一列字剛寫下開頭——“師範所選址應兼顧……”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